CN205793171U -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3171U
CN205793171U CN201620507930.0U CN201620507930U CN205793171U CN 205793171 U CN205793171 U CN 205793171U CN 201620507930 U CN201620507930 U CN 201620507930U CN 205793171 U CN205793171 U CN 205793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rotary shaft
rotary
wound
ea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79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能
张金
徐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5079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3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3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3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该耳机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耳机壳,腔体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固定在耳机壳上的转动轴,转动轴位于耳机壳的与出音孔相对的外表面上,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转动轴的圆周面的限位部;以及具有尾柄的尾套,沿尾柄的延伸方向布置有耳机线,并且耳机线从尾柄的端部穿出,尾套被设置为与转动轴转动连接,以使耳机能前绕式佩戴和后绕式佩戴。该耳机具有声音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能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式耳机以及应用了该耳机的视听设备。
背景技术
耳机普通的佩戴方式是尾套朝下,线材通过胸前,人体在走路或晃动时,导致线材也会跟随着晃动。耳机线与衣服之间产生摩擦,摩擦产生噪音,该噪音经由耳机线到达耳机的听筒。由于听筒在使用者的耳部形成密闭的空间,使得该噪音无法扩散,并且在耳部得到放大。使用者会听到类似使用听诊器时的噪音,即听诊器效应。听诊器效应影响了耳机的声音效果,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耳机。该耳机包括:
耳机壳,所述耳机壳的内部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在所述耳机壳上,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耳机壳的与出音孔相对的外表面上,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转动轴的圆周面的限位部;以及
尾套,所述尾套具有尾柄,沿所述尾柄的延伸方向布置有耳机线,并且所述耳机线从所述尾柄的端部穿出,所述尾套被设置为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以使耳机能前绕式佩戴和后绕式佩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绕式佩戴中,所述尾柄的方向与所述耳机壳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绕式佩戴中,所述尾柄的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5°,所述尾柄的端部靠近使用者的面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的周向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尾套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中的,一个与所述前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与所述后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凸起为弹片,所述弹片包括位于中部的凸起部和位于两端的支点,所述支点的凸出方向与所述凸起部的凸出方向相反,所述弹片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限位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还设置有凸出于圆周面的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前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后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尾套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被设置为能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移动以限制所述尾套的转动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壳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阻挡块,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阻挡块配合的安装槽,所述转动轴穿过的所述通孔,所述转动轴通过E形垫片固定在所述耳机壳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线为扁平线或者圆形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视听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旋转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耳机的尾套都是朝下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耳机线与衣服的摩擦容易产生听诊器效应,降低耳机的声音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耳机的尾套可以绕转动轴旋转,从而实现耳机的前绕式戴法和后绕式戴法,其中,后绕式戴法尾套的尾柄的延伸方向近似于水平方向或者斜向上方。在该佩戴方式中,耳机线与耳廓或者头部接触。耳机线与衣服等摩擦产生的振动在传递过程中通过与耳廓或者头部的接触得到消减。可以有效地降低听诊器效应。因此,后绕式佩戴适合使用者运动时使用耳机。
此外,该耳机结构简单,旋转时不会出现耳机线与耳机壳的干涉问题,无需专门设置耳机线的走线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前绕式佩戴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后绕式佩戴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耳机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除部分外壳的旋转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轴的侧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轴的后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轴的俯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未安装转动轴的旋转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壳;102:通孔;1021:阻挡块;2:转动轴;201:内孔;202:限位部;203:弹片;2031:凸起部;2032:支点;204:固定槽;205:第一阻挡部;206:第二阻挡部;207:安装槽;208:E形垫片;209:环形槽;210:圆周面;3:尾套;301:尾柄;302:凹槽;303:限位凸起;4:耳机线;A:前绕式佩戴;B:后绕式佩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耳机。如图5所述,该耳机包括:耳机壳1、转动轴2、尾套3、耳机线4和扬声器单体(未示出)。耳机壳1的内部具有腔体,扬声器单体收容在腔体内。扬声器单体的振动系统与耳机壳1的出音孔相对设置。扬声器单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适应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并达到良好的声音效果,优选的是,采用10mm Speaker(扬声器单体)。
耳机壳1和尾套3的材质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金属、塑料或塑胶等。为了保证结构强度,可以采用注塑成型、冲压成型等方式一体成型出耳机壳1和尾套3。
如图4所示,转动轴2固定在耳机壳1上,并且位于耳机壳1的与出音孔相对的外表面。转动轴2可以通过本领域熟知的技术手段,如粘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在耳机壳1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转动轴2固定在耳机壳1上,固定方式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转动轴2具有内孔201,内孔201沿轴向贯穿转动轴2,并且内孔201与腔体连通。安装时,耳机线4穿过内孔201与扬声器单体进行信号连接或者电连接。内孔201的设置使得旋转时不会出现耳机线4与耳机壳1的干涉问题,无需专门设置耳机线4的走线位。如图6-8所示,转动轴2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转动轴2的圆周面210的限位部202。转动轴2的外径与耳套的内径相匹配。当尾套3安装到转动轴2上时,限位部202用于限定尾套3的位置,以使尾套3不发生晃动,使转动更便利。
如图4所示,尾套3具有尾柄301,沿尾柄301的延伸方向布置有耳机线4。耳机线4设置在尾柄301的内部并且耳机线4从尾柄301的端部穿出,尾套3套装在转动轴2上,其被设置为与转动轴2转动连接,以使耳机能前绕式佩戴A和后绕式佩戴B。
该耳机可以实现前绕式佩戴A和后绕式佩戴B,以适应使用者静止和运动的状态。该耳机可以减小听诊器效应,具有声音效果好的特点。
如图1和3所示,使用者将耳机佩戴到耳部。耳机线4的前绕式佩戴AA是指,耳机线4从使用者耳廓的前部下垂的佩戴方法。此时,尾套3的尾柄301的延伸方向近似于竖直向下或者斜向下方,耳机线4受到重力的作用直接与使用者的衣服接触。该佩戴方式在使用者运动时,耳机线4容易与使用者的衣服等摩擦,摩擦产生的振动直接通过耳机线4传递到耳机,产生听诊器效应,使用者会听到“呼…呼…”的类似金属噪音的声音。前绕式佩戴AA更适合使用者静止时使用耳机。为了适应人的耳部的轮廓,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4所示,耳机壳1被设置为与人的耳部相匹配的形状,以便于佩戴。耳机壳1的延伸方向是指,耳机的外部轮廓的长轴的方向。在前绕式佩戴A中,优选的是,尾柄301的方向与耳机壳1的延伸方向垂直。可以有效的避免尾柄301与耳部的干涉,减小摩擦的产生。
如图2和3所示,耳机线4的后绕式佩戴BB是指,耳机线4绕过使用者耳部之上,从使用者耳廓的后部绕下的佩戴方式,耳机线4不直接与使用者的衣服接触。此时,尾套3的尾柄301的延伸方向近似于水平方向或者斜向上方。该佩戴方式耳机线4与耳廓或者头部接触。耳机线4与衣服等摩擦产生的振动在传递过程中通过与耳廓或者头部的接触得到消减。可以有效地降低听诊器效应。因此,后绕式佩戴B适合使用者运动时使用耳机。优选的是,在后绕式佩戴B中,尾柄301的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5°,尾柄301的端部靠近使用者的面部。即,右耳的耳机逆时针旋转105°,左耳的耳机顺时针旋转105°。该角度范围可以使耳机线4沿尾柄301的端部的延伸方向到达使用者耳廓,避免耳机线4在尾柄301末端时出现弯折,使耳机线4受到较小的剪切力,从而延长了耳机线4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耳机的声音效果,尾套3还设有泄声孔。进一步地,泄声孔还设置有防尘网,以防止灰尘进入。
为了便于定位前绕式佩戴A和后绕式佩戴B,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10所示,限位部202的周向设置有弹性凸起,尾套3设置有与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凹槽302,凹槽302中的,一个与前绕式佩戴A的位置相对应,如上述垂直方向,另一个与后绕式佩戴B的位置相对应,如上述105°方向。安装完成后,弹性凸起具有弹力,并且与尾套3的内表面相抵产生摩擦力,尾套3转动时可以增加转动手感。尾套3在向下旋转到达前绕式佩戴A的位置时,弹性凸起进入凹槽302中,使用者的手部会感觉到卡顿,提示旋转已到位。同样地,尾套3向上旋转到达后绕式佩戴B的位置时会出现卡顿,提示旋转已到位。旋转操作十分方便。
弹性凸起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弹簧、弹片或者弹性橡胶件。考虑到耐用性,制造、安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11所示,弹性凸起为弹片203,弹片203包括位于中部的凸起部2031和位于两端的支点2032,凸起部2031与两个支点2032通过支撑臂连接,支点2032的凸出方向与凸起部2031的凸出方向相反,形成类似桥形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当凸起部2031受到压力时,支撑臂发生形变产生反弹力,当凸起部2031进入凹槽302时,弹片203自动反弹。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和检修,弹片203可拆卸地设置在限位部202。具体地,在限位部2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204。安装时,弹片203的支点2032的一侧插入固定槽204中以形成固定。弹片203的材质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金属、塑料或者塑胶。例如,金属片材经过冲压成型,一次成型出弹片203。例如,采用塑料或者塑胶等材质采用注塑方法,一次成型。
为了防止尾套3转动时转动幅度超过360°,如图6、8、9所示,转动轴2还设置有凸出于转动轴2的圆周面210的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第一阻挡部205与前绕式佩戴A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阻挡部206与后绕式佩戴B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凸起。也可以是,例如在限位部202上设置缺口,则缺口的位于圆周方向的两个侧壁形成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制作时,转动轴2选用塑料、塑胶或者硅胶等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一次成型出带有上述缺口的限位部202,加工十分方便。如图10所示,尾套3设置有限位凸起303,限位凸起303被设置为能在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之间移动以限制尾套3的转动角度。转动时,耳机的其他部位都是固定的,只有尾套3可以转动。尾套3上的限位凸起303随尾套3一起转动,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对尾套3形成阻挡,使尾套3的转动范围限定在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之间。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度转动。
为了便于尾套3的安装,且检修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转动轴2可拆卸地设置在耳机壳1上。设置方式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耳机壳1设置有通孔102。通孔102内设置有阻挡块1021。如图7-8所示,沿转动轴2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与阻挡块1021配合的安装槽207。
如图5所示,安装时,首先将尾套3的孔对准该通孔102,然后将弹片203安装到转动轴2的限位部202的固定槽204中,最后将转动轴2穿过尾套3进入通孔102中,并使安装槽207与阻挡块1021相对。阻挡块1021可以形成对转动轴2的限定,防止转动轴2自身发生转动。也可以是,将转动轴2的用于固定到耳机壳1上的部位设计为非圆形的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椭圆形,耳机壳1的通孔102与转动轴2的用于固定的部位的形状相匹配。当转动轴2插入通孔102时,可以形成限定,防止转动轴2的转动。
此外,为了防止转动轴2发生沿轴向的移动,如图5-6所示,转动轴2的与限位部20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槽209。轴向,即转动轴的延伸方向。周向,即与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安装时,环形槽209穿过耳机壳1,然后将E形垫片208安装到环形槽209上,形成转动轴2的固定。安装完成后,尾套3被限制在限位部202与耳机壳1之间。需要拆除转动轴2时,只需先取下E形垫片208,然后将转动轴2从另外一侧抽出即可。转动轴2的拆、装十分方便。
为了进一步减弱听诊器效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耳机线4采用扁平线。扁平线尺寸可以是但不局限于1.0mm*2.5mm(扁平线厚度与宽度)。为了使扁平线在尾套3中的位置更加固定,安装时,采用铜扣将扁平线卡住,再放入尾套3设定的位置。也可以是,先将扁平线布线完成,铜扣卡到扁平线设定的位置后,采用嵌件注塑的方法进行成型,该方法可以使扁平线的位置更加牢固。扁平线具有更大的表面积,耳机使用时,扁平线与衣服等接触面积远大于使用圆线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单位接触面积受到的撞击力减小,故可以有效缓冲扁平线受到的碰撞,可以进一步降低听诊器效应。当然,耳机线也可以是圆形线,当采用后绕式佩戴时,圆形线与佩戴者的耳部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佩戴较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视听设备。该视听设备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手机、电脑、PSP、MP3、MP4、智能手表、收音机、电视机、EVD等。该视听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耳机。该视听设备具有声音效果好的特点。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壳(1),所述耳机壳(1)的内部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
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固定在所述耳机壳(1)上,所述转动轴(2)位于所述耳机壳(1)的与出音孔相对的外表面上,所述转动轴(2)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转动轴(2)的圆周面(210)的限位部(202);以及
尾套(3),所述尾套(3)具有尾柄(301),沿所述尾柄(301)的延伸方向布置有耳机线(4),并且所述耳机线(4)从所述尾柄(301)的端部穿出,所述尾套(3)被设置为与所述转动轴(2)转动连接,以使耳机能前绕式佩戴和后绕式佩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绕式佩戴中,所述尾柄(301)的方向与所述耳机壳(1)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绕式佩戴中,所述尾柄(301)的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5°,所述尾柄(301)的端部靠近使用者的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02)的周向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尾套(3)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凹槽(302),所述凹槽(302)中的,一个与所述前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与所述后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为弹片(203),所述弹片(203)包括位于中部的凸起部(2031)和位于两端的支点(2032),所述支点(2032)的凸出方向与所述凸起部(2031)的凸出方向相反,所述弹片(20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限位部(2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还设置有凸出于圆周面(210)的第一阻挡部(205)和第二阻挡部(206),所述第一阻挡部(205)与所述前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阻挡部(206)与所述后绕式佩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尾套(3)设置有限位凸起(303),所述限位凸起(303)被设置为能在所述第一阻挡部(205)和所述第二阻挡部(206)之间移动以限制所述尾套(3)的转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耳机壳(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1)设置有通孔(102),所述通孔(102)内设置有阻挡块(1021),沿所述转动轴(2)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阻挡块(1021)配合的安装槽(207),所述转动轴(2)穿过的所述通孔(102),所述转动轴(2)通过E形垫片(208)固定在所述耳机壳(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4)为扁平线或者圆形线。
10.一种视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式耳机。
CN201620507930.0U 2016-05-30 2016-05-30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Active CN205793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7930.0U CN205793171U (zh) 2016-05-30 2016-05-30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7930.0U CN205793171U (zh) 2016-05-30 2016-05-30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3171U true CN205793171U (zh) 2016-12-07

Family

ID=5997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7930.0U Active CN205793171U (zh) 2016-05-30 2016-05-30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31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885A (zh) * 2016-05-30 2016-08-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TWI669003B (zh) * 2017-10-04 2019-08-11 日商理音股份有限公司 耳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885A (zh) * 2016-05-30 2016-08-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CN105872885B (zh) * 2016-05-30 2019-01-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TWI669003B (zh) * 2017-10-04 2019-08-11 日商理音股份有限公司 耳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9630B2 (en) Floating-cup pivot for head-worn audio devices
EP3082347B1 (en) In-ear headphones with retention members
CN102291644B (zh) 可调节耳机和耳机套件
US20040105566A1 (en) Body set type speaker unit
KR101714442B1 (ko) 휴대용 음향기기
WO2009116272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聴取装置
KR100933116B1 (ko) 3축 회전 헤드셋
CN205793171U (zh)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KR100755239B1 (ko) 골전도 헤드셋
CN108650577A (zh)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JP2020520574A5 (zh)
TWI695631B (zh) 頭戴耳機及耳罩
CN203193839U (zh) 单轴耳壳全方位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CN105872885B (zh)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WO2017059690A1 (zh) 带麦克风的智能头盔
CN103179482B (zh) 单轴耳壳全方位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04193347U (zh) 一种用于防护面罩的通讯装置
CN205793197U (zh) 一种可适用于双耳的蓝牙耳机
CN210579163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04733316U (zh) 一种耳挂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入耳式耳机
JP2017135446A (ja) 送受話装置
CN205647880U (zh) 旋转式耳机
CN208821017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7399459U (zh) 耳机转轴限位机构
CN207820158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