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0828U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0828U
CN208820828U CN201821523543.1U CN201821523543U CN208820828U CN 208820828 U CN208820828 U CN 208820828U CN 201821523543 U CN201821523543 U CN 201821523543U CN 208820828 U CN208820828 U CN 208820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art
attachment base
supporting element
mobile termin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35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35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0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0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0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组件、折叠机构和柔性显示屏。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螺合传动组件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在折叠式移动终端合拢的过程中,第一壳体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带动第一导向件相对连接座转动,使得第一螺合传动组件驱使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导向件滑动并靠近连接座;第二壳体能够通过第二支撑件带动第二导向件相对连接座转动,使得第二螺合传动组件驱使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二导向件滑动并靠近连接座,从而补偿壳体组件在合拢时柔性显示屏所在一侧尺寸的变化,以适应柔性显示屏的折叠需要。

Description

折叠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屏具有可弯折的性能,这使得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成为可能。然而,在展开和合拢移动终端的过程中,而受移动终端本身厚度的影响,移动终端合拢时,内侧和外侧的长度存在差值且不断变化,由于屏的总长度是不变的,从而导致移动终端实现折叠具有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难以实现折叠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螺合传动组件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一螺合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伸缩;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二螺合传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伸缩;及
柔性显示屏,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合拢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外露于所述壳体组件;
在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合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螺合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并靠近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二壳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使得所述第二螺合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并靠近所述连接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呈条形,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在所述连接座宽度方向上排布,所述第一导向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合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螺杆具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一螺合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螺合部与所述连接座或所述第一转轴螺纹连接,且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伸缩;所述第二螺合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螺杆具有第二铰接部和第二螺合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螺合部与所述连接座或所述第二转轴螺纹连接,且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合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所述第一螺杆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所述螺纹配合部螺合传动所述第一螺合部,使得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合部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转轴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二转轴能够通过所述螺纹配合部螺合传动所述第二螺合部,使得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部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导向件上设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柱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滑动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卡合位,以卡合定位所述第一连接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部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导向件上设有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柱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滑动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置第二卡合位,以卡合定位所述第二连接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的两个所述第一卡合位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区,所述第一连接柱在所述第一阻尼区受到的卡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在所述第一卡合位受到的卡合力;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合位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区,所述第二连接柱在所述第二阻尼区受到的卡合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在所述第二卡合位受到的卡合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铰接部能够于所述第一沉槽活动,且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
所述第二导向件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铰接部能够于所述第二沉槽活动,且所述第二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卡嵌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凸齿,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伸缩;
所述第二导向件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卡嵌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滑动伸缩。
上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组件、折叠机构和柔性显示屏。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螺合传动组件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在折叠式移动终端合拢的过程中,第一壳体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带动第一导向件相对连接座转动,使得第一螺合传动组件驱使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导向件滑动并靠近连接座;第二壳体能够通过第二支撑件带动第二导向件相对连接座转动,使得第二螺合传动组件驱使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二导向件滑动并靠近连接座,从而补偿壳体组件在合拢时柔性显示屏所在一侧尺寸的变化,以适应柔性显示屏的折叠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合拢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的A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5为图4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6为图4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后视图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处于合拢状态侧视图;
图8为图7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示出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的第一导向件与第一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处于合拢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处于合拢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10,包括壳体组件100、折叠机构200和柔性显示屏300。其中,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如图2和图3所示,折叠机构200包括连接座210、第一导向件220、第二导向件230、第一支撑件240、第二支撑件250、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连接座210连接于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二导向件230之间,且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二导向件230均能够相对连接座210转动。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一壳体110相连接。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驱使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伸缩;也就是说,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能够通过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而形成驱使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伸缩的力,以使得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一支撑件240调整与第一导向件220的伸缩长度,继而适应第一壳体110联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所产生的长度变化。
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壳体120相连接,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能够驱使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伸缩;也就是说,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能够通过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而形成驱使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伸缩的力,以使得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二支撑件250调整与第二导向件230的伸缩长度,继而适应第二壳体120联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所产生的长度变化。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柔性显示屏300盖设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参阅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当折叠式移动终端10合拢时,柔性显示屏300外露于壳体组件100,从而在合拢状态下,仍然能够对柔性显示屏300进行触控等操作,此外,由于柔性显示屏300在折叠式移动终端10合拢时将被折成两个部分,从而使得折叠式移动终端10能够呈现双面屏的效果,以便灵活使用。例如,在观影或游戏等对大屏幕有需求时,可以展开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使得柔性显示屏300呈现大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图3和图11所示,在折叠式移动终端10合拢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10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240带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使得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驱使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并靠近连接座210。相应的,第二壳体120能够通过第二支撑件250带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使得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驱使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并靠近连接座210。从而在折叠式移动终端10在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切换时,由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适应性的伸缩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能够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之间切换时能够较好的适应柔性显示屏300的尺寸,满足折叠需要。
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设有柔性连接部130,以适应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合拢需要。
在一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部13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齿状凸起131,齿状凸起131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折叠线方向延伸,从而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合拢过程中,齿状凸起131彼此之间的齿隙具有较好的避让效果,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能够较好的合拢。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部130还可以是弹性可伸缩材料制成,从而满足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合拢和展开需要,在此不作赘述。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连接座210呈条形,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二导向件230在连接座210宽度方向上排布。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导向件220通过第一转轴220a与连接座210转动连接,第二导向件230通过第二转轴230a与连接座210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二导向件230能够适应折叠机构200的折叠需要。
结合图3和图9所示,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包括第一螺杆261和第一传动件262。第一螺杆261具有第一铰接部261a和第一螺合部261b,第一传动件262的第一端262a铰接于第一铰接部261a;第一传动件262的第二端262b铰接于第一支撑件2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240上设有安装孔位240a,以便第一传动件262的第二端262b通过销轴等转动构件与安装孔位240a配合,实现铰接。
第一螺合部261b与连接座210或第一转轴220a螺纹连接,且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一螺杆261沿第一转轴220a的轴向相对第一导向件220移动,以使得第一传动件262驱使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伸缩。
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由于第一螺杆261沿第一转轴220a的轴向相对第一导向件220移动,第一螺合部261b和第一传动件262形成类似摇臂的结构,以驱使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伸缩,补偿第一壳体11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显示屏300所在一侧的长度变化,以满足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需要。
结合图3和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220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21,第一支撑件240设有卡嵌于第一导向槽221的第一凸齿241,第一凸齿241与第一导向槽221的配合使得第一支撑件240能够相对第一支撑件240滑动伸缩。这种滑动连接方式较为平稳,使得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伸缩滑动时,仍然能够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以稳定支撑第一壳体110及柔性显示屏300。
第二导向件230可以采用与第一导向件220相同的结构形式,即第二导向件230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支撑件250设有卡嵌于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凸齿,第二凸齿与第二导向槽的配合使得第二支撑件250能够相对第二支撑件250滑动伸缩,同样的能够提高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伸缩稳定性,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可以采用与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相同的结构。例如,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包括第二螺杆271和第二传动件272;第二螺杆271具有第二铰接部271a和第二螺合部271b,第二传动件272的第一端272a铰接于第二铰接部271a;第二传动件272的第二端272b铰接于第二支撑件250。第二螺合部271b与连接座210或第二转轴230a螺纹连接,且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二螺杆271沿第二转轴230a的轴向相对第二导向件230移动,以使得第二传动件272驱使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伸缩。通过这种设置,第二壳体120便能适应性调整与连接座210的相对位置,以满足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9和图11所示,第一螺合部261b具有外螺纹,连接座210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210a。第一螺杆261可活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220a,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一螺杆261相对连接座210转动,螺纹配合部210a螺合传动第一螺合部261b,使得第一螺杆261沿第一转轴220a的轴向移动。此时,第一螺杆261的第一铰接部261a便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62的第一端262a沿第一转轴220a的轴向移动,进而第一传动件262的第二端262b带动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伸缩,以调整与第一支撑件240相连接的第一壳体110与连接座210的相对位置,适应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需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螺合部261b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同样能够伴随着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的转动而沿第一转轴220a的轴向移动,以使得第一传动件262能够驱使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伸缩。
第二螺合部271b可以采用与第一螺合部261b相同的结构形式,以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的转动而沿第二转轴230a的轴向移动,使得第二传动件272能够驱使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伸缩,在此不作赘述。
下面仅以第二螺合部271b为例对第一螺合部261b以及第二螺合部271b可实施的结构形式加以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螺合部271b具有内螺纹,第二转轴230a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从而第二转轴230a在相对第二螺合部271b转动时,通过这种螺纹配合能够使得第二螺合部271b沿第二转轴230a的轴向移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时,第二转轴230a能够通过螺纹配合部螺合传动第二螺合部271b,使得第二螺杆271沿第二转轴230a的轴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传动件272在第二螺杆271的驱动下而带动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伸缩。
再如图3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铰接部261a设有第一连接柱264,第一导向件220上设有第一弹性卡扣263,第一弹性卡扣263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柱264滑动的第一滑槽263a。第一螺杆261沿第一转轴220a的轴向移动时,第一连接柱264沿第一滑槽263a滑动,第一弹性卡扣263在第一连接柱264的滑动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卡合位263b,以卡合定位第一连接柱264。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卡扣263的两个第一卡合位263b对应第一连接柱264在第一滑槽263a的滑动路劲的两个末端,在第一连接柱264位于第一卡合位263b时,第一卡合位263b具有一定的阻滞力限制第一连接柱264沿第一滑槽263a滑动,防止第一连接柱264的位置随意变化,因而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一导向件220的相对位置,继而使得折叠式移动终端10较为稳定地保持在合拢状态或展开状态,以便使用。在需要改变可折叠移动状态的状态时,仅需向第一壳体110施力而克服第一卡合位263b对第一连接柱264的阻滞力,第一壳体110便能带动第一导向件22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而在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的作用下,第一支撑件240相对第一导向件220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卡扣263的两个第一卡合位263b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区。
第一连接柱264在第一阻尼区受到的卡合力大于第一连接柱264在第一卡合位263b受到的卡合力,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柱264由第一卡合位263b向第一阻尼区滑动时将受到较大的阻滞力,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柱264在第一卡合位263b处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将折叠式移动终端10保持在合拢或展开状态。此外,第一阻尼区的设置,使得折叠式移动终端10能够保持在不同的展开状态下,以适应多场景适应需要。例如,在第一连接柱264沿第一滑槽263a离开第一卡合位263b而处于第一阻尼区时,折叠机构200在第一阻尼区对第一连接柱264的卡滞作用下保持在未完全展开状态,即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未完全展平而呈一定角度,因而,可以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其中之一平放作为支架使用,此时柔性显示屏300侧立的部分同样能够提供显示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铰接部271a设有第二连接柱,第二导向件230上设有第二弹性卡扣273,第二弹性卡扣273开设有供第二连接柱滑动的第二滑槽273a,第二螺杆271沿第二转轴230a的轴向移动时,第二连接柱沿第二滑槽273a滑动,第二弹性卡扣273在第二连接柱的滑动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置第二卡合位,以卡合定位第二连接柱。
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卡扣273的两个第二卡合位对应第二连接柱在第二滑槽273a的滑动路劲的两个末端,在第二连接柱位于第二卡合位时,第二卡合位具有一定的阻滞力限制第二连接柱沿第二滑槽273a滑动,防止第二连接柱的位置随意变化,因而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导向件230的相对位置,继而使得折叠式移动终端10较为稳定地保持在合拢状态或展开状态,以便使用。在需要改变可折叠移动状态的状态时,仅需向第二壳体120施力而克服第二卡合位对第二连接柱的阻滞力,第二壳体120便能带动第二导向件230相对连接座210转动,而在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的作用下,第二支撑件250相对第二导向件230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卡扣273的两个第二卡合位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区,第二连接柱在第二阻尼区受到的卡合力大于第二连接柱在第二卡合位受到的卡合力,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柱由第二卡合位向第二阻尼区滑动时将受到较大的阻滞力,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柱在第二卡合位处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将折叠式移动终端10保持在合拢或展开状态。此外,第二阻尼区的设置,使得折叠式移动终端10能够保持在不同的展开状态下,以适应多场景适应需要。例如,在第二连接柱沿第二滑槽273a离开第二卡合位而处于第二阻尼区时,折叠机构200在第二阻尼区对第二连接柱的卡滞作用下保持在未完全展开状态,即第二壳体120与第二壳体120未完全展平而呈一定角度,因而,可以将第二壳体120和第二壳体120其中之一平放作为支架使用,此时柔性显示屏300侧立的部分同样能够提供显示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220开设有第一沉槽222,第一铰接部261a能够于第一沉槽222活动,且第一铰接部261a位于第一弹性卡扣263与第一导向件220之间。通过这种设置,第一沉槽222为第一铰接部261a提供了足够收容空间,以便折叠机构200可以做得更薄,利于折叠式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件230开设有第二沉槽232,第二铰接部271a能够于第二沉槽232活动,且第二铰接部271a位于第二弹性卡扣273与第二导向件230之间,通过这种设置,第一沉槽222为第一铰接部261a提供了足够收容空间,以便折叠机构200可以做得更薄,利于折叠式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结合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叠机构200朝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有第一软胶件200a,折叠机构200背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有第二软胶件200b,从而通过第一软胶件200a和第二软胶件200b为折叠机构200提供较好的保护,实现防水,提高折叠机构200的使用寿命。第一软胶件200a和第二软胶件200b可以是硅胶或塑料等具有较好柔性的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可以是多组,例如,如图2所示,折叠机构200包括两组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和两组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以有效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合传动组件260与第二螺合传动组件270两两对称的设置在连接座210的两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螺合传动组件和第二螺合传动组件;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一螺合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伸缩;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二螺合传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伸缩;及
柔性显示屏,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合拢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外露于所述壳体组件;
在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合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螺合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并靠近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二壳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使得所述第二螺合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并靠近所述连接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呈条形,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在所述连接座宽度方向上排布,所述第一导向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合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螺杆具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一螺合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螺合部与所述连接座或所述第一转轴螺纹连接,且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伸缩;所述第二螺合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螺杆具有第二铰接部和第二螺合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螺合部与所述连接座或所述第二转轴螺纹连接,且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合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所述第一螺杆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所述螺纹配合部螺合传动所述第一螺合部,使得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合部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转轴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配合部,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述第二转轴能够通过所述螺纹配合部螺合传动所述第二螺合部,使得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导向件上设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柱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滑动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卡合位,以卡合定位所述第一连接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导向件上设有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柱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滑动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置第二卡合位,以卡合定位所述第二连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的两个所述第一卡合位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区,所述第一连接柱在所述第一阻尼区受到的卡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在所述第一卡合位受到的卡合力;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合位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区,所述第二连接柱在所述第二阻尼区受到的卡合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在所述第二卡合位受到的卡合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铰接部能够于所述第一沉槽活动,且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
所述第二导向件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铰接部能够于所述第二沉槽活动,且所述第二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卡嵌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凸齿,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伸缩;
所述第二导向件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卡嵌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滑动伸缩。
CN201821523543.1U 2018-09-18 2018-09-18 折叠式移动终端 Active CN208820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3543.1U CN208820828U (zh) 2018-09-18 2018-09-18 折叠式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3543.1U CN208820828U (zh) 2018-09-18 2018-09-18 折叠式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0828U true CN208820828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3543.1U Active CN208820828U (zh) 2018-09-18 2018-09-18 折叠式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0828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3915A (zh) * 2019-06-25 2019-09-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830623A (zh) * 2019-11-06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010829A (zh) * 2019-12-26 2020-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343811A (zh) * 2020-03-05 2020-06-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的散热系统、壳体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1913524A (zh) * 2019-05-07 2020-11-1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1953821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53818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69986A (zh) * 2021-01-27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593419A (zh) * 2021-08-11 2021-11-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装置
WO2023045965A1 (zh) * 2021-09-26 2023-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3524A (zh) * 2019-05-07 2020-11-1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TWI721878B (zh) * 2019-05-07 2021-03-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1913524B (zh) * 2019-05-07 2022-06-0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1953818B (zh) * 2019-05-17 2021-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53821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53818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914430B2 (en) 2019-06-25 2024-02-27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Support apparatus for flexible screen,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258887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273915A (zh) * 2019-06-25 2019-09-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830623A (zh) * 2019-11-06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010829A (zh) * 2019-12-26 2020-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343811B (zh) * 2020-03-05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的散热系统、壳体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WO2021174677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的散热系统、壳体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1343811A (zh) * 2020-03-05 2020-06-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的散热系统、壳体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2769986A (zh) * 2021-01-27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593419A (zh) * 2021-08-11 2021-11-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装置
CN113593419B (zh) * 2021-08-11 2023-08-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装置
WO2023045965A1 (zh) * 2021-09-26 2023-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0828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US10447829B2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CN107690010B (zh) 柔性屏折叠式移动终端及其折叠结构组合件
US20210240232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8638396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US20070072657A1 (en) Portable terminal foldable to form a triangular prism
CN107395816B (zh)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JP5073563B2 (ja) 筐体相互の連結ユニット及び携帯端末
EP240322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flexible display
EP1748629A2 (en) Foldable cradle for portable terminals
CN209472651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3194167B (zh) 折叠机构、壳体组件以及内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7395817B (zh)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207560064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0769090A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5325019A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CN114125112A (zh) 转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US7676889B2 (en)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20090036177A1 (en) Hing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KR20170087001A (ko) 연성디스플레이 패널이 설치되는 모바일 통신장치용 힌지구조
CN110324441A (zh) 移动终端
WO2022218007A1 (zh) 转轴模组、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9105218U (zh) 阻尼组件、折叠组合件和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0769108B (zh) 阻尼组件、折叠组合件和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3347294A (zh) 电子设备及其联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