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9971U -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9971U
CN208819971U CN201821843005.0U CN201821843005U CN208819971U CN 208819971 U CN208819971 U CN 208819971U CN 201821843005 U CN201821843005 U CN 201821843005U CN 208819971 U CN208819971 U CN 208819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negative
power supply
section
extended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30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li Kechu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li Kechu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li Kechu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430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9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9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9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供电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包括正簧体、负簧体以及对外部供电的电源板,正簧体与负簧体之间形成安装槽,正簧体包括呈螺旋状布置的正抵触段以及正延伸段,正抵触段连通正延伸段,供电件的正极形成有正抵触面,当安装槽安装有供电件时,正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正抵触段,正延伸段固定连通电源板;负簧体包括呈螺旋状布置的负抵触段以及负延伸段,负抵触段连通负延伸段,供电件的负极形成有负抵触面,当安装槽安装供电件时,负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负抵触段,负延伸段固定连通电源板。提高正抵触段和负抵触段与供电件的接触面积,增强供电件对正簧体和负簧体的导电效果,提高供电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弹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出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通过电池、蓄电池等蓄能件实现对电子产品的供电。
目前,在电子烟领域中,电子烟通过蓄电池对雾化器进行供电,使雾化器发热产生烟雾,蓄电池通过导线,实现电能的传输,但是,导线的阻力以及连接效果不佳,易造成导电性能不佳。
现有技术中,需要装设电池或蓄电池的电子产品,其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内的相对两端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导电弹片,导电弹片上设有导电线,该导电线延伸至电池槽外,实现外部供电;但是,这种设置,电池或蓄电池与导电弹片的接触面积不足,影响蓄电池或电池的导电效果,且使用导线传导,导线易损坏,影响供电结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供电结构的导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包括正簧体、负簧体以及对外部供电的电源板,所述正簧体与所述负簧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供电件的安装槽,所述正簧体包括呈螺旋状布置的正抵触段以及正延伸段,所述正抵触段连通所述正延伸段,所述供电件的正极形成有正抵触面,当所述安装槽安装有供电件时,所述正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所述正抵触段,所述正延伸段固定连通所述电源板;所述负簧体包括呈螺旋状布置的负抵触段以及负延伸段,所述负抵触段连通所述负延伸段,所述供电件的负极形成有负抵触面,当所述安装槽安装所述供电件时,所述负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所述负抵触段,所述负延伸段固定连通所述电源板。
进一步的,所述正延伸段与所述正抵触段呈同一水平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延伸段呈弯曲迂回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延伸段具有多个正弯曲部,各个所述正弯曲部分别沿背离延伸方向呈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负延伸段与所述负抵触段呈同一水平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负延伸段呈弯曲迂回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延伸段具有多个负弯曲部,各个所述负弯曲部分别沿背离延伸方向呈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板具有正电源触点以及负电源触点,所述正延伸段连通所述正电源触点,所述负延伸段连通所述负电源触点,当外部元件分别连通所述正电源触点以和所述负电源触点时,所述供电件的正极、所述正簧体、所述电源板、所述外部元件、所述负簧体以及所述供电件的负极形成回路。
进一步的,由外至内,所述正抵触段呈螺旋状朝下布置,当安设所述供电件时,所述供电件的正抵触面挤压所述正抵触段。
进一步的,由外至内,所述负抵触段呈螺旋状朝上布置,当安设所述供电件时,所述供电件的负抵触面挤压所述负抵触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通过正簧体和负簧体,实现供电件对外输送电能,由于正簧体的正抵触段呈螺旋状布置,以及负簧体的负抵触段呈螺旋状布置,这样,提高正抵触段与供电件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负抵触段与供电件的接触面积,增强供电件对正簧体和负簧体的导电效果,并且,在正延伸段和负延伸段的作用下,保证供电件的电能传输,有效保证电路的导通,提高供电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电源件实现供电件对外部元件进行供电,减少电能损耗,且增强供电结构的导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的正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式弹簧供电结构的负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式弹簧供电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用于解决供电结构的导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包括正簧体10、负簧体20以及电源板30,通过电源板30实现对外部供电,正簧体10与负簧体20之间形成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用于安装供电件,正簧体10包括正抵触段11以及正延伸段12,正抵触段11呈螺旋状布置,正抵触段11连通正延伸段12,供电件的正极形成有正抵触面,当安装槽41安装有供电件时,正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正抵触段11,正延伸段12固定连通电源板30;负簧体20包括负抵触段21以及负延伸段22,负抵触段21呈螺旋状布置,负抵触段21连通负延伸段22,供电件的负极形成有负抵触面,当安装槽41安装供电件时,负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负抵触段21,负延伸段22固定连通电源板30。
上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通过正簧体10和负簧体20,实现供电件对外输送电能,由于正簧体10的正抵触段11呈螺旋状布置,以及负簧体20的负抵触段21呈螺旋状布置,这样,提高正抵触段11与供电件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负抵触段21与供电件的接触面积,增强供电件对正簧体10和负簧体20的导电效果,并且,在正延伸段12和负延伸段22的作用下,保证供电件的电能传输,有效保证电路的导通,从而提高供电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电源件实现供电件对外部元件进行供电,减少电能损耗,且增强供电结构的导电效果。
正簧体10和负簧体20分别镀有金层,这样,使正簧体10的电阻小且耐用,并且,使负簧体20的电阻小且耐用,增强电池的耐用性,且降低电池使用的造成发热的程度。
正延伸段12与正抵触段11呈同一水平面布置;这样,正延伸段12对正抵触段11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正抵触段11受力变形,影响正抵触段11与正抵触面的接触面积,影响导电效果。
再者,在正延伸段12的作用下,正抵触段11呈水平状布置,这样,有效保证正抵触段11与电池的正极的接触面积,保证正簧体10的导电效果。
正延伸段12呈弯曲迂回状布置,这样,有助于增强正延伸段12的承受力,保证正抵触段11与供电件的正极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正抵触段11的导电效果。
正延伸段12具有多个正弯曲部,各个正弯曲部分别沿背离延伸方向呈弧形布置,有助于增强正延伸段12的承受力,同时,增强正延伸段12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负延伸段22与负抵触段21呈同一水平面布置,这样,负延伸段22对负抵触段21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负抵触段21受力变形,影响负抵触段21与负抵触面的接触面积,影响导电效果。
再者,在负延伸段22的作用下,负抵触段21呈水平状布置,这样,有效保证负抵触段21与电池的负极的接触面积,保证负簧体20的导电效果。
负延伸段22呈弯曲迂回状布置,这样,有助于增强负延伸段22的承受力,保证负抵触段21与供电件的负极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负抵触段21的导电效果。
正延伸段12具有多个负弯曲部,各个负弯曲部分别沿背离延伸方向呈弧形布置,有助于增强负延伸段22的承受力,同时,增强负延伸段22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电源板30具有正电源触点31以及负电源触点32,正延伸段12连通正电源触点31,负延伸段22连通负电源触点32,当外部元件分别连通正电源触点31以和负电源触点32时,供电件的正极、正簧体10、电源板30、外部元件、负簧体20以及供电件的负极形成回路;这样,正延伸段12与电源板30直接连通,避免使用导线,保证电路的导通,同时避免电路易断路的风险,负延伸段22与电源板30直接连通,避免使用导线,保证电路的导通,同时避免电路易断路的风险。
另外,在电源板30的作用下,外部元件直接连通电源板30,减少电能的损耗,保证供电结构的导电效果。
由外至内,正抵触段11呈螺旋状朝下布置,当安设供电件时,供电件的正抵触面挤压正抵触段11;保证供电件的正抵触面与正抵触段11叠合帖附布置,避免正抵触面与正抵触段11分离,影响电路的导通。
正抵触段11形成多圈正抵触部13,多圈正抵触部13组成呈螺旋状布置;由外至内,外部两个正抵触部13呈同一水平面布置,其他正抵触部13逐渐朝下布置;这样,有助于增强正抵触段11的承受力,同时,保证供电件的正抵触面与正抵触段11的抵触稳固性,保证电路的导通。
正抵触段11的中部形成有固定口14,供电件的正极形成有凸起部,当供电件安装在安装槽41时,凸起部嵌入固定口14,从而增强供电件的安设。
供电件安装时,先将负抵触面抵触负抵触段21,且向下施加作用力,使负抵触段21呈压缩状态,最后,供电件的正极处于正抵触段11的下方,负抵触段21复位使供电件的正极的凸起部嵌入固定口14,且正抵触面贴合正抵触段11。
由外至内,负抵触段21呈螺旋状朝上布置,当安设供电件时,供电件的负抵触面挤压负抵触段21;保证供电件的负抵触面与负抵触段21叠合帖附布置,避免负抵触面与负抵触段21分离,影响电路的导通。
负抵触段21形成多圈负抵触部,多圈负抵触部组成呈螺旋状布置;由外至内,外部两个负抵触部呈同一水平面布置,其他负抵触部逐渐朝下布置;这样,有助于增强负抵触段21的承受力,同时,保证供电件的负抵触面与负抵触段21的抵触稳固性,保证电路的导通。
另外,在正抵触段11与负抵触段21配合作用下,增强供电件的安设稳固性,避免供电件误脱离安装槽41。
电源板30形成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分别与正电源触点31和负电源触点32连通,这样,外部元件直接插设两个安装孔,实现电路的连通,减少导线的使用,避免电路断路,影响供电结构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运用在电子烟上,电子烟的壳体40形成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用于供电件的安装;安装槽41具有两个呈相对布置的内端面,正抵触段11对应布置其一内端面,负抵触段21对应布置另一内端面,实现供电件的安装。
安装槽41的内端面采用绝缘材料制作,避免影响供电结构的供电,减少电能的损耗;正抵触段11帖附其一内端面,便于正抵触段11的设置,且正抵触段11不易受力造成变形。
再者,负抵触段21帖附其一内端面,便于负抵触段21的设置,且负抵触段21不易受力造成变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簧体、负簧体以及对外部供电的电源板,所述正簧体与所述负簧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供电件的安装槽,所述正簧体包括呈螺旋状布置的正抵触段以及正延伸段,所述正抵触段连通所述正延伸段,所述供电件的正极形成有正抵触面,当所述安装槽安装有供电件时,所述正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所述正抵触段,所述正延伸段固定连通所述电源板;所述负簧体包括呈螺旋状布置的负抵触段以及负延伸段,所述负抵触段连通所述负延伸段,所述供电件的负极形成有负抵触面,当所述安装槽安装所述供电件时,所述负抵触面帖附抵触连通所述负抵触段,所述负延伸段固定连通所述电源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延伸段与所述正抵触段呈同一水平面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延伸段呈弯曲迂回状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延伸段具有多个正弯曲部,各个所述正弯曲部分别沿背离延伸方向呈弧形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延伸段与所述负抵触段呈同一水平面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延伸段呈弯曲迂回状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延伸段具有多个负弯曲部,各个所述负弯曲部分别沿背离延伸方向呈弧形布置。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具有正电源触点以及负电源触点,所述正延伸段连通所述正电源触点,所述负延伸段连通所述负电源触点,当外部元件分别连通所述正电源触点以和所述负电源触点时,所述供电件的正极、所述正簧体、所述电源板、所述外部元件、所述负簧体以及所述供电件的负极形成回路。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所述正抵触段呈螺旋状朝下布置,当安设所述供电件时,所述供电件的正抵触面挤压所述正抵触段。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所述负抵触段呈螺旋状朝上布置,当安设所述供电件时,所述供电件的负抵触面挤压所述负抵触段。
CN201821843005.0U 2018-11-07 2018-11-07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Active CN208819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3005.0U CN208819971U (zh) 2018-11-07 2018-11-07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3005.0U CN208819971U (zh) 2018-11-07 2018-11-07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9971U true CN208819971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8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3005.0U Active CN208819971U (zh) 2018-11-07 2018-11-07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9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6055U (zh) 一种触控屏及具有该触控屏的终端
CN204360103U (zh) 一种电池集成于表带的手表
CN208819971U (zh) 螺旋式弹簧供电结构
TW200728836A (en) Fluorescent lamp with external electrodes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4299832B (zh) 发光按键
CN102869186B (zh) 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
CN205844762U (zh) 智能手表和可用于智能手表的天线模组
CN205846286U (zh) 电子设备
CN208506706U (zh) 被动触控笔
CN202887149U (zh) 一种具有触摸控制结构的电子产品
CN1058474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地结构和移动终端
WO2013177803A1 (zh) 插座
CN206098946U (zh) 连接器插头插入侦测结构
CN205991455U (zh) 一种可调焦led投影灯的快速更换光源机构
CN205647633U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地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8750452U (zh) 一种led光带
CN204361165U (zh) 一种在电路板上安装电池的结构
WO2017084392A1 (zh) 一种充电结构
CN208907568U (zh) 一种旋钮式导轨射灯组件
CN204103026U (zh) 基于平板电脑的无线模块天线结构
CN219478109U (zh)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CN201242957Y (zh) 一种采用分体式感应体的触摸按键
CN210183306U (zh) 一种新型触摸开关
CN116320865B (zh) 一种耳机用镂空型抗干扰结构及镂空型抗干扰方法
JP3247897U (ja) 直管形ledラ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B511510, Fangz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Side of Songbai Road,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0

Patentee after: Yi Lia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6 area B, the first floor of the first factory building next to zhenmeitong Fuyu Industrial Park,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ENG LI KE CHU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6

Address after: 518000, 710, Phase I,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Building, No. 3170 Community Keyuan South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gli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B511510, Fangz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Side of Songbai Road,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0

Patentee before: Yi Li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