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5547U -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15547U CN208815547U CN201821179110.9U CN201821179110U CN208815547U CN 208815547 U CN208815547 U CN 208815547U CN 201821179110 U CN201821179110 U CN 201821179110U CN 208815547 U CN208815547 U CN 2088155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sump
- water
- basement
- wate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地下室液体的集水井;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容器,净化容器用于净化集水井排出的液体、并与集水井相通;及储水装置,储水装置包括储水池,储水池与净化容器相通,储水池设有出水口。通过净化装置及储水装置的设置,集水井将地下室的液体收集,随后液体从集水井进入净化容器内并在净化容器内净化,之后再流入储水池中储存或直接排出,相比传统流入市政排水管道,降低了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同时也使水资源能够临时存储或直接再利用,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时,通常需考虑抗浮问题,若结构抗浮设计不达标,则可能导致地下结构上浮、底板开裂等问题,造成结构破坏,危及建筑安全。为节省造价,部分地下室底板通常采用释放水浮力法进行设计,释放水浮力法在行业内属于大胆创新的设计方法,即通过将地下水排出、以避免地下水位线过高造成的底板上浮等问题。
然而,地下室的水体通常排出至市政排水管道,从而影响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同时,地下室的水体排出也造成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该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能够避免液体直接排出对市政排水管道的影响,同时也再利用下水道的液体,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地下室液体的集水井;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容器,净化容器用于净化集水井排出的液体、并与集水井相通;及储水装置,储水装置包括储水池,储水池与净化容器相通,储水池设有出水口。
上述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通过净化装置及储水装置的设置,集水井将地下室的液体收集,随后液体从集水井进入净化容器内并在净化容器内净化,之后再流入储水池中储存或直接排出,相比传统流入市政排水管道,降低了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同时也使水资源能够临时存储或直接再利用,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装置还包括净化器,净化器设于净化容器、并用于净化净化容器内的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器包括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用于净化净化容器内的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器还包括初滤层,初滤层设于活性炭过滤层的进口端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出水管与出水口对应设置、并与储水池的内部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水管和储水池之间还设有加压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出水口的设置高度,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与第一出水口对应设置,第二出水管与第二出水口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装置还包括原水池,原水池的进水端和原水池的出水端分别与集水井和净化容器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水井设有多个、并呈间距设置,集水装置还包括排水泵,排水泵用于将集水井内的液体引入至原水池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排水泵设有多个、并分别设于对应的集水井内,所有排水泵的出水端与原水池的进水端相通;或排水泵设有一个、并设于其中的一个集水井内,排水泵的出水端与原水池的进水端相通,所有集水井相通、并使相邻集水井内的液体能够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100、地下室底板,110、集水井,120、排水泵,200、净化容器,310、储水池,320、加压泵,331、第一出水管,332、第二出水管,400、原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地下室液体的集水井110;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容器200,净化容器200用于净化集水井110排出的液体、并与集水井110相通;及储水装置,储水装置包括储水池310,储水池310与净化容器200相通,储水池310设有出水口。
通过净化装置及储水装置的设置,集水井110将地下室的液体收集,随后液体从集水井110进入净化容器200内并在净化容器200内净化,之后再流入储水池310中储存或直接排出,相比传统流入市政排水管道,降低了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同时也使水资源能够临时存储或直接再利用,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目前,地下室底板100的集水井110内液体直接排出,通常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此时,排水管道内的排液量增加,会导致排水管道内的排液压力增大,同时也影响了市政部门对排液量大时的排液调节能力(尤其南方雨季,排水量大,市政部门需合理安排排水管道的排液规划,以避免排水管道无法满足排水需求导致水灾害的发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通过净化装置和储水装置的设置,将集水井110中的液体通过净化和临时存储,避免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内,从而也使得该部分液体能够净化再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如图1所示,地下室的底部设有地下室底板100,集水井110设于地下室底板100,地下室的液体流入、并收集在集水井110内。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液体通常指地下室的渗水、积水等液体,当然,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这里的液体也可以指所有能够排入集水井110内、并进行净化再利用的水体,当然也可以包含渗透的污水等液体。
另外,这里叫集水井110、储水池310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而非限定只能是水,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净化容器200的进水端设置位置低于净化容器200的出水端设置位置,使进入净化容器200中进行净化的液体能够通过自沉淀作用进一步增强净化技术效果,降低净化成本并提高净化效率。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净化装置还包括净化器,净化器设于净化容器200、并用于净化净化容器200内的液体。
进入净化容器200内的液体需要通过净化器进行净化处理才能排出至净化容器200内,以起到净化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净化器包括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用于净化净化容器200内的液体。液体经过活性炭过滤层进行净化,成本低,过滤效果好,能够满足基本的净化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净化器还包括初滤层,初滤层设于活性炭过滤层的进口端一侧。
初滤层首先过滤掉大颗粒杂质,接着使初步过滤后的液体再进入净化器进行净化处理,提高净化效率;同时,将大颗粒杂质过滤在净化器外,保护了净化器、并提升了净化器的净化处理压力,延长净化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初滤层可以是碎石层,初滤网也可以是具有预设孔径大小的滤网结构。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储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出水管与出水口对应设置、并与储水池310的内部相通。储水池310内经过净化得到的液体通过出水口流出、并进入出水管内,从而接入所需要的地方,如用于冲洗道路地面或园林浇水使用。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出水管和储水池310之间还设有加压泵320。由于储水池310所在位置与具体使用水体的地区存在距离,设置加压泵320可提高液体输送能力,满足实际的用水需求。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出水口的设置高度,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331和第二出水管332,第一出水管331与第一出水口对应设置,第二出水管332与第二出水口对应设置。
由于液体尤其是水体具备自沉淀作用,因此,第一出水口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出水口的设置高度,使得对应的第一出水管331流出的液体相对第二出水管332流出的液体更为洁净。而对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可选择使用不同净化程度的水,如根据用水的需求,相对清洗道路地面所用的水体,园林植物浇水或景观用水通常需要更为洁净的水体。因此,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出水管331接入园林植物浇水的用水管道,而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出水管332接入清洗道路地面的用水管道。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净化装置还包括原水池400,原水池400的进水端和原水池400的出水端分别与集水井110和净化容器200相通。
集水井110内的液体进入原水池400后,在原水池400内首先通过自沉淀作用进行初步沉淀,使液体得到一定的净化,然后在进入净化容器200内进一步净化,提高净化效率。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集水井110设有多个、并呈间距设置,集水装置还包括排水泵120,排水泵120用于将集水井110内的液体引入至原水池400内。
进一步地,集水井110内还设有液面检测器,以判断液面是否达到预设的水位线,当液面达到预设的水位位置(即可能会产生浮力影响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时,液面检测器触发或发送信号使排水泵120启动进行排液、并引流至原水池400内,避免排水泵120一直工作造成功耗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延长了排水泵120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液面检测器可以是浮球检测器,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检测液面的器件、并能够在检测到液面达到预设的水位位置后使排水泵120启动进行排水或预先排水,也避免地下室的水位线过高。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排水泵120设有多个、并分别设于对应的集水井110内,所有排水泵120的出水端与原水池400的进水端相通。
如图1所示,每个集水井110内均设有排水泵120,所有排水泵120的出水端与原水池400的进水端相通,或直接将排水泵120的出水端朝向原水池400、以直接将集水井110内的液体排至原水池400内。
当然,还可以是:排水泵120设有一个、并设于其中的一个集水井110内,排水泵120的出水端与原水池400的进水端相通,所有集水井110相通、并使相邻集水井110内的液体能够流通。当液面达到预设的水位位置时,排水泵120启动,并将集水井110内的液体排出至原水池400内,同时,其他集水井110内的液体流入此设有排水泵120的集水井110内,从而使所有的集水井110内水体的液面线均低于预设的水位线,满足抗浮设计的相关要求。
进一步地,排水泵120的进水端还设有进水滤网。避免排水泵120堵塞影响正常的排液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地下室液体的集水井;
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容器,所述净化容器用于净化所述集水井排出的液体、并与所述集水井相通;及
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净化容器相通,所述储水池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净化器,所述净化器设于所述净化容器、并用于净化所述净化容器内的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包括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用于净化所述净化容器内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还包括初滤层,所述初滤层设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进口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对应设置、并与所述储水池的内部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储水池之间还设有加压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设置高度,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原水池,所述原水池的进水端和所述原水池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集水井和所述净化容器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设有多个、并呈间距设置,所述集水装置还包括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井内的液体引入至所述原水池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设有多个、并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集水井内,所有所述排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原水池的进水端相通;
或所述排水泵设有一个、并设于其中的一个所述集水井内,所述排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原水池的进水端相通,所有所述集水井相通、并使相邻所述集水井内的液体能够流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79110.9U CN208815547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79110.9U CN208815547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15547U true CN208815547U (zh) | 2019-05-03 |
Family
ID=6627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791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15547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15547U (zh) |
-
2018
- 2018-07-23 CN CN201821179110.9U patent/CN2088155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09261Y (zh) |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6267267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CN206438585U (zh) |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6143897U (zh) | 一种多功能雨水收集与处理回用系统 | |
CN205087965U (zh) | 绝缘油回收系统 | |
CN211922818U (zh) |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 | |
CN105887968A (zh) |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式立体雨水回用调蓄系统 | |
CN206368389U (zh) | 一种反冲洗和吸污系统 | |
CN110180255A (zh) |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12293192U (zh) | 一种高效住宅楼宇再生水循环系统 | |
CN211143169U (zh) | 一种施工工地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8815547U (zh) |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 |
CN206688365U (zh) |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城市自来水供水装置 | |
CN203429700U (zh) | 直饮水建筑一体化节能系统 | |
CN206467115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 |
CN115726430A (zh)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废水回收系统 | |
CN206396856U (zh) |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 | |
CN205314159U (zh) | 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 |
CN208747857U (zh) |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7331946U (zh) | 施工现场雨水综合利用智能化防尘系统 | |
CN106049622A (zh) | 一种适用于楼宇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4208347U (zh) | 压力式屋面雨水处理、储存及回用一体化装置 | |
CN207525090U (zh) | 一种农村家用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839889U (zh) | 一种适用于楼宇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8104042U (zh) | 一种高效循环生活用水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