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3128U - 线束胶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线束胶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3128U
CN208813128U CN201821275317.6U CN201821275317U CN208813128U CN 208813128 U CN208813128 U CN 208813128U CN 201821275317 U CN201821275317 U CN 201821275317U CN 208813128 U CN208813128 U CN 208813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ushion rubber
shell
harness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53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艳
安然
吴昊
赵星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53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3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3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3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胶圈结构,其包括结构本体,该结构本体包括一侧敞口的盒状的胶圈主体,环胶圈主体的敞口构造有主体翻边,并于胶圈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胶圈主体内贯通的线束穿孔,还包括扣置于胶圈主体上的外壳,于外壳上构造有抵置于主体翻边上的外壳翻边,并于外壳和胶圈主体之间设有构成外壳胶圈主体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以及构造于所述结构本体上,以构成结构本体于车身上的安装的安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圈主体上扣置外壳,可避保护胶圈主体而避免胶圈主体破裂所导致的线束磨损和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设置外壳,可使结构主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结构主体与车身安装牢固,并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及防水性。

Description

线束胶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胶圈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胶圈作为汽车线束跨越驾驶室内外的过渡零件,承载着分离车身“干”、“湿”区的功能,并具有固定线束以及防水等作用,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线束的可靠性和驾驶的安全行以及室内的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的线束胶圈为普通胶圈,对线束的防护性较差,易造成线束磨损而导致漏电等事故的发生。且线束胶圈只有一个过线孔,致使多根导线共同穿过一个过线孔时,会造成有水从线束之间的缝隙流过。另外,线束胶圈通过与车身的过盈配合装设于车身上,在线束胶圈收受到震动等外力时,线束胶圈和车身之间出现缝隙,在有水喷溅时容易导致有水渗到干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线束胶圈结构,可保护胶圈主体而避免胶圈主体破裂甚至导致线束磨损,能够对线束具有更好的防护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束胶圈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
胶圈主体,所述胶圈主体为一侧敞口的盒状,环所述胶圈主体的敞口构造有主体翻边,并于所述胶圈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胶圈主体内贯通的线束穿孔;
外壳,扣置于所述胶圈主体上,于所述外壳上构造有抵置于所述主体翻边上的外壳翻边,并于所述外壳和所述胶圈主体之间设有构成所述外壳与所述胶圈主体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
安装部,构造于所述结构本体上,以构成所述结构本体于车身上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构造于所述外壳翻边上的螺纹孔,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螺纹孔、形成于所述主体翻边上的通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外壳翻边上嵌装固定有钢圈,所述螺纹孔构造于所述钢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外壳翻边上的卡孔,以及对应于所述卡孔、构造于所述主体翻边上的卡装于所述卡孔中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楔形,于所述卡块的根部构造有供所述卡孔的边沿嵌入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对应于所述胶圈主体的未设置所述线束穿孔的端面布置;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胶圈主体的设有所述线束穿孔的端面、构造于所述主体翻边上的锁块,以及对应于所述锁块设于所述外壳翻边上的一端开口的锁紧孔,所述锁块由所述开口插装于所述锁紧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锁块为T型块。
进一步的,于所述胶圈主体上构造有环所述敞口布置的凸起,且绕所述凸起的外侧端面形成有防水筋。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穿孔为间隔布置于所述胶圈主体上的多个,且各所述线束穿孔间呈平行四边形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穿孔被构造成喇叭口状,并对应于所述线束穿孔,于所述胶圈主体外端面设有与所述线束穿孔贯通布置的穿线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通过在胶圈主体上扣置外壳,可避保护胶圈主体而避免胶圈主体破裂所导致的线束磨损和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设置外壳,可使结构主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结构主体与车身安装牢固,并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及防水性。
(2)安装部采用螺纹孔,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3)螺纹孔构造于钢圈上,可在安装螺栓时,避免因由外壳承接旋紧力而导致外壳发生破裂。
(4)连接部采用卡孔、卡块的形式,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5)卡块设置成楔形,可便于卡块卡装于卡孔中。
(6)设置锁块和锁紧孔,可进一步提高胶圈主体和外壳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7)锁块采用T型块,能够避免锁块从锁紧孔中脱出。
(8)设置凸起,有利于实现结构本体于车身上的过盈安装。
(9)线束穿孔为间隔布置的多个,可实现各线束穿孔中仅过盈穿设一根线束,从而能够避免各线束之间出现缝隙而导致有水从缝隙中流出。
(10)线束穿孔被构造成喇叭口状,能够便于穿设线束,同时也可吸收穿设线束所带来的集中应力,以保证线束与线束穿孔过盈配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胶圈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胶圈主体的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胶圈主体,101-线束穿孔,102-通过腔,103-主体翻边,104-通孔,105-凸起,106-防水筋,107-卡块,1071-卡槽,108-穿线管,109-挡板,110-锁块,2-外壳,201-外壳翻边,202-螺纹孔,203-突起,204-防护板,205-锁紧孔,206-卡孔,207-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束胶圈结构,其包括结构本体,如图1中所示,该结构本体则包括胶圈主体1、扣置于胶圈主体1上的外壳2,并于外壳2和胶圈主体1之间设有构成外壳2与胶圈主体1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还包括构造于结构本体上,以构成结构本体于车身上安装的安装部。本实施例通过在胶圈主体1上扣置外壳2,可保护胶圈主体1而避免因胶圈主体1破裂所导致的线束磨损以及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设置外壳2也可使结构主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结构主体与车身安装牢固,并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及防水性。
具体而言,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胶圈主体1为一侧敞口的四边形的盒状,于其内部形成有供线束通过的通过腔102,另环胶圈主体1的敞口构造有主体翻边103,并于主体翻边103的角点处形成有供紧固件通过的通孔104,以经由紧固件实现胶圈主体1于车身上的安装。此外,于胶圈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胶圈主体1内的通过腔102贯通的线束穿孔101。而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各线束间产生缝隙而容易发生有水从缝隙中流出的现象,线束穿孔101为间隔布置于胶圈主体1端面上的多个,且线束穿孔101宜与线缆直径具有一定的过盈量,以避免线束穿孔101和线缆之间留有缝隙而影响防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六个线束穿孔101,且线束穿孔101与线缆之间的过盈量优选为3mm。
为规范线束走向,本实施例的各线束穿孔101间呈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排列,以避免各线缆之间相互挤压造成不规则受力,而导致线束穿孔101因受力不均出现缝隙从而引发进水。另外,为吸收线缆装配时带来的集中应力,本实施例中的线束穿孔101被构造成图1中所示的喇叭口状。为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对应于线束穿孔101,于胶圈主体1外端面设有与线束穿孔101贯通的穿线管108,以增大对线缆的包裹面积,而进一步提高对线缆的保护性。需要说明的是,线束穿孔101与线缆直径之间的过盈量可根据线缆的粗细作相应改变,线束穿孔101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作相应调整,相应地,各线束穿孔101的排列方式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即除了按本实施例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排列,也可排列成圆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其他规则的几何形状。
结合图2所示,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于胶圈主体1上构造有环敞口布置的凸起105,且绕凸起105的外侧端面形成有防水筋106。通过设置凸起105,可便于实现结构本体于车身上的过盈安装,而设置防水筋106不仅能提高结构本体的防水性能,同时也能加大过盈配合力度。为保证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凸起105高度优选设为7mm,防水筋106宽度优选设为1mm。当然,凸起105高度和防水筋106宽度除了设定为本实施例的数值,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对线束的防护效果,对应于敞口端,于胶圈主体1的另一端面上构造有向穿线管108一侧延伸的挡板109。
依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于主体翻边103上构造有卡块107,以与下述的卡孔206过盈插装于一起而将胶圈主体1与外壳2连接为一体,如此设置,维修方便,且不用更换整体配件,可节约成本。具体地,该卡块107为对应于胶圈主体1未设置线束穿孔101的其他端面布置的五个。且为便于卡块107于下述卡孔206中的插装,本实施例中的卡块107进一步设置成楔形,且高度宜为2.3mm,另外,于卡块107的根部构造有供卡孔206的边沿嵌入的卡槽1071。为进一步提高连接效果,对应于胶圈主体1的设有线束穿孔101的端面,于主体翻边103上构造有锁块110,以通过与下述的外壳2上的锁紧孔205配合,而进一步提高胶圈主体1与外壳2的连接牢固性。本实施例中的锁块110具体采用T型块,其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制造。
本实施例的外壳2的具体结构由图4中所示,其具有与胶圈主体1一致的结构形状,不同之处在于,外壳2与胶圈主体1设置线束过孔相对应的一端面为敞口设置,以供线束穿出,并于该端面的底部外伸固连有防护板204,该防护板204具体被构造成为U型结构,以提高外壳2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规范线束的走向。另外,对应于主体翻边103,于外壳2上构造有可与主体翻边103相抵置的外壳翻边201,以便于两者装配为一体结构,从而使外壳2对胶圈主体1具有防护效果。为保证使用效果,外壳2宜采用较硬的材质制成,以使外壳2和胶圈主体1组装为一体后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而便于整体与车身牢固安装,并提高与车身之间的气密性和防水性。本实施例中,外壳2优选为采用塑料制成,且厚度宜为3mm。当然,除了采用塑料制成,也可采用铝、不锈钢等其他材质制成,相应地,外壳2的厚度也可做相应改变。
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的通孔104,于外壳翻边201上构造有螺纹孔202,该螺纹孔202与通孔104即构成了前述的安装部。而为提高使用效果,于外壳翻边201上嵌装固定有钢圈,螺纹孔202即构造于钢圈上。具体设计时,可在外壳翻边201上构造有一个向外壳2底部一侧延伸的图中未示出的圆筒,再将钢圈植入圆筒中并固连于一起。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钢圈,于螺接孔中螺接螺栓时,可避免外壳2直接承接旋紧力,从而能够防止外壳2破裂而削减对胶圈主体1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地,为保证外壳2和胶圈主体1之间安装的牢固性以及紧密性,对应于螺纹孔202,于外壳翻边201上形成有可插入通孔104中的突起203,且具体设计时,突起203的高度应保证待起插入通孔104后,不外凸于主体翻边103的端面,与主体翻边103的端面齐平最佳。本实施例中,突起203的高度优选为2mm。由此,当胶圈主体1塞入外壳2中,并使突起203插入通孔104中后,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顺序穿过通孔104后,与螺纹孔202螺接而实现结构本体于车身上的安装。
此外,对应于上述的卡块107,于外壳翻边201上构造有卡孔206,并对应于上述的锁块110,于外壳翻边201上构造有一端开口的锁紧孔205,以便于锁块110由该开口插装于锁紧孔205内。描述至此,卡块107、卡孔206以及锁块110和锁紧孔205共同构成了前述的连接部。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仅设置卡块107及卡孔206或锁块110及锁紧孔205其中一组也可实现外壳2与胶圈主体1之间的连接。如图4中所示,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于外壳翻边201的边缘处构造有防护板204部一侧延伸的折边207,以增强外壳2的结构强度,并对螺纹孔202和锁紧孔205具有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折边207的高度设为5mm,当然,具体制造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本线束胶圈结构具体安装时,先将胶圈主体1塞置于外壳2中,使主体翻边103抵置于外壳翻边201上,并使突起203插入主体翻边103的通孔104中,然后将胶圈主体1上的凸起105卡入车身上的钣金孔中,最后采用螺栓顺次穿过车身的安装孔、胶圈主体1的通孔104后,与外壳2上的螺纹孔202螺接即可实现本线束胶圈结构于车身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胶圈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包括:
胶圈主体(1),所述胶圈主体(1)为一侧敞口的盒状,环所述胶圈主体(1)的敞口构造有主体翻边(103),并于所述胶圈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胶圈主体(1)内贯通的线束穿孔(101);
外壳(2),扣置于所述胶圈主体(1)上,于所述外壳(2)上构造有抵置于所述主体翻边(103)上的外壳翻边(201),并于所述外壳(2)和所述胶圈主体(1)之间设有构成所述外壳(2)与所述胶圈主体(1)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
安装部,构造于所述结构本体上,以构成所述结构本体于车身上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构造于所述外壳翻边(201)上的螺纹孔(202),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螺纹孔(202)、形成于所述主体翻边(103)上的通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壳翻边(201)上嵌装固定有钢圈,所述螺纹孔(202)构造于所述钢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外壳翻边(201)上的卡孔(206),以及对应于所述卡孔(206)、构造于所述主体翻边(103)上的卡装于所述卡孔(206)中的卡块(1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7)为楔形,于所述卡块(107)的根部构造有供所述卡孔(206)的边沿嵌入的卡槽(107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7)为对应于所述胶圈主体(1)的未设置所述线束穿孔(101)的端面布置;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胶圈主体(1)的设有所述线束穿孔(101)的端面、构造于所述主体翻边(103)上的锁块(110),以及对应于所述锁块(110)设于所述外壳翻边(201)上的一端开口的锁紧孔(205),所述锁块(110)由所述开口插装于所述锁紧孔(205)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110)为T型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胶圈主体(1)上构造有环所述敞口布置的凸起(105),且绕所述凸起(105)的外侧端面形成有防水筋(10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穿孔(101)为间隔布置于所述胶圈主体(1)上的多个,且各所述线束穿孔(101)间呈平行四边形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穿孔(101)被构造成喇叭口状,并对应于所述线束穿孔(101),于所述胶圈主体(1)外端面设有与所述线束穿孔(101)贯通布置的穿线管(108)。
CN201821275317.6U 2018-08-09 2018-08-09 线束胶圈结构 Active CN208813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5317.6U CN208813128U (zh) 2018-08-09 2018-08-09 线束胶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5317.6U CN208813128U (zh) 2018-08-09 2018-08-09 线束胶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3128U true CN208813128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5317.6U Active CN208813128U (zh) 2018-08-09 2018-08-09 线束胶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3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7335B2 (en) Vehicular mud guard structure
CN103811953B (zh) 设备用连接器
CN208813128U (zh) 线束胶圈结构
CN205811500U (zh) 电控柜的电缆进线密封件和电控柜
CN207069742U (zh) 一种新型电机壳体的散热后盖
CN105235606A (zh) 一种a柱下饰板
CN205231274U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和冰箱
CN209641962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8754151U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的密封装配结构
CN109226450A (zh) 一种可调节的板簧切角模具
CN206332091U (zh) 蓄电池防爆阀
CN105281173B (zh) 在铝构件上形成接地点的方法
CN205793812U (zh) 线控器
CN202792538U (zh) 一种改进的双胆端盖内扣结构的电热水器
CN20755972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发电机
CN206111532U (zh) 增压泵和净水器
US20210061555A1 (en) Garbage bin with filter case
CN207345538U (zh) 壁挂交流充电桩
CN215111001U (zh) 一种带有橡胶垫的外置水阀密封结构
CN215051488U (zh) 一种出汽均匀的蒸汽熨烫设备
CN205890472U (zh) 一种车载安全锤香水
CN216519060U (zh) 一种框架连接结构
CN210913213U (zh) 离型纸吸取装置
CN217241169U (zh) 用于淋浴器的显示屏组件和具有其的淋浴器
CN109758015A (zh) 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