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0810U -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0810U
CN208810810U CN201820982934.3U CN201820982934U CN208810810U CN 208810810 U CN208810810 U CN 208810810U CN 201820982934 U CN201820982934 U CN 201820982934U CN 208810810 U CN208810810 U CN 208810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artition
soil
integrated apparatus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29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天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mingbang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ianshil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ianshil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ianshil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29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0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0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0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盖,所述搅拌筒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盖。该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通过在预处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碾压辊,达到对土壤进行碎化,方便后期处理的目的,通过搅拌筒的设置,达到充分细化土壤,消除土壤板块的目的,通过加热板的设置,达到有效分解有机物的目的,通过振动球的设置,达到避免加热板上堆积土壤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接纳污染物,并不表示土壤即受到污染,只有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才表明土壤受到了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工业污泥、垃圾农用、污水灌溉和大气中污染物沉降,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矿质化肥和农药等等,中国现有耕地有近1/5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土壤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有可能引起农产品中污染物超标,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没有处理的污染场地将是化学定时炸弹,一旦大面积爆发将会对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污染土壤修复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有必要妥善管理并加以修复,使其得到合理利用,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存在造价较高、产生的污染物不能有效排放和修复效果不好的问题,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043013U中公开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该新型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虽然,能通过臭氧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通过等离子发生器将污染物转换为活性气体,但是,该新型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具有无法有效处理有机物、造价较高和废物排放不完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盖,所述搅拌筒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盖,所述搅拌筒靠近第二搅拌轴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搅拌齿轮,所述搅拌齿轮的一侧与搅拌电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搅拌电机齿轮套接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机轴盖,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下料口,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球,所述第三隔板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加热室下料口、氧气输入口、氮磷物下料口和微生物下料口,所述第三隔板的下方设置有原位微生物处理腔,所述原位微生物处理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土壤出口管,所述土壤出口管的一端套接有出口旋盖。
可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区域内,所述排风扇的扇叶材质为铁片。
可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预处理筒,所述预处理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材质为铁皮,所述下料筒的形状为漏斗型。
可选的,所述预处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套接在碾压轴的外表面,所述碾压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轴盖,所述碾压轴的另一端活动有第二碾压轴盖,所述碾压轴靠近第二碾压轴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碾压齿轮,所述碾压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电机齿轮,所述第二电机齿轮套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可选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氧气腔、氮磷腔和微生物腔,氧气腔用于储存氧气,氮磷腔用于储存氮磷,微生物腔用于储存微生物。
可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室排气管,所述加热室排气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微生物腔排气管,所述微生物腔排气管的一端固定在原位微生物处理腔的内侧壁。
可选的,所述加热室排气管的一端贯穿酸性气体处理筒的表面并延伸至酸性气体处理筒的内部,所述酸性气体处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碱性气体处理筒,所述酸性气体处理筒与碱性气体处理筒之间搭接有通气管,所述酸性气体处理筒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性气体处理筒的内部设置有盐酸溶液。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通过在预处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碾压辊,达到对土壤进行碎化,方便后期处理的目的,通过搅拌筒的设置,达到充分细化土壤,消除土壤板块的目的,通过加热板的设置,达到有效分解有机物的目的,通过振动球的设置,达到避免加热板上堆积土壤的目的。
2、该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通过原位微生物处理腔的设置,达到有效利用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目的,通过氧气腔、氮磷腔和微生物腔的配合设置,达到为原位微生物修复土壤提供合适外部环境的目的,通过碱性气体处理筒和酸性气体处理筒的设置,达到有效吸收处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箱、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搅拌筒、 6-第一搅拌轴盖、7-第二搅拌轴盖、8-搅拌齿轮、9-搅拌电机齿轮、10-搅拌电机、11-电机轴盖、12-第一下料口、13-加热板、14-震动球、15-氧气腔、 16-加热室下料口、17-氧气输入口、18-氮磷物下料口、19-微生物下料口、 20-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1-土壤出口管、22-出口旋盖、23-排风扇、24-预处理筒、25-碾压辊、26-碾压轴、27-第一碾压轴盖、28-第二碾压轴盖、29-碾压齿轮、30-第二电机齿轮、31-第二电机、32-下料筒、33-氮磷腔、34-微生物腔、35-微生物腔排气管、36-酸性气体处理筒、37-碱性气体处理筒、38- 通气管、39-加热室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风扇 23,排风扇23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的区域内,排风扇23的扇叶材质为铁片,排风扇(23)的目的是为了将加热板23加热过程中土壤内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迅速吹散,从加热室排气管39处排出装置外,达到避免残留的目的,处理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预处理筒24,预处理筒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筒32,下料筒32的材质为铁皮,下料筒32的形状为漏斗型,便于土壤的倒入,预处理筒2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碾压辊25,碾压辊25 的目的在于对未经处理的土壤进行初次预处理,以破坏其内的有机物载体,并且松散土壤,为后续深化处理打下基础,碾压辊25套接在碾压轴26的外表面,碾压轴2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轴盖27,碾压轴26的另一端活动有第二碾压轴盖28,碾压轴26靠近第二碾压轴盖2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碾压齿轮29,碾压齿轮2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电机齿轮30,第二电机齿轮 30套接在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处理箱1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4,第一隔板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搅拌筒5,搅拌筒5的作用是进一步细化土壤,将土壤中存在的板块或者大颗粒进一步碎化,以保证后续过程中,土壤受热均匀,便于有机物的分解,搅拌筒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盖6,搅拌筒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盖 7,搅拌筒5靠近第二搅拌轴盖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搅拌齿轮8,搅拌齿轮8 的一侧与搅拌电机齿轮9啮合连接,搅拌电机齿轮9套接在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搅拌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机轴盖11,第一隔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下料口12,第二隔板3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氧气腔15、氮磷腔33和微生物腔34,氧气腔15用于储存氧气,氮磷腔33用于储存氮磷,微生物腔34用于储存微生物,氧气腔15、氮磷腔33和微生物腔34的配合设置,为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外部环境保证,第二隔板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3,加热板13的作用是对土壤进行加热,温度可达300度以上,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一般都比较低,在高温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都能得到有效的分解,达到高效分解有机物的目的,加热板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球14,用于击打加热板13上残留的土壤,第三隔板4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加热室下料口16、氧气输入口17、氮磷物下料口18和微生物下料口19,第三隔板4的下方设置有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转化其它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的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土壤出口管21,土壤出口管21的一端套接有出口旋盖22,处理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室排气管39,加热室排气管39 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微生物腔排气管35,微生物腔排气管35的一端固定在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的内侧壁,加热室排气管39的一端贯穿酸性气体处理筒36 的表面并延伸至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内部,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碱性气体处理筒37,酸性气体处理筒36与碱性气体处理筒37之间搭接有通气管38,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气体处理筒37的内部设置有盐酸溶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加热室排气管39的一端贯穿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表面并延伸至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内部,酸性气体处理筒 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碱性气体处理筒37,酸性气体处理筒36与碱性气体处理筒37之间搭接有通气管38,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气体处理筒37的内部设置有盐酸溶液,这样的设置使经过处理的土壤有害物质气体再释放到大气的过程中,首先经过酸碱液的处理,生成可溶性盐,避免污染大气。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使用时,通过在预处理筒24的内部活动连接碾压辊25,达到对土壤进行碎化,方便后期处理的目的,通过搅拌筒5的设置,达到充分细化土壤,消除土壤板块的目的,通过加热板13的设置,达到有效分解有机物的目的,通过振动球14的设置,达到避免加热板上堆积土壤的目的,通过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的设置,达到有效利用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目的,通过氧气腔15、氮磷腔 33和微生物腔34的配合设置,达到为原位微生物修复土壤提供合适外部环境的目的,通过碱性气体处理筒37和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设置,达到有效吸收处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搅拌筒(5),所述搅拌筒(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盖(6),所述搅拌筒(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盖(7),所述搅拌筒(5)靠近第二搅拌轴盖(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搅拌齿轮(8),所述搅拌齿轮(8)的一侧与搅拌电机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搅拌电机齿轮(9)套接在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所述搅拌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机轴盖(11),所述第一隔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下料口(12),所述第二隔板(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3),所述加热板(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球(14),所述第三隔板(4)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加热室下料口(16)、氧气输入口(17)、氮磷物下料口(18)和微生物下料口(19),所述第三隔板(4)的下方设置有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所述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土壤出口管(21),所述土壤出口管(21)的一端套接有出口旋盖(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3),所述排风扇(23)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的区域内,所述排风扇(23)的扇叶材质为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预处理筒(24),所述预处理筒(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筒(32),所述下料筒(32)的材质为铁皮,所述下料筒(32)的形状为漏斗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筒(2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碾压辊(25),所述碾压辊(25)套接在碾压轴(26)的外表面,所述碾压轴(2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轴盖(27),所述碾压轴(26)的另一端活动有第二碾压轴盖(28),所述碾压轴(26)靠近第二碾压轴盖(2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碾压齿轮(29),所述碾压齿轮(2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电机齿轮(30),所述第二电机齿轮(30)套接在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氧气腔(15)、氮磷腔(33)和微生物腔(34),氧气腔(15)用于储存氧气,氮磷腔(33)用于储存氮磷,微生物腔(34)用于储存微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室排气管(39),所述加热室排气管(3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微生物腔排气管(35),所述微生物腔排气管(35)的一端固定在原位微生物处理腔(20)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排气管(39)的一端贯穿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表面并延伸至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内部,所述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碱性气体处理筒(37),所述酸性气体处理筒(36)与碱性气体处理筒(37)之间搭接有通气管(38),所述酸性气体处理筒(36)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性气体处理筒(37)的内部设置有盐酸溶液。
CN201820982934.3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08810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2934.3U CN20881081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2934.3U CN20881081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0810U true CN208810810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2934.3U Active CN20881081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08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5275A (zh) * 2020-09-19 2021-01-12 刘鸿斌 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的弹片式空气震动用黏土改造装置
CN115536462A (zh) * 2022-09-12 2022-12-30 徐妍 一种工业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5275A (zh) * 2020-09-19 2021-01-12 刘鸿斌 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的弹片式空气震动用黏土改造装置
CN115536462A (zh) * 2022-09-12 2022-12-30 徐妍 一种工业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6125U (zh) 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208810810U (zh) 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CN107214175B (zh) 一种微生物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CN204521697U (zh) 立式医疗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08160186A (zh) 一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净化装置
CN106746411A (zh) 一种环保型污泥处理设备
CN204842449U (zh)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机
CN208244316U (zh) 一种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76084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7193057U (zh) 一种医院废水处理设备
CN207929761U (zh) 一种环保土壤污染灭毒治理设备
CN206486412U (zh) 一种环保型污泥处理设备
CN214840841U (zh) 一种用于医疗垃圾的处理装置
CN212792367U (zh) 一种生物医疗垃圾的多级处理设备
CN211972175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高效好氧发酵搅拌设备
CN210825976U (zh) 一种基于湿度为基准的厨余垃圾处理机
CN104003558B (zh) 一种城镇生活垃圾滤液处理装置
CN209077418U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09835922U (zh) 具有粉碎进料功能的模块组合式化粪池
CN208321047U (zh)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碎装置
JP3422947B2 (ja) 生ゴミ分解処理装置
CN211822426U (zh) 一种生活垃圾治理用垃圾处理用熔炉
CN208357445U (zh) 有机固体废弃物快速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5816390U (zh) 一种妇产科塑料垃圾高效处理装置
CN108568444A (zh) 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垃圾填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20-18, No. 11, Panxi Qizhi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21

Patentee after: Zhongmingbang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2, No. 8, Yanghe Third Villag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TIANSH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