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2912U -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2912U
CN208802912U CN201821364346.XU CN201821364346U CN208802912U CN 208802912 U CN208802912 U CN 208802912U CN 201821364346 U CN201821364346 U CN 201821364346U CN 208802912 U CN208802912 U CN 208802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flowing hole
filter materi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43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建
刘社军
何坤垣
杨银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udenberg Apollo Filtr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Apollo Air Clea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Apollo Air Clea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Apollo Air Clea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43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2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2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2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以及由分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过滤腔体和第二过滤腔体,并且,分隔板的两侧设有由滤盖构成的多级密封结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各过滤腔体之间由于密封性不足而导致的窜水、漏水问题,提高了滤芯的过滤品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器及其复合滤芯,由于该复合滤芯采用了上述流道密封结构,因此同样具有密封性好,不窜水,不漏水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器一般采用多级过滤,设置的复合滤芯包括前置PP棉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RO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等。为了减少复合滤芯总的数量,减小净水器的体积,净水器一般将多个复合滤芯整合为一个复合滤芯,即复合滤芯内包含多级过滤,且各级滤芯材料分别处于不同的过滤腔体内,并通过流道与对应的进出水口相连通。
然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复合滤芯大多存在各过滤腔体之间、各流道之间以及过滤腔体与流道之间均存在密封性不足的问题,容易出现窜水、漏水等状况,从而影响过滤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各过滤腔体之间窜水、漏水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滤材,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以及由所述分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过滤腔体和第二过滤腔体,所述滤材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过滤腔体内的第一滤材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过滤腔体内第二滤材,且所述第一滤材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水流道,所述第一滤材的内部设有贯穿其两端并作为第一出水流道的第一腔道,所述第二滤材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水流道,所述第二滤材的内部设有贯穿其两端并作为第二出水流道的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内设有伸向所述分隔板的引流管,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体的第一过流孔;
所述第一滤材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滤盖,所述第一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流孔相连通的第二过流孔,所述引流管插接于所述第二过流孔内,所述第一滤盖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一过流孔内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过流孔之间设有套于所述引流管外部的第三密封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过流孔之间设有套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外部的第四密封圈,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侧壁设有供所述第四密封圈卡入的第二环形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盖设有槽口朝向所述第一滤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连接凸台,所述第二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凸台的顶端,所述第一滤材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凸台插入所述第一腔道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凸台的顶端还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设有供所述引流管穿过的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滤材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第二滤盖,所述第二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流孔相连通的第三过流孔,所述第二滤盖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一过流孔内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三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顶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过流孔之间设有套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外部的第五密封圈,且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五密封圈卡入的第三环形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滤盖设有槽口朝向所述第二滤材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连接凸台,所述第三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凸台的顶端,所述第二滤材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凸台插入所述第二腔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其包括上述的流道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其包括上述的复合滤芯。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道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以及由分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过滤腔体和第二过滤腔体,并且,分隔板的两侧设有由滤盖构成的多级密封结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各过滤腔体之间由于密封性不足而导致的窜水、漏水问题,提高了滤芯的过滤品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器及其复合滤芯,由于该复合滤芯采用了上述流道密封结构,因此同样具有密封性好,不窜水,不漏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和滤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材、分水件以及滤盖在过滤腔体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异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过滤腔体与第二过滤腔体之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水件、第一滤材以及第一滤盖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滤盖、第二滤材以及第三滤盖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滤盖与第二导流管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路水流的流通路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防呆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防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分隔板,1.2、第一过滤腔体,1.3、第二过滤腔体,1.4、第一开口,1.5、第二开口,1.6、第一进水过流孔,1.7、第一出水过流孔,1.8、第一卡块,1.9、第二卡块,2、第一端盖,2.1、安装位,2.2、第一通孔,2.3、凸块,3、第二端盖,4、第一滤材,4.1、第一腔道,5、第二滤材,5.1、第二腔道,6、分水件,6.1、转轴,6.2、第一环形槽,6.3、密封槽,6.4、第一分水进流道,6.5、第一分水出流道,6.6、第二分水进流道,6.7、第二分水出流道,6.8、第一分水件对接口(进),6.9、第一分水件对接口(出),6.10、第二分水件对接口(进),6.11、第二分水件对接口(出),6.12、工艺口,6.13、第一封水盖,6.14、封水塞,6.15、第一连通口,6.16、第一凹槽,6.17、第一导流管,6.18、第二连通口,6.19、进水引流管,6.20、出水引流管,6.21、支撑板,6.22、第一限位槽,7、挡水件,7.1、转孔,7.2、滑槽,7.3、第一挡水进流道,7.4、第一挡水出流道,7.5、第二挡水进流道,7.6、第二挡水出流道,7.7、第一挡水件对接口(进),7.8、第一挡水件对接口(出),7.9、第二挡水件对接口(进),7.10、第二挡水件对接口(出),7.11、第一进水凸柱,7.12、第一出水凸柱,7.13、第二进水凸柱,7.14、第二出水凸柱,7.15、第一进水口,7.16、第一出水口,7.17、第二进水口,7.18、第二出水口,7.19、工艺孔,7.20、第二封水盖,8、第一密封圈,9、密封件,9.1、第一筋条,9.2、第二筋条,9.3、密封单元格,10、第二密封圈,11、第一滤盖,11.1、第二凹槽,11.2、第一连接凸台,11.3、第二进水过流孔,11.4、第二出水过流孔,11.5、第一进水连接柱,11.6、第一出水连接柱,11.7、第二环形槽,11.8、第一卡槽,11.9、第二限位槽,12、第三密封圈,13、压盖,13.1、第二通孔,14、第四密封圈,15、第二滤盖,15.1、第三出水过流孔,15.2、第二出水连接柱,15.3、第三环形槽,15.4、第三凹槽,15.5、第二连接凸台,15.6、第二卡槽,16、第五密封圈,17、第二导流管,18、第三滤盖,18.1、第四凹槽,18.2、第三连接凸台,18.3、连通槽,18.4、插接位,1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主要包括壳体1、滤材以及止水组件。壳体1为圆柱体,其内部设有分隔板1.1以及由分隔板1.1分隔而成的第一过滤腔体1.2和第二过滤腔体1.3,分隔板1.1的两侧表面均设有辐射状的加强筋,壳体1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过滤腔体1.2相连通的第一开口1.4以及与第一开口1.4相适配的第一端盖2,壳体1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二过滤腔体1.3相连通的第二开口1.5以及与第二开口1.5相适配的第二端盖3,并且,第一端盖2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位2.1,安装位2.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过滤腔体1.2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2。滤材也为圆柱体,其包括第一滤材4和第二滤材5,第一滤材4设于第一过滤腔体1.2内,并且,第一滤材4的外侧壁与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进水流道,第一滤材4的内部设有贯通其两端并作为第一出水流道的第一腔道4.1,同样的,第二滤材5设于第二过滤腔体1.3内,第二滤材5的外侧壁与壳体1之间形成第二进水流道,第二滤材5的内部设有贯通其两端并作为第二出水流道的第一腔道5.1。止水组件包括分水件6和挡水件7,二者均一体成型,分水件6设于第一开口1.4处,第一滤材4的第一端与分水件6相抵接,挡水件7设于安装位2.1内,分水件6与挡水件7之间通过由转轴6.1和转孔7.1组成的轴孔结构转动连接,其中,转轴6.1设于分水件6上,转孔7.1设于挡水件7上,转轴6.1穿过第一通孔2.2并伸入转孔7.1内实现挡水件7与分水件6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图1的基础上,参见图5至图8,分水件6内设有分水流道,挡水件7内设有挡水流道,分水件6设有与分水流道相连通的分水件对接口,挡水件7设有与挡水流道相连通并用于与分水件对接口相对接的挡水件对接口,并且,分水件对接口设于转轴6.1的外侧壁,挡水件对接口设于转孔7.1的内侧壁,即转轴6.1与转孔7.1之间相对旋转的侧面为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的对接面,挡水件7与分水件6通过相对旋转实现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的对接和错开。基于上述结构,止水组件采用侧面通断水的方式,不仅简化了结构,并且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分水件6与挡水件7相对旋转时的顺滑度,降低了旋转时的顿挫感,从而具有较好的操控手感。当然,分水件6上的转轴6.1和挡水件7上的转孔7.1可以互换位置,即转孔7.1设于分水件6上,分水件对接口设于转孔7.1的内侧壁,转轴6.1设于挡水件7上,挡水件对接口设于转轴6.1的外侧壁,此种位置互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一样。
优选地,如图3、图5以及图7所示,转轴6.1与第一通孔2.2之间设有套于转轴6.1外部的第一密封圈8,转轴6.1的外侧壁设有供第一密封圈8卡入的第一环形槽6.2。第一端盖2与挡水件7之间设有由凸块2.3和滑槽7.2组成的转动限位结构,其中,凸块2.3设于安装位2.1的内底面,滑槽7.2设于挡水件7朝向分水件6的端面,并且,转动限位结构与止水组件之间存在如下关联:当凸块2.3滑至滑槽7.2的第一端时,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完全对接;当凸块2.3滑至滑槽7.2的第二端时,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完全错开。基于此滑动限位结构,使用者无需刻意操控分水件6与挡水件7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即可快速准确地将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对接或错开,因而具有较好的操控性。当然,安装位2.1内的凸块2.3和挡水件7上的滑槽7.2可以互换位置,即凸块2.3设于挡水件7朝向分水件6的端面,滑槽7.2设于安装位2.1的内底面,此种位置互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一样。
更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9所示,为了提高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之间的密封性,防止转轴6.1与转孔7.1相对转动时相邻的分水件对接口之间或挡水件对接口之间出现窜水、漏水的状况,转轴6.1与转孔7.1之间设有套于转轴6.1外部的密封件9,转轴6.1的外侧壁设有供密封件9卡入的密封槽6.3。具体地,密封件9包括两根第一筋条9.1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多根第二筋条9.2,其中,第一筋条9.1优选环形,也可选能够围成环形的长条形,相邻两根第二筋条9.2与两根第一筋条9.1围成一个密封单元格9.3,不同分水件对接口分别位于不同的密封单元格9.3内,并且,相邻分水件对接口所对应的两个密封单元格9.3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密封单元格9.3。基于此,第一筋条9.1能够防止转轴6.1与转孔7.1之间的间隙溢水,而第二筋条9.2构成的密封单元格9.3则将每个分水件对接口和相互隔离开来,并且,随着转轴6.1与转孔7.1之间的转动,密封单元格9.3随着其相应的分水件对接口转动,当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错开后,分水件对接口溢出的水始终存留于所在的密封单元格9.3内,与此同时,挡水件对接口溢出的水则流入此时所对应的密封单元格9.3内;而当分水件对接口与挡水件对接口再次对接时,各挡水件对接口溢出的水分别留存于各自相应的密封单元格9.3内,不会互相流动、交叉感染。从而,密封件9很好的解决了相邻分水件对接口之间或挡水件对接口之间出现窜水、漏水的问题。
如图5至图8所示,分水流道包括第一分水流道和第二分水流道,其中,第一分水流道又包括第一分水进流道6.4和第一分水出流道6.5,第二分水流道又包括第二分水进流道6.6和第二分水出流道6.7;相对应的,分水件对接口包括与第一分水进流道6.4相连通的第一分水件对接口(进)6.8、与第一分水出流道6.5相连通的第一分水件对接口(出)6.9、与第二分水进流道6.6相连通的第二分水件对接口(进)6.10以及与第二分水出流道6.7相连通的第二分水件对接口(出)6.11,并且,四条分水流道设于转轴6.1内,四个分水件对接口沿转轴6.1的周向分布于转轴6.1的外侧壁。同样的,挡水流道包括与第一分水进流道6.4相对应的第一挡水进流道7.3、与第一分水出流道6.5相对应的第一挡水出流道7.4、与第二分水进流道6.6相对应的第二挡水进流道7.5以及与第二分水出流道6.7相对应的第二挡水出流道7.6;相对应的,挡水件对接口包括与第一挡水进流道7.3相连通的第一挡水件对接口(进)7.7、与第一挡水出流道7.4相连通的第一挡水件对接口(出)7.8、与第二挡水进流道7.5相连通的第二挡水件对接口(进)7.9以及与第二挡水出流道7.6相连通的第二挡水件对接口(出)7.10,并且,四个挡水件对接口沿转孔7.1的周向分布于转孔7.1的内侧壁。
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8所示,挡水件7远离分水件6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凸柱7.11、第一出水凸柱7.12、第二进水凸柱7.13以及第二出水凸柱7.14,其中,第一进水凸柱7.11的顶端设有与第一挡水进流道7.3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7.15,第一出水凸柱7.12的顶端设有与第一挡水出流道7.4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7.16,第二进水凸柱7.13的顶端设有与第二挡水进流道7.5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7.17,第二出水凸柱7.14的顶端设有与第二挡水出流道7.6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7.18。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安装于底座上时,各进出水凸柱插接于相应的插槽内实现挡水件7的固定,并且,各进出水口与插槽底部的外部进出水管道相连通,由此,当使用者旋转复合滤芯时,分水件6与挡水件7之间就会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滤芯的通断水操作。
优选地,如图5和图7所示,转轴6.1的顶端设有与第一分水进流道6.4、第一分水出流道6.5、第二分水进流道6.6以及第二分水出流道6.7一并连通的工艺口6.12,开设工艺口6.12的目的是便于分水流道的制作形成。工艺口6.12通过超声波技术焊接有相适配的第一封水盖6.13,第一封水盖6.13的内侧面设有与各个分水流道一一对应的封水塞6.14。相类似的,挡水件7的外侧壁设有与第一挡水进流道7.3、第一挡水出流道7.4、第二挡水进流道7.5以及第二挡水出流道7.6一一对应连通的四个工艺孔7.19,开设工艺孔7.19的目的同样是便于挡水流道的制作形成。各个工艺孔7.19均通过超声波技术焊接有相适配的第二封水盖7.20,各个工艺孔7.19内均嵌设有第二密封圈10。
在图4的基础上,参见图5、图6以及图10,转轴6.1上设有连通第一分水进流道6.4与第一进水流道的第一连通口6.15;分水件6远离转轴6.1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6.16,从第一凹槽6.16内向外延伸有第一导流管6.17,并且,第一导流管6.17通过设于第一凹槽6.16槽底的第二连通口6.18与第一分水出流道6.5相连通;第一滤材4的第一端插入第一凹槽6.16内,第一导流管6.17伸入第一滤材4的第一腔道4.1与第一出水流道相连通。在此基础上,从第一导流管6.17内向外延伸有与第二分水进流道6.6相连通的进水引流管6.19以及与第二分水出流道6.7相连通的出水引流管6.20,并且,进水引流管6.19和出水引流管6.20从第一导流管6.17内伸出进入第一腔道4.1内后,继续向分隔板1.1延伸,相对应的,分隔板1.1上设有第一进水过流孔1.6和第一出水过流孔1.7,其中,第一进水过流孔1.6连通进水引流管6.19与第二进水流道,第一出水过流孔1.7连通出水引流管6.20与第二出水流道。另外,第一导流管6.17的管腔内设有过其中轴线的支撑板6.21,进水引流管6.19和出水引流管6.20设于支撑板6.21上。
如图11至图12所示,第一滤材4的第二端与分隔板1.1之间设有第一滤盖11,第一滤盖11设有槽口朝向第一滤材4的第二凹槽11.1,第二凹槽11.1的槽底设有第一连接凸台11.2,第一滤材4的第二端插入第二凹槽11.1内,第一连接凸台11.2插入第一滤材4的第一腔道4.1内。在此基础上,第一滤盖11上设有与第一进水过流孔1.6相连通的第二进水过流孔11.3以及与第一出水过流孔1.7相连通的第二出水过流孔11.4,并且,第二进水过流孔11.3和第二出水过流孔11.4延伸至第一连接凸台11.2的顶端,由此,进水引流管6.19插接于第二进水过流孔11.3内,出水引流管6.20插接于第二出水过流孔11.4内。进水引流管6.19与第二进水过流孔11.3之间以及出水引流管6.20与第二出水过流孔11.4之间均设有第三密封圈12,第三密封圈12套于进水引流管6.19和出水引流管6.20的外部。此外,第一连接凸台11.2的顶端还设有采用超声波技术焊接的压盖13,压盖13上设有供进水引流管6.19和出水引流管6.20穿过的第二通孔13.1。
进一步地,在图11的基础上,参见图13,第一滤盖11朝向分隔板1.1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连接柱11.5和第一出水连接柱11.6,第二进水过流孔11.3延伸至第一进水连接柱11.5的顶端,第二出水过流孔11.4延伸至第一出水连接柱11.6的顶端,由此,第一进水连接柱11.5插接于第一进水过流孔1.6内实现第二进水过流孔11.3与第一进水过流孔1.6之间的连通,第一出水连接柱11.6插接于第一出水过流孔1.7内实现第二出水过流孔11.4与第一出水过流孔1.7之间的连通。第一进水连接柱11.5与第一进水过流孔1.6之间以及第一出水连接柱11.6与第一出水过流孔1.7之间均设有第四密封圈14,第四密封圈14套于第一进水连接柱11.5和第一出水连接柱11.6的外部,且第一进水连接柱11.5和第一出水连接柱11.6的外侧壁均设有供第四密封圈14卡入的第二环形槽11.7。
更进一步地,在图11的基础上,参见图14和图15,第二滤材5的第一端与分隔板1.1之间设有第二滤盖15,第二滤盖15上设有与第一出水过流孔1.7相连通的第三出水过流孔15.1。第二滤盖15朝向分隔板1.1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水连接柱15.2,并且,第三出水过流孔15.1延伸至第二出水连接柱15.2的顶端,由此,第二出水连接柱15.2插接于第一出水过流孔1.7内实现第三出水过流孔15.1与第一出水过流孔1.7之间的连通。第二出水连接柱15.2与第一出水过流孔1.7之间设有套于第二出水连接柱15.2外部的第五密封圈16,且第二出水连接柱15.2的外侧壁均设有供第五密封圈16卡入的第三环形槽15.3。另外,第二滤盖15还设有槽口朝向第二滤材5的第三凹槽15.4,第三凹槽15.4的槽底设有第二连接凸台15.5,并且,第三出水过流孔15.1延伸至第二连接凸台15.5的顶端。第二滤材5的第一端插入第三凹槽15.4内,第二连接凸台15.5插入第二滤材5的第二腔道5.1内,
再进一步地,在图1和图4的基础上,参见图14和图16,第二滤材5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3之间设有第三滤盖18,第三滤盖18设有槽口朝向第二滤材5的第四凹槽18.1,第四凹槽18.1的槽底设有第三连接凸台18.2,第二滤材5的第二端插入第四凹槽18.1内,第三连接凸台18.2插入第二腔道5.1内。此外,第二腔道5.1内穿设有第二导流管17,第二导流管17的第一端插接于第三出水过流孔15.1内,第三连接凸台18.2上设有横向贯通的连通槽18.3,连通槽18.3的槽口位置设有插接位18.4,第二导流管17的第二端插接于插接位18.4内并通过连通槽18.3与第二出水流道相连通。
如图17所示,将通过第一进水流道进入第一过滤腔体1.2,并通过第一出水流道流出的水流记为第一路水流,第一路水流依次流经第一进水口7.15、第一挡水进流道7.3、第一挡水件对接口(进)7.7、第一分水件对接口(进)6.8、第一分水进流道6.4以及第一连通口6.15进入第一过滤腔体1.2内;紧接着,第一路水流通过渗透第一滤材4进入第一腔道4.1内实现过滤;随后,第一路水流依次流经第一导流管6.17、第一分水出流道6.5、第一分水件对接口(出)6.9、第一挡水件对接口(出)7.8、第一挡水出流道7.4以及第一出水口7.16排出滤芯外,至此,第一路水流完成整个过滤过程。同样的,将通过第二进水流道进入第二过滤腔体1.3,并通过第二出水流道流出的水流记为第二路水流,第二路水流依次流经第二进水口7.17、第二挡水进流道7.5、第二挡水件对接口(进)7.9、第二分水件对接口(进)6.10、第二分水进流道6.6、进水引流管6.19、第二进水过流孔11.3以及第一进水过流孔1.6进入第二过滤腔体1.3内;紧接着,第二路水流通过渗透第二滤材5进入第二腔道5.1内实现过滤;随后,第二路水流依次流经第二导流管17、第三出水过流孔15.1、第一出水过流孔1.7、第二出水过流孔11.4、出水引流管6.20、第二分水出流道6.7、第二分水件对接口(出)6.11、第二挡水件对接口(出)7.10、第二挡水出流道7.6以及第二出水口7.18排出滤芯外,至此,第二路水流完成整个过滤过程。由此可知,分隔板1.1两侧的多级密封结构对隔离两路水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11所示,套于进水引流管6.19外的第三密封圈12用于防止第一路水流过滤后的水与第二路水流过滤前的水之间发生窜水,套于出水引流管6.20外的第三密封圈12用于防止第一路水流过滤后的水与第二路水流过滤后的水之间发生窜水,套于第一进水连接柱11.5外的第四密封圈14用于防止第一路水流过滤前的水与第二路水流过滤前的水之间发生窜水,套于第一出水连接柱11.6外的第四密封圈14用于防止第一路水流过滤前的水与第二路水流过滤后的水之间发生窜水,套于第二出水连接柱15.2外的第五密封圈16用于防止第二路水流过滤前的水与第二路水流过滤后的水之间发生窜水。
如图18和图19所示,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滤盖11和第二滤盖15是否正确安装直接影响了第二路水流的流通路径。据此,为了保证第一滤盖11的安装唯一性,即保证第一路水流和第二路水流的通路径的唯一性,分隔板1.1与第一滤盖11之间设有由第一卡块1.8和第一卡槽11.8组成的第一防呆结构,其中,第一卡块1.8设于分隔板1.1朝向第一过滤腔体1.2的一侧,第一卡槽11.8设于第一滤盖11朝向分隔板1.1的一侧,并且,第一卡块1.8设有多个,且其中至少有两个第一卡块1.8的尺寸不一样,第一卡槽11.8与第一卡块1.8数量相等,且各第一卡槽11.8与各第一卡块1.8一一对应。同样的,分隔板1.1与第二滤盖15之间设有由第二卡块1.9和第二卡槽15.6组成的第二防呆结构,其中,第二卡块1.9设于分隔板1.1朝向第二过滤腔体1.3的一侧,第二卡槽15.6设于第二滤盖15朝向分隔板1.1的一侧,并且,第二卡块1.9设有多个,且其中至少有两个第二卡块1.9的尺寸不一样,第二卡槽15.6与第二卡块1.9数量相等,且各第二卡槽15.6与各第二卡块1.9一一对应。由此,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复合滤芯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第一滤盖11和第二滤盖15装配错误的问题。当然,组成第一防呆结构的第一卡槽11.8和第一卡凸可以互换位置,即第一卡槽11.8设于分隔板1.1上,第一卡块1.8设于第一滤盖11上;同样的,组成第二防呆结构的第二卡槽15.6和第二卡凸也可以互换位置,即第二卡槽15.6设于分隔板1.1上,第二卡块1.9设于第二滤盖15上,此种位置互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一样。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分水件6与第一滤盖11之间连接有限位板19,分水件6的外侧壁设有供限位板19的第一端插入的第一限位槽6.22,第一滤盖11的外侧壁设有供限位板19的第二端插入的第二限位槽11.9。基于此,分水件6能够随着壳体1的转动而旋转,防止挡水件7依靠密封件9产生的摩擦力而限制分水件6转动,进而导致侧面通断水功能的失效。此外,限位板19还可以保证分水件6与第一滤盖11之间的安装唯一性,即保证进水引流管6.19和出水引流管6.20与第一滤盖11之间的安装唯一性,从而可防止第二路水流的流通路径发生流向错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滤芯主要应用于净水器领域,并且,在复合滤芯的具体应用当中,一般将第二过滤腔体1.3作为前置过滤腔体,第一过滤腔体1.2作为后置过滤腔体,也就是说,第二路水流为前置过滤水流,第一路水流为后置过滤水流。据此,第一滤材4采用后置活性炭滤材,第二滤材5采用前置活性炭滤材和PP棉滤材,且PP棉滤材套于前置活性炭滤材的外部。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置”和“后置”是指过滤的先后顺序,即水流先进入第二过滤腔体1.3内进行第一级过滤,排出后经过其他滤芯过滤后再进入或直接进入第一过滤腔体1.2内进行第二级过滤,最后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滤芯将过滤腔体前后倒置的原因在于,分水件6上的第一导流管6.17、进水引流管6.19以及出水引流管6.20均具有一定的长度,而三者长度过长会增加分水件6开模的难度,同时也容易变形,通常情况下,后置活性炭滤材的长度较前置活性炭滤材的长度更短,因此,将分水件6所在的第一过滤腔体1.2作为后置过滤腔体可以最大程度的缩减第一导流管6.17、进水引流管6.19以及出水引流管6.20的长度,降低了分水件6开模的难度,提高了分水件6的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一体化的壳体1,简化了制作工艺,避免了由于接缝存在而增加的漏水风险;
2、第一过滤腔体1.2与第二过滤腔体1.3之间被分隔板1.1完全分隔开来,并且,分隔板1.1的两侧设有多级密封结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各过滤腔体之间由于密封性不足而导致的窜水、漏水问题,提高了滤芯的过滤品质;
3、分水件6与引流管合为一体,稳定性更高,密封性更好,并且,由于前后过滤腔体倒置,从而降低了分水件6开模的难度,提高了引流管的强度,使得引流管不易变形,使用寿命更长;
4、止水组件采用侧面通断水的方式,不仅简化了结构,并且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分水件6与挡水件7相对旋转时的顺滑度,降低了旋转时的顿挫感,从而具有较好的操控手感;
5、密封件9彻底隔断了相邻分水件对接口或相邻挡水件对接口之间的联系,很好的解决了窜水、漏水状况的发生。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器,由于该净水器采用了上述复合滤芯,因此同样具有密封性好,无窜水、漏水风险,组装难度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滤材,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以及由所述分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过滤腔体和第二过滤腔体,所述滤材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过滤腔体内的第一滤材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过滤腔体内第二滤材,且所述第一滤材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水流道,所述第一滤材的内部设有贯穿其两端并作为第一出水流道的第一腔道,所述第二滤材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水流道,所述第二滤材的内部设有贯穿其两端并作为第二出水流道的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内设有伸向所述分隔板的引流管,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体的第一过流孔;
所述第一滤材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滤盖,所述第一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流孔相连通的第二过流孔,所述引流管插接于所述第二过流孔内,所述第一滤盖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一过流孔内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过流孔之间设有套于所述引流管外部的第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过流孔之间设有套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外部的第四密封圈,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侧壁设有供所述第四密封圈卡入的第二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盖设有槽口朝向所述第一滤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连接凸台,所述第二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凸台的顶端,所述第一滤材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凸台插入所述第一腔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台的顶端还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设有供所述引流管穿过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材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第二滤盖,所述第二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流孔相连通的第三过流孔,所述第二滤盖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一过流孔内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三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过流孔之间设有套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外部的第五密封圈,且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五密封圈卡入的第三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盖设有槽口朝向所述第二滤材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连接凸台,所述第三过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凸台的顶端,所述第二滤材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凸台插入所述第二腔道内。
9.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流道密封结构。
10.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
CN201821364346.XU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Active CN208802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4346.XU CN208802912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4346.XU CN208802912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2912U true CN208802912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6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4346.XU Active CN208802912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2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9281A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6837592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103925392B (zh) 水处理控制阀
CN206486319U (zh) 一种可双向封水的滤芯阀及ro膜净水过滤装置
CN105709492B (zh) 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07441815A (zh) 一种集成水路板
CN102671546A (zh) 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
CN206843099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108404483B (zh) 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CN208802912U (zh) 一种流道密封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N109045809A (zh) 滤芯流道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N209049092U (zh) 一种滤芯壳体、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N109078378A (zh) 止水组件、滤芯装置以及净水器
CN208845791U (zh) 一种分水件、滤芯装置以及净水器
CN208785923U (zh) 一种止水组件、滤芯装置以及净水器
CN209049094U (zh) 一种复合滤芯以及包含该滤芯的净水器
CN101254374A (zh) 净水过滤阀
CN209049093U (zh) 一种滤芯流道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N209108735U (zh) 一种用于净水器前置过滤及后置过滤的滤芯组件
CN202638279U (zh) 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
CN106090279A (zh) 一种柱形过滤式阀门
CN109045810A (zh) 复合滤芯以及包含该滤芯的净水器
CN206660702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06867809U (zh) 防止漏水的倒置滤芯及与其配合的净水机的机头
CN209307063U (zh) 一种组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