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9701U -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9701U
CN208799701U CN201820799879.4U CN201820799879U CN208799701U CN 208799701 U CN208799701 U CN 208799701U CN 201820799879 U CN201820799879 U CN 201820799879U CN 208799701 U CN208799701 U CN 208799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er
connecting portion
ontology
cushion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98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j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j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j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j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98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9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9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9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包括本体以及连接结构。在本体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并且在本体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用于与灭火器贴合;在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第一缓冲垫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与多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二缓冲垫,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本体铰接,并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与本体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该卧式灭火器支架能够保护灭火器的外壁。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灭火器安装架在固定灭火器的过程当中,其稳定性较差,并且容易对灭火器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该卧式灭火器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固定灭火器时,保护灭火器的外壁,避免灭火器的外壁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包括本体以及连接结构;
在本体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并且在本体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用于与灭火器贴合;在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第一缓冲垫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与多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
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二缓冲垫,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本体铰接,并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与本体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
该卧式灭火器支架包括用于与灭火器的外周面贴合的本体以及用于保存灭火器的外周面与本体贴合的连接结构。
其中,在本体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通过本体的弧形轮廓能够增大与灭火器的外周面贴合的面积,以增加本体与灭火器外周面间的摩擦力,提高灭火器的安装的稳定性。并且在本体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相对位于本体与灭火器的外周面之间,并用于与灭火器贴合,以增加灭火器与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吸收本体与灭火器外周面之间的冲击,同时将本体与灭火器之间的硬性接触改为第一缓冲垫与灭火器之间的软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灭火器的外周面。另外,在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能够将该卧式灭火器支架固定,并且为了提高该卧式灭火器支架的固定稳定性,需要使得固定螺栓与本体进行连接,由此使得固定螺栓的头部相对位于本体靠近灭火器的一侧,并形成了向靠近灭火器方向的凸起,为了防止固定螺栓的头部对灭火器的外周面造成损伤,故在第一缓冲垫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与多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从而通过将固定螺栓的头部容纳进对应的凹槽内,有效地避免了固定螺栓对灭火器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的作用在于保持灭火器与本体的贴合状态,具体的,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二缓冲垫,第二缓冲垫均用于与灭火器的外周面接触。其中,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本体铰接,并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与本体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由此,通过锁扣结构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便可保持灭火器与本体的贴合状态,并且由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二缓冲垫,从而能够将连接结构与灭火器之间的硬性接触改为第一缓冲垫与灭火器之间的软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灭火器的外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在锁扣结构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三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卧式灭火器支架包括多个连接结构,相邻的两个连接结构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缓冲垫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连接部的主体由软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连接部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的主体由软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缓冲垫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灭火器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固定灭火器时,保护灭火器的外壁,避免灭火器的外壁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卧式灭火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卧式灭火器支架;210-本体;220-连接结构;211-第一缓冲垫;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223-第二缓冲垫;224-锁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实施例中提供的卧式灭火器支架200的具体结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包括本体210以及连接结构220。
在本体210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并且在本体210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211,第一缓冲垫211用于与灭火器贴合;在本体21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第一缓冲垫21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与多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
请参照图2及图3,连接结构220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均包括第二缓冲垫223,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一端均与本体210铰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2与本体210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本体210的两侧;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224。
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包括用于与灭火器的外周面贴合的本体210以及用于保存灭火器的外周面与本体210贴合的连接结构220。
其中,在本体210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通过本体210的弧形轮廓能够增大与灭火器的外周面贴合的面积,以增加本体210与灭火器外周面间的摩擦力,提高灭火器的安装的稳定性。并且在本体210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211,第一缓冲垫211相对位于本体210与灭火器的外周面之间,并用于与灭火器贴合,以增加灭火器与本体2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吸收本体210与灭火器外周面之间的冲击,同时将本体210与灭火器之间的硬性接触改为第一缓冲垫211与灭火器之间的软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灭火器的外周面。另外,在本体21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能够将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固定,并且为了提高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的固定稳定性,需要使得固定螺栓与本体210进行连接,由此使得固定螺栓的头部相对位于本体210靠近灭火器的一侧,并形成了向靠近灭火器方向的凸起,为了防止固定螺栓的头部对灭火器的外周面造成损伤,故在第一缓冲垫21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与多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从而通过将固定螺栓的头部容纳进对应的凹槽内,有效地避免了固定螺栓对灭火器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220的作用在于保持灭火器与本体210的贴合状态,具体的,其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均包括第二缓冲垫223,第二缓冲垫223均用于与灭火器的外周面接触。其中,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一端均与本体210铰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2与本体210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本体210的两侧;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224。由此,通过锁扣结构224将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2进行连接,便可保持灭火器与本体210的贴合状态,并且由于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均包括第二缓冲垫223,从而能够将连接结构220与灭火器之间的硬性接触改为第一缓冲垫211与灭火器之间的软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灭火器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锁扣结构224在锁紧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时,由于在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连接处的压力较大,从而对灭火器的外周面造成损伤,故在锁扣结构224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三缓冲垫。从而在通过锁紧结构在固定灭火器防止其产生晃动时,由于第三缓冲垫的作用,能够有效吸收锁扣结构224与灭火器之间的冲击,对灭火器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故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包括多个连接结构220,相邻的两个连接结构220间隔设置。
为了增加第一缓冲垫211与灭火器的接触面积,故第一缓冲垫211可以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进一步地,在制作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时,由于在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上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垫223,故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均可采用硬质材料或是软性材料制作。
当第一连接部221和/或第二连接部222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时,为增大与灭火器外周面的接触面积,需要使得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并且需要使得第二缓冲垫223具备与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当第一连接部221和/或第二连接部222的主体由软性材料制成时,由于软性材料的特性,故其具备适应灭火器外周面的变形能力。
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的工作原理是:
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包括用于与灭火器的外周面贴合的本体210以及用于保存灭火器的外周面与本体210贴合的连接结构220。
其中,在本体210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通过本体210的弧形轮廓能够增大与灭火器的外周面贴合的面积,以增加本体210与灭火器外周面间的摩擦力,提高灭火器的安装的稳定性。并且在本体210靠近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211,第一缓冲垫211相对位于本体210与灭火器的外周面之间,并用于与灭火器贴合,以增加灭火器与本体2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吸收本体210与灭火器外周面之间的冲击,同时将本体210与灭火器之间的硬性接触改为第一缓冲垫211与灭火器之间的软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灭火器的外周面。另外,在本体21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能够将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固定,并且为了提高该卧式灭火器支架200的固定稳定性,需要使得固定螺栓与本体210进行连接,由此使得固定螺栓的头部相对位于本体210靠近灭火器的一侧,并形成了向靠近灭火器方向的凸起,为了防止固定螺栓的头部对灭火器的外周面造成损伤,故在第一缓冲垫21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与多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从而通过将固定螺栓的头部容纳进对应的凹槽内,有效地避免了固定螺栓对灭火器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220的作用在于保持灭火器与本体210的贴合状态,具体的,其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均包括第二缓冲垫223,第二缓冲垫223均用于与灭火器的外周面接触。其中,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一端均与本体210铰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2与本体210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本体210的两侧;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224。由此,通过锁扣结构224将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2进行连接,便可保持灭火器与本体210的贴合状态,并且由于第一连接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均包括第二缓冲垫223,从而能够将连接结构220与灭火器之间的硬性接触改为第一缓冲垫211与灭火器之间的软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灭火器的外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卧式灭火器支架包括本体,以及连接结构;
在所述本体具备与灭火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并且在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用于与所述灭火器贴合;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第一缓冲垫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一一对应配合;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所述本体铰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铰接处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扣结构靠近所述灭火器的一侧设有第三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卧式灭火器支架包括多个连接结构,相邻的两个连接结构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垫具备与所述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备与所述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主体由软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备与所述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主体由软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具备与所述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垫具备与所述灭火器的外周面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CN201820799879.4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9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879.4U CN208799701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879.4U CN208799701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9701U true CN208799701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2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987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9701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9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99701U (zh) 一种卧式灭火器支架
KR200455466Y1 (ko) 지중전력구용 케이블 지지대
CN204214086U (zh) 加湿器
CN105605356B (zh) 一种灭火剂输送软管快速接头的安全锁扣结构
JP4704770B2 (ja) 防塵キャップ
JP6291653B1 (ja) 転倒防止器具
CN203724684U (zh) 一种专用于蹦床的蹦面连接机构
CN214929613U (zh) 一种用于洗车机防撞的保险装置
CN211377016U (zh) 一种紧固性强便于拆卸的接口装置
CN108281836B (zh) 一种装甲型长寿命猪尾线
CN210517591U (zh) 防冲击耗能机构及跨越施工防护装备
CN212837441U (zh) 一种防爆人防门
CN209291084U (zh) 一种钢套管上口护管帽
CN207647333U (zh) 一种防水玻璃门铰
CN210444687U (zh) 一种带有避振结构的印制线路板
CN209462781U (zh) 一种工地安防报警器的防护装置
CN209843254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安装减震防护装置
CN202707756U (zh) 螺栓防松装置
CN205964791U (zh) 一种后装型消防集热罩
CN208204476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及导线安装固定保护装置
CN217355372U (zh) 一种机械缓冲限位装置
CN211147801U (zh) 一种高频雷达物位计
CN202991802U (zh) 防拆卸连接结构
CN20854910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单片机放置装置
CN207772879U (zh)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