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8041U - 手机外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机外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8041U
CN208798041U CN201821127848.0U CN201821127848U CN208798041U CN 208798041 U CN208798041 U CN 208798041U CN 201821127848 U CN201821127848 U CN 201821127848U CN 208798041 U CN208798041 U CN 208798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eripheral device
type pedestal
phone shell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78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278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8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8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8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外设装置。手机外设装置,包括手机壳式基座,手机壳式基座用于与手机连接;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游戏操作肩键,游戏操作肩键与手机壳式基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在使用时,将手机安装在手机壳式基座中,手机与手机壳式基座连接,实现通信。当用户玩游戏时,例如,可以双手拿着手机,用食指来操作游戏操作肩键,增加了可操控的独立按键个数,同时,拇指还可以对手机触屏进行操作,十分方便。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将手机连同手机壳式基座装进口袋或包内,无需拆卸,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手机外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外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供智能手机使用的游戏手柄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手机置于手柄延伸出的支架上,外形呈不规则状;另一类是拉伸分离式手柄,将手柄中间拉出空隙夹住手机,此结构的手柄整体较长且稳定性差;这两种游戏手柄外形不规则,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同时,当手机上安装了这两种手柄时,在使用时,由于拇指离手机触屏较远,用户只能用手柄来进行操作,很难再同时通过手机触屏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外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且很难通过手机触屏来操作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包括手机壳式基座,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用于与手机连接;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游戏操作肩键,所述游戏操作肩键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游戏操作肩键包括键帽、底座和按键滑轨,所述键帽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硅胶垫片;所述按键滑轨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连接,所述底座能够沿所述按键滑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游戏操作肩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按键滑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锁杆,所述锁杆能够插入所述底座中,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按键滑轨的位置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肩键盖,所述肩键盖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所述肩键盖能够罩设于所述游戏操作肩键的外部。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包括触摸膜和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下方设置有导电膜,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触摸膜和所述导电膜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键的轮廓呈圆形,所述控制按键包括一个圆形中心键和四个边缘键,所述四个所述边缘键沿所述圆形中心键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位于所述第二半部上。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部设置有多个独立按键。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两个短边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手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凸条。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和/或,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另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滑槽盖,所述滑槽盖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且所述滑槽盖能够盖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上。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滑块,所述橡胶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扩展屏幕,所述扩展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滑块,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滑块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连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机壳式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接口插头,所述接口插头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传输插头,所述数据传输插头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数据传输插头的容纳槽。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触笔;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触笔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包括手机壳式基座,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用于与手机连接;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游戏操作肩键,所述游戏操作肩键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电连接。
基于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在使用时,将手机安装在手机壳式基座中,手机与手机壳式基座连接,实现通信。当用户玩游戏时,例如,可以双手拿着手机,用食指来操作游戏操作肩键,增加了可操控的独立按键个数,同时,拇指还可以对手机触屏进行操作,十分方便。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将手机连同手机壳式基座装进口袋或包内,无需拆卸,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便于携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较好的实用的效果,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下面将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主视图(未示出肩键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接口插头处于旋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数据传输插头处于旋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游戏操作肩键的主视图(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游戏操作肩键的俯视图(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游戏操作肩键的另一种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游戏操作肩键的另一种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游戏操作肩键的另一种变形例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手柄上的控制按键的一种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导电膜的原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触摸膜的原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右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第一半部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第一半部的左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第二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主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后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橡胶滑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扩展屏幕的主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扩展屏幕的右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手机外设装置的主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手机外设装置的右视图。
图标:101-手机壳式基座;102-接口插头;103-游戏操作肩键;104-键帽;105-底座;106-硅胶垫片;107-按键滑轨;108-弹簧;109-第一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11-锁杆;112-肩键盖;113-数据传输插头;114-触笔;116-触摸膜;117-手柄;118-控制按键;119-导电膜;121-圆形中心键;122-边缘键;123-第一滑槽;124-凸条;125-第一半部;126-第二半部;127-独立按键;128-滑槽盖;129-橡胶滑块;130-显示屏;131-第二滑槽;132-扩展屏滑块;133-旋转轴;134-卡扣按钮;135-凹槽;13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包括手机壳式基座101,手机壳式基座101用于与手机连接,可选地,手机壳式基座101可以通过连接器与手机电连接,也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形式与手机实现无线通信连接;手机壳式基座101的一个长边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游戏操作肩键103,游戏操作肩键103与手机壳式基座101电连接。
基于该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在使用时,将手机安装在手机壳式基座101中,手机与手机壳式基座101连接,实现通信。当用户玩游戏时,例如,可以双手拿着手机,用食指来操作游戏操作肩键103,增加了可操控的独立按键127的个数,同时,拇指还可以对手机触屏进行操作,十分方便。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将手机连同手机壳式基座101装进口袋或包内,无需拆卸,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所示,游戏操作肩键103包括键帽104、底座105和按键滑轨107,键帽104与底座105之间设置有硅胶垫片106,用户能够向下按压键帽104,以对界面进行控制;按键滑轨107与手机壳式基座101的一个长边侧连接,底座105能够沿按键滑轨10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游戏操作肩键103的左右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硅胶垫片106实现键的按压属于目前常见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游戏操作肩键103还包括弹簧108,弹簧108位于底座105的内部,弹簧108与底座105固定连接,按键滑轨107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09和第二限位部110,弹簧108的一端能够与第一限位部109抵接,弹簧108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限位部110抵接。
在使用时,当用户向左滑动游戏操作肩键103时,弹簧108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109抵接,弹簧108压缩,产生回弹力,提升用户手感。
本实施例中,弹簧108可以为扭簧,也可以为压缩弹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弹簧108还可以采用闭合的圈状弹簧。具体地,按键滑轨107为通槽,底座105的一部分位于通槽中,闭合的圈状弹簧套设于通槽的周围,当用户滑动游戏操作肩键103时,底座105沿按键滑轨10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例如,沿箭头方向A滑动,此时,底座105与闭合的圈状弹簧接触,并使其伸长;当松开游戏操作肩键103时,弹簧108产生回弹力,提升用户手感。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外设装置,以用食指操作游戏操作肩键103为例,在右手拇指控制人物移动,左手拇指控制攻击的动作游戏中,可以使用一个游戏操作肩键103作为防御键,实现即时防御以及防御中进行攻击的功能。还可以采用两个游戏操作肩键103实现多种组合操作。此外,可以左右滑动游戏操作肩键103来实现控制视角转换等功能,尤其在顶视角或斜视角的游戏中,可以很好的控制视角。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锁杆111,锁杆111能够插入底座105中,以使底座105与按键滑轨107的位置相对固定。
可选地,底座105与按键滑轨107均设置有通孔,锁杆111插入两个通孔中,以限制游戏操作肩键103的左右滑动。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至图7所示,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肩键盖112,肩键盖112与手机壳式基座101铰接,肩键盖112能够罩设于游戏操作肩键103的外部。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游戏操作肩键10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误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手机外设装置也可以不设置肩键盖112。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手机壳式基座101的内部设置有接口插头102,接口插头102与手机壳式基座101铰接。
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接口插头102向手机壳式基座101的开口方向旋转,将手机的数据接口与接口插头102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手机安装在手机壳式基座101的内部,安装过程中,接口插头102可以向靠近手机壳式基座101底面的方向转动,便于安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5所示的手机外设装置,未设置接口插头102,其手机壳式基座101也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形式与手机实现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数据传输插头113,数据传输插头113与手机壳式基座101铰接;手机壳式基座10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数据传输插头113的容纳槽。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插头113与接口插头102电连接,当手机需要充电或者需要连接电脑时,无需将手机取出,通过数据传输插头113就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或将手机与电脑连接。
通过设置容纳槽,能够节省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需设置数据传输插头113,而是在手机壳式基座101与手机的数据线接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这样的方式能够直接将数据线与手机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13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本实施例的手机外设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所示,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手柄117,手柄117与手机壳式基座101可拆卸连接;手柄117设置有控制按键118,可选地,控制按键118的形状为圆形,控制按键118的数量为一个,控制按键118包括触摸膜116和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下方设置有导电膜119,手柄117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未示出),触摸膜116和导电膜119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
可选地,弹性复位件可以为硅胶片,也可以为微动开关,用于实现按压回弹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硅胶片和微动开关均采用目前常见的硅胶片和微动开关,其结构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芯片可以采用目前常见的51系列单片机。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示,控制按键118的轮廓呈圆形,控制按键118包括一个圆形中心键121和四个边缘键122,四个边缘键122沿圆形中心键121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机壳式基座101的两个短边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23,手柄117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23相配合的凸条124。这样的方式便于将手柄117与手机壳式基座101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凸条124设置在手机壳式基座101的两个短边侧,而在手柄117上设置与凸条124相配合的第一滑槽123。
实施例三
参见图18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本实施例的手机外设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柄117包括第一半部125和第二半部126,第一半部125与第二半部126可拆卸连接,控制按键118位于第二半部126上。
可选地,在使用时,第一半部125位于第二半部126的上方。参见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半部125的底边设置有凹槽135,第二半部126的顶边设置有与凹槽135相配合的凸起136,以将第一半部125与第二半部126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7所示,第一半部125设置有多个独立按键127。
可选地,独立按键127的数量为四个。
实施例四
参见图21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本实施例的手机外设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机壳式基座101的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31,和/或,手机壳式基座101的另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31。
这样的方式便于对其进行多种定制和扩展,从而提供多样且有差异化的游戏和应用体验。例如,可以连接扩展屏幕,以提供辅助显示,提高游戏和应用体验。
又如,可以连接通用手柄,以便于增强手感,并兼容多数主机游戏;还可以连接六轴感应设备,以提供体感体验。再如,还可以扩展蓝牙键鼠设备,以满足办公需求。
参见图23所示,手机壳式基座101的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31。该第二滑槽131位于两个按键滑轨107之间。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1和图22所示,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滑槽盖128,滑槽盖128与手机壳式基座101铰接,且滑槽盖128能够盖设于第二滑槽131上。
当不连接扩展屏幕时,将滑槽盖128盖设于第二滑槽131上,能够防尘。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盖128也可以用于第一滑槽123中,当不连接手柄117时,将滑槽盖128盖设于对第一滑槽123上,起到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24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橡胶滑块129,橡胶滑块129与第二滑槽131相配合。当不连接扩展屏幕时,将橡胶滑块129插入第二滑槽131中,能够防尘。
需要说明的是,橡胶滑块129也可以用于第一滑槽123中,对第一滑槽123起到防尘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三。
实施例五
参见图25和图26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本实施例的手机外设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扩展屏幕,扩展屏幕包括显示屏130和扩展屏滑块132,显示屏130与扩展屏滑块132通过旋转轴133连接,扩展屏滑块132与第二滑槽131相配合,显示屏130与手机壳式基座101连接。可选地,显示屏130与手机壳式基座101之间可以为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
在使用时,将扩展屏滑块132插入第二滑槽131中,通过旋转轴133来调节显示屏130的角度。扩展屏幕的加入使得手机变成了双屏翻盖手机,可以提升游戏及日常应用中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卡扣按钮134,用于固定显示屏130。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按钮134为目前常见的用于锁定的卡扣按钮,例如弹簧销,其结构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手柄117上也可以设置卡扣按钮13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
实施例六
参见图27和图28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手机外设装置,本实施例的手机外设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机外设装置还包括触笔114;手机壳式基座101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触笔114位于容纳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壳式基座,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用于与手机连接;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游戏操作肩键,所述游戏操作肩键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电连接;
所述游戏操作肩键包括键帽、底座和按键滑轨,所述键帽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硅胶垫片;所述按键滑轨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连接,所述底座能够沿所述按键滑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和/或,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另一个长边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能够连接扩展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操作肩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按键滑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杆,所述锁杆能够插入所述底座中,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按键滑轨的位置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肩键盖,所述肩键盖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所述肩键盖能够罩设于所述游戏操作肩键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包括触摸膜和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下方设置有导电膜,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触摸膜和所述导电膜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的轮廓呈圆形,所述控制按键包括一个圆形中心键和四个边缘键,所述四个所述边缘键沿所述圆形中心键的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位于所述第二半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部设置有多个独立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两个短边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手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凸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盖,所述滑槽盖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且所述滑槽盖能够盖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滑块,所述橡胶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展屏幕,所述扩展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滑块,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滑块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机壳式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接口插头,所述接口插头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传输插头,所述数据传输插头与所述手机壳式基座铰接;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数据传输插头的容纳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笔;所述手机壳式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触笔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CN201821127848.0U 2018-07-17 2018-07-17 手机外设装置 Active CN208798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7848.0U CN208798041U (zh) 2018-07-17 2018-07-17 手机外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7848.0U CN208798041U (zh) 2018-07-17 2018-07-17 手机外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8041U true CN208798041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7848.0U Active CN208798041U (zh) 2018-07-17 2018-07-17 手机外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80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621A (zh) * 2018-07-17 2018-10-23 周鹏飞 手机外设装置
CN110278296A (zh) * 2019-06-05 2019-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621A (zh) * 2018-07-17 2018-10-23 周鹏飞 手机外设装置
CN110278296A (zh) * 2019-06-05 2019-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3607U (zh) 操作装置以及触控装置组件
CN208798041U (zh) 手机外设装置
CN206508530U (zh) 组合游戏手柄
CN204305137U (zh) 按键结构及其移动终端设备
CN207937964U (zh) 一种用于动作捕捉的手套
CN208636809U (zh) 触控装置组件以及触控系统
CN108696621A (zh) 手机外设装置
CN203287864U (zh) 一种手写笔及其固定结构
CN108066982B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3609851U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5391705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游戏手柄
CN208063276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板
CN215734301U (zh) 一种便携式频率干扰仪
CN209056959U (zh) 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CN210904925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游戏手柄的平板电脑
CN208999875U (zh) 电子设备
CN203786676U (zh) 外挂式控制手把
CN207980393U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9771308U (zh) 一种游戏手柄附件
CN209170604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蓝牙耳机对讲机
CN203734720U (zh) 一种后壳带有内置游戏手柄的智能触摸屏手机
CN208369664U (zh) 一种带扩展控制器的手机壳
CN207460118U (zh) 一种带急停开关的电子手轮
CN102955504B (zh) 电子装置
CN207270684U (zh) 带弧形按键的游戏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