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081U -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081U
CN208789081U CN201821206142.3U CN201821206142U CN208789081U CN 208789081 U CN208789081 U CN 208789081U CN 201821206142 U CN201821206142 U CN 201821206142U CN 208789081 U CN208789081 U CN 208789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apsulated
backlight
platform
pie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61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
阮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61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9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该包胶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物料夹持机构(3)、定位机构(4)以及包胶机构(5);所述支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物料夹持机构(3)安装在支架(2)的内顶部;所述包胶机构(5)设置在通过安装于底座(1)的立柱支持的包胶支撑平台(6)上;所述定位机构(4)设置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且位于包胶机构(5)的非包胶方位。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包胶设备能实现背光源包胶结实、美观等效果,而且包胶过程为自动化操作,包胶效率高,有利于背光源的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在追求更好的功能效果中,作为手机屏幕的突破方向,扩大屏幕占比甚至全屏显示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其进一步占领市场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智能手机外形的不断变化,为获取更大的视区范围,手机屏幕不断加大到手机边沿位置,从而收缩屏幕窄边进而扩大手机的屏幕占比,以实现全屏显示。
背光源是手机屏幕制作领域的一个重要部件,在设计手机屏幕更大的屏占比过程中,如何设计背光源让手机屏幕能够进一步扩大屏幕占比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收缩屏幕窄边过程中,同时也即在收缩背光源的窄边,由于背光源的窄边为进行背光源各组件固定安装的安装位,窄边的继续收缩将导致背光源的各组件不容易粘接牢固,容易出现更组件层与壳体分离的不良现象。因此,需要在背光源的底端加包胶,以使背光源的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松散及结构脱落等现象。而对背光源进行包胶,人工包胶不易操作,且包胶效果不理想,容易出现包胶不实、不美观等现象。同时,人工包胶效率低,不利于背光源的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该包胶设备主要用于对背光源底端的包胶,能实现背光源包胶结实、美观等效果,而且包胶过程为自动化操作,效率高,有利于背光源的规模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包括底座、支架、物料夹持机构、定位机构以及包胶机构;所述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物料夹持机构安装在支架的内顶部;所述包胶机构设置在通过安装于底座的立柱支持的包胶支撑平台上;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包胶支撑平台上且位于包胶机构的非包胶方位。
优选的,所述物料夹持机构为真空吸盘抓取夹持机构,包括物料合模台、设置在物料合模台底部的真空吸盘,以及设置在物料合模台两侧的可伸缩托钩;所述物料合模台的一端设置有包胶缺口位;所述真空吸盘可收缩至底部与物料合模台的底部平齐;所述可伸缩托钩可向远离物料合模台两侧的方向扩张或向靠近物料合模台两侧的方向合拢。
优选的,所述物料夹持机构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垂直于支架内顶部的方向上移动。
物料夹持机构上设置有真空吸盘,通过真空吸盘可温和地对背光源进行吸取,而不对背光源产生损坏;且真空吸盘可收缩至底部与物料合模台的底部平齐,避免了物料合模台与背光源接触时对背光源的损坏。同时,在物料夹持机构中还设置有可伸缩托钩,托钩可根据背光源的大小沿靠近或远离物料合模台两侧的方向移动,并且可跟随整体物料夹持机构在气缸驱动下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能有效地对背光源进行辅助运转且不损坏背光源。
优选的,所述物料夹持机构滑动安装在支架的内顶部,可沿支架的内顶部滑动。物料夹持机构在支架内顶部的滑动安装,能在背光源下料时使背光源跟随物料夹持机构滑动至下料处,使背光源温和地完成下料转移,且实现了全自动化下料。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底座以及定位台;所述定位底座安装在包胶支撑平台上;所述定位台滑动安装在定位底座上,并且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定位底座上滑动。定位机构的设置使背光源在入料放置时能更准确地被放置在包胶工位上,避免放置位置误差而导致包胶过程中使背光源受损。
更优选的,所述定位底座上安装有丝杆螺母,用于调节定位底座在包胶支撑平台上的安装位置。通过丝杠螺母,能根据背光源的大小调节定位底座在包胶支撑平台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定位台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对应背光源的放置位置,避免出现定位误差。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为三个,分别设于包胶机构的三个非包胶方位。
优选的,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包胶合模台、第一包胶块以及第二包胶块;所述包胶合模台的一端设置有包胶缺口位;所述第二包胶块垂直设置在包胶合模台的包胶缺口位处;所述第一包胶块对应位于第二包胶块的正上方。
所述物料合模台与包胶合模台为对应的上下合模,且物料合模台与包胶合模台的一端均具有对应的包胶缺口位,为包胶工位,在包胶过程中背光源的待包胶边缘位于包胶缺口位。
更优选的,所述包胶合模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物料放置槽,用于放置背光源。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胶块靠近包胶缺口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的顶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的包胶缺口位,且包胶时所述第一卡座的背部与背光源的待包胶边缘平齐。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胶块靠近的包胶缺口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座,所述第二卡座的顶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的包胶缺口位,且包胶时所述第二卡座的顶部与背光源的背面平齐。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胶块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的包胶缺口位的方向上移动。在包胶过程中,第一包胶块通过气缸驱动垂直向下移动,其上的第一卡座的背部与背光源的待包胶边缘平齐,移动过程中,第一卡座的背部将背光源的待包胶的胶条挤压包覆粘贴在背光源的待包胶端面。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胶块滑动安装在包胶支撑平台上,且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平行于包胶合模台的方向上移动。在包胶过程中,第二包胶块在气缸驱动下先向远离包胶合模台的方向移动,避让第一包胶块的包胶动作;第一包胶块完成包胶动作后,第二包胶块在气缸驱动下向靠近包胶合模台的方向移动,对第一包胶块完成包胶动作后余出的部分胶条挤压包覆粘贴在背光源的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包胶设备能实现背光源包胶结实、美观等效果,而且包胶过程为自动化操作,包胶效率高,有利于背光源的规模化生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包胶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包胶块和第二包胶块,实现了包胶的有序化操作,使包胶动作更符合背光源的包胶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包胶工作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包胶工作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包胶设备进行包胶的背光源的示意图;
附图标注:底座1,支架2,物料夹持机构3,物料合模台31,真空吸盘32,可伸缩托钩33,定位机构4,定位底座41,定位台42,丝杆螺母43,包胶机构5,包胶合模台52,第一包胶块53,第二包胶块54,物料放置槽55,第一卡座56,第二卡座57,包胶支撑平台6,背光源7,柔性线路板(FPC)71,胶条7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包胶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物料夹持机构3、定位机构4以及包胶机构5;其中,支架2安装在底座1上;物料夹持机构3安装在支架2的内顶部;包胶机构5设置在通过安装于底座1的立柱支持的包胶支撑平台6上;定位机构4设置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且位于包胶机构5的非包胶方位。
具体的,物料夹持机构3为真空吸盘抓取夹持机构,包括物料合模台31、设置在物料合模台31底部的真空吸盘32,以及设置在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可伸缩托钩33;物料合模台31的一端设置有包胶缺口位;真空吸盘32可收缩至底部与物料合模台31的底部平齐;物料合模台31的上方安装有横向滑杆,滑杆上开设有横向滑槽,可伸缩托钩33滑动安装在滑杆的横向滑槽上,可向远离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扩张或向靠近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合拢,物料合模台31两侧为对应背光源两侧边的两侧;并且进一步的,可伸缩托钩33通过滑块安装滑杆的横向滑槽上,而滑块上开设有纵向滑槽,可伸缩托钩33可通过手工调节地固定安装在滑块的纵向滑槽上。物料夹持机构3滑动安装在支架2的内顶部,可沿支架2的内顶部滑动;并且,物料夹持机构3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垂直于支架2内顶部的方向上移动。物料夹持机构3上设置有真空吸盘32,通过真空吸盘32可温和地对背光源进行吸取,而不对背光源产生损坏;且真空吸盘32可收缩至底部与物料合模台31的底部平齐,避免了物料合模台31与背光源接触时对背光源的损坏。同时,在物料夹持机构3中还设置有可伸缩托钩33,可伸缩托钩33可根据背光源的大小沿靠近或远离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移动,并且可跟随整体物料夹持机构3在气缸驱动下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能有效地对背光源进行辅助运转且不损坏背光源。且物料夹持机构3在支架2内顶部的滑动安装,能在背光源下料时使背光源跟随物料夹持机构2滑动至下料处,使背光源温和地完成下料转移,实现了全自动化下料。
具体的,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底座41以及定位台42;定位底座41安装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定位台42滑动安装在定位底座41上,并且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定位底座41上滑动;定位台42在定位过程中位于包胶合模台52的上表面。定位机构4的设置使背光源在入料放置时能更准确地被放置在包胶工位上,避免放置位置误差而导致包胶过程中使背光源受损。同时,定位底座41上安装有丝杆螺母43,用于调节定位底座41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的安装位置。通过丝杠螺母43,能根据背光源的大小调节定位底座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定位台42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对应背光源的放置位置,避免出现定位误差。
具体的,包胶机构5包括包胶合模台52、第一包胶块53以及第二包胶块54;包胶合模台52的一端设置有包胶缺口位;第二包胶块54垂直设置在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处;第一包胶块53对应位于第二包胶块54的正上方。并且,第一包胶块53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的方向上移动;第二包胶块54滑动安装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且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平行于包胶合模台52的方向上移动。其中,物料合模台31与包胶合模台52为对应的上下合模,且物料合模台31与包胶合模台52的一端均具有对应的包胶缺口位;在包胶合模台52的上表面开设有物料放置槽55,用于放置背光源。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包胶块53靠近包胶缺口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座56,第一卡座56的顶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且包胶时所述第一卡座56的背部与背光源的待包胶边缘平齐;第二包胶块54靠近的包胶缺口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座57,第二卡座57的顶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且包胶时所述第二卡座57的顶部与背光源的背面平齐。
在包胶过程中,第一包胶块53通过气缸驱动垂直向下移动,其上的第一卡座56的背部与背光源的待包胶边缘平齐,移动过程中,第一卡座56的背部将背光源的待包胶的胶条挤压包覆粘贴在背光源的待包胶端面。在包胶过程中,第二包胶块54在气缸驱动下先向远离包胶合模台52的方向移动,避让第一包胶块53的包胶动作;第一包胶块53完成包胶动作后,第二包胶块54在气缸驱动下向靠近包胶合模台52的方向移动,对第一包胶块53完成包胶动作后余出的部分胶条挤压包覆粘贴在背光源的背面。通过设置第一包胶块53和第二包胶块54并进行相应的包胶动作控制,实现了包胶的有序化操作,使包胶动作更符合背光源的包胶需求。
实施例2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定位机构4为三个,分别设于包胶机构5的三个非包胶方位。
实施例3
采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包胶设备对背光源7进行包胶作业,背光源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底端具有待包胶的胶条72以及引出的柔性线路板71,包胶过程中需要将胶条72包裹至背光源7的背面。
具体包胶过程中,背光源7通过上料放置在包胶合模台52上,并通过定位机构4的定位台42进行定位使背光源7准确放置在包胶合模台52上表面的物料放置槽55中,背光源7的待贴胶端面位于包胶合模台52及物料合模台31对应的贴胶缺口位;此时,物料夹持机构3在气缸驱动下移动至包胶机构5的上方,且物料夹持机构3的可伸缩托钩33在气缸驱动下向远离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扩张,而真空吸盘32收缩至底部与物料合模台31的底部平齐,而物料夹持机构3的物料合模台31在气缸驱动下与包胶合模台52合模;同时,气缸驱动第二包胶块54向远离包胶合模台52的方向移动避让,第一包胶块53在气缸驱动下向下移动,第一卡座56的背部将背光源7底端的待包胶条向下挤压包覆粘贴在背光源7的底端端面,并余出部分胶条;第一包胶块53向上回提,气缸驱动第二包胶块54向靠近包胶合模台52的方向移动,第二卡座57的顶部将余出部分的胶条挤压包覆粘贴在背光源7的背面,完成背光源包胶。完成包胶后,抽真空使物料夹持机构3的真空吸盘32伸出并吸起背光源7,气缸驱动物料夹持机构3的可伸缩托钩33向靠近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合拢,同时气缸驱动物料夹持机构3向上回提将背光源7带起,并在气缸驱动下在支架2的内顶部滑动至下料处。
包胶后的背光源的包胶部位结实、美观,而且包胶过程为自动化操作,包胶效率高,有利于背光源的规模化生产。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2)、物料夹持机构(3)、定位机构(4)以及包胶机构(5);所述支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物料夹持机构(3)安装在支架(2)的内顶部;所述包胶机构(5)设置在通过安装于底座(1)的立柱支持的包胶支撑平台(6)上;所述定位机构(4)设置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且位于包胶机构(5)的非包胶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夹持机构(3)为真空吸盘抓取夹持机构,包括物料合模台(31)、设置在物料合模台(31)底部的真空吸盘(32),以及设置在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可伸缩托钩(33);所述物料合模台(31)的一端设置有包胶缺口位;所述真空吸盘(32)可收缩至底部与物料合模台(31)的底部平齐;所述可伸缩托钩(33)可向远离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扩张或向靠近物料合模台(31)两侧的方向合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夹持机构(3)滑动安装在支架(2)的内顶部,可沿支架(2)的内顶部滑动;并且,所述物料夹持机构(3)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垂直于支架(2)内顶部的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底座(41)以及定位台(42);所述定位底座(41)安装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所述定位台(42)滑动安装在定位底座(41)上,并且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定位底座(41)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41)上安装有丝杆螺母(43),用于调节定位底座(41)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的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为三个,分别设于包胶机构(5)的三个非包胶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机构(5)包括包胶合模台(52)、第一包胶块(53)以及第二包胶块(54);所述包胶合模台(52)的一端设置有包胶缺口位;所述第二包胶块(54)垂直设置在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处;所述第一包胶块(53)对应位于第二包胶块(54)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合模台(52)的上表面开设有物料放置槽(55),用于放置背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胶块(53)靠近包胶缺口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座(56),所述第一卡座(56)的顶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且包胶时所述第一卡座(56)的背部与背光源的待包胶边缘平齐;所述第二包胶块(54)靠近的包胶缺口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座(57),所述第二卡座(57)的顶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且包胶时所述第二卡座(57)的顶部与背光源的背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胶块(53)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垂直于包胶合模台(52)的包胶缺口位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包胶块(54)滑动安装在包胶支撑平台(6)上,且通过气缸驱动可在平行于包胶合模台(52)的方向上移动。
CN201821206142.3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Active CN208789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6142.3U CN208789081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6142.3U CN208789081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081U true CN208789081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6142.3U Active CN208789081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9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6534U (zh) 动力电池模组pcb测试装置
CN208627695U (zh) 具有双点胶模组的点胶装置
CN209835002U (zh) 用于塑胶线盘的自动转移装置
CN208434189U (zh) 一种pcb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CN208789081U (zh)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设备
CN213960565U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线路板插板架
CN206313048U (zh) 电芯整形装置
CN108974934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变压器磁芯上料设备
CN109049665A (zh) 一种背光源的包胶工艺及设备
CN205236955U (zh) 一种微波芯片注蜡机
CN207043228U (zh) 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
CN103413677A (zh) 全自动立式电感器件引脚的成型剪切检测一体机
CN206481502U (zh) 加工电路板的成型机
CN213257596U (zh) 一种热压焊锡底座
CN20361732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装框机上的错位校正装置
CN210102899U (zh) 一种取料摆盘组件
CN208050745U (zh) 光伏支架整形模具
CN208856478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变压器磁芯上料设备
CN207595833U (zh) 热弯机皮带传送总成
CN105774189A (zh) 一种全自动压膜机以及控制方法
CN206918182U (zh) 用于细微调节的移动机构
CN202102970U (zh)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继电器点胶机
CN209904175U (zh) 一种悬设可滑移式贴膜上腔
CN206382403U (zh) 一种配件精密冲孔机
CN217945651U (zh) 一种用于贴膜转移的高效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3001, building 2, Huilong business center, North Statio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3rd floor, building B, baoyunda Industrial Zone, dashuitian Industrial Zone,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