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4670U -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4670U
CN208784670U CN201820048309.1U CN201820048309U CN208784670U CN 208784670 U CN208784670 U CN 208784670U CN 201820048309 U CN201820048309 U CN 201820048309U CN 208784670 U CN208784670 U CN 208784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hamber
entrance
flow channel
drying devi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83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83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4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4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4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干燥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具有第一制冷剂腔和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一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一出口;冷凝器,冷凝器具有第二制冷剂腔和与第二制冷剂腔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二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二出口;蒸发器,蒸发器具有第三制冷剂腔和第三流道,第三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一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一流道的进口;用于使第一入口选择性地接通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的第一换向装置;用于加热换热器的加热器;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入口流向第一出口的气流驱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燥装置,换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且能量利用率高,因此更加节能。

Description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洗碗机的干燥装置主要有风机干燥及吸附式干燥(沸石干燥系统)等几类。其中风机干燥系统为提升干燥效果不仅需要设置进风加热系统,还需要解决抽风的冷凝水问题;大多能耗较高且冷凝水问题处理效果不理想。而直接吸附式干燥系统(沸石干燥系统)则需要洗碗机腔内空气与吸附剂直接接触,不可避免的会使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干燥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的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安全节能的洗涤电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安全节能的洗碗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干燥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制冷剂腔和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换热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一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一出口;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二制冷剂腔和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二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二入口;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第三制冷剂腔和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换热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入口且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用于使所述第一入口选择性地接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换向装置;用于加热所述换热器的加热器;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入口流向所述第一出口的气流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腔内的制冷剂适于在加热后进入所述第二制冷剂腔,所述第二制冷剂腔内的制冷剂适于在冷凝后进入到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且所述第三制冷剂腔的制冷剂适于在蒸发后进入所述第一制冷剂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燥装置,换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且能量利用率高,因此更加节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干燥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结构,所述第一开关结构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和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用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和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所述第三开关结构用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和所述第一制冷剂腔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节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第三流道均呈壳体形状,所述第一制冷剂腔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制冷剂腔设于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三制冷剂腔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且所述第三流道的底部具有冷凝水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换热器的上方,且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具有相互可切换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接通,且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流道接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始终与所述第一出口接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第三流道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驱动件和所述加热器依次串接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二换向结构,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出口以及所述第二流道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具有相互可切换的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在所述第三状态接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在第四状态将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入口接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包括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第四三通阀相连,所述第四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三通阀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涤电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具有洗涤腔和进水腔;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均连通所述洗涤腔,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水源和/或所述进水腔,且第二出口连接所述进水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换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能量利用率高,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均位于洗涤腔内,实现空气的内循环,更加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洗碗机,包括:内胆;水杯,所述水杯设于所述内胆底部并与所述内胆连通;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内胆内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水源和/或所述水杯,且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水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换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能量利用率高,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均位于内腔内,实现空气的内循环,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洗碗机另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洗碗机又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洗碗机1,
干燥装置100,
换热器10,第一制冷剂腔11,第一流道12,
冷凝器20,第二制冷剂腔21,第二流道22,
蒸发器30,第三制冷剂腔31,第三流道32,冷凝水出口321,
第一入口41,第一出口42,第二入口43,第二出口44,
第一换向装置51,第一三通阀511,第二三通阀512,第一开关结构521,第二开关结构522,第三开关结构523,第二换向结构53,第三三通阀531,第四三通阀532,
加热器60,
气流驱动件70,
节流件80,
内胆200,
水杯3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相关技术中,洗碗机的干燥装置主要有风机干燥及吸附式干燥(沸石干燥系统)等几类。其中风机干燥系统为提升干燥效果不仅需要设置进风加热系统,还需要解决抽风的冷凝水问题;大多能耗较高且冷凝水问题处理效果不理想。而直接吸附式干燥系统(沸石干燥系统)则需要洗碗机腔内空气与吸附剂直接接触,不可避免的会使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干燥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吸附式制冷的干燥系统,通过利用吸附式制冷过程中,吸附过程和解析过程能够非同步进行的特点,在洗碗机主洗阶段利用加热管加热空气从而加热吸附装置完成解析过程;在漂洗阶段开始利用漂洗进入的冷水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在干燥阶段利用解析装置的吸附性使制冷剂蒸发产生的制冷作用使洗碗机腔体内热湿气体冷凝,同时冷凝后的气体被吸附装置吸附过程产生的热量加热再送回内胆;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吸热解析-冷凝-吸附制冷的过程。同时解决干燥阶段的能耗问题及抽风的冷凝问题,并且具有安全性高,相比压缩机制冷系统无运动部件的特点,运行稳定,噪音低等特点。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附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燥装置100,如图1所示,干燥装置100包括:换热器10、冷凝器20、蒸发器30、第一换向装置51、加热器60和气流驱动件7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燥装置100,通过设置换热器10、冷凝器20、蒸发器30,且换热器10、冷凝器20和蒸发器30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且能量利用率高,因此更加节能。
可以理解,第一制冷剂腔11内的制冷剂包括制冷剂(如甲醛、甲醇等)和吸附剂(如石墨等),制冷剂和吸附剂受热情况下,制冷剂吸热发生解析,制冷剂与吸附剂分离;制冷剂温度较低而吸附剂温度较高情况下,吸附剂将吸附制冷剂散发热量。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换热器10具有第一制冷剂腔11和与第一制冷剂腔11换热的第一流道12,第一流道12的进口连接第一入口41且出口连接第一出口42。冷凝器20 具有第二制冷剂腔21和与第二制冷剂腔21连通的第二流道22,第二流道22的进口连接第二入口43且出口连接第二出口44。蒸发器30具有第三制冷剂腔31和与第三制冷剂腔 31换热的第三流道32,第三流道32的进口连接第一入口41且出口连接第一流道12的进口。第一换向装置51用于使第一入口41选择性地接通第一流道12和第三流道32。用加热器60于加热换热器10。气流驱动件70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入口41流向第一出口42。其中,第一制冷剂腔11内的制冷剂适于在加热后进入第二制冷剂腔21,第二制冷剂腔21 内的制冷剂适于在冷凝后进入到第三制冷剂腔31,且第三制冷剂腔31的制冷剂适于在蒸发后进入第一制冷剂腔11。
干燥装置100工作过程中,打开气流驱动件70和加热器60,调节第一换向装置51使气流驱动件70驱动空气从第一入口41流向换热器10上的第一流道12,加热器60加热换热器10,进入第一流道12内的空气被加热后从第一出口42流出,且换热器10内的制冷剂受热发生解析,制冷剂被解析为一部分制冷剂和一部分吸附剂,解析后的一部分吸附剂留在第一制冷剂腔11内,另一部分制冷剂进入第二制冷剂腔21。
之后,向第二入口43中通入水流,水流进入第二流道22,这部分水流将被冷凝器20加热后流出,换句话说,水流会吸收制冷剂液化散出的热量,进入第二制冷剂腔21内的制冷剂在冷凝器20的作用下发生冷凝,放出热量,这部分热量可以用来加热换热器10,减少能量的损耗。
最后,关闭加热器60,打开气流驱动件70,调节第一换向装置51使气流驱动件70驱动空气从第一入口41进入蒸发器30上的第三流道32,同时,第二制冷剂腔21内冷却后的制冷剂进入到第三制冷剂腔31内,在第三制冷剂腔31的作用下,进入第三流道32内的空气在制冷作用下温度降低发生冷凝,发生冷凝后的空气随后进入换热器10上的第一流道 12,制冷剂进一步被蒸发降温后进入第一制冷剂腔11,被留在第一制冷剂腔11内的吸附剂吸附,此时,发生吸附作用的第一制冷剂腔11内会放出热量,这部分热量可以用来加热进入第一流道12内的冷空气。
这样,可以实现对温湿空气的干燥。此外,换热器10和冷凝器20以及蒸发器30之间的制冷剂都是在内部循环,热湿空气先被蒸发器30冷凝,再被换热器10内吸附剂吸附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加热,整个过程中能量无浪费,且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进风所需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其中,加热器60用来加热换热器10,优选地,加热器60设置于第一入口41附近,这样,加热器60可以通过先加热即将进入换热器10内的空气来加热换热器10,也就是说,可以将加热器60远离换热器10设置,这样,安装方式多样,设计结构时比较方便。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加热器60 可以设置于换热器10的顶面、底面、侧面或其它位置,只要加热器60能够加热换热器10,并使换热器10内的制冷器发生解析即可。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制冷剂腔11与第二制冷剂腔21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结构521,第二制冷剂腔21与第三制冷剂腔31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结构522,第三制冷剂腔31与第一制冷剂腔11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结构523,第一开关结构521用于第一制冷剂腔11和第二制冷剂腔21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第二开关结构522用于第二制冷剂腔21和第三制冷剂腔31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第三开关结构523用于第三制冷剂腔31和第一制冷剂腔11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其中,第一开关结构521打开时,第一制冷剂腔11内的制冷剂可以进入第二制冷剂腔21,第一开关结构521关闭时,第一制冷剂腔11内的制冷剂无法进入第二制冷剂腔21。第二开关结构522打开时,第二制冷剂腔21内的制冷剂可以进入第三制冷剂腔31,第二开关结构522关闭时,第二制冷剂腔21 内的制冷剂无法进入第三制冷剂腔31。第三开关结构523打开时,第三制冷剂腔31内的制冷剂可以进入第一制冷剂腔11,第三开关结构523关闭时,第三制冷剂腔31内的制冷剂无法进入第一制冷剂腔11。这样,打开或关闭不同的开关结构可以控制干燥装置100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开关结构并非是三个独立的第一开关结构521、第二开关结构522和第三开关结构523,也可以合并为一个开关、两个开关等,这样可以简化操作。其中,开关结构的控制方式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为手动控制、电磁控制等。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制冷剂腔21与第三制冷剂腔31之间连接有节流件80。这样,可以直接限制流体通过的流量从而达到节流的目的。其中,节流件80优选地为节流阀,控制节流阀的开口大小即可达到节流的目的,且节流阀的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22以及第三流道32均呈壳体形状,第一制冷剂腔11设于第一流道12内,第二制冷剂腔21设于第二流道22内,第三制冷剂腔31设于第三流道32内,且第三流道32的底部具有冷凝水出口321。换言之,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22和第三流道32形成的壳体限制出第一制冷剂腔11、第二制冷剂腔21和第三制冷剂腔31,这样,流道与制冷剂腔形成为一个整体,且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22以及第三流道32分别包裹于第一制冷剂腔11、第二制冷剂腔21和第三制冷剂腔 31的四周,提高了换热效率。进入第三流道32内的空气发生冷凝,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流向第三流道32底部的冷凝水出水口。
此外,可选地,换热器10可与第一流道12独立设置。换句话说,换热器10可以位于第一流道12内,也可位于第一流道12外,只要换热器10能与第一流道12发生热交换即可。
进一步地,冷凝器20可与第二流道22独立设置。换句话说,冷凝器20可以位于第二流道22内,也可位于第二流道22外,只要冷凝器20能与第二流道22发生热交换即可。
更进一步地,蒸发器30可与第三流道32独立设置。换句话说,蒸发器30可以位于第三流道32内,也可位于第三流道32外,只要蒸发器30能与第三流道32发生热交换即可。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凝器20设在换热器10的上方,且蒸发器30设于换热器10的下方。也就是说,蒸发器30位于冷凝器20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 10内的制冷剂受热发生解析,制冷剂变为气态向上进入冷凝器20内,进入冷凝器20内的制冷剂散发热量变为液态,在压力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液态制冷剂由第二制冷剂腔21流向第三制冷剂腔31,经过蒸发器30的蒸发作用,液态制冷器重新变为气态,向上进入换热器10。这样,只需加热换热器10,无需额外能量即可实现制冷剂的循环,节能效果好。
一些示例中,第一换向装置51具有相互可切换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换向装置 51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流道12与第一入口41和第一出口42接通,且第一换向装置51在第二状态下第三流道32与第一入口41和第一流道12接通。换句话说,通过调节第一换向装置51,可以使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流道12与第一入口41和第一出口42连通,空气从第一入口41进入第一流道12,从第一出口42排出;当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三流道32与第一入口41和第一流道12接通,空气从第一入口41进入第三流道32后进入第一流道12。
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流道12始终与第一出口42接通。当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时,空气从第一入口41进入第一流道12,从第一出口42排出;当干燥装置100 处于第二状态时,空气从第一入口41进入第三流道32后进入第一流道12,最后从第一出口42排出。也就是说,第一流道12与第一出口42之间无开关或阀门,无论干燥装置100 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空气都将通过第一流道12流向第一出口42后排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换向装置51包括第一三通阀511和第二三通阀512,第一三通阀511分别与第一入口41、第三流道32以及第二三通阀512相连,第二三通阀512 分别与第一三通阀511、第一流道12和第三流道32相连。当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三通阀511连通第一入口41、第二三通阀512,第二三通阀512连通第一三通阀 511和第一流道12。当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三通阀511连通第三流道32,第三流道32连通第一流道12或第二三通阀512,若第三流道32连通第二三通阀512,则第二三通阀512连通第三流道32和第一流道12。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气流驱动件70和加热器60依次串接于第一入口41和第一三通阀511之间。换言之,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时,气流驱动件70驱动空气进入第一入口41后进入气流驱动件70,之后经过加热器60加热进入第一流道12,最后从第一出口42流出;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时,气流驱动件70驱动空气进入第一入口 41后进入气流驱动件70,此时加热器60关闭,空气随后进入第三流道32冷凝之后进入第一流道12加热,最后从第一出口42流出。当然,气流驱动件70的位置并不限于第一入口 41与第一三通阀511之间,例如,气流驱动件70也可设于第一流道12内,还可设于第一流道12与第一出口42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干燥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换向结构53,第二换向结构53分别与第二入口43、第二出口44以及第二流道22相连,其中,第二换向结构53具有相互可切换的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二换向结构53在第三状态接通第二入口43和第二出口44,第二换向结构53在第四状态将第二流道22与第二出口44和第二入口43接通。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三状态时,水流从第二入口43进入后直接从第二出口44流出;干燥装置100处于第四状态时,水流从第二入口43进入第二流道22加热后从第二出口44流出,这部分水流对第二制冷剂腔21内的制冷剂起到冷却作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二换向结构53包括第三三通阀531和第四三通阀532,第三三通阀531分别与第二入口43、第二流道22以及第四三通阀532相连,第四三通阀532 分别与第二出口44、第二流道22和第三三通阀531相连。干燥装置100处于第三状态时,水流从第二入口43进入干燥装置100后流经第三三通阀531随后流经第四三通阀532,最后直接从第二出口44流出;干燥装置100处于第四状态时,水流从第二入口43进入干燥装置100后流经第三三通阀531随后进入第二流道22加热后流向第四三通阀532,最后从第二出口44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包括:机体和干燥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换热器10、冷凝器20和蒸发器30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能量利用率高,第一入口41和第一出口42均位于洗涤腔内,实现空气的内循环,更加安全。
具体而言,机体内具有洗涤腔和进水腔。干燥装置100为上述的干燥装置100,第一入口41和第一出口42均连通所述洗涤腔,第二入口43连接水源或所述进水腔,或者第二入口43同时连接水源和所述进水腔,且第二出口44连接所述进水腔。
洗涤腔内的温湿气体通过第一入口41进入干燥装置100,经过干燥后从第一出口42 流回洗涤腔,这样,洗涤电器与外界环境不发生气体交换,热湿空气不会挥发到外界环境而腐蚀橱柜等,更加安全。以第二入口43连接水源为例,加热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水源流水通过第二入口43直接进入干燥装置100内的进水腔,加热装置处于第四状态时,水源流水通过第二入口43进入第二流道22后流出,最后通过第二出口44流进进水腔,外接水源的进水温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以第二入口43连接进水腔为例,加热装置处于第四状态时,进水腔内的水通过第二入口43进入第二流道22后流出,最后通过第二出口 44回流到进水腔,这样,也实现了水流的内循环,节约用水。以第二入口43同时连接进水腔和水源为例,开始阶段采用进水腔进水内循环,进水腔中水温达到一定值时,无法起到理想的降温效果,采用水源进水,当进水腔中水温下降到一定值时,可以再次启用进水腔进水,这样,干燥装置100既实现了节约用水,又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碗机1,包括:内胆200、水杯300和干燥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换热器10、冷凝器20和蒸发器30之间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内循环,能量利用率高,第一入口41和第一出口42均位于内腔内,实现空气的内循环,更加安全。
具体而言,水杯300设于内胆200底部并与内胆200连通。干燥装置100为上述的干燥装置100,第一入口41和第一出口42分别连通内胆200内的上部和下部,第二入口43 连接水源和/或水杯300,且第二出口44连接水杯300。
洗碗机1的整体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内胆200、第一入口41、气流驱动件 70、加热器60、第一三通阀511、第二三通阀512、第三三通阀531、第四三通阀532、第一开关结构521、第二开关结构522、第三开关结构523、节流件80、水杯300、冷凝器20、蒸发器30、换热器10,其中换热器10内部制冷剂包含有吸附剂(固态如石墨)和制冷剂 (如甲醛、甲醇等),换热器10、蒸发器30、冷凝器20均为内外两层结构,内部为制冷剂通道,也即第一制冷剂腔11、第二制冷剂腔21和第三制冷剂腔31,外部为气体或水流通道,也即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22和第三流道32。
下面详细介绍洗碗机1的工作过程,洗碗机1工作共分为三个过程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加热解析过程,参考图1和图2,此时洗碗机1为主洗阶段,此时向水杯300内通入冷水,第二三通阀512左右接通,第一三通阀511上和左接通,第三三通阀531 和第四三通阀532左右接通,第一开关结构521打开,第二开关结构522、第三开关结构 523关闭;此时气流驱动件70和加热器60同时工作,内胆200中的空气通过第一入口41 被气流驱动件70抽出并被加热器60加热后进入换热器10中,再通过第一出口42回到内胆200中,同时换热器10被加热,里面的吸附剂受热,当超过解析温度压力时,发生解析,制冷剂通过第一开关结构521进入冷凝器20中,待一定时间解析完成后,关闭第一开关结构521,关闭加热器60和气流驱动件70,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留在冷凝器20中,完成加热解析过程,为制冷剂的冷凝并加热漂洗进水做准备。
第二阶段:冷凝加热过程,参考图1和图3,此时洗碗机1为漂洗阶段,此时需要热水漂洗,第四三通阀532右和上接通,第三三通阀531三通阀左和上接通,第一开关结构521、第二开关结构522和第三开关结构523关闭,进水从第二入口43进入水杯300前先通过冷凝器20,漂洗进入的冷水冷却冷凝器2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使其变为低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打开第二开关结构522,在压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液体制冷剂会通过节流件 80进入蒸发器30中,同时由低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变成一定温度与压力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一定时间后,关闭第二开关结构522,同时漂洗进水被制冷剂加热到一定温度,完成冷凝加热过程,为温湿空气的干燥做准备。
第三阶段:吸附制冷干燥过程,参考图1和图4,可以理解,漂洗完毕后,内胆200 中充满温湿空气,干燥过程中,第二三通阀512左和下接通,第一三通阀511上和下接通,第三三通阀531和第四三通阀532关闭,第三开关结构523打开,第一开关结构521和第二开关结构522关闭,气流驱动件70打开,加热管关闭;内胆200中的高温高湿空气被气流驱动件70抽出,先进入蒸发器30中,同时蒸发器30中的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因第三开关结构523打开与换热器10连通,由于换热器10内的制冷剂已经在先前主洗阶段被解析为制冷剂和吸附剂,吸附剂具有吸附制冷剂的作用,蒸发器30中的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不断蒸发变成气体制冷剂,被换热器10中的吸附剂吸附,同时蒸发器30由于制冷剂不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效果换热器10在吸附过程中会放出一定热量。进入蒸发器30中的高温高湿空气被冷却至露点温度以下,冷凝水经冷凝水出口321回流至水杯300,冷却后的空气再进入换热器10中带走吸附剂吸附过程中放出热量,最后通过第一出口42回到内胆200,从而完内胆200内热湿空气除湿加速干燥的过程。同时换热器10重新吸附制冷剂,为下一次解析做准备。
下一个循环,重复第一、第二、第三阶段。
对于干燥装置100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1的其它构成以及操作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制冷剂腔和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换热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一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一出口;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二制冷剂腔和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连接第二入口且出口连接第二出口;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第三制冷剂腔和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换热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入口且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
用于使所述第一入口选择性地接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换向装置;
用于加热所述换热器的加热器;
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入口流向所述第一出口的气流驱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腔内的制冷剂适于在加热后进入所述第二制冷剂腔,所述第二制冷剂腔内的制冷剂适于在冷凝后进入到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且所述第三制冷剂腔的制冷剂适于在蒸发后进入所述第一制冷剂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结构,所述第一开关结构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腔和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用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和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所述第三开关结构用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和所述第一制冷剂腔之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剂腔与所述第三制冷剂腔之间连接有节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第三流道均呈壳体形状,所述第一制冷剂腔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制冷剂腔设于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三制冷剂腔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且所述第三流道的底部具有冷凝水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换热器的上方,且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具有相互可切换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接通,且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流道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始终与所述第一出口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第三流道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和所述加热器依次串接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
第二换向结构,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出口以及所述第二流道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具有相互可切换的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在所述第三状态接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在第四状态将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入口接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结构包括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第四三通阀相连,所述第四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三通阀相连。
12.一种洗涤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具有洗涤腔和进水腔;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均连通所述洗涤腔,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水源和/或所述进水腔,且第二出口连接所述进水腔。
13.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
水杯,所述水杯设于所述内胆底部并与所述内胆连通;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内胆内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水源和/或所述水杯,且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水杯。
CN201820048309.1U 2018-01-10 2018-01-10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Active CN208784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8309.1U CN208784670U (zh) 2018-01-10 2018-01-10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8309.1U CN208784670U (zh) 2018-01-10 2018-01-10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4670U true CN208784670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8309.1U Active CN208784670U (zh) 2018-01-10 2018-01-10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4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919A (zh) * 2022-01-07 2022-05-13 陈行 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919A (zh) * 2022-01-07 2022-05-13 陈行 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
CN114468919B (zh) * 2022-01-07 2023-11-24 广东荣创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7607U (zh)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装置
CN108042085A (zh)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CN110410904A (zh) 一种紧凑化及高性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11110155B (zh) 一种热泵式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36865A (zh) 具有保温干燥机构的电冰箱
CN109077688A (zh) 洗涤电器
CN105105695A (zh) 热泵式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及热泵式洗碗机
CN108759138A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制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WO2015077150A1 (en) Combination phase separator and drier for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N108113618A (zh) 干燥模块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08784670U (zh)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CN201992900U (zh) 低噪声冰箱
CN108888215A (zh) 洗涤电器
CN201243841Y (zh) 一种具有加湿、除湿功能的冷藏陈列柜
WO2021239125A1 (zh) 洗涤电器
CN208920434U (zh) 空调式洗涤电器
CN108118507A (zh) 立柜式热泵节能干衣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4950861U (zh) 热泵式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及热泵式洗碗机
CN108836209A (zh) 洗涤电器
CN209315776U (zh) 洗涤电器
US20150300710A1 (en) Phase separator for a sealed system
CN209153559U (zh) 洗涤电器
CN208973724U (zh) 洗涤电器
CN209153520U (zh) 洗涤电器
CN208435585U (zh) 干燥模块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4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