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3125U -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3125U
CN208783125U CN201821066641.7U CN201821066641U CN208783125U CN 208783125 U CN208783125 U CN 208783125U CN 201821066641 U CN201821066641 U CN 201821066641U CN 208783125 U CN208783125 U CN 208783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higher temperature
heating controller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induction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66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Mercury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Mercury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Mercury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Mercury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66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3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3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31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涉及加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筒和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电磁加热筒包括内层的料筒、中间层的保温棉和外层缠绕的高温线电磁线圈,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顺时针紧密缠绕在保温棉上,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的缠绕线间保持有效间距,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容电感量及电流范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筒的中间层设有保温棉,有效阻止料筒内热量流失,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高温线电磁线圈的缠绕方式使电路中电流达到特定的范围,从而使电磁加热装置的发热效率提高,故障率降低,使用寿命延长。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热行业,普遍采用是的电阻丝和石英加热方式,而这种传统的加热方式,其热效率比较低,电阻丝和石英主要是靠通电后,自身发热然后再把热量传递到料筒上,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这种加热效果的热量利用率最高只有50%左右,另外的50%左右的热量都散发到空气中,所有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方式的电能损失高达50%以上。而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使得铁质金属管道自身发热,再加上隔热材质,防止管道热量的散发,热利用率高达95%以上,理论上间节电效果可达到50%以上,但考虑到不同质量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不太相同的,以及不同的生产设备和环境,所有电磁加热节能的效果一般至少能够达到30%,最高能够达到70%。
近年来,我国的电磁感应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已发展到各行各业,如:塑料机械设备、取暖管道、真空镀膜加热、油路液压系统的预加热等领域。电磁加热是存在着一定量的辐射,但电磁加热的辐射量是绝对对人体无害,经测定电磁加热装置的辐射量是手机的1/60,基本和家用的40瓦日光灯差不多的辐射量,根本无害;目前在医院里有许多病可以通过电磁理疗的方法治病,所以说电磁加热的磁力线辐射并不构成对人体的伤害。现有技术中电磁感应线圈不同的缠绕方式和高效隔热层会使电路设计中电流过大或过小,从而致使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易出现故障和使用寿命过短,同时发热效率不稳定。
因此,现需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解决上述节能效果低、不环保、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发热效率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环保、装置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发热效率高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筒和电磁加热控制器,还包括线接头、电线槽和连接线,所述电磁加热筒包括内层的料筒、中间层的保温棉和外层缠绕的高温线电磁线圈,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两端引线通过线接头与连接线一头相接,所述连接线另一头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相接,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两端引线、线接头和部分连接线固定在电线槽中,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顺时针紧密缠绕在保温棉上,所述保温棉表面用耐高温布裹好固定,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的缠绕线间保持有效间距范围为5-1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容电感量及电流范围: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为1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4.5A;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为1.5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6.5-7A;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为2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8-9A;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为2.5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9-12A;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为4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60-80uH,电流范围为16-18A。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一组的长度为20m。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功率为2.5KW时,使用2-4mm2的高温线电磁线圈。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功率为2.5KW时,与之配套电感量在冷机启动时为110-130uH,冷机最高工作电流为10A。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功率为3-5KW时,使用4-6mm2的高温线电磁线圈。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功率为5KW时,与之配套电感量在冷机启动时为80-110uH,冷机最高工作电流为20A。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棉缠绕厚度为16-2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底部与料筒之间的距离为17-2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两端的引线长度应为1-2m,若所述引线过长,将两根引线相互缠绕,固定在电线槽中,然后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的连接线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高温线电磁线圈在保温棉上顺时针紧密缠绕,缠绕线间距因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不同而改变,并且通过调节缠绕线间距,当缠绕线间距范围为5-10mm时,电磁加热控制器功率与之相匹配的电容电感量及电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电磁加热线圈底部与加热物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使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流大小适中,电路稳定,从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发热效率高,装置不易出现故障,保障装置的使用寿命;料筒上缠绕厚度为16-20mm均匀的保温棉,使电路中电流不会过大或过小,也不容易引起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损坏和故障,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他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筒和电磁加热控制器6,还包括线接头4、电线槽7和连接线5,所述电磁加热筒包括内层的料筒1、中间层的保温棉2和外层缠绕的高温线电磁线圈3,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两端引线通过线接头4与连接线5一头相接,连接线5另一头与电磁加热控制器6相接,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两端引线、线接头4和部分连接线5固定在电线槽7中,高温线电磁线圈3顺时针紧密缠绕在保温棉2上,保温棉2缠绕厚度为16-20mm,并且保温棉2表面用耐高温布裹好固定。高温线电磁线圈3一组的长度为20m,高温线电磁线圈3的缠绕线间保持有效间距,高温线电磁线圈3底部与料筒1之间的距离为17-20mm,高温线电磁线圈3两端的引线长度应为1-2m,若所述引线过长,将两根引线相互缠绕,固定在电线槽7中,然后与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连接线5相接。
高温线电磁线圈3缠绕线的有效间距范围为5-10mm时,电磁加热控制器6与之相匹配电容电感量及电流的范围为:当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1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4.5A;当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1.5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6.5-7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2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8-9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2.5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9-12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4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60-80uH,电流范围为16-18A。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2.5KW时,使用2-4mm2的高温线电磁线圈3,与之配套电感量在冷机启动时为110-130uH,冷机最高工作电流为10A;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3-5KW时,使用4-6mm2的高温线电磁线圈3,当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5KW时,与之配套电感量在冷机启动时为80-110uH,冷机最高工作电流为20A。
当缠绕线在有效间距内调节时,电磁加热控制器6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容电感量及电流范围,并且电磁加热线圈6底部与加热物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使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流大小适中,电路稳定。
同一批次PC机节能改造前后对照表如下:
从以上对照表可以看出,经过改造的PC机(即电磁线圈加热)单位产量的节能量为3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高温线电磁线圈3绕制不能用铝丝来固定或高温线电磁线圈3上放置铝板。
还需注意的是,第一次通电加热时,用钳型电流表来测量220V电源线上的输入电流是否在10A以下,超过10A以上的则需要将所绕的电磁加热线圈3增加电感量,否则会引起电磁加热装置的损坏,另外,二相220V的电线及高温线要固定牢固,要用缠绕管扎紧和固定。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筒和电磁加热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接头(4)、电线槽(7)和连接线(5),所述电磁加热筒包括内层的料筒(1)、中间层的保温棉(2)和外层缠绕的高温线电磁线圈(3),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两端引线通过线接头(4)与连接线(5)一头相接,所述连接线(5)另一头与电磁加热控制器(6)相接,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两端引线、线接头(4)和部分连接线(5)固定在电线槽(7)中,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顺时针紧密缠绕在保温棉(2)上,所述保温棉(2)表面用耐高温布裹好固定,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的缠绕线间保持有效间距范围为5-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容电感量及电流范围: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1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4.5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1.5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6.5-7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2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8-9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2.5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100-110uH,电流范围为9-12A;电磁加热控制器(6)功率为4KW时,所匹配的电感量为60-80uH,电流范围为16-18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一组的长度为2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2.5KW时,使用2-4mm2的高温线电磁线圈(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2.5KW时,与之配套电感量在冷机启动时为110-130uH,冷机最高工作电流为10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3-5KW时,使用4-6mm2的高温线电磁线圈(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功率为5KW时,与之配套电感量在冷机启动时为80-110uH,冷机最高工作电流为20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2)缠绕厚度为16-2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底部与料筒(1)之间的距离为17-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线电磁线圈(3)两端的引线长度应为1-2m,若所述引线过长,将两根引线相互缠绕,固定在电线槽(7)中,然后与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连接线(5)相接。
CN201821066641.7U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83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641.7U CN208783125U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641.7U CN208783125U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3125U true CN208783125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664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83125U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3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83125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842969Y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4773507U (zh) 一种医用管材挤塑机的加热装置
CN208706268U (zh) 一种柔性低电压大电流水冷电缆
CN105150495A (zh) 一种锦纶螺杆挤出机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CN203165616U (zh) 一种可调电感器
CN206600920U (zh) 电磁感应式螺栓加热装置
CN205326242U (zh) 螺杆挤出机加热系统
CN211503624U (zh) 一种基于电磁加热的内热式热风供应装置
CN108790086A (zh) 一种注塑机电磁感应加热均热装置
CN206369251U (zh) 一种分段式远距离电磁加热暖气
CN209744499U (zh) 新型电磁感应制热取暖装置
CN209232549U (zh) 一种液体冷却式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
CN204451155U (zh) 高频电磁感应片材机模头加热装置
CN102418990A (zh) 电磁感应式换热器
CN207402242U (zh) 一种无铅锡炉的加热结构
CN201499339U (zh) 用于管状或杆状构件的磁轭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1188696Y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20582238U (zh) 一种金属锂管道控温装置
CN206219209U (zh) 一种艾奇逊炉头导电电极冷却装置
CN2457836Y (zh) 电磁涡流加热装置
CN209013319U (zh) 一种用于暖气的变频电磁采暖装置
CN206923068U (zh)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圈
CN208368310U (zh) 一种新型电感器
CN207166805U (zh) 电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