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5711U -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5711U
CN208775711U CN201821357956.7U CN201821357956U CN208775711U CN 208775711 U CN208775711 U CN 208775711U CN 201821357956 U CN201821357956 U CN 201821357956U CN 208775711 U CN208775711 U CN 208775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ller
main shaft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79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云飞
芦秀锋
霍玉亮
卢贺
卢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Ouke Plastic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Ouke Plastic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Ouke Plastic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Ouke Plastic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79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5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5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5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包括主轴、辊筒、支撑件和密封件,所述主轴为贯穿整个托辊走向的圆钢,所述辊筒为圆筒,所述主轴分别通过支撑件和密封件与辊筒连接,所述密封件为设置在辊筒两端头的圆柱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圆内侧具备肋板,所述外壳内部依次设置有滚动轴承、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卡持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厚度逐渐增加的卡持圈,将密封件牢牢固定在主轴上,杜绝了卡簧可能对聚乙烯材料的托辊造成的伤害,也由于减少了卡簧的安装沟槽结构,减少了主轴的受力薄弱点,有效的降低了托辊轴的变形和断裂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分子量100万以上的聚乙烯,是一种线型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具有耐磨,不易损伤皮带,自润滑性优良的特点被广泛使用。目前,皮带运输机的配托辊也广泛采用这种材料制成,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它占了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产生了70%以上的阻力,因此托辊的质量尤为重要。使用过程中,其防尘、防水性能好,抗腐蚀性,抗老化性强,耐弱酸,弱碱和有机溶剂的腐蚀,在扬灰环境中也能使用。然而为使其运转平稳、节能可靠,托辊的转动部分的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轴承的防水性能和防尘性能直接影响托辊的质量及使用寿命,而轴承的防水性能和防尘性能又影响旋转阻力的大小和托辊的灵活度,从而间接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以及整机的驱动功率。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50762U提供了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及其应用的托辊和带式输送机,该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轴承座以及位于轴承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密封件、外密封件和外端盖,内密封件的外侧端和外密封件的内侧端设有相互嵌套的环形凸筋和环形凹槽;外密封件的外侧端和外端盖的内侧端设有相互嵌套的环形凸筋和环形凹槽,环形凸筋和环形凹槽共中轴线,外密封件与内密封件及外端盖之间形成迷宫间隙,采用该种轴承密封结构的托辊和带式输送机,由于托辊具有很好的防尘、防水性能,即便应用于粉尘和雨水等恶劣环境中,托辊的使用寿命也能得到保证,并且旋转阻力小,托辊的灵活度好,从而利于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托辊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生产成本得以大幅降低。公告号CN206142340U公开了一种双层辊筒结构托辊,包括中间的托辊轴和外周的辊筒,还包括托辊轴和辊筒两端通过卡簧固定的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的轴承、用于密封轴承的密封结构,以及位于密封结构外端不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有两层,分别为内侧的内层辊筒和外侧的外层辊筒,内层辊筒的内表面均布有筋条,且与之对应的轴承座底部也设置有轴承座筋条,内层辊筒和外层辊筒的端头部通过扣环扣合到一起,该托辊的辊筒为双层,且为材料不一样的非金属材质,可适用于强腐蚀场合,而且内层辊筒为较硬的材质,起到了整体支撑效果,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然而,这些托辊在轴承的定位和解决轴向窜动时,均采用了卡簧,并不可避免的在主轴上设置了卡簧槽,这种设置一方面使得托辊再受到较大轴向力时卡簧受力导致密封件位移,使得摩擦损坏,另一方面也使得主轴开槽后强度下降增加了托辊的薄弱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采用厚度逐渐增加的卡持圈,将密封件牢牢固定在主轴上,杜绝了卡簧可能对聚乙烯材料的托辊造成的伤害,也由于减少了卡簧的安装沟槽结构,减少了主轴的受力薄弱点,有效的降低了托辊轴的变形和断裂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包括主轴、辊筒、支撑件和密封件,所述主轴为贯穿整个托辊走向的圆钢,所述圆钢两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在圆钢径向截面设置的沿两条互相平行的弦切割而成;
所述辊筒为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贯通的沟槽;所述主轴分别通过支撑件和密封件与辊筒连接;所述支撑件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用于在辊筒内部起支撑作用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具备肋板,所述肋板设置在辊筒的沟槽内;
所述密封件为设置在辊筒两端头的圆柱体,包括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圆内侧具备肋板,所述外壳内部依次设置有滚动轴承、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卡持圈,所述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卡持圈均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所述内密封圈的左侧紧贴轴承,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紧贴主轴;所述中密封圈轴向两侧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二凹槽和位于右侧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下端深入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端深入第二凹槽;所述外密封圈的左侧具备支撑凸起和第四凹槽,所述支撑凸起紧贴主轴,且深入主轴与第三凹槽下端之间,所述第四凹槽的下端伸入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上端深入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上端紧贴外壳,所述支撑凸起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卡持圈的左侧具备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由尖端起逐渐加厚。
进一步的,所述辊筒和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凹槽的下端设置有缺口使其更易在紧固凸起的压力下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重密封相互扣接的方式解决了托辊轴承的密封问题,且多重密封在转动状态时防漏性能更好,极大的改善了托辊的使用环境条件,将有效的增加托辊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厚度逐渐增加的卡持圈,卡持圈进入密封件后将密封件向两侧撑开,将密封件牢牢固定在主轴上,杜绝了卡簧可能对聚乙烯材料的托辊造成的伤害,也由于减少了卡簧的安装沟槽结构,减少了主轴的受力薄弱点,将有效的降低托辊轴的变形和断裂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件,11-外壳,12-滚动轴承,13-内密封圈,14-中密封圈,15-外密封圈,16-卡持圈,2-主轴,3-支撑件,4-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包括主轴2、辊筒4、支撑件3和密封件1,所述主轴2为贯穿整个托辊走向的圆钢,所述圆钢两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在圆钢径向截面设置的沿两条互相平行的弦切割而成,所述主轴2承担整个主轴2的支撑作用,托辊的通过主轴2固定在皮带输送机的机架上,所述固定槽的开设是为了更快速的将主轴2固定在机架上,防止其在机架上做无意义的转动,磨坏机架和主轴2。
所述辊筒4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贯通的沟槽;所述主轴2分别通过支撑件3和密封件1与辊筒4连接;所述支撑件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用于在辊筒4内部起支撑作用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具备肋板,所述肋板设置在辊筒4的沟槽内,所述辊筒4和支撑件3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12。通过这些设置,在托辊的长度较长时,其中间部位不会因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支撑的辊筒4的强度而变形,所述支撑件3可以为多个,均匀的设置在辊筒4内,更好的承担辊筒4和主轴2的承载作用。
所述密封件1为设置在辊筒4两端头的圆柱体,包括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外圆内侧具备肋板,所述外壳11内部依次设置有滚动轴承12、内密封圈13、中密封圈14、外密封圈15和卡持圈16,所述内密封圈13、中密封圈14、外密封圈15和卡持圈16均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所述内密封圈13的左侧紧贴轴承,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紧贴主轴2;所述中密封圈14轴向两侧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二凹槽和位于右侧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下端深入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端深入第二凹槽;所述外密封圈15的左侧具备支撑凸起和第四凹槽,所述支撑凸起紧贴主轴2,且深入主轴2与第三凹槽下端之间,所述第四凹槽的下端伸入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上端深入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上端紧贴外壳11,所述支撑凸起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卡持圈16的左侧具备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由尖端起逐渐加厚,所述第五凹槽的下端,即外密封圈15与主轴2接触位置,间隔均与设置有缺口使其下端断开更易在紧固凸起的压力下变形。本装置采用多重密封相互扣接的方式解决了托辊轴承的密封问题,且多重密封在转动状态时防漏性能更好,使得轴承内的润滑油更易得到保护,极大的改善了托辊的使用环境条件,将有效的增加托辊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厚度逐渐增加的卡持圈16,卡持圈16进入密封件1后将密封件1向两侧撑开,将密封件1牢牢固定在主轴2上,代替卡簧结构更好的实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杜绝了发生故障时卡簧可能对聚乙烯材料的托辊造成的伤害,也由于减少了卡簧的安装沟槽结构,减少了主轴2的受力薄弱点,对主轴2的受力更加有利,将有效的降低托辊轴受力或冲击时的变形和断裂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2)、辊筒(4)、支撑件(3)和密封件(1),所述主轴(2)为贯穿整个托辊走向的圆钢,所述圆钢两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在圆钢径向截面设置的沿两条互相平行的弦切割而成;
所述辊筒(4)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贯通的沟槽;所述主轴(2)分别通过支撑件(3)和密封件(1)与辊筒(4)连接;所述支撑件(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用于在辊筒(4)内部起支撑作用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具备肋板,所述肋板设置在辊筒(4)的沟槽内;
所述密封件(1)为设置在辊筒(4)两端头的圆柱体,包括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外圆内侧具备肋板,所述外壳(11)内部依次设置有滚动轴承(12)、内密封圈(13)、中密封圈(14)、外密封圈(15)和卡持圈(16),所述内密封圈(13)、中密封圈(14)、外密封圈(15)和卡持圈(16)均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所述内密封圈(13)的左侧紧贴轴承,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紧贴主轴(2);所述中密封圈(14)轴向两侧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二凹槽和位于右侧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下端深入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端深入第二凹槽;所述外密封圈(15)的左侧具备支撑凸起和第四凹槽,所述支撑凸起紧贴主轴(2),且深入主轴(2)与第三凹槽下端之间,所述第四凹槽的下端伸入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上端深入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上端紧贴外壳(11),所述支撑凸起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卡持圈(16)的左侧具备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由尖端起逐渐加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4)和支撑件(3)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槽的下端设置有缺口使其更易在紧固凸起的压力下变形。
CN201821357956.7U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Active CN208775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7956.7U CN208775711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7956.7U CN208775711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5711U true CN208775711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7956.7U Active CN208775711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5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6733B2 (en) Idler roll seal
CN105460544A (zh) 非接触对称迷宫式防水防尘托辊密封装置
CN208775711U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CN205151035U (zh) 一种可在线盘轴判断轴承状况的皮带改向辊
CN208775712U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密封装置
CN201432981Y (zh) 用于皮带运输机的托辊
CN204751362U (zh) 高强耐腐防磁抗静电复合材料托辊
CN201201045Y (zh) 长寿命连铸机旋转接头
CN201023961Y (zh) 皮带输送机托辊
CN210978197U (zh) 一种具有防漏脂功能的转盘轴承
CN211687053U (zh) 一种高速托辊
CN203903362U (zh) 一种可调预紧力的高密封托辊
CN209506888U (zh) 新型防水托辊
CN101863372A (zh) 自补偿密封装置
CN208560716U (zh) 复合材料托辊
CN207715557U (zh) 一种滚子轴承保持架
CN206590495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输送机专用托辊支撑装置
CN205423826U (zh) 油膜轴承及其辊颈密封装置
CN205908748U (zh) 辊轴密封结构
CN105253574A (zh) 一种可在线盘轴判断轴承状况的皮带改向辊及其使用方法
CN208868867U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
CN203865470U (zh) 高密封防护油封
CN201686295U (zh) 自补偿密封装置
CN212202429U (zh) 一种软管泵侧辊及软管泵
CN201132696Y (zh)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