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2696Y -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 Google Patents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2696Y
CN201132696Y CNU2007200655916U CN200720065591U CN201132696Y CN 201132696 Y CN201132696 Y CN 201132696Y CN U2007200655916 U CNU2007200655916 U CN U2007200655916U CN 200720065591 U CN200720065591 U CN 200720065591U CN 201132696 Y CN201132696 Y CN 20113269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egment
roll shaft
carrying roller
ring
roller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55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655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269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269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269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它包括辊轴、设置于辊轴上的辊筒和轴承,其辊筒由中心孔径相同或中心孔径不同的环形片组成环形片单元且分别与数个轴承适配并经压盖及锁定杆、锁紧螺母串装集成于辊轴上,其辊轴一端处的轴承经轴承内圈直接固定于该辊轴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废旧橡胶带片、废旧输送带片、废旧轮胎片加工成大、中、小三种中心孔径的环形片,并按中心孔径相同或中心孔径不同组成环形片单元且分别与数个轴承适配并经压盖及锁定杆、锁紧螺母串装集成于辊轴上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们长期想解决但一直未彻底解决的密封、漏油、磨损,耐酸,耐碱等综合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各种皮带输送机的托辊装置中。

Description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辊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皮带输送机的托辊装置中,其托棍为易损件,使用寿命都非常短,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得更换一次,它给皮带输送机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维修任务和较大的经济负担,它成了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究其根源是因托辊长期运行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它主要涉及托辊上的轴承座及端盖的密封问题,导致轴承内部进沙、漏油,致使轴承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影响了托辊的使用寿命;而目前使用的托辊种类较多,其托辊的辊筒由最初的铁质、钢质的,发展到陶瓷的、橡胶的、尼龙的、纤维的、聚石的等等,因材质的不同,其结构又各有差异,钢铁结构的辊筒,磨损后形成刀口,容易拉伤皮带;其他结构的辊筒,不是因所用材料与皮带材质的磨损不同步,就是因轴承未能彻底密封,导致辊筒被沙粒卡死。而轴承的密封结构大多采用了在轴承外端或轴承内端设置橡胶密封或塑料密封或迷宫密封装置,这些装置涉及的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容易进尘土,密封效果差,而且橡胶或塑料密封制品容易老化、变形和磨损,使用寿命短。所以,轴承的密封与辊筒的内部结构成了托辊使用寿命短的两大关键因素。
为了解决轴承座及端盖的密封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87602Y的一种“抗静电、阻燃、PVC塑料托辊”,它公开了由辊体、轴承座、轴、轴承、和密封件所组成,它的辊体是一个薄壁圆柱筒,它的两端由两个具有深凹孔的轴承座的外圆和止口所支承,轴承座的外圆与辊体的内孔相配合,辊体轴承座通过轴承支承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的PvC塑料的轴上,在两轴承的外边装有多个内片和外片组成的径向迷宫式油封,迷宫式油封的内外片分别用内卡环和外卡环固定在轴和轴承座上,在两迷宫式油封外边装有单舌片的橡胶防尘罩。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50179Y的一种“胶带运输机托辊”,公开了将其轴承座位于筒体端部轴承外侧设置,与轴为动配合,轴承座既起到固定轴承的作用,又直接起到密封作用。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480338Y的“一种橡胶托辊”,它公开了包括主轴、橡胶垫圈、固定片的橡胶托辊,其所述橡胶垫圈至少为两个,而且沿主轴轴向排列,而且橡胶垫圈之间利用螺杆相连接,螺杆的两端固定在固定片上。还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503044Y的一种“橡胶托辊”,公开了包括一主轴、一环形橡胶轴套、一固定装置的一种用在传送带上的橡胶托辊,所述环形橡胶轴套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主轴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均只考虑了存在于托辊装置中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对防尘、密封、漏油以及使用寿命短等综合性的问题,还尚未有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它既防尘效果好又使用寿命长还能充分利用现有废旧材料作辊筒基材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防尘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强,耐磨损,耐腐蚀,易维护,安全实用,保护皮带免受损伤,使用寿命长,取材方便和节约原料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它包括辊轴、设置于辊轴上的辊筒和轴承,辊筒由中心孔径相同或中心孔径不同的环形片组成环形片单元且分别与数个轴承适配并经压盖及锁定杆、锁紧螺母串装集成于辊轴上,其辊轴一端处的轴承经轴承内圈直接固定于该辊轴上。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环形片的中心孔径分别设适配的大孔、中孔、小孔三种,其环形片的每片厚度各不相同。
环形片大孔的直径是与轴承外圈的外径适配。
环形片中孔的直径是与轴承外圈的外侧端面适配。
环形片小孔的直径是与辊轴的外径适配。
环形片中心孔径的外周设锁定杆孔,该锁定杆孔为二个以上均布。
辊筒的两压盖外侧的辊轴上适配设有环槽及密封卡簧和密封膜片。
辊轴的两端头设定位肩轴。
环形片选用废旧橡胶带片或废旧输送带片或废旧轮胎片制作。
环形片是采用液压紧固装置将其压制成多道密封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废旧材料加工成大、中、小三种中心孔径的环形片,并由中心孔径相同或中心孔径不同的环形片组成环形片单元且分别与数个轴承适配并经压盖、锁定杆、锁紧螺母及液压紧固工艺压制串装集成于辊轴上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们长期想解决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密封、漏油、磨损,腐蚀,皮带容易受损伤等综合问题。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
1、利用现有废旧橡胶带片、废旧输送带片、废旧轮胎片制作环形片,且将环形片中心孔径设为大、中、小三种孔分别与轴承、辊轴适配并采用液压紧固工艺将各环形片单元压制成多道密封单元,其辊筒的防尘、密封效果特别好;
2、环形片既是密封件又是辊筒件,既简化了结构,又减少了零部件,制造成本非常低廉,又充分利用了现有废旧材料作辊筒基材,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资源;
3、辊轴的辊筒两端压盖的外侧设环槽,环槽内设密封卡簧和密封膜片,再次在辊轴上增加了密封层,进一步提高了辊筒的防尘、密封效果;
4、采用废旧的橡胶带片、输送带片和轮胎片制作的环形片,它既含橡胶又含纤维,且与输送带材质相同,辊筒强度好,耐酸、耐碱、耐腐蚀,易维护,安全实用,它们相互传送过程中的摩擦最小,磨损量最少,实现了输送带和辊筒使用寿命的同步延长,有利于环保和节能;
5、环形片为轴向排列,且每片均为纵向受力,集成后的辊筒抗冲击性好,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各种皮带输送机的托辊装置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托辊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片与轴承适配并经压盖及锁定杆串装于辊轴上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片中心孔径为大孔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片中心孔径为中孔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片中心孔径为小孔的主视图。
图中1、辊轴,11、定位肩轴,2、辊筒,3、轴承,31、轴承内圈,32、轴承外圈,4、环形片,41、大孔,42、中孔,43、小孔,44、锁定杆孔,5、压盖,6、锁定杆,7、锁紧螺母,8、环槽,9、密封卡簧,10、密封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5,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它包括辊轴1、设置于辊轴1上的辊筒2和轴承3,辊筒2由中心孔径相同或中心孔径不同的环形片4组成环形片单元且分别与数个轴承3适配并经压盖5及锁定杆6、锁紧螺母7串装集成于辊轴1上;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废弃物料,环形片4选用废旧橡胶带片或废旧输送带片或废旧轮胎片制作。为了达到压紧均匀的效果,环形片4中心孔径的外周设二个以上均布的锁定杆孔44;为便于托辊的安装,辊轴1的两端头设支撑定位肩轴11。为便于环形片4与环形片4,环形片4与轴承3以及环形片4、环形片4单元、轴承3组成多道密封单元,将环形片4的中心孔径分别设为大孔41、中孔42、小孔43三种;大孔41与轴承外圈32的外径相适配,中孔42与轴承外圈32的外侧端面相适配,小孔43与辊轴1的外径相适配。为了节约资源和方便环形片4单元的组合,其环形片4的每片厚度各不相同,其组成环形片单元的环形片4数量为二片以上,也可以是单片。
为了使环形片4与环形片4的结合更牢固且能相互贴切于一体,除辊轴1一端处的轴承3经轴承内圈31直接固定于该辊轴1上作定位用轴承3外,其余轴承3的位置则为自由可调节位置,它随环形片4的安装、压紧紧固工序而向辊轴1的定位用轴承3端轴向微移和紧固,实现辊筒2的多道密封;环形片4可按相同中心孔径组成同孔径环形片单元,也可按不同中心孔径组成不同孔径环形片单元,如要环形片4起密封轴承的作用,需选用相同孔径的大孔41适配轴承外圈32的外径且环形片4的厚度适配轴承3的轴向长度,另外,轴承3两侧的密封则选用相同孔径的中孔42与轴承外圈32的外侧端面适配,再有,进一步的防尘、堵沙的密封效果是将相同孔径的小孔43装于辊轴1的最外端,它须与辊轴1的外径适配。它们也可按不同中心孔径组成环形片单元串装于轴承之间的辊轴1,可采用大、中、小间隔的方式组合适配,这样可多利用一些中心孔径不规范的废料。为了提高辊筒2的整体防尘、密封性能,辊筒2采用液压紧固工艺将各环形片4经液压装置压制成环形片4单元及多道密封单元。为了进一步提高辊筒2的防尘、密封效果,辊轴1上辊筒2两端压盖5的外侧增设环槽8,环槽8内设密封卡簧9和密封膜片10。
为了克服传统辊筒2用材和轴承3密封等缺陷,实现托辊的高效率运行、长寿命运行和全天候运行等综合功能,使之具有抗冲击力强,耐磨,耐蚀,密封,防尘,而且组装、维护方便,运行灵活、机动等特点,本实施方式选用废旧橡胶带片、废旧输送带片、废旧轮胎片制作环形片4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每一环形片4均随皮带输送机于辊轴1上产生纵向旋转力并与输送带的滚动张拉力同向作用,又因废旧橡胶带片、废旧输送带片、废旧轮胎片既是橡胶材料又含网状纤维,网状纤维结实、牢固,强度高,耐磨;橡胶耐腐蚀又有弹性,便于压紧和密缝;废旧橡胶带片、废旧输送带片、废旧轮胎片与输送带的基材材质相同,它们相互传送过程中的摩擦最小,磨损量最少且均匀度好,辊筒不易跑偏,可实现输送带和辊筒使用寿命的同步延长,有利于环保和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正常装配是:先将套装于辊轴1上的轴承3经该轴承内圈31直接固定于该辊轴1的一端,并根据辊轴1上轴承3近端一侧距辊筒2压盖5端的长度选取安装环形片4的数量,也可是单片环形片4;选取中心孔径为小孔43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中孔42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大孔41的环形片4数片,分别组成相同孔径的环形片4单元或不同孔径的环形片4单元套入轴承3近端一侧处的辊轴1上,在辊轴1的最外端再套上压盖5,并将它们的锁定杆孔44对中排好,然后取锁定杆6依次穿插入压盖5、环形片4的锁定杆孔6中,再从轴承3远端的一侧处的辊轴1依序套入合适厚度的中心孔径为大孔41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中孔42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小孔43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中孔42的环形片4数片、轴承3、中心孔径为大孔41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中孔42的环形片4数片、中心孔径为小孔43的环形片4数片、再套上压盖5,并同时将它们的锁定杆孔44套入锁定杆6上,最后用锁紧螺母7拧入锁定杆6的螺纹上,将其紧固为一体。
如要在两轴承3之间增加轴承3的数量,只要将轴承3安装位置定好,再依两轴承3之间的轴向长度配置合适厚度的中心孔径为大孔41的环形片4数片,并在轴承3两侧端同时配置好中心孔径为中孔42的环形片4数片或单片,其余按中心孔径不同的环形片4布设并组成环形片4单元补装在两轴承3之间的辊轴1空缺处,最后将其紧固为一体。
上述液压紧固工艺,它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弹性,使环形片4在高压中变形并于辊轴1上形成多道密封单元,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本领域的熟练人员还可对此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例如,构成辊筒的环形片、轴承以及环形片与轴承,环形片与环形片之间的结合方式等的修改和变换。然而,类似的这种变换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它包括辊轴(1)、设置于辊轴(1)上的辊筒(2)和轴承(3),其特征在于辊筒(2)由中心孔径相同或中心孔径不同的环形片(4)组成环形片单元且分别与数个轴承(3)适配并经压盖(5)及锁定杆(6)、锁紧螺母(7)串装集成于辊轴(1)上,其辊轴(1)一端处的轴承(3)经轴承内圈(31)直接固定于该辊轴(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的中心孔径分别设适配的大孔(41)、中孔(42)、小孔(43)三种,其环形片(4)的每片厚度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大孔(41)的直径是与轴承外圈(32)的外径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中孔(42)的直径是与轴承外圈(32)的外侧端面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小孔(43)的直径是与辊轴(1)的外径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中心孔径的外周设锁定杆孔(44),该锁定杆孔(44)为二个以上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辊筒(2)的两压盖(5)外侧的辊轴(1)上适配设有环槽(8)及密封卡簧(9)和密封膜片(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辊轴(1)的两端头设定位肩轴(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选用废旧橡胶带片或废旧输送带片或废旧轮胎片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形片的托辊,其特征在于环形片(4)是采用液压紧固装置将其压制成多道密封单元。
CNU2007200655916U 2007-12-27 2007-12-27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269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55916U CN201132696Y (zh) 2007-12-27 2007-12-27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55916U CN201132696Y (zh) 2007-12-27 2007-12-27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2696Y true CN201132696Y (zh) 2008-10-15

Family

ID=4006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55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2696Y (zh) 2007-12-27 2007-12-27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269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962A (zh) * 2010-08-17 2011-02-16 常熟市创新陶瓷有限公司 陶瓷轴套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962A (zh) * 2010-08-17 2011-02-16 常熟市创新陶瓷有限公司 陶瓷轴套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7206U (zh) 减速机上的密封装置
CN201132696Y (zh) 基于环形片的托辊
CN101214886A (zh) 基于环形片的托棍
CN209582804U (zh) 托辊的辊筒、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201713076U (zh) 高密封聚乙烯塑钢复合托辊
CN202063527U (zh) 重型复合材料托辊
CN207195450U (zh) 一种可拆卸的轴承
CN201568450U (zh) 一种滑轮轴承
CN201747771U (zh) 双列满装长圆柱滚子卡套轴承
CN201228728Y (zh) 转向节用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CN201545477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托辊
CN202226336U (zh) 一种锥形橡胶轮胎托辊
CN20756284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制粒机压辊
CN206838385U (zh) 一种轴承涂胶机构
CN105236238A (zh) 一种电梯层门系统的滚轮
CN2793454Y (zh) 三弯道腔隙式密封结构
CN219953981U (zh) 纺机用轴承
CN202245107U (zh) 一种缓冲橡胶轮胎托辊
CN102454696A (zh) 长寿命双列满装长圆柱滚子卡套轴承
CN205908748U (zh) 辊轴密封结构
CN2606093Y (zh) 挠性托辊
CN214331186U (zh) 一种长圆柱滚子轴承
CN201842474U (zh) 一种浸油式高强度耐磨尼龙托辊
CN218236439U (zh) 一种新型通油管
CN203757002U (zh) 弹力柔型变量密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