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4176U -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 Google Patents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4176U
CN208764176U CN201820905084.7U CN201820905084U CN208764176U CN 208764176 U CN208764176 U CN 208764176U CN 201820905084 U CN201820905084 U CN 201820905084U CN 208764176 U CN208764176 U CN 208764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double wedge
buffering piece
flexible buffering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50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灵
陈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050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4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4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4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该转接组件用于连接电动撑杆中的电机总成与螺杆,包括:转接头,用于与电机总成连接并绕一转动轴线周向旋转;转接座,具有收容螺杆的安装孔;柔性缓冲件,传动连接于转接头与转接座之间;柔性缓冲件绕转动轴线周向环设且柔性连接于转接头与转接座之间。上述转接组件中转接头在电机总成的带动下转动,转接头先将力矩传递给柔性缓冲件,然后再传递至转接座处以带动螺杆转动。当电机总成的输出端与螺杆之间存在同心度误差时,可以通过柔性缓冲件缓冲及补偿转接头与转接座之间的配合误差,进而可以补偿电机总成与螺杆之间的装配误差,避免两者直接刚性连接而产生转动不畅等问题。

Description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背景技术
电动撑杆是汽车后备箱尾门的重要配件,电动撑杆利用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完成尾门的自动打开和关闭。具体地,电动撑杆中的电机总成与螺杆连接,并带动螺杆转动,然后带动螺杆上的螺杆套沿轴向往复平移,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汽车尾门自动开启和关闭。
但是,由于制造误差的存在,螺杆和电机总成的输出端会存在同心度误差,会导致装配不顺甚至无法装配,即使装配成功,同心度的细微差别也会导致转动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螺杆与电机总成装配存在误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补偿同心度误差的转接组件。
一种转接组件,用于连接电动撑杆中的电机总成与螺杆,包括:
转接头,用于与所述电机总成连接并绕一转动轴线周向旋转;
转接座,具有收容所述螺杆的安装孔;
柔性缓冲件,传动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座之间;所述柔性缓冲件绕所述转动轴线周向环设且柔性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座之间。
上述转接组件中的转接头与电机总成连接,转接座通过安装孔与螺杆连接,而在转接头和转接座之间沿转动轴线周向设置柔性缓冲件,转接头在电机总成的带动下转动时,转接头先将力矩传递给柔性缓冲件,然后再传递至转接座处以带动螺杆转动。当电机总成的输出端与螺杆之间存在同心度误差时,由于转接组件中的转接头与转接座通过柔性缓冲件连接,可以通过柔性缓冲件缓冲及补偿转接头与转接座之间的配合误差,进而可以补偿电机总成与螺杆之间的装配误差,避免两者直接刚性连接而产生转动不畅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收容腔,所述柔性缓冲件套设于所述转接头外,并与所述转接头共同卡嵌于所述收容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齿,所述第一凸齿沿平行所述转动轴线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柔性缓冲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一凹槽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缓冲件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错位开设,所述转接头外周凸出设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二凹槽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缓冲件的内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转接头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凸齿,每个所述第二凸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缓冲件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凸齿,每个所述第一凸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啮合,且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凸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齿之间,所述柔性缓冲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二凸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圈,所述收容腔具有开口,所述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凸齿穿过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限位圈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开口处,且沿径向与所述第二凸齿及所述柔性缓冲件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设有所述开口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台,多个所述限位凸台沿圆周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圈卡设于多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二端为轴承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撑杆,包括电机总成、螺杆及上述转接组件,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螺杆设于所述转接座的所述安装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动撑杆中转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转接组件中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撑杆200,包括电机总成210、螺杆230及转接组件100,转接组件100连接于电机总成210与螺杆230之间,用于补偿电机总成210的输出端与螺杆230之间的同心度误差,提高装配精度。并且,电机总成210通过转接组件100将转矩传递至螺杆230,螺杆230转动时带动设于其上的螺杆套(图未示)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与螺杆套连接的套筒 (图未示)上下移动。
如图1-3所示,转接组件100用于连接电动撑杆200中的电机总成210与螺杆230,且转接组件100包括转接头10、转接座30及柔性缓冲件50。转接头 10用于与电机总成210连接并绕以转动轴线周向旋转,转接座30具有收容螺杆 230的安装孔31,柔性缓冲件50传动连接于转接头10与转接座30之间,且柔性缓冲件50绕转动轴线周向环设并柔性连接于转接头10与转接座30之间,转接头10绕转动轴线周向转动时挤压柔性缓冲件50并带动转接座30转动。可选地,柔性缓冲件50由缓冲胶制成。
上述转接组件100中的转接头10与电机总成210连接,转接座30通过安装孔31与螺杆230连接,而在转接头10和转接座30之间沿转动轴线周向设置柔性缓冲件50,转接头10在电机总成210的带动下转动时,转接头10先将力矩传递给柔性缓冲件50,然后再传递至转接座30处以带动螺杆230转动。当电机总成210的输出端与螺杆230之间存在同心度误差时,由于转接组件100中的转接头10与转接座30之间沿转动轴线的周向通过柔性缓冲件50柔性连接,可以通过柔性缓冲件50缓冲及补偿转接头10与转接座30之间的配合误差,进而可以补偿电机总成210与螺杆230之间的装配误差,避免两者直接刚性连接而产生转动不畅等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座30包括第一端32,第一端32设有收容腔33,柔性缓冲件50套设于转接头10外,并与转接头10共同卡嵌于收容腔33内,通过收容腔33收容固定柔性缓冲件50。
进一步地,收容腔33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齿34,第一凸齿34沿平行转动轴线的第一方向延伸,柔性缓冲件5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2,第一凸齿 34与第一凹槽52啮合,通过第一凹槽52与第一凸齿34的配合沿第一方向安装柔性缓冲件50,而且装配过程只需要对准第一凹槽52与第一凸齿34,安装简单方便,不易出错。
更进一步地,柔性缓冲件50背离第一凹槽5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54,第二凹槽54与第一凹槽52错位开设,转接头10外周凸出设置有第二凸齿12,第二凸齿12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二凸齿12与第二凹槽54啮合。通过第二凸齿12与第二凹槽54的配合将柔性缓冲件50套设于转接头10外,并且第二凹槽54背离第一凹槽52开设,也就是柔性缓冲件50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凹槽52和第二凹槽54,然后分别通过第一凹槽52和第二凹槽54连接转接头10 和转接座30,实现柔性缓冲件50与转接头10与转接座30的装配,装配过程只需对准凸齿和凹槽,安装简单,不易出错。
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缓冲件50的内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54,沿转接头10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凸齿12,每个第二凸齿12与对应的第二凹槽54啮合。设置多对第二凸齿12和第二凹槽54,相互配合安装的整个结构更加可靠。具体地,转接头10的一端与电机总成210连接,转接头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齿12,柔性缓冲件50套设于转接头10设有第二凸齿12的一端,不影响转接头10与电机总成210的连接。
进一步地,柔性缓冲件50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52,收容腔33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齿34,每个第一凸齿34与对应的第一凹槽52啮合,且每个第一凹槽52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凹槽54之间,如此交错设置第一凹槽52和第二凹槽54,在柔性缓冲件50上位第一凹槽52和第二凹槽54 的开设均预留合理的空间。同样地,第一凸齿34卡嵌于第一凹槽52内,第二凸齿12卡嵌于第二凹槽54内,每个第一凸齿34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凸齿12之间,柔性缓冲件50的至少部分抵接于第一凸齿34和第二凸齿12之间,第二凸齿12转动时先挤压柔性缓冲件50然后再带动第一凸齿34转动,柔性缓冲件50 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凸齿34和第二凸齿12之间,如此第一凸齿34与第二凸齿 12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可以允许转动头10与转动座30配合时存在细微的同心度误差,进而可以补偿电机总成210与螺杆230之间的同心度误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组件100还包括限位圈70,收容腔33具有开口331,柔性缓冲件50和第二凸齿12穿过开口331位于收容腔33内,限位圈70固定于第一端32的开口331处,且沿径向与第二凸齿12及柔性缓冲件50抵接。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先穿过开口331安装柔性缓冲件50及第二凸齿12,使第一凸齿34与第一凹槽52对位卡合,第二凸齿12与第二凹槽54对位卡合,然后将限位圈70固定于的第一端32的开口331处,并沿径向限制第二凸齿12和头型缓冲件50,防止安装在一起的转接头10、柔性缓冲件50及转接座30相互分离,通过限位圈70固定三者。
进一步地,转接座30的第一端32设有开口331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台36,多个限位凸台36沿圆周间隔设置,限位圈70卡设于多个限位凸台36之间,通过多个限位凸台36限定限位圈70在第一端32上的安装位置,如此限位圈70可以准确地抵挡第二凸齿12和柔性缓冲件50。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座30还包括与第一端32相对的第二端38,安装孔 31开设与第二端38,通过安装孔31安装螺杆230,并且,第二端38为轴承固定座,可以在第二端38外套设轴承250,通过轴承250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而且,即使电机总成210中心,轴承250中心,螺杆230中心由于公差的原因不能100%同心,由于柔性缓冲件50的补偿作用,在保证能够顺利装配的同时还能确保运转的平稳,传动组件100的传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述传动组件100,转接组件100中的转接头10与电机总成210连接,转接座30通过安装孔31与螺杆230连接,而转接头10和在转接座30之间抵接柔性缓冲件50,通过柔性缓冲件50缓冲及补偿转接头10与转接座30之间的配合误差,进而可以补偿电机总成210与螺杆230之间的装配误差,避免两者直接刚性连接而产生转动不畅等问题。
并且,相对于一般采用的轴承和挡圈补偿同心度误差的方式,转动组件100 的转配过程只需要将多组凸起与凹槽对准卡合,装配简单,而轴承和挡圈的组合方式,挡圈需要装入轴承固定座上特定的限位槽内,装配精度要求高;并且,转动组件100成品率高,通用性好,在适配不同车型时,只需调整螺杆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撑杆200,该电动撑杆200包括电机总成210、上述转接组件100及螺杆230,电机总成210与转接头10连接,螺杆230设于转接座30的安装孔31内,如此通过转接组件100连接电机总成210和螺杆230,补偿同心度误差,保证转动顺畅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电动撑杆中的电机总成与螺杆,包括:
转接头,用于与所述电机总成连接并绕一转动轴线周向旋转;
转接座,具有收容所述螺杆的安装孔;
柔性缓冲件,传动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座之间;所述柔性缓冲件绕所述转动轴线周向环设且柔性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收容腔,所述柔性缓冲件套设于所述转接头外,并与所述转接头共同卡嵌于所述收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齿,所述第一凸齿沿平行所述转动轴线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柔性缓冲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一凹槽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件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错位开设,所述转接头外周凸出设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二凹槽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件的内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转接头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凸齿,每个所述第二凸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件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凸齿,每个所述第一凸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啮合,且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凸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齿之间,所述柔性缓冲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二凸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圈,所述收容腔具有开口,所述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凸齿穿过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限位圈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开口处,且沿径向与所述第二凸齿及所述柔性缓冲件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所述开口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台,多个所述限位凸台沿圆周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圈卡设于多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二端为轴承固定座。
10.一种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总成、螺杆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接组件,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螺杆设于所述转接座的所述安装孔内。
CN201820905084.7U 2018-06-12 2018-06-12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Active CN208764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5084.7U CN208764176U (zh) 2018-06-12 2018-06-12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5084.7U CN208764176U (zh) 2018-06-12 2018-06-12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4176U true CN208764176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5084.7U Active CN208764176U (zh) 2018-06-12 2018-06-12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4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4615B2 (en) Actuator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vehicle door
US10400499B2 (en) Lifting device for vehicle tailgate and driving device thereof
US20150105208A1 (en) Driven hatch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50105207A1 (en) Driven hatch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DE2838678A1 (de) Elektromotorisch angetriebener seilzug-heber, insbesondere zum oeffnen und schliessen von fenstern, tueren, schiebedaechern in kraftfahrzeugen o.dgl.
US20150105206A1 (en) Driven hatch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8764176U (zh) 转接组件及电动撑杆
CN110050104A (zh) 线性单元
US7410439B2 (en) Reducer
CN109672296B (zh) 凸轮型手部装置
US20210239186A1 (en) Planet carrier assembly for vehicle door closing actuator
US10961775B2 (en) Venetian and roller blind drive with damping
CN109185423A (zh) 谐波减速总成及波发生器
CN212297448U (zh) 一种低噪音行星减速电机
CN211905665U (zh) 雷达转台结构
US20220166281A1 (en) Hybrid module having an end shield, and drive train
CN204216719U (zh) 一种带谐波减速器的电机
CN209722815U (zh) 一种摆门机芯
CN209057044U (zh) 电机直联单螺杆挤出机齿轮箱
CN209262191U (zh) 一种谐波减速总成及波发生器
CN106376192B (zh) 一种插锁以及逆变器箱体连接结构
CN108730424B (zh) 有利地用于伺服电动机系统的行星齿轮组和使用该行星齿轮组的伺服电动机系统
CN112421869A (zh) 一种搭配滚珠丝杆的贯穿电机机构
CN206267659U (zh) 电子锁
CN220185975U (zh) 电动执行器的电位器组件、电动执行器以及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