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7320U -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 Google Patents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7320U
CN208757320U CN201820562505.0U CN201820562505U CN208757320U CN 208757320 U CN208757320 U CN 208757320U CN 201820562505 U CN201820562505 U CN 201820562505U CN 208757320 U CN208757320 U CN 208757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ipe
cylinder
water inlet
collecto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625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 Di Ba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 Di Ba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 Di Ba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 Di Ba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625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7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7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73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所述集水管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所述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本实用新型净水效率高。

Description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背景技术
由于水源水质的污染,城市自来水厂净水设备与技术的滞后,部分管网及用户内部管道的材质不良,屋顶水箱的管理不善,加之人们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故不少城市自来水用户对自来水水质时有不满反馈,尽管各地水务部门重视并制定了提高自来水水质的规划,但改造需要时日,在此之前,选择家用净水机来过滤杂质、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等,便不失为一种净化水质,保障健康的有益举措。
在目前的家用净水机市场,有两大类别的净水机,一类是反渗透净水机,另一类是一般水质处理器,包括超滤、活性炭、陶瓷、软水等。而反渗透净水机往往因为过滤精度高(孔径达到0.0001μm,即0.1纳米),出水水质好(符合GB5749各项指标,可直接饮用)而得到绝大部分用户的青睐。
作为反渗透净水机的核心部件, RO膜滤芯(即反渗透膜滤芯)的结构可靠性,对于保证净水机整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出水水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现有的净水机进水口单一,净化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所述集水管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所述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自来水从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口进入到筒体中,经由RO膜的过滤后,过滤出的纯水通过集水孔进入到集水管中,过滤剩下的浓水进入到浓水管中,经由浓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进水的结构,使得其进水效率更高,从而其净化效率亦会相应提高。
优选的,所述RO膜包括第一RO膜和第二RO膜,所述第一RO膜与第二RO膜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被过滤剩下的浓水会被收集在容纳腔中,然后经由与容纳腔连通的浓水管排出;由于浓水会被预先被收集到容纳腔中,再经由浓水管排出,因此浓水排出的效率更高,以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与所述第二RO膜的长度一致。
经由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水口进入到容纳腔中的时间大致相等,则会使得第一RO膜和第二RO膜的损耗大致相等,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与所述第二RO膜的间隔处包覆有密封胶带。
密封胶用于将容纳腔的间隔封堵起来,便于将滤芯安装到筒体中。
优选的,所述浓水管与所述集水管固定连接。
浓水管直接固定在集水管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更简单,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便于安装与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浓水管与所述集水管之间具有间隙。
浓水管与集水管之间的间隙用于RO膜中的自来水通过,使得集水管与RO膜的接触面积更大,则自来水进入到集水管中的效率更高,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亦会更高。
进一步的, 所述浓水管与所述集水管形成一表面齐整的一体结构。
表面齐整的一体结构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优选的,所述集水孔均匀地分布于所述集水管的管壁上。
均匀分布于集水管表面的集水孔,使得第一RO膜和第二RO膜中各处的自来水都能较快的从集水孔进入到集水管中,提高了过滤后的自来水进入到集水管中的效率。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1.自来水从筒体两端进入,进水量大,使得本实用新型净化效率高。
2.筒体中的自来水和净化后的自来水以及过滤完上下的浓水的流程短,使得本实用新型净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RO膜,12-第二RO膜,13-集水管,131-集水孔,14-浓水管,15-自来水进水口,16-容纳腔,17-密封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13,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15,所述集水管13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131,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14,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自来水从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口进入到筒体中,经由RO膜的过滤后,过滤出的纯水通过集水孔131进入到集水管13中,过滤剩下的浓水进入到浓水管14中,经由浓水管14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进水的结构,使得其进水效率更高,从而其净化效率亦会相应提高。
优选的,所述RO膜包括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所述第一RO膜11与第二RO膜12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容纳腔16,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6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被过滤剩下的浓水会被收集在容纳腔16中,然后经由与容纳腔16连通的浓水管14排出;由于浓水会被预先被收集到容纳腔16中,再经由浓水管14排出,因此浓水排出的效率更高,以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长度一致。
经由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水口15进入到容纳腔16中的时间大致相等,则会使得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的损耗大致相等,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间隔处包覆有密封胶带17。
密封胶用于将容纳腔16的间隔封堵起来,便于将滤芯安装到筒体中。
优选的,所述浓水管14与所述集水管13固定连接。
浓水管14直接固定在集水管13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更简单,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便于安装与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浓水管14与所述集水管13之间具有间隙。
浓水管14与集水管13之间的间隙用于RO膜中的自来水通过,使得集水管13与RO膜的接触面积更大,则自来水进入到集水管13中的效率更高,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亦会更高。
进一步的, 所述浓水管14与所述集水管13形成一表面齐整的一体结构。
表面齐整的一体结构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优选的,所述集水孔131均匀地分布于所述集水管13的管壁上。
均匀分布于集水管13表面的集水孔131,使得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中各处的自来水都能较快的从集水孔131进入到集水管13中,提高了过滤后的自来水进入到集水管13中的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13,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15,所述集水管13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131,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14,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自来水从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口进入到筒体中,经由RO膜的过滤后,过滤出的纯水通过集水孔131进入到集水管13中,过滤剩下的浓水进入到浓水管14中,经由浓水管14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进水的结构,使得其进水效率更高,从而其净化效率亦会相应提高。
优选的,所述RO膜包括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所述第一RO膜11与第二RO膜12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容纳腔16,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6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被过滤剩下的浓水会被收集在容纳腔16中,然后经由与容纳腔16连通的浓水管14排出;由于浓水会被预先被收集到容纳腔16中,再经由浓水管14排出,因此浓水排出的效率更高,以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长度一致。
经由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水口15进入到容纳腔16中的时间大致相等,则会使得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的损耗大致相等,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间隔处包覆有密封胶带17。
密封胶用于将容纳腔16的间隔封堵起来,便于将滤芯安装到筒体中。
优选的,所述浓水管14与所述集水管13固定连接。
浓水管14直接固定在集水管13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更简单,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便于安装与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浓水管14与所述集水管13之间具有间隙。
浓水管14与集水管13之间的间隙用于RO膜中的自来水通过,使得集水管13与RO膜的接触面积更大,则自来水进入到集水管13中的效率更高,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亦会更高。
实施例3
如图1,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13,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15,所述集水管13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131,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14,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自来水从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口进入到筒体中,经由RO膜的过滤后,过滤出的纯水通过集水孔131进入到集水管13中,过滤剩下的浓水进入到浓水管14中,经由浓水管14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进水的结构,使得其进水效率更高,从而其净化效率亦会相应提高。
优选的,所述RO膜包括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所述第一RO膜11与第二RO膜12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容纳腔16,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6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被过滤剩下的浓水会被收集在容纳腔16中,然后经由与容纳腔16连通的浓水管14排出;由于浓水会被预先被收集到容纳腔16中,再经由浓水管14排出,因此浓水排出的效率更高,以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长度一致。
经由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水口15进入到容纳腔16中的时间大致相等,则会使得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的损耗大致相等,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间隔处包覆有密封胶带17。
密封胶用于将容纳腔16的间隔封堵起来,便于将滤芯安装到筒体中。
优选的,所述浓水管14与所述集水管13固定连接。
浓水管14直接固定在集水管13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更简单,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便于安装与维修。
实施例4
如图1,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13,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15,所述集水管13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131,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14,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自来水从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口进入到筒体中,经由RO膜的过滤后,过滤出的纯水通过集水孔131进入到集水管13中,过滤剩下的浓水进入到浓水管14中,经由浓水管14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进水的结构,使得其进水效率更高,从而其净化效率亦会相应提高。
优选的,所述RO膜包括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所述第一RO膜11与第二RO膜12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容纳腔16,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6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被过滤剩下的浓水会被收集在容纳腔16中,然后经由与容纳腔16连通的浓水管14排出;由于浓水会被预先被收集到容纳腔16中,再经由浓水管14排出,因此浓水排出的效率更高,以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11与所述第二RO膜12的长度一致。
经由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水口15进入到容纳腔16中的时间大致相等,则会使得第一RO膜11和第二RO膜12的损耗大致相等,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如图1,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13,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15,所述集水管13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131,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13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14,所述浓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自来水从筒体两端的自来水进口进入到筒体中,经由RO膜的过滤后,过滤出的纯水通过集水孔131进入到集水管13中,过滤剩下的浓水进入到浓水管14中,经由浓水管14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进水的结构,使得其进水效率更高,从而其净化效率亦会相应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筒体内的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筒体的集水管,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所述集水管的表面包覆有RO膜,所述集水管的表面还设置浓水管,所述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RO膜包括第一RO膜和第二RO膜,所述第一RO膜与第二RO膜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O膜与所述第二RO膜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O膜与所述第二RO膜的间隔处包覆有密封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管与所述集水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管与所述集水管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管与所述集水管形成一表面齐整的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孔均匀地分布于所述集水管的管壁上。
CN201820562505.0U 2018-04-19 2018-04-19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7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2505.0U CN208757320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2505.0U CN208757320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7320U true CN208757320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6250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7320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7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8071U (zh) 陶瓷膜净水器
CN207680379U (zh) 一种管式陶瓷膜污水处理器
CN101143303B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CN109956590A (zh) 一种基于多级循环净化的大流量净水器
CN208471618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dtro清洗设备
CN208757320U (zh) 两端进水的ro膜滤芯
CN201055753Y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CN208465633U (zh) 具有调节阀的ro膜滤芯
CN106268330A (zh) 一种多孔进水管的超滤膜组件
CN209178054U (zh) 集超滤和反渗透一体设计的滤芯及净水机
CN104925901A (zh) 一种应用膜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70097U (zh) 节水净水器
CN205659574U (zh) 一种一片成型的卷式膜芯
CN220609333U (zh) 一种大通量滤芯
CN213790979U (zh) 一种具有净水效果的反渗透膜
CN214327214U (zh) 一种直流径对称异孔大流道陶瓷膜
CN214457201U (zh) 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生活污水用过滤净化装置
CN204714586U (zh) 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设备
CN208678825U (zh) 一种毛细超滤膜装置
CN208361955U (zh) 一种净水器滤芯
CN202700373U (zh) 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及净水器
WO2023133712A1 (zh) 一种基于水稻秸秆活性炭的净水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20078718U (zh) 一种陶瓷膜过滤的全屋净水设备
CN218321030U (zh) 一种生活用水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07684991U (zh) 一种家庭节能环保净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