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6894U -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6894U
CN208756894U CN201821565720.2U CN201821565720U CN208756894U CN 208756894 U CN208756894 U CN 208756894U CN 201821565720 U CN201821565720 U CN 201821565720U CN 208756894 U CN208756894 U CN 208756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ear
physical
electric motor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57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锋
邵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8215657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6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6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6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涉及体育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包括上本体,所述上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马达,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所述传导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啮合连接有下齿轮,所述下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通过第二电动马达的设置,第二电动马达是在一定弧度的进行正转和反转,正转时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的双臂弯曲,反转时张开,进而,使用者穿戴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时可以轻微的用力不用弯曲胳膊来对肌肉进行锻炼,从而达到了方便锻炼手臂肌肉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和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是通过三大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神经、骨骼和肌肉等系统协调工作实现的,训练和比赛所需要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素质,是通过改善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神经、肌肉和骨骼等系统的功能,并使之符合运动项目的需求来实现的,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对能量代谢、神经、肌肉和骨骼等系统的功能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因此,体能训练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活动方式,并据此回答如何提高运动员项目需要的能量代谢能力、改善运动员的神经、骨骼和肌肉等系统的功能,但是,生活中大部分的体能训练装置使用时不够放方便,且不具备肌肉按摩功能。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6642270 U中公开的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该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虽然,可以实现提拉运动,并且在提拉过程中具有计数的功能,该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引体向上还可以实现仰卧起坐、侧拉运动、撑臂运动,以及通过螺纹之间的拆组配合形成杠铃与哑铃结构,是一款功能多,组合方便的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但是,该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在肌肉按摩方面比较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包括上本体,所述上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马达,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所述传导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啮合连接有下齿轮,所述下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头,所述挤压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挤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上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本体,所述下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硬壳,所述下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片,所述左连接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下本体,所述中下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马达,所述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齿轮,所述上齿轮啮合连接有竖齿轮,所述竖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左传导杆,所述左传导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左齿轮,所述左齿轮啮合连接有右齿轮,所述右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右传导杆。
可选的,所述左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小臂连接板,所述左齿轮外表面靠近小臂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左固定棒。
可选的,所述右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臂连接板,所述右齿轮外表面靠近上臂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右固定棒。
可选的,所述中下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片,所述右连接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臂外壳。
可选的,所述小臂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壳,所述中下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中上本体,所述小臂外壳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左壳。
可选的,所述上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链,所述上本体的底部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下本体,所述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通过按摩区的设置,第一电动马达通过传导棒带动小齿轮转动,然后小齿轮通过下齿轮带动固定杆转动,固定杆通过转动盘带动连接板转动,进而连接板带动挤压头转动,当挤压头在转动盘的下方时,推动挤压板和气囊向下运动,挤压头离开转动盘的下方时,挤压板和气囊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弹回,挤压板向下移动时对使用者的肌肉轻微的挤压,使得使用人员在对手臂的肌肉锻炼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按摩,从而达到了按摩的目的。
2、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通过第二电动马达的设置,第二电动马达通过连接杆带动上齿轮转动,上齿轮通过竖齿轮带动左传导杆转动,左传导杆带动左齿轮转动,左齿轮带动小臂连接板转动,同时,带动右齿轮转动,右齿轮带动上臂连接板转动,但是,第二电动马达是在一定弧度的进行正转和反转,正转时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的双臂弯曲,反转时张开,进而,使用者穿戴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时可以轻微的用力不用弯曲胳膊来对肌肉进行锻炼,从而达到了方便锻炼手臂肌肉的目的。
3、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通过气囊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对肌肉进行按摩时不会由于挤压板的硬度太高而对皮肤造成损伤,且气囊在接触皮肤时会完全的贴紧皮肤,从而提高了使用者在按摩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传导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本体、2-按摩区、3-第一电动马达、4-传导棒、5-小齿轮、6-下齿轮、7-固定杆、8-转动盘、9-连接板、10-挤压头、11-挤压板、12-滑轨、13-气囊、14-下本体、15-硬壳、16-左连接片、17-中下本体、18-底壳、19-第二电动马达、20-连接杆、21-上齿轮、22-竖齿轮、23-左传导杆、24-左齿轮、25-右齿轮、26-右传导杆、27-小臂连接板、28-左固定棒、29-上臂连接板、30-右固定棒、31-右连接片、32-小臂外壳、33-右侧壳、34-中上本体、35-左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包括上本体1,上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区2,通过按摩区2的设置,使得使用人员在对手臂的肌肉锻炼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按摩,从而达到了按摩的目的,上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链,上本体1的底部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下本体14,挤压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按摩区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马达3,通过第一电动马达3的设置,第一电动马达3通过传导棒4带动小齿轮5转动,第一电动马达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4,传导棒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5,小齿轮5啮合连接有下齿轮6,下齿轮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转动盘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头10,挤压头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板11,通过挤压板11的设置,挤压板11向下移动时对使用者的肌肉轻微的挤压,挤压板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轨12,通过滑轨12的设置,使得挤压板11可以在按摩区2的内壁进行滑动,挤压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3,通过气囊13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对肌肉进行按摩时不会由于挤压板11的硬度太高而对皮肤造成损伤,且气囊13在接触皮肤时会完全的贴紧皮肤,从而提高了使用者在按摩时的舒适度,上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本体14,下本体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硬壳15,下本体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片16,通过左连接片16的设置,使得下本体14可以与中下本体17进行连接,左连接片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下本体17,中下本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片31,通过有连接片31的设置,使得中下本体17可以与小臂外壳32连接,右连接片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臂外壳32,小臂外壳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壳33,中下本体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中上本体34,小臂外壳3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左壳35,中下本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壳18,底壳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马达19,通过第二电动马达19的设置,第二电动马达19通过连接杆20带动上齿轮21转动,第二电动马达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齿轮21,上齿轮21啮合连接有竖齿轮22,竖齿轮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左传导杆23,左传导杆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左齿轮24,左齿轮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小臂连接板27,左齿轮24外表面靠近小臂连接板27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左固定棒28,左齿轮24啮合连接有右齿轮25,通过右齿轮25的设置,右齿轮25带动上臂连接板29转动,右齿轮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臂连接板29,右齿轮25外表面靠近上臂连接板29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右固定棒30,右齿轮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右传导杆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硬壳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臂连接板29,右侧壳3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小臂连接板27。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使用时,通过按摩区2的设置,第一电动马达3通过传导棒4带动小齿轮5转动,然后小齿轮5通过下齿轮6带动固定杆7转动,固定杆7通过转动盘8带动连接板9转动,进而连接板9带动挤压头10转动,当挤压头10在转动盘8的下方时,推动挤压板11和气囊13向下运动,挤压头10离开转动盘8的下方时,挤压板11和气囊13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弹回,挤压板11向下移动时对使用者的肌肉轻微的挤压,使得使用人员在对手臂的肌肉锻炼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按摩,从而达到了按摩的目的,通过第二电动马达19的设置,第二电动马达19通过连接杆20带动上齿轮21转动,上齿轮21通过竖齿轮22带动左传导杆23转动,左传导杆23带动左齿轮24转动,左齿轮24带动小臂连接板27转动,同时,带动右齿轮25转动,右齿轮25带动上臂连接板29转动,但是,第二电动马达19是在一定弧度的进行正转和反转,正转时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的双臂弯曲,反转时张开,进而,使用者穿戴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时可以轻微的用力不用弯曲胳膊来对肌肉进行锻炼,从而达到了方便锻炼手臂肌肉的目的,通过气囊13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对肌肉进行按摩时不会由于挤压板11的硬度太高而对皮肤造成损伤,且气囊13在接触皮肤时会完全的贴紧皮肤,从而提高了使用者在按摩时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包括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区(2),所述按摩区(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马达(3),所述第一电动马达(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4),所述传导棒(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5),所述小齿轮(5)啮合连接有下齿轮(6),所述下齿轮(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头(10),所述挤压头(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板(11),所述挤压板(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轨(12),所述挤压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3),所述上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本体(14),所述下本体(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硬壳(15),所述下本体(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片(16),所述左连接片(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下本体(17),所述中下本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壳(18),所述底壳(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马达(19),所述第二电动马达(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齿轮(21),所述上齿轮(21)啮合连接有竖齿轮(22),所述竖齿轮(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左传导杆(23),所述左传导杆(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左齿轮(24),所述左齿轮(24)啮合连接有右齿轮(25),所述右齿轮(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右传导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齿轮(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小臂连接板(27),所述左齿轮(24)外表面靠近小臂连接板(27)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左固定棒(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齿轮(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臂连接板(29),所述右齿轮(25)外表面靠近上臂连接板(29)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右固定棒(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下本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片(31),所述右连接片(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臂外壳(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外壳(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壳(33),所述中下本体(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中上本体(34),所述小臂外壳(3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左壳(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链,所述上本体(1)的底部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下本体(14),所述挤压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CN201821565720.2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6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5720.2U CN208756894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5720.2U CN208756894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6894U true CN208756894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3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572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6894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6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4037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辅助器材
CN107822831B (zh) 一种用于中医寒热体质人体康复辅助装置
CN208756894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器
CN205412147U (zh) 日字冲拳速臂器
CN202909386U (zh) 一种手臂运动器械
CN212235253U (zh) 一种中医脾胃按摩设备
CN210932656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敲击康复器
CN2226960Y (zh) 俯卧式臂腿联动综合健身器
CN201510489U (zh) 拍打敲击健身器
CN205924464U (zh) 设有缓冲套的按摩锤
CN205924445U (zh) 一种健身器材
CN2241537Y (zh) 滑块鱼游式体操锻炼用具
CN211214272U (zh) 一种中医理疗设备
CN206167790U (zh) 一种瑜伽健身球
CN201346292Y (zh) 拍打敲击健身器
CN204446504U (zh) 一种手足击掌康复装置
CN104162257B (zh) 一种丰乳塑形锻炼器
CN204106953U (zh) 一种丰乳塑形锻炼器
CN214343366U (zh) 一种一字型筋膜枪
CN2357762Y (zh) 形意健身掌
CN208599078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用腹肌锻炼器械
CN214913067U (zh) 室内踏步扭腰训练器
CN2170095Y (zh) 多功能保健药锤
CN216319804U (zh) 一种精神患者康复训练装置
CN208785692U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手部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