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4392U -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4392U
CN208734392U CN201821418572.1U CN201821418572U CN208734392U CN 208734392 U CN208734392 U CN 208734392U CN 201821418572 U CN201821418572 U CN 201821418572U CN 208734392 U CN208734392 U CN 208734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ement
shell
phaser
driven gear
plane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85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建伟
陈鹏
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85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4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4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4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包括壳体(5)、行星架(8)和复位弹性元件(10),所述的行星架(8)设置在壳体(5)内部、且行星架(8)绕壳体(5)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设置在壳体(5)前端,且复位弹性元件(10)一端与壳体(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8)固定连接。当相位器的相位没有处于初始相位处、且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可以通过复位弹性元件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来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消除相位器内部间隙,有利于降低相位器噪音、并增加相位器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位器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背景技术
VVT相位器通常是使用电机和行星减速器相配合,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经减速器减速后,驱动相位器作出相应动作,动态调节发动机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位角,以调节发动机气门打开和关闭的时刻,实现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
但是,当电机因异常断电或者失效时,其不能对VVT相位器提供驱动力时,发动机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位将不能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可能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或顶缸,由此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在VVT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的情况下,例如在电机因异常断电或者失效的情况下,如何保证VVT相位器还能回到初始相位位置,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使VVT相位器在没有驱动力输入的情况下仍能回到初始相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包括壳体、行星架和复位弹性元件,所述行星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行星架绕壳体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前端,且复位弹性元件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固定连接;当相位器的相位没有处于初始相位处、且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通过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元件座,在弹性元件座上分别形成安装内腔和挂接开口,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呈螺旋形结构,在复位弹性元件上分别形成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的弹性元件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在安装内腔中,所述的第一挂钩与挂接开口相互挂接,所述的第二挂钩与行星架相互挂接。
优选地,所述的行星架包括中心轴、轴承和偏心套,所述偏心套的内圆面与外圆面之间形成偏心结构、且偏心套相对于中心轴作偏心旋转运动,在偏心套上设置挂接口,所述的轴承设置在中心轴与偏心套之间;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由偏心套径向支撑,所述的第二挂钩与行星架上的挂接口相互挂接。
优选地,还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驱动偏心套相对于中心轴作偏心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包括链轮、驱动齿圈和前盖板,所述链轮、驱动齿圈和前盖板通过连接件锁紧组合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分别形成从动齿部和从动轴承,所述驱动齿圈内部形成驱动齿部;所述的从动齿轮设置于壳体内部、且所述从动齿部与驱动齿部相互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输出轮,所述壳体内部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输出轮的环形支撑面,所述环形支撑面与驱动齿部轴向相邻,且所述环形支撑面的中心线与壳体的中心线之间形成轴向重合,所述的输出轮绕壳体轴线作旋转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浮动盘,所述行星架在径向支撑从动齿轮,所述浮动盘设置在从动齿轮与输出轮之间、且浮动盘分别相对于从动齿轮和输出轮作径向滑动;所述从动齿轮围绕行星架作行星运动,且从动齿轮自转通过浮动盘传递给输出轮。
优选地,所述输出轮的输出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输出轮限位凸台,所述输出轮上的支撑面为环形结构、且支撑面位于输出轮限位凸台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前端设置复位弹性元件、且使复位弹性元件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固定连接,当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利用复位弹性元件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来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另外,利用该复位弹性元件结构,还可以消除相位器内部间隙,有利于降低相位器噪音、并增加相位器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的系统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壳体的立体装配图(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的从动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输出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行星架的立体装配图(爆炸图)。
图7为图1中的复位弹性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弹性元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复位弹性元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的调节动作示意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电机,2-相位器,3-发动机凸轮轴,4-电机轴,5-壳体,6-从动齿轮,7-输出轮,8-行星架,9-浮动盘,10-复位弹性元件,11-连接螺栓,12-弹性元件座,501-链轮,502-驱动齿圈,503-前盖板,504-腔体,505-驱动齿部,506-链轮限位凸台,507-连接件,601-从动齿部,602-从动轴承,701-输出轮限位凸台,702-支撑面,801-中心轴,802-轴承,803-偏心套,804-挂接口,1001-第一挂钩,1002-第二挂钩,1201-安装内腔,1202-挂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前置式VVT相位器,主要包括壳体5、从动齿轮6、输出轮7、行星架8以及浮动盘9和复位弹性元件10和弹性元件座12,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设置在壳体5前端,且复位弹性元件10一端与壳体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8固定连接;当相位器的相位没有处于初始相位处、且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其中,
所述壳体5的具体结构如图2、图3所示,主要包括链轮501、驱动齿圈502和前盖板503,所述的链轮501、驱动齿圈502和前盖板503通过连接件507锁紧组合在一起,从而在壳体5内部形成腔体504;所述的链轮501上设置至少一个链轮限位凸台506,所述驱动齿圈502内部形成驱动齿部505;所述的腔体504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输出轮7的环形支撑面,所述的环形支撑面与驱动齿部505轴向相邻,且所述环形支撑面的中心线与壳体5的中心线之间形成轴向重合。
所述的从动齿轮6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从动齿轮6上分别形成从动齿部601和从动轴承602,所述的从动齿轮6设置于壳体5内部、且从动齿部601与驱动齿部505相互啮合。
如图5所示,所述输出轮7的输出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出轮限位凸台701,在输出轮7的输出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支撑面702,所述的支撑面702位于输出轮限位凸台701同一侧。
所述行星架8的结构如图6所示,主要包括中心轴801、轴承802和偏心套803,所述偏心套803的内圆面与外圆面的轴心线彼此平行、但不重合,也即,所述偏心套803的内圆面与外圆面之间形成偏心结构;在偏心套803上设置挂接口804,所述的轴承802设置在中心轴801与偏心套803之间,所述的偏心套803可相对于中心轴801作偏心旋转运动。
如图7所示,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可以由弹性钢带卷绕而成螺旋形结构,以使得复位弹性元件10可以产生圆周方向的弹性拉力F,在复位弹性元件10的首端、尾端上分别形成第一挂钩1001、第二挂钩1002。
所述的弹性元件座12的结构如图8所示,在弹性元件座12上分别形成安装内腔1201和挂接开口1202。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安装在安装内腔1201中,所述的第一挂钩1001与挂接开口1202相互挂接,所述的第二挂钩1002与行星架8上的挂接口804相互挂接,如图9所示。
如图1所示,所述的弹性元件座12与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6设置于壳体5内部,其从动齿部601与壳体5上的驱动齿部505相互啮合;所述的输出轮7设置在壳体5内部、且输出轮7可以绕壳体5轴线作旋转运动;所述的行星架8设置在壳体5内部、且行星架8在径向支撑从动齿轮6,所述的行星架8可以绕壳体5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浮动盘9设置在从动齿轮6与输出轮7之间、且浮动盘9可分别相对于从动齿轮6和输出轮7作径向滑动,所述的从动齿轮6、浮动盘9和输出轮7同步旋转;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由偏心套803径向支撑。
上述的相位器在工作时,通常是采用电机驱动。具体地,如图1所示,其中的电机1通过电机轴4与偏心套803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以使电机1可以驱动偏心套803相对于中心轴801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中心轴801、输出轮7与发动机凸轮轴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1形成刚性连接;所述壳体5上的链轮限位凸台506设置在输出轮限位凸台701之间。
当电机1驱动相位器2工作时,通过电机轴4驱动行星架8上的偏心套803做旋转运动,使行星架8绕壳体5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从动齿轮6围绕行星架8做行星运动,其自转通过浮动盘9传递给输出轮7,由输出轮7带动发动机凸轮轴3同步旋转。而壳体5与发动机曲轴之间可通过链轮501与链条进行传动,以使壳体5与发动机曲轴同步旋转,通过电机轴4的驱动旋转,经相位器2减速,就可以控制发动机凸轮轴3相对于发动机曲轴的相位。所述相位器2的可调角度由链轮限位凸台506角度α和相邻的两个输出轮限位凸台701之间的夹角β来确定,如图10所示。
从壳体5后端看,以输出轮7顺时针调节的最大位置为相位器2的初始相位位置。当相位器2相位没有位于初始相位位置、且电机1因异常断电或者失效而不能提供驱动力时,通过复位弹性元件10产生的圆周方向的弹性拉力F,可以将相位器2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由于利用该复位弹性元件10可以消除相位器2内部间隙,因此,有利于降低相位器2的噪音、并增加相位器2的工作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包括壳体(5)和行星架(8),所述行星架(8)设置在壳体(5)内部、且行星架(8)绕壳体(5)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性元件(10),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设置在壳体(5)前端,且复位弹性元件(10)一端与壳体(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8)固定连接;当相位器的相位没有处于初始相位处、且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通过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元件座(12),在弹性元件座(12)上分别形成安装内腔(1201)和挂接开口(1202),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呈螺旋形结构,在复位弹性元件(10)上分别形成第一挂钩(1001)和第二挂钩(1002);所述的弹性元件座(12)与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安装在安装内腔(1201)中,所述的第一挂钩(1001)与挂接开口(1202)相互挂接,所述的第二挂钩(1002)与行星架(8)相互挂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8)包括中心轴(801)、轴承(802)和偏心套(803),所述偏心套(803)的内圆面与外圆面之间形成偏心结构、且偏心套(803)相对于中心轴(801)作偏心旋转运动,在偏心套(803)上设置挂接口(804),所述的轴承(802)设置在中心轴(801)与偏心套(803)之间;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由偏心套(803)径向支撑,所述的第二挂钩(1002)与行星架(8)上的挂接口(804)相互挂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1),所述的电机(1)驱动偏心套(803)相对于中心轴(801)作偏心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5)包括链轮(501)、驱动齿圈(502)和前盖板(503),所述链轮(501)、驱动齿圈(502)和前盖板(503)通过连接件(507)锁紧组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齿轮(6),所述从动齿轮(6)上分别形成从动齿部(601)和从动轴承(602),所述驱动齿圈(502)内部形成驱动齿部(505);所述的从动齿轮(6)设置于壳体(5)内部、且所述从动齿部(601)与驱动齿部(505)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轮(7),所述壳体(5)内部形成腔体(504),所述腔体(504)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输出轮(7)的环形支撑面,所述环形支撑面与驱动齿部(505)轴向相邻,且所述环形支撑面的中心线与壳体(5)的中心线之间形成轴向重合,所述的输出轮(7)绕壳体(5)轴线作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动盘(9),所述行星架(8)在径向支撑从动齿轮(6),所述浮动盘(9)设置在从动齿轮(6)与输出轮(7)之间、且浮动盘(9)分别相对于从动齿轮(6)和输出轮(7)作径向滑动;所述从动齿轮(6)围绕行星架(8)作行星运动,且从动齿轮(6)自转通过浮动盘(9)传递给输出轮(7)。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轮(7)的输出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输出轮限位凸台(701),所述输出轮(7)上的支撑面(702)为环形结构、且支撑面(702)位于输出轮限位凸台(701)同一侧。
CN201821418572.1U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Active CN208734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8572.1U CN208734392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8572.1U CN208734392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4392U true CN208734392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8572.1U Active CN208734392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43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9775A (zh) * 2018-08-31 2018-12-11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9775A (zh) * 2018-08-31 2018-12-11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CN108979775B (zh) * 2018-08-31 2023-10-31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2873A (zh) 一种后置式vvt相位器
US9004034B2 (en) Reducing gear and starter devic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1134723Y (zh) 外转子无齿啮合行星减速电动轮毂
CN105917085A (zh) 由电动机致动的凸轮轴相位器
CN108979775A (zh)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CN208734392U (zh) 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CN102400730B (zh) 一种气门正时相位控制装置
CN208734393U (zh) 一种后置式vvt相位器
JP4760953B2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8798819B (zh) 一种电动相位调节装置
CN202334139U (zh) 一种带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电动机
CN208931109U (zh) 一种中置式电机驱动桥
CN110617119A (zh) 一种相位调节装置
CN202381133U (zh) 一种气门正时相位控制装置
CN210440096U (zh) 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
CN208330480U (zh) 一种电动相位调节装置
CN110617309A (zh) 一种零齿隙相位调节器结构
CN212131233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柔轮密封结构
US20210087951A1 (en) Valve timing adjustment device
CN210889963U (zh) 一种零齿隙相位调节器结构
CN216721115U (zh) 一种旋飞快拆马达
CN111636964A (zh) 一种发动机和发动机前端轮系结构
CN210460784U (zh) 一种相位调节装置
CN210693674U (zh) 一种电机
CN101666251A (zh) 一种排气凸轮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