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3647U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33647U CN208733647U CN201821309152.XU CN201821309152U CN208733647U CN 208733647 U CN208733647 U CN 208733647U CN 201821309152 U CN201821309152 U CN 201821309152U CN 208733647 U CN208733647 U CN 208733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support
- support construction
- construction
- barric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包括:环形挡墙结构,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其中,还包括:若干个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设于相应的挡墙部分的基坑外侧的土体中;若干个承拉部件,每个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支撑结构和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支撑结构上;若干个承压部件,每个承压部件分别支撑于与相邻布置的两个挡墙部分相对应的两个支撑结构上,用于将其中一个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力转移另一个支撑结构上,并对该支撑结构施加朝向基坑外侧的分力。此支护结构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易,工期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加大,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及技术难度也在与日趋增。而目前的施工技术,一般均局限于:排桩、土钉、重力式挡墙等。而当坑深加大或土层条件不理想时,则多采用如下方式:双排桩支护结构,由于需要进行多排桩的施工,从而导致造价过大,工期过长,另外,排与排之间难以协同工作;对于排桩加锚索(杆)的方式,由于通常的锚索(杆)均为一端与排桩连接,且另一端横向入土体中进行锚固,为了达到较好的锚固效果,则需要横向插入得更加深,因此,需要更大的地域空间,从而影响范围大,一旦基坑周围有其它的建筑设施,采用锚索(杆)的方式进行锚固将非常不适用,另外,采用锚索(杆)进行锚固的方式,会留下后续障碍(锚索)或回收成本增加;对于排桩加内支撑,由于需要将基坑挖开,在基坑内部进行支护施工,造价过大和工期过长,且严重影响坑内挖土及土建施工、拆除难度大、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因素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护结构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和工期过长,从而提出一种造价低、施工难度低且工期较短的改进型深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包括:环形挡墙结构,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其中,还包括:若干个支撑结构,每个所述支撑结构设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基坑外侧的土体中;若干个承拉部件,每个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若干个承压部件,每个所述承压部件分别支撑于与相邻布置的两个挡墙部分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力转移另一个所述支撑结构上,并对该支撑结构施加朝向基坑外侧的分力。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挡墙部分、第二挡墙部分和第三挡墙部分;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三支撑结构,分别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相对应;所述承拉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拉部件、第二承拉部件和第三承拉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同时又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环形挡墙结构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承压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压部件、第二承压部件和第三承压部件,所述第一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土体内部。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中部连接。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还包括: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承压部件和所述承压部件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承压部件所受到压力转移到该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上,从而对所述承压部件形成支撑。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承拉部件为承拉杆;所述承压部件为承压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承压杆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承压杆上,从而形成对所述挡墙部分的牵拉;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承压杆连接,用于实现两根所述承压杆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形成相互支撑。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呈矩形,且包括相互咬合在一起的若干个T型咬合桩单元;每个所述T型咬合桩单元由至少四根桩体咬合构成,包括主体部分和与所述主体部分垂直设置的朝基坑外侧突出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内部插设有I型板桩;相邻两个T型咬合桩单元的咬合处插设有向整个桩体纵向延伸的槽钢,且所述槽钢靠近所述基坑外侧布置。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挡墙结构顶部的压顶冠梁和与压顶冠梁连接的所述衡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支撑在所述压顶冠梁或所述衡架上。
上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为插设于土体内的桩体。
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外支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包括:环形挡墙结构,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其中,还包括:若干个支撑结构,每个所述支撑结构设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基坑外侧的土体中;若干个承拉部件,每个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若干个承压部件,每个所述承压部件分别支撑于与相邻布置的两个挡墙部分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力转移另一个所述支撑结构上,并对该支撑结构施加朝向基坑外侧的分力。
以上设计,可以实现将其中一个所述挡墙部分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分别通过承拉部件、其中一个支撑结构和承压部件转移到另一个支撑结构上,并对该支撑结构施加朝向基坑外侧的分力,从而使得该分力用于抵削该支撑结构受到朝和所述基坑内侧的力,近而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由于结构简单,从而造价低、施工难度低且工期较短。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挡墙部分、第二挡墙部分和第三挡墙部分;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三支撑结构,分别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相对应;所述承拉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拉部件、第二承拉部件和第三承拉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同时又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环形挡墙结构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承压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压部件、第二承压部件和第三承压部件,所述第一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分别通过一个承拉部件,一个支撑结构,以及两个承压部件将与所述支撑结构对应的所述挡墙结构所承受的向基坑内侧的力转移到另外两个支撑结构上,分别对该两个支撑结构施压向基坑外侧的分力,用于抵削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力。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土体内部。该设计可以通过土体对支撑结构实现固定,使支撑结构与承拉部件配合实现对所述第二挡墙部分的牵拉。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中部连接。对于跨度较大的挡墙部分,其中部受到土体的压力是最大的,将承拉部件可以最大程度地用于抵抗挡墙部分受到土体的压力。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还包括: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承压部件和所述承压部件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承压部件所受到压力转移到该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上,从而对所述承压部件形成支撑。以上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土体对承压部件的影响,比如,被土体压弯,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承压部件的支撑效果。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外支护结构,所述承拉部件为承拉杆;所述承压部件为承压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承压杆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承压杆上,从而形成对所述挡墙部分的牵拉;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承压杆连接,用于实现两根所述承压杆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形成相互支撑。以上设计,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实现对第二挡墙部分其它部分的牵拉,同时第二支撑杆可以用于抵抗所述承压杆在支撑时受到的土体压力和/或第一支撑杆朝向基坑内侧的拉力。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呈矩形,且包括相互咬合在一起的若干个T型咬合桩单元;每个所述T型咬合桩单元由至少四根桩体咬合构成,包括主体部分和与所述主体部分垂直设置的朝基坑外侧突出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内部插设有I型板桩;相邻两个T型咬合桩单元的咬合处插设有向整个桩体纵向延伸的槽钢,且所述槽钢靠近所述基坑外侧布置。以上设计,其中,若干个T型咬合桩单元可以实现墙体的增厚效果,又可以节约对桩体的数量,在保证效果的同时节约成本;在所述延伸部分内部插设有I型板桩,可以有效地提高T型咬合桩单元的抗压强度;在相邻两个T型咬合桩单元的咬合处插设有向整个桩体纵向延伸的槽钢,可以有效地避免相邻两根桩体咬合处因出现咬合缝隙导致止水效果不佳;而将所述槽钢布置在靠近基坑外侧的位置,可以利用槽钢增强桩体咬合处的咬合力,有效地防止咬合处出现开裂的情况。
9、所述支撑结构为插设于土体内的桩体。桩体结构简单且是较为容易实现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包括:环形挡墙结构1,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其中,还包括:若干个支撑结构,每个所述支撑结构设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基坑外侧的土体中;若干个承拉部件,每个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若干个承压部件,每个所述承压部件分别支撑于与相邻布置的两个挡墙部分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力转移另一个所述支撑结构上,并对该支撑结构施加朝向基坑外侧的分力。
如图1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1至少包括第一挡墙部分2、第二挡墙部分3和第三挡墙部分4;围绕在所述基坑A的外围,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支撑结构5、第二支撑结构51和第三支撑结构52,分别所述第一挡墙部分2、所述第二挡墙部分3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4相对应,即分别设置在各挡墙部分的基坑外侧的土体内,所述承拉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拉部件6、第二承拉部件61和第三承拉部件6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1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2连接,同时又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2、所述第二挡墙部分3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4连接,用于将所述环形挡墙结构1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承压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压部件7、第二承压部件71和第三承压部件72,所述第一承压部件7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1连接,所述第二承压部件71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1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2连接,所述第三承压部件72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2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连接。
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土体内部。所述支撑结构可以为插入土体内的桩体。
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承拉部件优选为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中部连接。
所述承拉部件为承拉杆;所述承压部件为承压杆,即所述第一承压部件7、所述第二承压部件71、和所述第三承压部件72分别为承压杆。所述承拉部件也可以为承拉杆,所述承压杆和所述承拉杆均可以选用金属杆。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呈矩形,包括第一挡墙部分2、第二挡墙部分3、第三挡墙部分4和第四挡墙部分41;围绕在所述基坑A的外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结构5、第二支撑结构51、第三支撑结构52和第三支撑结构53,分别所述第一挡墙部分2、所述第二挡墙部分3、所述第三挡墙部分4和所述第四挡墙部分41相对应;所述承拉部件包括第一承拉部件6、第二承拉部件61、第三承拉部件62和第四承拉部件63,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1、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2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3连接,同时又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2、所述第二挡墙部分3、所述第三挡墙部分4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41连接,用于将所述环形挡墙结构1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承压部件包括第一承压部件7、第二承压部件71、第三承压部件72和第四承压部件74,所述第一承压部件7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1连接,所述第二承压部件71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1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2连接,所述第三承压部件72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52和所述第四支撑结构53连接,所述第四承压部件74分别与所述第四支撑结构53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连接。
另外,所述挡墙结构包括相互咬合在一起的若干个T型咬合桩单元;每个所述T型咬合桩单元由至少四根桩体咬合构成,包括主体部分和与所述主体部分垂直设置的朝基坑外侧突出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内部插设有I型板桩;相邻两个T型咬合桩单元的咬合处插设有向整个桩体纵向延伸的槽钢,且所述槽钢靠近所述基坑外侧布置。
所述承拉部件为承拉杆;所述承压部件为承压杆,即所述第一承压部件7、所述第二承压部件71、所述第三承压部件72和所述第四承压部件73分别为承压杆。所述承拉部件也可以为承拉杆,所述承压杆和所述承拉杆均可以选用金属杆。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承压部件和所述承压部件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承压部件所受到压力转移到该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上,从而对所述承压部件形成支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14,一端与所述承压杆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承压杆上,从而形成对所述挡墙部分的牵拉;第二支撑杆15,两端分别与两根承压杆连接,用于实现两根所述承压杆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15形成相互支撑。
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优选地,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挡墙结构顶部的压顶冠梁12和与所述压顶冠梁12连接的衡架13;所述第一支撑杆14分别支撑在所述压顶冠梁12或所述衡架13上。
本实施例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插设于土体内的桩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包括:
环形挡墙结构,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个支撑结构,每个所述支撑结构设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基坑外侧的土体中;
若干个承拉部件,每个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
若干个承压部件,每个所述承压部件分别支撑于与相邻布置的两个挡墙部分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力转移另一个所述支撑结构上,并对该支撑结构施加朝向基坑外侧的分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挡墙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挡墙部分、第二挡墙部分和第三挡墙部分;
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三支撑结构,分别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相对应;
所述承拉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拉部件、第二承拉部件和第三承拉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同时又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环形挡墙结构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
所述承压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承压部件、第二承压部件和第三承压部件,所述第一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土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拉部件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承压部件和所述承压部件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承压部件所受到压力转移到该相对应的所述挡墙部分上,从而对所述承压部件形成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拉部件为承拉杆;
所述承压部件为承压杆;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承压杆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承压杆上,从而形成对所述挡墙部分的牵拉;
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承压杆连接,用于实现两根所述承压杆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形成相互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呈矩形,且包括相互咬合在一起的若干个T型咬合桩单元;
每个所述T型咬合桩单元由至少四根桩体咬合构成,包括主体部分和与所述主体部分垂直设置的朝基坑外侧突出延伸部分;
所述延伸部分内部插设有I型板桩;
相邻两个T型咬合桩单元的咬合处插设有向整个桩体纵向延伸的槽钢,且所述槽钢靠近所述基坑外侧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挡墙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挡墙结构顶部的压顶冠梁和与压顶冠梁连接的衡架;
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支撑在所述压顶冠梁或所述衡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为插设于土体内的桩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09152.XU CN208733647U (zh) | 2018-08-14 | 2018-08-14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09152.XU CN208733647U (zh) | 2018-08-14 | 2018-08-14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33647U true CN208733647U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2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09152.XU Active CN208733647U (zh) | 2018-08-14 | 2018-08-14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336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7968A (zh) * | 2018-08-14 | 2018-10-19 | 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
2018
- 2018-08-14 CN CN201821309152.XU patent/CN2087336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7968A (zh) * | 2018-08-14 | 2018-10-19 | 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12231B1 (de) | Gründung für eine windturbine | |
CN104278674A (zh) | 一种可回收的扩头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627180U (zh) | 重力坝坝基大断层加固结构 | |
CN208733647U (zh)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
CN205188983U (zh) | 用于深水承台施工的新型围堰结构 | |
CN105275486B (zh) | 一种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WO2003001009A1 (de) | Meerestechnische tragkonstruktion, insbesondere für eine offshore-windkraft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erartigen tragkonstruktionen | |
CN208899495U (zh) | 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 |
CN202954377U (zh) | 盖板坝基三角区帷幕结构 | |
CN108677968A (zh) | 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
CN204919627U (zh) | 一种框架式隔离保护体系 | |
CN203755784U (zh) | 抱杆底座 | |
CN206916765U (zh) | 一种新型卡盘 | |
CN206916543U (zh) | 一种无砟轨道铁路隧道上拱修复结构 | |
CN203684221U (zh) | 一种用于板桩码头的螺纹桩锚碇结构 | |
CN108729452A (zh) | 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 |
CN210086272U (zh) | 一种挡水用钢板桩围堰结构 | |
CN205712135U (zh) | 一种经纬式基坑支护结构 | |
CN209523202U (zh) | 基坑支护拉锚结构 | |
CN203096686U (zh) | 一种新型高桩码头与接岸结构相结合的组合结构 | |
CN202298627U (zh)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0621739U (zh) | 非对称式四桩连梁基础及高压架空输电塔 | |
CN216948318U (zh) | 双排桩预应力锚索复合支护结构 | |
CN105133664A (zh) | 一种组合框架式隔离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456092U (zh) | 一种围护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30200 No. 1211 Fushan Avenue, Xiaol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y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200 No. 1211, Shandong Road, Xiaol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ounty, Nanchang, Jiangxi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JI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