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2792U -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2792U
CN208722792U CN201821609312.2U CN201821609312U CN208722792U CN 208722792 U CN208722792 U CN 208722792U CN 201821609312 U CN201821609312 U CN 201821609312U CN 208722792 U CN208722792 U CN 208722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unting base
static
static contac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93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 Shi T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 Shi T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 Shi T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 Shi T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93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2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2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2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包括底座、第一接触层、转动机构层、第二接触层、封盖以及驱动机构,底座与第一接触层适配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层包括安装座、设在安装座上的动触片以及与动触片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所述若干个静触片包括设在第一接触层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第二静触片以及第三静触片;所述若干个静触片还包括设在第一接触层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第五静触片以及第六静触片,所述第一接触层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所述第一接触层两端的过线通道内均设有导电片,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安全性高、导电稳定性高且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背景技术
倒顺开关也叫顺逆开关,它的作用是连通、断开电源或负载,可以使电机正转或反转。倒顺开关目前主要应用在设备需正、反两方向旋转的场格,如:电动车、吊车、电梯、升降机等。倒顺开关有三个位置,中间一个是分开位置,顺时针拨动电机正转,逆时针拨动电机反转简而言之就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现有的倒顺开关包括第一接触层、转动机构层、第二接触层以及驱动机构,第一接触层、转动机构层以及第二接触层通过堆叠组合在一起,第一接触层上设有动触片以及与动触片相配合的6个静触片,第二、第三静触片通过第一导电片连接于第一接触层外部,第五、第六静触片通过第二导电片连接于第一接触层外部,且与第二、第三静触片相对设置。将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设置于第一接触层外部会有安全隐患,且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的长度过长会导致电阻较大,电流导通不稳定,容易短路。现有的倒顺开关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机构层带动动触片转动90°才能与静触片保持连通状态或断开,使得使用者转动时,行程过长,极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导电稳定性高且便于操作的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倒顺开关,包括底座、第一接触层、转动机构层、第二接触层、封盖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封盖设于第二接触层上方,底座与第一接触层适配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层包括安装座、设在安装座上的动触片以及与动触片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所述动触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的上、下端面上的中心处,所述两个动触片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静触片包括设在安装座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第二静触片以及第三静触片,所述第三静触片位于安装座上的一端,从中间朝两侧延伸形成两段;所述若干个静触片还包括设在安装座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第五静触片以及第六静触片,所述第六静触片与第三触片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安装座两端,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所述安装座两侧的过线通道内均设有导电片,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
上述结构中,将第六静触片与电机相连,第三静触片与控制器相连,顺时针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座上端面的动触片连通第一静触片、第三静触片、通过导电片与第五静触片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下端面的动触片与第六静触片相连通,实现电机正转;驱动机构回位,电机停止正转;逆时针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座上端面的动触片连通第二静触片、第三静触片、通过导电片与第四静触片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下端面的动触片与第六静触片相连通,实现电机反转;驱动机构回位,电机停止反转。通过设置过线通道能够便于将导线片设置于安装座内部,从而能够使得电流导通稳定,不容易短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结构中,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位于同一直线上,让使用者操作驱动机构转动45°就能够实现电机的正转、停止以及反转,减少了驱动机构驱动动触片转动的行程,使得使用者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采用双层结构。
上述结构中,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采用双层结构能够使得动触片具有夹持空间,对静触片进行夹持,确保了电流导通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第五静触片朝向外侧的一端端面与安装座的外缘持平。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第四、第五静触片设置成与安装座的外缘持平,能够减少接线,从而便于使用者安装,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底座相适配的卡槽,所述过线通道位于卡槽内。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卡槽能够便于导电片的安装以及便于将安装座安装于底座上,增加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定位柱与定位孔能够便于工人安装,从而增加了装配的效率,增加了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底部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螺栓底部适配的凹槽。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凹槽,能够将螺栓的底部没入凹槽内,从而防止了螺栓底部相对底座底面突出而导致使用者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且能够保护螺栓底部不被磨损以及增加螺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
一种接触层,包括安装座、设在安装座上的动触片以及与动触片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所述动触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的上、下端面上的中心处,所述两个动触片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静触片包括设在安装座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第二静触片以及第三静触片,所述第三静触片位于安装座上的一端,从中间朝两侧延伸形成两段;所述若干个静触片还包括设在安装座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第五静触片以及第六静触片,所述第六静触片与第三触片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安装座两端,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所述安装座两侧的过线通道内均设有导电片,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
上述结构中,将第六静触片与电机相连,第三静触片与控制器相连,安装座上端面的动触片连通第一静触片、第三静触片、通过导电片与第五静触片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下端面的动触片与第六静触片相连通,实现电机正转安装座上端面的动触片连通第二静触片、第三静触片、通过导电片与第四静触片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下端面的动触片与第六静触片相连通,实现电机反转。通过设置过线通道能够便于将导线片设置于安装座内部,从而能够使得电流导通稳定,不容易短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结构中,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位于同一直线上,让使用者操驱动动触片转动45°就能够实现电机的正转、停止以及反转,减少了动触片转动的行程,使得使用者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静触片的两段,其夹角呈90°。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动触片与第三静触片和第六静触片相配合导通,电流导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倒顺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导电稳定性高且便于操作。将导电片设置于过线通道内,能够增加电流通过的稳定性,且能够保护使用者安装时的安全性。通过将动触片与静触片之间的夹角设置成45°能够减少动触片转动时的行程,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接触层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接触层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第一接触层;11-底座; 111-定位块;112-定位柱;113-安装孔;114-凹槽;12-安装座;121-过线通道;122-导电片;123-卡槽;124-定位孔;2-转动机构层;3-第二接触层;4-驱动机构;41-方轴;42-把手;5-动触片;51-第一触头;52-第二触头;6-静触片;61-第一静触片;62-第二静触片;63-第三静触片;64-第四静触片;65-第五静触片;66-第六静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倒顺开关,包括底座11、第一接触层1、转动机构层2、第二接触层3、封盖以及驱动机构4,所述封盖设于第二接触层3上方,底座11与第一接触层1适配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层1包括安装座12、设在安装座12上的动触片5以及与动触片5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6,所述动触片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12的上、下端面上的中心处,所述两个动触片5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静触片6包括设在安装座12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61、第二静触片62以及第三静触片63,所述第三静触片63位于安装座12上的一端,从中间朝两侧延伸形成两段;所述若干个静触片6还包括设在安装座12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64、第五静触片65以及第六静触片66,所述第六静触片66与第三触片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安装座12两端,所述安装座12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121,所述安装座12两侧的过线通道121内均设有导电片122,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64、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65。
上述结构中,将第六静触片66与电机相连,第三静触片63与控制器相连,顺时针转动驱动机构4,安装座12上端面的动触片5连通第一静触片61、第三静触片63、通过导电片122与第五静触片65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12下端面的动触片5与第六静触片66相连通,实现电机正转;驱动机构4回位,电机停止正转;逆时针转动驱动机构4,安装座12上端面的动触片5连通第二静触片62、第三静触片63、通过导电片122与第四静触片64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12下端面的动触片5与第六静触片66相连通,实现电机反转;驱动机构4回位,电机停止反转。通过设置过线通道121能够便于将导线片设置于安装座12内部,从而能够使得电流导通稳定,不容易短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片5包括第一触头51和第二触头52,所述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结构中,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位于同一直线上,让使用者操作驱动机构4转动45°就能够实现电机的正转、停止以及反转,减少了驱动机构4驱动动触片5转动的行程,使得使用者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快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采用双层结构。
上述结构中,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采用双层结构能够使得动触片5具有夹持空间,对静触片6进行夹持,确保了电流导通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所述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还可以采用单层结构,静触片6采用双层结构与其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第五静触片65朝向外侧的一端端面与安装座12的外缘持平。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第四、第五静触片65设置成与安装座12的外缘持平,能够减少接线,从而便于使用者安装,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贯穿安装座12、转动机构层2与第二接触层3的方轴41以及与方轴41顶部相连的把手42,所述底座11上设有与方轴41适配的定位块111。
上述结构中,通过把手42转动方轴41,带动动触片5进行转动,更加的便捷。通过设置定位块111能够便于对底座11以及动触片5的定位,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2的侧壁上设有与底座11相适配的卡槽123,所述过线通道121位于卡槽123内。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卡槽123能够便于导电片122的安装以及便于将安装座12安装于底座11上,增加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上设有定位柱112,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与定位柱112相适配的定位孔124。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定位柱112与定位孔124能够便于工人安装,从而增加了装配的效率,增加了生产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2、转动机构层2以及第二接触层3的外缘处设有安装孔113,所述安装座12、转动机构层2以及第二接触层3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固定连接安装座12、转动机构层2以及第二接触层3,增加了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底部与安装孔11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螺栓底部适配的凹槽114。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凹槽114,能够将螺栓的底部没入凹槽114内,从而防止了螺栓底部相对底座11底面突出而导致使用者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且能够保护螺栓底部不被磨损以及增加螺栓与底座11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层3上设有用于与语音播报的两个接线端子,以及与两个接线端子配合的导电头,所述导电头采用双层触片结构。
上述结构中,通过接线端子与语音播报相连,能够在电动车倒车时进行语音播报,增加了安全性。
如图3至图4所示的一种接触层,包括安装座12、设在安装座12上的动触片5以及与动触片5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6,所述动触片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12的上、下端面上的中心处,所述两个动触片5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静触片6包括设在安装座12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61、第二静触片62以及第三静触片63,所述第三静触片63位于安装座12上的一端,从中间朝两侧延伸形成两段;所述若干个静触片6还包括设在安装座12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64、第五静触片65以及第六静触片66,所述第六静触片66与第三触片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安装座12两端,所述安装座12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121,所述安装座12两侧的过线通道121内均设有导电片122,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64、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65。
上述结构中,将第六静触片66与电机相连,第三静触片63与控制器相连,安装座12上端面的动触片5连通第一静触片61、第三静触片63、通过导电片122与第五静触片65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12下端面的动触片5与第六静触片66相连通,实现电机正转安装座12上端面的动触片5连通第二静触片62、第三静触片63、通过导电片122与第四静触片64相连通以及通过安装座12下端面的动触片5与第六静触片66相连通,实现电机反转。通过设置过线通道121能够便于将导线片设置于安装座12内部,从而能够使得电流导通稳定,不容易短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片5包括第一触头51和第二触头52,所述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结构中,第一触头51与第二触头52位于同一直线上,让使用者操驱动动触片5转动45°就能够实现电机的正转、停止以及反转,减少了动触片5转动的行程,使得使用者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静触片63的两段,其夹角呈90°。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动触片5与第三静触片63和第六静触片66相配合导通,电流导通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倒顺开关,包括底座、第一接触层、转动机构层、第二接触层、封盖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封盖设于第二接触层上方,其特征在于:底座与第一接触层适配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层包括安装座、设在安装座上的动触片以及与动触片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所述动触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的上、下端面上的中心处,所述两个动触片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静触片包括设在安装座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第二静触片以及第三静触片,所述第三静触片位于安装座上的一端,从中间朝两侧延伸形成两段;所述若干个静触片还包括设在安装座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第五静触片以及第六静触片,所述第六静触片与第三触片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安装座两端,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所述安装座两侧的过线通道内均设有导电片,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倒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采用双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静触片、第五静触片朝向外侧的一端端面与安装座的外缘持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底座相适配的卡槽,所述过线通道位于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螺栓底部适配的凹槽。
8.一种接触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设在安装座上的动触片以及与动触片相配合实现倒顺驱动的若干个静触片,所述动触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的上、下端面上的中心处,所述两个动触片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静触片包括设在安装座上端面的第一静触片、第二静触片以及第三静触片,所述第三静触片位于安装座上的一端,从中间朝两侧延伸形成两段;所述若干个静触片还包括设在安装座下端面上的第四静触片、第五静触片以及第六静触片,所述第六静触片与第三触片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安装座两端,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连通上端面与下端面的过线通道,所述安装座两侧的过线通道内均设有导电片,且分别连通于第二触片与第四静触片、第一触片与第五静触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静触片的两段,其夹角呈90°。
CN201821609312.2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Active CN208722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9312.2U CN208722792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9312.2U CN208722792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2792U true CN208722792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8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9312.2U Active CN208722792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2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7293B2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appliance using battery pack
US10903730B2 (en) Power tool
CN107078608A (zh) 电子控制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203261289U (zh) 交流电机控制器
CN208995054U (zh) 液压升降装置
CN103050746A (zh) 一种电机型驱动的t型微波开关
CN208722792U (zh)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CN111490381B (zh) 旋转式连接单元、连接通道选择装置和充电设备
CN204465400U (zh) 正弦波控制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107473019A (zh) 一种接地线专用绝缘操作装置
CN109036933A (zh) 一种倒顺开关及其接触层
CN101807874B (zh) 实现电子力矩换向的直流串励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601512A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201286063Y (zh) 一种车用整流组件
CN214003747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电气式防坠器
CN104578535A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外通风电激磁车载发电机
CN210075058U (zh) 变频器
CN103312239A (zh) 直流串励电机四开关拓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289282U (zh) 交流接触器
CN105673332A (zh) 电梯风发电装置
CN206401242U (zh) 一种电力配电接触器
CN202772031U (zh) 一种智能化真空接触器
CN202265803U (zh) 一种放水闸门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04124098B (zh) 交流真空接触器
CN202818186U (zh) 一种单相交流电动机及其正反转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