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1945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1945U
CN208721945U CN201821630180.1U CN201821630180U CN208721945U CN 208721945 U CN208721945 U CN 208721945U CN 201821630180 U CN201821630180 U CN 201821630180U CN 208721945 U CN208721945 U CN 208721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display
terminal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01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01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1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1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1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时序控制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源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对应的数据线开启或关闭;及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终端电阻,所述终端电阻并联于所述时序控制器和所述源极驱动单元的两条传输线之间以降低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传输线之间传输时的信号反射。上述显示装置,通过将原本设计于印刷电路板中的终端电阻,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可以减小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数量,缩小印刷电路板的面积,从而可将显示装置的边框进一步做窄。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窄边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中,窄边框能让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面积更大,进而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显示装置一般由主板、显示面板、驱动模块、印刷电路板等几部分组成。
随着显示装置日益趋近于窄边框化,如何降低显示装置的边框面积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降低显示装置的边框面积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时序控制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
源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对应的数据线开启或关闭;及
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终端电阻,所述终端电阻并联于所述时序控制器和所述源极驱动单元的传输线之间以降低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传输线之间传输时的信号反射;其中,所述传输线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还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多条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多条所述栅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边缘的软性电路板,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软性电路板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时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线均包括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
所述贯穿部为经所述时序控制器的功能引脚引出,贯穿所述软性电路板后至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线路部分;
所述折弯部为所述非显示区域内与所述贯穿部垂直排布的线路部分;
所述绕回部为所述非显示区域内绕回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连接的线路部分;所述绕回部与所述贯穿部平行;
所述终端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折弯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所述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之间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00欧-140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级联的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所述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包括软性电路板和设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的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栅线开启或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电阻通过在玻璃基板上采用半导体制造工艺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电阻的材质为非晶硅和/或多晶硅,所述终端电阻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基板上且电阻两端通过显示面板的金属连线层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
上述显示装置,通过将原本设计于印刷电路板中的终端电阻,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可以减小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数量,缩小印刷电路板的面积,从而可将显示装置的边框进一步做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显示区域110的像素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和驱动模块200。其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10和非显示区域120,显示区域110也即是有图像信息显示的一块区域,也可以称为显示区(active area);非显示区域120通常指没有图像显示的区域,该部分区域主要用于将一些线路和部分传感器压合在这个区域。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窄边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中,窄边框能让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面积更大,进而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想要更大的显示画面面积,就需要降低显示面板的边框面积。本申请中,显示面板可例如为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er,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QLED(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曲面显示面板或其他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技术中,为保证印刷电路板与驱动模块之间信号的传输质量,需要在印刷电路板输入至驱动模块的末端,设置终端电阻进行信号匹配,避免传输信号的失真。但是这样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会导致印刷电路板的面积增大,不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驱动模块200可以包括时序控制器210,源极驱动单元220以及设于非显示区域120的终端电阻230。其中,时序控制器2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具体的,时序控制器220主要用于将系统主板发送的R(Red,红色)/G(Green,绿色)/B(Blue,蓝色)压缩信号、控制信号进行处理,然后生成相应的时钟控制信号。源极驱动单元220与时序控制器210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驱动对应的数据线开启或关闭。源极驱动单元220又称为源极薄膜驱动芯片,简称S-COF(Source-Chip on Film),主要基于时钟控制信号产生选通信号,选通信号也即是数据线驱动电压信号,其作用是控制数据信号的写入。终端电阻230,设于非显示区域120,终端电阻230并联于时序控制器210和源极驱动单元220的传输线之间以降低控制信号在传输线之间传输时的信号反射。其中,传输线可以包括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可以是从时序控制器210的功能引脚引出,然后进入非显示区域120,最后折回源极驱动单元220,终端电阻230就并联在非显示区域120中的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之间。
终端电阻,是一种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高频信号传输时,信号波长相对传输线较短,信号在传输线终端会形成反射波,干扰原信号,所以需要在传输线末端加终端电阻,使信号到达传输线末端后不反射。一般的信号传输电路由于各种传输线都有其特性阻抗。当信号在传输线中传输至终端时,如果它的终端阻抗和特性阻抗不同时,将会造成反射,而使信号波形失真(凹陷或凸出)。该失真的现象在传输线短时并不明显,但随着传输线的加长会更加严重,致使无法正确传输,这时就必须加装终端电阻(Terminator)。终端电阻可以吸收传输线路上的反射波,有效地增强信号强度。终端电阻并联后的值应当基本等于传输线在通信频率上的特性阻抗。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原本设计于印刷电路板中的终端电阻,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可以减小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数量,缩小印刷电路板的面积,从而可将显示装置的边框进一步做窄。
进一步地,终端电阻230为通过在玻璃基板上采用半导体制造工艺形成的,终端电阻230所采用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可以为7nm制程工艺也可以是采用10nm制程工艺形成的。7nm制程工艺和10nm制程工艺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在单位体积上所集成的晶体管的数量不一样,7nm制程工艺在单位体积内集成的晶体管的数量比10nm制程工艺在单位体积内集成的晶体管的数量多。这样就可以使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功耗越来越低,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一般的半导体制程工艺中,在TFT基板的制造工艺当中,均需要使用到a-Si(amorphous silicon非晶硅),或P-Si(polycrystalline silicon,多晶硅),非晶硅或多晶硅的电学特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也就是常说的半导体,非晶硅半导体TFT以及多晶硅半导体TF具有制程简单、成本低、易于进行大面积制程等优点。终端电阻23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基板上、并且电阻的两端通过显示面板100的金属连线层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之间。具体地,金属连线层可以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终端电阻230的材质可以为非晶硅和/或多晶硅。更进一步地,终端电阻230的阻值范围可以在100欧-140欧之间,可选的具体的阻值为100欧或者120欧,可以理解,对于具体的数值没有具体的限定,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数值即可。
请参阅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驱动模块200,软性电路板300,印刷电路板400及多个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500。其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10和非显示区域120,显示区域110内设置有多条数据线111和多条栅线112,栅线112也称为扫描线,多条数据线111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多条栅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换句话说,栅线和数据线的延伸、排列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栅线的排列方向,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为栅线的延伸方向。同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互相垂直,请参照图2,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垂直方向,也就是二维坐标里的Y轴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水平方向,也就是二维坐标里的X轴的延伸方向。
可以理解,对于显示面板100、驱动模块20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有关描述,在此不再进一步赘述。
软性电路板300,也称为薄膜驱动芯片,简称COF(Chip on Film)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边缘位置,源极驱动单元220设置在软性电路板300上。可以理解,软性电路板300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每一个软性电路板300上只设置一个源极驱动单元220,所以,软性电路板300的数量与源极驱动单元220的数量相对应。软性电路板300通常作为承放源极驱动单元220的载体以及连接显示面板100和印刷电路板400的桥梁。可以理解,软性电路板300覆晶薄膜。
印刷电路板400,简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400与软性电路板300电性连接,时序控制器21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00上。印刷电路板400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500,英文简称GOA(Gate driver on Array)也称为阵列基板上栅驱动集成,就是将栅极驱动单元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从而可以省掉栅极驱动集成电路部分,以从材料成本和制作工艺两方面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500可以包括软性电路板510和设于软性电路板510上的栅极驱动单元520。其中软性电路板510与前述软性电路板300为相同的材料,在此不再进一步赘述,栅极驱动单元520主要用于驱动栅线,其主要原理是接收时钟控制器210发出的时钟信号,然后基于时钟控制信号产生选通信号,选通信号也即是栅线驱动电压信号,其作用是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来控制颜色数据的写入,进而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综上,本申请以显示面板为TFT-LC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TFT-LCD主要驱动原理,系统主板将R/G/B压缩信号、控制信号及电源通过引线与印刷电路板400(PCB,PrintedCircuit Board)的连接器(connector)相连接,这些压缩信号、控制信号经过印刷电路板400上的时序控制器(T-CON,TimingController)IC处理后,经印刷电路板400上的引线,通过源极驱单元220(S-COF,Source-Chip on Film,)和栅极驱动单元520(G-COF,Gate-Chipon Film,)与显示区域110连接,从而使得LCD获得所需的电源和控制信号。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图为图2中显示区域110的像素排列方式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单元包括具有红色(Red)、绿色(Green)和蓝色(Blue)三种不同颜色的三个子像素。进一步地,每个子像素均由相应的栅线驱动;每个像素单元均由相应的数据线驱动。例如,像素单元P1设置有数据线Data 1和栅线Gate 1、Gate 2及Gate 3。其中,数据线Data1用于输入颜色数据信息;栅线Gate 1、Gate 2及Gate 3分别用于控制像素单元中蓝色(B)、绿色(G)及红色(R)子像素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er,薄膜晶体管)开关,进而控制颜色数据信息的写入。
请继续参阅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中标示出了显示装置10的一部分结构,该部分结构包括:时序控制器210,源极驱动单元220,终端电阻230,软性电路板300,第一传输线1,第二传输线2以及部分非显示区域120。其中,终端电阻230设置于非显示区域120中,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的部分线路也位于非显示区域120中。具体的,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均由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组成,为了描述简便,以第二传输线2的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进行说明,具体请参阅图4,第二传输线2可以大致包括贯穿部S1、折弯部S2及绕回部S3。贯穿部S1通过时序控制器210的功能引脚引出,然后贯穿软性电路板300到达非显示区域120;折弯部S2位于非显示区域120内,具体为非显示区域120内与贯穿部S1垂直排布的线路部分;绕回部S3为非显示区域120内绕回与源极驱动单元220连接的线路部分;绕回部S3与贯穿部S1平行,并且,贯穿部S1、折弯部S2及绕回部S3依次连接形成第二传输线2。更进一步地,第一传输线1的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与第二传输线2的贯穿部S1、折弯部S2及绕回部S3之间相互平行,换句话说,第一传输线1的贯穿部与第二传输线2的贯穿部S1平行,第一传输线1的折弯部与第二传输线2的折弯部S2平行,第一传输线1的绕回部与第二传输线2的绕回部S3平行。一般来讲,第一传输线1的长度小于第二传输线2的长度,可以理解,第一传输线1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二传输线2的长度。终端电阻230就并联在第一传输线1与第二传输线2的折弯部之间。终端电阻230并联在第一传输线1和第二传输线2的折弯部之间既可以降低控制信号在传输线之间传输时的信号反射,避免信号严重失真,也可以节省印刷电路板的面积,进一步减小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数量,从而可将显示装置的边框进一步做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时序控制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
源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对应的数据线开启或关闭;及
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终端电阻,所述终端电阻并联于所述时序控制器和所述源极驱动单元的传输线之间以降低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传输线之间传输时的信号反射;其中,所述传输线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还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多条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多条所述栅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边缘的软性电路板,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软性电路板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时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包括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
所述贯穿部为经所述时序控制器的功能引脚引出,贯穿所述软性电路板后至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线路部分;
所述折弯部为所述非显示区域内与所述贯穿部垂直排布的线路部分;
所述绕回部为所述非显示区域内绕回与所述源极驱动单元连接的线路部分;所述绕回部与所述贯穿部平行;
所述终端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的折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所述贯穿部、折弯部及绕回部之间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00欧-140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级联的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所述阵列基板栅驱动集成单元包括软性电路板和设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的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栅线开启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电阻通过在玻璃基板上采用半导体制造工艺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电阻的材质为非晶硅和/或多晶硅,所述终端电阻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基板上且电阻两端通过显示面板的金属连线层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
CN201821630180.1U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721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180.1U CN208721945U (zh)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180.1U CN208721945U (zh)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1945U true CN208721945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8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0180.1U Active CN208721945U (zh)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19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1372A (zh) * 2019-09-17 2021-04-02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无边框显示装置的配线印刷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4189978A (zh) * 2021-11-18 2022-03-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60860A (zh) * 2022-03-21 2022-06-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1372A (zh) * 2019-09-17 2021-04-02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无边框显示装置的配线印刷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2601372B (zh) * 2019-09-17 2024-05-24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无边框显示装置的配线印刷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4189978A (zh) * 2021-11-18 2022-03-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189978B (zh) * 2021-11-18 2023-11-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60860A (zh) * 2022-03-21 2022-06-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4660860B (zh) * 2022-03-21 2024-03-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651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ignal lines routed to decrease size of non-display area
US6842164B2 (en) Display device
US68193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two PGB for outputting signals to the same conductive wires and a repair line
CN208721945U (zh) 显示装置
CN101226286A (zh) 具有电源线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KR10134067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849881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160449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0463230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2760011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7239299B2 (en) Driving circuit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3937251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040055188A (ko) 박막트랜지스터 기판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02174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12204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0220466A1 (zh) 印刷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246146A1 (en) Display device
CN219575141U (zh) 显示设备
US11876100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ix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CN11719824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055562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120346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61008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14863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080000369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패드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