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1510U - 壳体的检测治具 - Google Patents

壳体的检测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1510U
CN208721510U CN201821254241.9U CN201821254241U CN208721510U CN 208721510 U CN208721510 U CN 208721510U CN 201821254241 U CN201821254241 U CN 201821254241U CN 208721510 U CN208721510 U CN 208721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detection jig
fixed
positioning reg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42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42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1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1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1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的检测治具,所述壳体包括边框与后盖,所述后盖粘接于所述边框,所述检测治具包括承载台、两个活动件及驱动机构,所述承载台包括承载部及固定于所述承载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壳体,两个所述活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两侧,且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定位部,以使所述活动件对所述边框施加压力。所述检测治具既能够检测边框与后盖的粘贴可靠性,又能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活动件对边框施加压力,以保证边框受力均匀,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壳体的检测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的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具有窄边框的手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然而,由于手机的窄边框化设置,导致壳体的边框与后盖的结合牢固度变差,后盖容易因与边框之间的粘接不可靠而发生意外脱落。故而,需要一种用于检测边框与后盖之间是否可靠粘接的检测工具,以提高手机的出厂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的检测治具。所述检测治具能够检测出所述边框与所述后盖粘贴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的检测治具,所述壳体包括边框与后盖,所述后盖粘接于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包括承载台、两个活动件及驱动机构,所述承载台包括承载部及固定于所述承载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壳体,两个所述活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两侧,且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定位部,以使所述活动件对所述边框施加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定位部,以使所述活动件对所述边框施加压力,从而在所述压力下检测出所述边框与所述后盖之间是否出现缝隙,进而检测出所述壳体的粘贴可靠性。相较于通过人工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来检测所述边框与所述后盖之间是否出现缝隙的方式,本申请的检测治具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边框施加大小一致的压力值,从而保证所述检测治具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即避免因人工对所述壳体施加过大的压力而导致部分合格的电子设备的所述边框与所述后盖发生脱离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检测治具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壳体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壳体在B-B线处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检测治具在A-A线处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检测治具在C处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检测治具的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检测治具在C处的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检测治具的盖板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检测治具的箱体与顶板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壳体的检测治具100。检测治具100能够检测出电子设备中壳体210的粘贴可靠性。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如图2至4所示,所述壳体210包括边框211及后盖212。所述后盖212粘接于所述边框211。可以理解的是,后盖212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通过胶水固定于边框211的内侧2112。且边框2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长边2113及第二长边2114与相对设置的第一短边2115及第二短边211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盖212也可以粘接于边框211的顶部2111。当将后盖212粘接于边框211时,后盖212容易因与边框211粘贴不牢靠而发生脱离,故而,通过本申请的检测治具100可以检测出后盖212与边框211粘贴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及图5,检测治具100包括承载台10、两个活动件20及驱动机构30。承载台10包括承载部11及固定于承载部11的定位部12。定位部12用于定位壳体210。一种实施方式,定位部12为凸设于承载部11表面的凸块。定位部12包括顶面121及围绕顶面121设置的周侧面122。此时,当壳体210固定于定位部12时,定位部12的顶面121支撑后盖212,定位部12的周侧面122与边框211的第一长边2113、第二长边2114、第一短边2115及第二短边2116相对设置。两个活动件20分别位于定位部12的两侧,且活动件20活动连接于承载部11。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以使活动件20对边框211施加压力。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驱动机构3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驱动机构30与两个活动件20一一对应设置。此时,一个驱动机构30单独驱动一个活动件20移动。当驱动机构30的数量为一个时,一个驱动机构30同时驱动两个活动件20移动。此外,驱动机构可以单独驱动定位部12一侧的活动件20,也可以同时驱动定位部12两侧的活动件20。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210粘贴可靠的电子设备中,即在合格的电子设备中,边框211与后盖212具有标准粘合力,即当测试电子设备的边框211与后盖212的粘合力小于该标准粘合力时,测试电子设备为不良产品。当测试电子设备的边框211与后盖212的粘合力大于该标准粘合力时,测试电子设备为合格产品。此时,通过外界对具有标准粘合力的电子设备施加具有第一压力值的压力时,具有标准粘合力的电子设备的边框211与后盖212保持粘贴关系,即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不产生缝隙。当外界对具有标准粘合力的电子设备施加大于具有第一压力值的压力时,具有标准粘合力的电子设备的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产生缝隙。此时,具有第一压力值的压力为本实施例的压力。当然,考虑边框211与后盖212在粘接过程中存在的公差,该压力并不是严格的等于具有第一压力值的压力。
具体的,检测治具100的检测过程包括将测试电子设备的壳体210固定于定位部12上。再通过驱动机构30驱动位于所述定位部12两侧的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以使活动件20对测试壳体210的边框211施加压力。此时,当测试壳体210的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产生缝隙时,该测试电子设备为不良产品。当测试壳体210的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不产生缝隙时,该测试电子设备为合格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活动件20靠近所述定位部12,以使所述活动件20对所述边框211施加压力,从而在所述压力下检测出所述边框211与所述后盖212之间是否出现缝隙,进而检测出所述壳体210的粘贴可靠性。相较于通过人工对所述壳体210施加压力来检测所述边框211与所述后盖212之间是否出现缝隙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检测治具100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对所述边框211施加大小一致的压力值,从而保证所述检测治具100的检测的准确性,即避免因人工对所述壳体210施加过大的压力而导致部分合格的所述电子设备发生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件20的结构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3,所述活动件20包括多个活动部25。所述活动部25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活动件20的移动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在排布活动部25的公差范围内,活动部25的排布方向并不一定严格的垂直于移动方向。在误差范围内,可以允许活动部25的排布方向与活动件的移动方向形成一定角度设置。一种实施方式,活动件20为块状结构。每个活动件20包括三个活动部25。即定位部12的一侧设有三个活动部25,另一侧设有三个活动部25。每一侧的所有活动部25均各自并排设置,且排布方向与活动件20的移动方向垂直。结合图6所示,每个活动部25包括抵接面21。当驱动机构30驱动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时,位于定位部12一侧的三个活动部25抵接于边框211的第一长边2113,并对第一长边2113施加压力。位于定位部12的另一侧的三个活动部25抵接于边框211的第二长边2114,并对第二长边2114施加压力。此时,通过观察第一长边2113与后盖212之间以及第二长边2114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从而准确地检测出电子设备的壳体210粘贴可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机构30同时驱动壳体210两侧的活动件20,以分别抵接于边框211的第一长边2113及第二长边2114,从而检测第一长边2113与后盖212之间以及第二长边2114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进而准确地检测出壳体210的粘贴可靠性。此外,相较于通过人工对壳体210施加压力来检测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驱动机构30可以保证对第一长边2113及第二长边2114施加的压力大致一致,从而避免因人工对所述壳体210施加过大的压力而导致部分合格的壳体210的所述边框211与所述后盖212发生脱离发生,即造成检测不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多个驱动部33,所述多个驱动部33与所述多个活动部25一一对应设置,即一个驱动部33驱动一个活动部25移动。故而,当在壳体210的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不同驱动部33上设置不用的压力值,以测试壳体210不同位置上的粘接可靠性。例如,当边框211设有卡托孔时,此时在卡托孔位置处需要保证后盖212与边框211粘接更牢固,故而,可以对边框211施加更大的压力值以检测该位置的粘贴可靠性。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如图3及图7所示,活动件20包括一个活动部25。活动部25的延伸方向与活动部25的移动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活动部25在排布时存在公差,因此,活动部25的延伸方向并不一定严格的垂直于移动方向。在误差范围内,可以允许活动部25的延伸方向与活动件的移动方向形成一定角度设置。一种实施方式,活动件20为条形结构。位于定位部12的一侧的活动件20包括一个活动部25。位于定位部12的另一侧的活动件20也包括一个活动部25。每个活动部均包括朝向定位部12的抵接面21。位于壳体210一侧的活动部25的抵接面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长边2113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该抵接面21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一长边2113的长度。位于壳体210另一侧的活动部25的抵接面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长边2114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该抵接面21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二长边2114的长度。当驱动机构30驱动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时,位于定位部12一侧的活动部25抵接于第一长边2113,并对第一长边2113施加压力,位于定位部12另一侧的活动部25抵接于第二长边2114,并对第二长边2114施加压力。此时通过观察第一长边2113与后盖212及第二长边2114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进而准确地检测出壳体210的粘贴可靠性。此外,相较于通过人工对壳体210施加压力来检测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驱动机构30可以保证对第一长边2113及第二长边2114施加的压力大致一致,从而避免因人工对所述壳体210施加过大的压力而导致部分合格的电子设备的所述边框211与所述后盖212发生脱离发生,即造成检测不准确。
请再次参考图6,活动件20包括连接部22及连接于连接部22的抵持部23。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22与抵持部23一体成型。抵持部23凸设于连接部22的朝向定位部12的表面。连接部22与抵持部23的材质一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持部23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连接部22。此外,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2的朝向定位部12的表面设有固定槽,抵持部23通过过盈配合夹持于固定槽的槽壁。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所述抵持部23用于当所述活动件20靠近所述定位部12时,所述抵持部23对所述边框211施加压力。
在本实施例,抵持部23的结构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8所示,活动件20包括缓冲部24。缓冲部24设于抵持部23的朝向定位部12的外表面。一种实施方式,缓冲部24设于抵接面21,且缓冲部24覆盖抵接面21。缓冲部24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简称TPU)。此时,当驱动机构30驱动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时,活动件20的缓冲部24抵持于边框211。由于缓冲部24具有弹性,使得缓冲部24可以缓冲活动件20瞬间对边框211产生的抵持力,从而避免因活动件20对边框211施加过大的力而导致边框211发生损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缓冲部24也可以将抵持部23的全部外表面。缓冲部24也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泡棉。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抵持部23为柔性材料。抵持部23的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此时,当驱动机构30驱动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时,活动件20的抵持部23抵持于边框211。由于抵持部23具有柔性,使得抵持部23可以缓冲活动件20瞬间对边框211产生的抵持力,从而避免因活动件20对边框211施加过大的力而导致边框211发生损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持部23的材质也可以为泡棉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一种实施方式,请再次参考图5及图6,驱动机构30为气缸。气缸包括缸体31及推杆32。推杆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21及第二端322。第一端321活动连接于缸体31。第二端322连接于活动件20。具体的,当气缸注入气体时,气缸内的气压增大。此时推杆32在气压下朝靠近定位部12的方向移动。连接于第二端322的连接部22也朝着靠近定位部1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抵持部23抵持于边框211上,并对所述边框211施加压力。故而,通过气缸驱动活动件20抵持于边框211并对边框211施加压力,可以保证对边框211施加的压力大致一致,从而避免因人工对所述壳体210施加过大的压力而导致部分合格的电子设备的所述边框211与所述后盖212发生脱离发生,即造成检测不准确。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5,承载部11包括支撑板111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板112及第二承载板113。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承载板112及第二承载板113的形状不限于附图1所示的六边形的板件。支撑板111固定于第一承载板112与第二承载板113之间,且支撑板111固定于第一承载板112与第二承载板113的周缘。支撑板111可以部分固定于第一承载板112的边缘,也可以全部固定于第一承载板112的周缘。此外,支撑板111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于第一承载板112与第二承载板113之间。当然,支撑板111也可以通过粘胶固定于第一承载板112与第二承载板113之间,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参考图6,第一承载板112、支撑板111及第二承载板113围设出收容空间114。第一承载板112设有通孔1121。通孔1121连通收容空间114。可以理解的是,通孔1121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且通孔1121的孔径远远大于活动件20的尺寸与活动件20的所能移动最长距离之和。活动件20设于收容空间114内,并经通孔1121伸出检测治具100的外部。此时,当驱动机构30驱动活动件20靠近定位部12时,活动件20可以在通孔1121内移动。故而,通过将活动件20设于收容空间114内,可以避免因活动件20设于检测治具100的外部而容易导致与其他部件发生触碰,从而影响检测治具100的运行。
进一步的,一种实施方式,定位部12固定于第一承载板112,且定位部12自通孔1121的一侧横跨至通孔1121的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当定位部12自通孔1121的一侧横跨至通孔1121的另一侧时,通孔1121被分成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均设有活动件20。第一部分的体积远远大于活动件20的尺寸与活动件20移动的最大距离之和,第一部分的体积远远大于活动件20的尺寸与活动件20移动的最大距离之和此。此时,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内的活动件20分别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内移动。
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5,承载部11包括固定板115。固定板115固定于通孔1121的孔壁,且至少部分固定板115设于收容空间114。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115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通孔1121的孔壁,也可以通过粘胶固定于通孔1121的孔壁。固定板115设有贯穿孔1151。第二端322穿过贯穿孔1151连接于连接部22。贯穿孔1151的孔径可以等于推杆32的半径,也可以大于推杆32的半径。推杆32的第二端322经贯穿孔1151连接于连接部22。此时推杆32在贯穿孔1151内滑动,以推动连接部22靠近或远离定位部12。
如图1及图9所示,检测治具100还包括盖板40。承载台1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固定于承载部11。盖板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41及第二侧42。第一侧41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3。第二侧42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部14。盖板40用于当壳体210固定于定位部12,盖板40压住壳体210。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均为固定块。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均设有转动槽,盖板4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的转动槽。当壳体210固定于定位部12时,通过翻转盖板40,以使盖板40相对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转动,从而使得盖板40盖住壳体210,即避免当活动件20对边框211施加压力时,边框211会相对定位部12移动,从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如图10所示,检测治具100还包括箱体51及盖设于箱体51的顶板52。承载部11经第一转轴53转动连接于顶板52。当顶板52盖设于箱体51的顶部时,箱体51与顶板52形成一限位空间55。该限位空间55用于收容驱动机构30的气管以及与驱动机构30相关的电路元器件,从而避免外部的水渍或者灰尘进入限位空间55,影响驱动机构30的运行。一种实施方式,箱体51包括底板515、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11及第二侧壁512与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513及第四侧壁514。第三侧壁513及第四侧壁514设于第一侧壁511与第二侧壁512之间。底板515设于第一侧壁511、第二侧壁512、第三侧壁513及第四侧壁514的一侧,且底板515与支撑板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6所示,第一转轴53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转动端531及所述第二转动端532。第一转动端531转动连接于顶板52。第二转动端532连接于第二承载板113。当第二支撑板113经转轴转动连接于顶板52时,承载台10可以相对所述基箱50转动。此时,当工作人员观察所述第一长边2113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之后,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承载台10,以使第二长边2114正对工作人员。此时,工作人员观察第二长边2114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以检测壳体210的粘贴可靠性。故而,通过设置承载台10相对顶板52相对转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检测出第一长边2113与后盖212之间及第二长边2114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从而显著地提高检测速率。
如图10所示,顶板52设有第一转轴槽521。第一转轴槽521呈半圆环形。第一转轴槽5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5211及第二限位端5212。检测治具100还包括固定柱54。固定柱54一端固定于承载部11,另一端滑动装于第一转轴槽521,即固定柱54在所述第一限位端5211及所述第二限位端5212之间滑动。当固定柱54位于第一限位端5211时,边框211的第一长边2113与工作人员正对,该视角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地判断出边框211与后盖212是否产生缝隙。当工作人员需要判断边框211的第二长边2114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承载台10。此时,固定柱54沿着第一转轴槽521滑动,且滑动至第二限位端5212时,边框211的第二长边2114与工作人员正对,此时,该视角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地判断第二边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
如图10所示,所述顶板52还设有第一通孔522。所述第一通孔522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30的气管经所述第一通孔522伸入所述箱体51内部。第一通孔522呈半圆环形。此时,当承载台10相对基箱50转动时,连接于缸体31的气管在第一通孔522内移动,从而避免气管在转动过程中因需伸长或缩短而与顶板52相互干涉,从而导致气管的气密性不佳。
如图10所示,顶板52与底板515呈第一角度α设置,第一角度α的范围在30°至60°之间。一种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侧壁511相对第三侧壁513的高度低,以使顶板52与底板515呈第一角度α设置。此时,当工作人员与第一侧壁511相对时,定位部12倾斜朝向工作人员,即工作人员视线并不需要垂直于承载台10的方向观察边框211与后盖212之间是否产生缝隙,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检测电子设备是否不良,进而提高检测速率。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侧壁512远离第四侧壁514的表面设有第一把手(图未示),第四侧壁514远离第二侧壁512的表面设有第二把手5141。通过设置第一把手及第二把手5141的相互配合,以方便检测治具100的搬运。
以上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壳体的检测治具,所述壳体包括边框与后盖,所述后盖粘接于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包括承载台、两个活动件及驱动机构,所述承载台包括承载部及固定于所述承载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壳体,两个所述活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两侧,且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定位部,以使所述活动件对所述边框施加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多个活动部,所述活动部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活动部的移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部,所述多个驱动部与所述多个活动部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一个活动部,所述活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部的移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接部及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抵持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当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定位部时,所述抵持部用于对所述边框施加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抵持部朝向所述定位部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为柔性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及推杆,所述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缸体,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活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支撑板及间隔设置的第一承载板及第二承载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承载板围设出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承载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经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检测治具的外部,所述定位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板,且所述定位部自所述通孔的一侧横跨至所述通孔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固定板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贯穿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凸设于所述承载部表面的凸块,所述定位部的顶面用于支撑所述后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还包括盖板,所述承载台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所述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盖板用于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定位部,所述盖板压住所述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还包括箱体及盖设于所述箱体的顶板,所述承载部经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顶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有第一转轴槽,所述检测治具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固定于所述承载部,另一端滑动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的气管经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箱体的内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与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且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呈第一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角度在30°至60°之间。
CN201821254241.9U 2018-08-03 2018-08-03 壳体的检测治具 Active CN208721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4241.9U CN208721510U (zh) 2018-08-03 2018-08-03 壳体的检测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4241.9U CN208721510U (zh) 2018-08-03 2018-08-03 壳体的检测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1510U true CN208721510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4241.9U Active CN208721510U (zh) 2018-08-03 2018-08-03 壳体的检测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15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756A (zh) * 2019-06-04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的测试方法
CN110646182A (zh) * 2019-09-03 2020-01-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756A (zh) * 2019-06-04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的测试方法
CN110646182A (zh) * 2019-09-03 2020-01-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
CN110646182B (zh) * 2019-09-03 2021-06-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8833B2 (en) Flexible fixing system for product testing
CN208721510U (zh) 壳体的检测治具
CN106353039B (zh) 旋转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US10718788B2 (en) Electronic product test jig
CN201110879Y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装置
CN205374922U (zh) 可视角测试装置
CN110304323A (zh) 带标签剥离功能的标签粘贴装置、机器人以及标签剥离方法
CN113301491A (zh) 一种针对麦克风的定位检测装置及测试平台
KR100767348B1 (ko) 연성회로기판을 주회로기판에 부착하기 위한 양면테이프부착장치
CN207765172U (zh) 一种eMMC芯片的测试治具
CN107102177B (zh) 测试治具
CN208991276U (zh)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中的转盘机构
CN208126374U (zh) 笔记本电脑功能测试机
CN206074183U (zh) 旋转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6399207A (zh) 转轴组件展平态虚位检测治具
CN212931844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振动试验辅助装置
CN216218571U (zh) 一种适用多种基材膜片的贴片机
CN208488063U (zh) 壳体的检测治具
CN211576924U (zh) 一种手动调节人工观察点亮屏体缺陷的装置
KR101500950B1 (ko) 터치스크린 모듈에 백 테이프 및 보호필름을 부착하는 부착장치
CN208537447U (zh) 一种微观和宏观复合检查机
CN208422354U (zh) 模组自动点灯治具载台
CN207636244U (zh) 一种自动化测漏气机构
CN207763689U (zh) 一种用于测量空间角度的装置
US8302493B2 (en) Testing system for flip type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