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6759U -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6759U
CN208706759U CN201821237610.3U CN201821237610U CN208706759U CN 208706759 U CN208706759 U CN 208706759U CN 201821237610 U CN201821237610 U CN 201821237610U CN 208706759 U CN208706759 U CN 208706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eading
lead membe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middl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7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步
宫泽圭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6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6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绝缘体薄的引线部件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一种引线部件(3、4),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5、6)、以及包含与引线导体(5、6)粘接的粘接层(7a)、并且覆盖引线导体(5、6)的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7)。粘接层(7a)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优选地,引线导体(5、6)的中间位置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

Description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被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对于该非水电解质电池而言,已知有这样的结构:在使正极板、负极板及电解液容纳于封装体中的同时,还将引线部件密封并引出至外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绝缘体覆盖引线导体(引线)而得的引线部件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0590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绝缘体的厚度变薄时,若引线导体的截面为矩形,则会在角部处产生毛刺,毛刺使绝缘体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体薄的引线部件、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引线部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可使绝缘体变薄。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图。
[图2]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引线部件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引线部件的图。
[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引线部件的图。
[符号的说明]
1···封装体;1a···内层膜;1b···金属箔层;1c···外层膜;2···层叠电极组;2a···正极板;2b···负极板;2c···隔板;3、4···引线部件;5、6···引线导体;7···绝缘树脂部;7a···粘接层;7b···外侧层;8···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将列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容并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引线部件,(1)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由于引线导体的截面为大致圆形,因而在引线导体的长度方向上不会出现毛刺。由此,可使绝缘树脂部的厚度变薄,可以很好地覆盖引线导体。而且,即使以使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的方式将绝缘树脂部变薄,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毛刺使绝缘体受到破坏从而使引线部件与包材的金属部发生电短路。另外,根据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则弯曲的方向不受限定,易于弯曲。
(2)所述引线导体的中间位置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由于使大致为圆形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因而不会损害弯曲的容易性。此外,可减少设置有引线部件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尺寸。
(3)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中间位置朝向端部位置引线导体的截面被形成为扁平状。若使引线导体的端部为扁平,则可稳定地连接到连接对象。
(4)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是通过采用由多层膜形成的封装体来密封所述引线部件而得到的。能够提供可抑制制造成本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引线部件的图。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双电层电容器(EDLC)或锂离子电容器等电容器等。
图1(A)描述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内部结构。非水电解质电池具有经由隔板2c而将正极板2a及负极板2b层叠而得的层叠电极组 2。从层叠电极组2的正极连结片引出引线部件3,从层叠电极组2 的负极连结片引出引线部件4。
层叠电极组2和电解液容纳在(例如)圆筒状的封装体1中。封装体1构成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装壳体,并且由在图3(B)所示的金属箔层1b的两面上贴合内层的树脂膜1a和外层的树脂膜1c 而得的多层膜形成。密封部8位于多层膜的外围边缘处,并通过热熔接而将封装体1密封。
如图2所示,引线部件3的一端被引入至封装体1的内部。另一方面,如表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观的图1(B)所示,引线部件 3的另一端在密封状态下从密封部8被引出至封装体1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引线部件4也通过与引线部件3相同的方式来形成,其一端被引入至封装体1的内部,引线部件4的另一端被引出至封装体1 的外部。
引线部件3具有引线导体5,该引线导体5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观察的截面为大致圆形(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引线导体5 以图3(A)所示的直径d为(例如)1.0mm以下(半径d/2为0.5mm 以下)的方式形成薄的导体条或导体箔。因此,引线导体5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优选的是截面积为0.5mm2(半径d/2为0.4mm)。
引线部件4也通过与引线部件3相同的方式来形成,并具有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6,该引线导体6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
引线导体5、6由(例如)铝、镍、镀镍的铜、或镍包铜等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中,铝被用于正极侧的引线导体,镍、镀镍的铜、或镍包铜等被用于负极侧的引线导体。在双电层电容器中,铝也被用于正极侧及负极侧的引线导体。考虑到供电用途,引线导体5、6的截面积优选为0.05mm2以上。
引线导体3、4分别具有绝缘树脂部7。绝缘树脂部7设置于从封装体1的引出部分,绝缘树脂部7熔接至封装体1的树脂膜从而在防止密封性降低的同时,还具有防止引线部件3、4与封装体1的金属箔层之间的电接触的功能。
另外,将聚烯烃树脂(例如,马来酸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形成为(例如)2片膜状材料,然后从引线部件3的表面侧和背面侧贴合,从而形成了绝缘树脂膜7。
如此地,所用的绝缘树脂部7的宽度比引线导体5更宽,在引线导体5的中间位置(长度方向上的除了两端以外的位置)处,绝缘树脂部7在引线导体5的直径方向(对应于图3(A)的左右方向)上突出来。绝缘树脂部7分别设置于引线导体5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从引线导体5的侧缘突出来的绝缘树脂层7(也称为边缘部)彼此互相面对而接触。
与引线部件3同样地,引线部件4也具有形成为(例如)膜状的绝缘树脂部7,在引线导体6的中间位置处,从引线导体6的侧缘突出来的绝缘树脂部7彼此互相面对而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树脂部7也可以通过(例如)挤出成形而设置在引线部件3(引线部件4)的周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间歇地挤出树脂,或者连续地挤出树脂,然后除去使引线导体5(引线导体6)露出的部分的树脂,从而使引线导体露出。或者,也可以将树脂制的收缩管覆盖于引线导体。
另外,如图3(B)所示,绝缘树脂部7由(例如)以下2层形成:粘接或熔接于引线导体5(引线导体6,下同)的表面的内侧层(也称为粘接层)7a、以及熔接于封装体1的外侧层(也称为耐热层) 7b。粘接层7a以厚度薄至20μm以上30μm以下(20×10-6m至30×10-6m 的范围)的方式形成。若粘接层7a的厚度为20μm以下,则无法确保粘结强度从而导致密封性降低,因而不优选。另外,若粘接层7a 的厚度为30μm以上,则封装体的密封部变厚,导致电池尺寸大型化。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树脂层7也可以形成为在粘接层7a与耐热层7b 之间设置中间层而成的3层。
在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矩形导体中,当采用刀片将导体的原材料细细地切割时会出现毛刺。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地,由于引线导体5的截面为大致圆形,因而在长度方向上不会出现毛刺。由此,绝缘树脂部7难以受到破坏,在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情况下,可防止液体泄漏。结果,可使绝缘树脂部7变薄,并很好地覆盖引线导体 5。
由于使粘接层7a的厚度薄至20μm以上30μm以下,因而引线部件的绝缘膜变薄,电池的密封部8也变薄,可使电池的整体尺寸变小。
另外,通过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5,从非水电解质电池引出的部分在电池的直径方向上没有弯曲方向性,易于弯曲。因此,在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情况下,易于收纳于电子设备的容纳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将圆形的引线导体5与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矩形导体相比较。当矩形导体以截面为宽度5mm×厚度0.1mm的方式形成时,与该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形引线导体5的直径为0.8mm (0.5mm2=π×(0.4mm)2)。由此,与矩形导体相比,虽然该圆形的引线导体的厚度增加了0.7mm(变为8倍),但是其宽度变为1/6以下在希望减小电池宽度的情况下,本发明是有效的。
另外,当对覆盖引线导体的绝缘树脂部进行研究时,上述截面积的矩形导体的周长为10.2mm(=5mm×2+0.1mm×2),与此相对,与该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形引线导体的周长为2.51mm(=0.8mm×π),因而覆盖圆形引线导体的一者的长度明显更短。
此外,若圆形的引线导体5的截面积超过0.8mm2,则可能会使弯曲容易性降低。但是,只要使引线导体5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则不会使弯曲容易性受损。另外,当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时,可减少直径方向上的尺寸。
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引线部件的图。
在上述实施例1中,列举出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5、6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个例子。对于图4(A) 所示的引线部件3、4而言,其在中间位置处形成为如图4(C)所示的圆形,但是例如在端部位置处形成为如图4(B)所示的经挤压而成的扁平形。
如此地,只要使引线导体5、6的端部为扁平的,则与非水电解质电池内的正极板及负极板、或者非水电解质电池外的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宽,与它们的连接强度提高,从而可稳定地进行连接。
应当认为,在此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含义,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Claims (4)

1.一种引线部件,其具有:
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
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
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部件,
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线部件,
从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端部位置引线导体的截面被形成为扁平状。
4.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是通过采用由多层膜形成的封装体来密封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部件而成的。
CN201821237610.3U 2017-08-02 2018-08-02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Active CN2087067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9713 2017-08-02
JP2017149713A JP2019029276A (ja) 2017-08-02 2017-08-02 リード部材、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6759U true CN208706759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47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7610.3U Active CN208706759U (zh) 2017-08-02 2018-08-02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29276A (zh)
CN (1) CN208706759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7044A (ja) * 1998-08-28 2000-03-14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シート電池
CN201946669U (zh) * 2011-02-23 2011-08-24 珠海市赛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耳
KR101623110B1 (ko) * 2012-10-18 2016-05-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KR20160030937A (ko) * 2013-07-17 2016-03-21 도판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차 전지용 단자 피복 수지 필름, 이차 전지용 탭 부재, 및 이차 전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29276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6589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が複数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組電池
CN100483835C (zh) 袋型锂二次电池
JP5457040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38784B2 (ja) 蓄電装置
JP6497948B2 (ja) 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432952B1 (ja) 電気化学セル
US11271274B2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13161674A (ja) 電気化学素子用のラミネートケース、電池、キャパシタおよび組電気化学素子
JP2018181622A (ja) 積層型二次電池
JP5229440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JP5426639B2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706759U (zh)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JP2010245221A (ja) キャパシ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キャパシタ装置
CN204257745U (zh) 极耳引线以及蓄电设备
KR200469693Y1 (ko) 리드 부재
JP2012084541A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
US20140293511A1 (en)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JP2011159977A (ja)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セル、これを含む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パッケージ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JP2015079654A (ja) タブリード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US10680272B2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CN209016111U (zh) 引线部件
JP4375148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および非水電解質電池用リード線
KR100614353B1 (ko) 이차 전지
JPH09283101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封入袋及びリード線
CN216311861U (zh) 一种封装卷芯的钢壳及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