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6696U - 电池包堆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堆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6696U
CN208706696U CN201820763846.4U CN201820763846U CN208706696U CN 208706696 U CN208706696 U CN 208706696U CN 201820763846 U CN201820763846 U CN 201820763846U CN 208706696 U CN208706696 U CN 208706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attery pack
stacked structure
protrus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38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638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6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6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66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池包堆叠结构,其包括:一框体、至少一个电芯及一壳体;特别是,该框体呈矩形且在两相对表面的周围每一角落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对称的组合构造,该组合构造包括在同侧一表面的呈圆锥状的凸部与另一侧表面的呈圆锥状的凹部,且该凸部与该凹部为能够相互嵌合的组合型态,如此可使多个框体利用同一侧表面的该凸部与相对另一侧表面的该凹部的嵌合,使该多个框体能自由组合延伸。

Description

电池包堆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池包的设计,特别是一种电池包堆叠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无线手工具、遥控飞机、汽车及携带式电器等高功率需求产品,长期以来都是使用镍镉电池或铅酸电池。为落实环保,近年来,欧洲规范禁止携带含有汞铅镉等金属物质进入,由于上述这些电池反应所产生的铅及镉金属的污染不容忽视,所以替代的电池需求急切,部分可由镍氢电池所取代,但首选仍是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电池。过去锂电池的应用多在小电流、小功率方面,目前锂电池的高功率研究及应用已成为热门领域,特别要求轻薄及安全的考虑。
目前现有的电池,多为固定尺寸、体积,即针对特定对象量身制作而成,电量固定且无法变动,一旦有电量的需求增加,除另外制作外别无他法;虽然可以利用临时串、并联的方式暂时解决,但始终非合适的方法。
另外,由于各式电动载具的性能大幅改善,在目前可能面对的能源方面耗尽危机下,业界无不想尽办法研发且提供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的可充电式锂电池或二次锂电池,因此,提供一种模块化且大幅提升续航电力,又耐用寿命长的固态电池,为业界刻不容缓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业界遭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堆叠结构,借由单一电池包的固定电量,能自由地将多个电池包组装延伸成一体,以符合对于大电量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包括:一框体、至少一个电芯及一壳体;特别是,该框体呈矩形且在两相对表面的周围每一角落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一组合构造,该组合构造包括在同侧一表面的凸部与另一侧表面的凹部,且该凸部与该凹部为能够相互嵌合的组合型态,如此可使多个框体利用同一侧表面的该凸部与相对另一侧表面的该凹部的嵌合,使该多个框体能组合延伸。
上述框体可容许结合至少一个电芯,该电芯包括一正极、一负极及一隔膜,且各电芯分别具有正、负极耳。
上述框体还包含两相对的壳体,罩覆该电芯外侧,与该框体结合成一完整的封闭且呈中空的空间,使该电芯能被嵌置定位且隐藏于内。
上述壳体在实施上可采用一体式或分离式制成两个相互配合截面呈ㄈ形相对的壳体。
上述框体上方周面设有间隔距离的两组代表正、负极性的端子。
上述电芯的正、负极耳形式,是配合结合对应该框体相对位置的端子,包括有开放式圆孔及封闭式圆孔的结合构造形式。
上述壳体的组合构造中的凸部与凹部可为相配合的圆锥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池包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池包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框体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框体另一角度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多个电池包延伸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包;2、框体;3、电芯;4、壳体;21、凸部;22、凹部;23、端子;231、间隔板片;232、凹槽;233、插销;31、正极;32、负极;33、隔膜;34、正极耳;35、负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池包堆叠结构示意图。如图面所示,该电池包1包括:一框体2、至少一个电芯3及一壳体4。
请一并参阅图2~4所示,该框体2呈矩形,在该框体2两相对表面的周围每一角落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一组合构造,包括在同侧一表面各角落的呈圆锥状的凸部21与另一侧表面各角落的呈圆锥状的凹部22;该凸部21与该凹部22能够为相互嵌合的组合型态,如此可使多个框体2利用同一侧表面的该凸部21与相对另一侧表面的该凹部22的嵌合,使该多个框体2做轴向的组合延伸;又该框体2上方周面(仅依图面所示方向说明,并不作为限制)设有间隔距离的两组分别代表有正、负极性的端子23,该端子23在设计上均于一结合端形成有两个间隔板片231的形式,将该端子23的结合端嵌设于框体2相应的凹槽232时,利用外部贯穿的两个插销233穿设于该间隔板片231间,便能完成结合达到限位作用,借此达到装、卸便捷的效果。
该电芯3与惯用的无异,包括一正极31、一负极32及一隔膜33,且在各电芯3周围上方(仅依图面所示方向做说明,非以此作为限定)具有正、负极耳34、35。
该壳体4可使用金属材,罩覆该电芯3外侧,与该框体2结合成一封闭中空的空间,使一个以上的该电芯3能被嵌置且隐藏于内,借此达到保护及散热目的。该壳体4在实施上可采用一体式或分离式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是采分离形式,包括由两个相互配合截面呈ㄈ形相对的壳体4。
借由上述单元的组合,以本实施例而言,该框体2是采用足以容纳两个电芯3的厚度,将该两个电芯3分别由该框体2的相对两侧方向置入并列靠合,而在组合时可依据用户对于电池的功能的各种需求,而使该两个电芯3的正、负极耳34、35分别与该框体2相对位置的各代表正、负极性的端子23自由决定是要串联或是并联形式相套合定位,以完成电性连接,接着再将两个截面呈ㄈ形相对的壳体4分别结合该框体2的相对两面,使该两个电芯3能被该壳体4与该框体包覆结合成一体,而成为串联电池包或并联电池包。
请再参照图2、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特点:可提供多个电池包1以并排方式组合延伸,并构成一体大电量的电池结构型态。特别是:该多个电池包1分别利用自身的框体2中同一侧表面周围各个角落形成的凸部21,与相邻框体2中相对侧表面周围各角落对应的凹部22,相互嵌合达成一组合体的型态。
上述借由至少两个电池包的组合,通过该框体1间相对且相配合的凸部21与凹部22间的配合而达到数量上的延伸,对于大电量的实际需求可轻易达成。
另外,上述电芯3的正、负极耳34、35的形式,结合对应该框体2相对位置的端子23,借此令该正、负极耳34、35能达到便利又迅速的结合效果,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可采用包括:开放式圆孔及封闭式圆孔的结合构造形式。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池包堆叠结构,其包括:一框体、至少一个电芯及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呈矩形且在两相对表面的周围每一角落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对称的一组合构造,该组合构造包括在同侧一表面的凸部与另一侧表面的凹部,且该凸部与该凹部为能够相互嵌合的组合型态,如此可使多个框体利用同一侧表面的该凸部与相对另一侧表面的该凹部的嵌合,达到组合延伸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可容许结合至少一个电芯,该电芯包括一正极、一负极及一隔膜,且各电芯分别具有正、负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还包含两相对的壳体,罩覆该电芯外侧,与该框体结合成一完整的封闭且呈中空的空间,使该电芯能被嵌置定位且隐藏于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可采一体式或分离式制成两个相互配合截面呈ㄈ形相对的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上方周面设有间隔距离的两组代表正、负极性的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芯的正、负极耳形式,是配合结合对应该框体相对位置的端子,包括开放式圆孔及封闭式圆孔的结合构造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构造的凸部与凹部为相配合的圆锥状。
CN201820763846.4U 2018-05-22 2018-05-22 电池包堆叠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6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3846.4U CN208706696U (zh) 2018-05-22 2018-05-22 电池包堆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3846.4U CN208706696U (zh) 2018-05-22 2018-05-22 电池包堆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6696U true CN208706696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38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6696U (zh) 2018-05-22 2018-05-22 电池包堆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66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300A (zh) * 2019-09-29 2019-12-17 江苏富能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电池的电芯组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300A (zh) * 2019-09-29 2019-12-17 江苏富能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电池的电芯组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5255B (zh) 设有切口部分的电池单体和包括该电池单体的电池组
KR100786875B1 (ko) 전지 모듈
JP2006040879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ケース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EP1032067A3 (en) Nickel-metal hydride secondary battery
KR20000009986A (ko) 리튬 2차전지
WO2022228091A1 (zh) 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1358A (zh) 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
CN106058080B (zh) 电池
CN208706696U (zh) 电池包堆叠结构
CN21818242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1605338U (zh) 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
CN110518158A (zh) 电池包堆叠结构
CN102044655B (zh) 电池过充自动断电装置及具有过充自动断电装置的电池
CN205790144U (zh)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
CN211045480U (zh) 一种锂电池外包膜结构及电池壳结构
CN111786033A (zh) 纽扣锂电池卷芯的成型方法、卷芯及包含卷芯的纽扣锂电池
US20190363319A1 (en) Battery pack stacking structure
CN116508196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100615153B1 (ko) 리튬 2차 전지
CN210576275U (zh) 方形锂离子电池
CN212587559U (zh) 纽扣锂电池卷芯及包含其的纽扣锂电池
CN218996884U (zh) 一种电池壳体和二次电池
CN218957868U (zh)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CN220021514U (zh) 圆柱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13959099U (zh) 一种多极耳极组及电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