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868U -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7868U
CN218957868U CN202223470165.4U CN202223470165U CN218957868U CN 218957868 U CN218957868 U CN 218957868U CN 202223470165 U CN202223470165 U CN 202223470165U CN 218957868 U CN218957868 U CN 218957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insulating
pole
disposed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01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景升
于林
王利冠
牛亚琪
占莉
王玉玲
潘福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01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7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7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7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以及车辆。单体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和极柱总成。沿第一方向,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电芯位于壳体内。极柱总成封闭开口。极柱总成包括极柱、连接盖体、固定压板和绝缘组件。极柱通过固定压板与电芯电性连接。沿第一方向,极柱的正投影靠近壳体的正投影设置。连接盖体与壳体连接。绝缘组件绝缘隔离固定压板和连接盖体,并且绝缘组件绝缘隔离连接盖体和极柱。本申请的单体电池可以解决相互连接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容易出现过电流能力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寻找新的储能装置已经成为新能源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新一代储能设备,用于信息技术、电动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动力支持。
单体电池可以包括电芯、壳体和极柱总成。电芯可以位于壳体的内部。极柱总成与电芯之间电性连接。极柱总成可以包括极柱。多个单体电池之间可以通过极柱实现电性导通。相关技术中,相互连接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容易出现过电流能力较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以及车辆,可以解决相互连接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容易出现过电流能力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其包括:
壳体,沿第一方向,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
电芯,位于壳体内;
极柱总成,封闭开口,极柱总成包括极柱、连接盖体、固定压板和绝缘组件,极柱通过固定压板与电芯电性连接,沿第一方向,极柱的正投影靠近壳体的正投影设置,连接盖体与壳体连接,绝缘组件绝缘隔离固定压板和连接盖体,并且绝缘组件绝缘隔离连接盖体和极柱。
本申请提供的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极柱的正投影可以靠近壳体的正投影设置,即沿第二方向,极柱用于与其他单体电池电性连接的端部的尺寸可以与壳体的尺寸相接近,并且,沿第三方向,极柱用于与其他单体电池电性连接的端部的尺寸与壳体的尺寸也相接近。因此极柱的尺寸可以设置的尽量大,以提高单体电池之间的过电流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极柱包括外部本体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外部本体和固定压板,沿第一方向,连接盖体位于外部本体和固定压板之间,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设置于固定压板和连接盖体之间,第二绝缘件设置于外部本体和连接盖体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凸出设置于第一本体背向电芯的表面,第一凸部内设有第一避让孔,连接部位于第一避让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绝缘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沿第一方向,第一密封圈位于外部本体和连接盖体之间,第一密封圈套设于第一凸部的外部,第二绝缘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绝缘部和第一阶梯部,沿第一方向,第一阶梯部和外部本体面之间形成插槽,部分第一密封圈位于插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绝缘件还包括第二阶梯部,第二阶梯部设置于第一本体面向电芯的一侧,第二阶梯部沿第一本体的外侧边缘设置以形成第一凹部,固定压板位于第一凹部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绝缘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凸部,第二凸部凸出设置于第二本体面向电芯的表面,第二凸部内设置有第二避让孔,连接部位于第二避让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绝缘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沿第一方向,第二密封圈设置于固定压板和连接盖体之间,第二密封圈套设于第二凸部的外部,第一绝缘件套设于第二密封圈的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三本体和第三阶梯部,第三阶梯部设置于第三本体面向电芯的一侧,第三本体套设于第二密封圈的外部,第三阶梯部沿第三本体的外侧边缘设置以形成第二凹部,固定压板位于第二凹部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密封圈包括密封本体和搭接部,搭接部凸出设置于密封本体的外环面,第三本体设置有搭接槽,搭接部位于搭接槽内。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可以为车辆的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车辆行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极柱总成的XY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极柱总成的XZ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极柱总成的XY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极柱总成的XY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极柱总成的XY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单体电池;
110、壳体;
120、电芯;
130、极柱总成;
131、极柱;
1311、外部本体;1311a、凸台;
1312、连接部;
132、连接盖体;
133、固定压板;
134、绝缘组件;
1341、第一绝缘件;
1341a、第一避让孔;1341b、第一凹部;1341c、第二凹部;1341d、第三凹部;
13411、第一本体;13412、第一凸部;13413、第二阶梯部;
13414、第三本体;13415、第三阶梯部;
1342、第二绝缘件;1342a、插槽;1342b、第二避让孔;
13421、第一绝缘部;13422、第一阶梯部;
13423、第二本体;13424、第二凸部;13425、围板;
1343、第一密封圈;
1344、第二密封圈;
13441、密封本体;13442、搭接部;
200、极柱组件;210、第二极柱;210a、第四凹部;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体电池100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硫电池或钠锂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可以是固态电池或半固态电池。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定。单体电池100按封装的方式一般可以分成方形单体电池和软包单体电池。示例性地,本申请的单体电池100可以是方形单体电池。
本申请的多个单体电池100可以串联以形成电池模组,从而可以为车辆、船舶、小型飞机等设备提供能量。以车辆为例,本申请的车辆可以是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也可以是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
单体电池100可以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提供驱动动力。示例性地,单体电池100可以为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车辆行进。具体地,多个单体电池100串联后形成的电池模组可水平设置于车辆的底部。
单体电池100包括电芯120。电芯120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可以采用卷绕的加工工艺形成卷绕式电芯120。或者,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和隔膜也可以依次叠放以形成叠片式电芯120。或者,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可以采用卷绕工艺与叠片工艺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电芯120。
以单体电池100可以是锂离子电池为例。单体电池100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移动进行充电和放电。单体电池100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可以从正极片脱嵌,然后经过隔膜再嵌入负极片。
单体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壳体110和极柱总成130。电芯120可以位于壳体110的内部。极柱总成130与电芯120之间电性连接。极柱总成130可以包括极柱131。多个单体电池100之间可以通过极柱131实现电性导通。
相关技术中,极柱的外轮廓尺寸远小于壳体的外轮廓的尺寸。即极柱用于与其他单体电池相连接的外表面面积远小于壳体外轮廓沿第一方向X的正投影的面积。申请人发现,当多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极柱实现电性导通时,极柱用于电连接的表面面积较小容易影响单体电池之间的过电流能力。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对现有的单体电池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申请人将极柱的尺寸设置的尽量大,以提高单体电池100之间的过电流能力。然而,由于极柱结构的改进优化,现有的极柱总成中的连接盖体和绝缘组件等结构无法适用,因此,申请人根据改进后的极柱的结构优化设计极柱总成的结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单体电池100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体电池100包括壳体110、电芯120和极柱总成130。
沿第一方向X,壳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电芯120可以位于壳体110内。极柱总成130可以封闭开口。极柱总成130包括极柱131、连接盖体132、固定压板133和绝缘组件134。极柱131可以通过固定压板133与电芯120电性连接。沿第一方向X,极柱131的正投影靠近壳体110的正投影设置。连接盖体132与壳体110连接。绝缘组件134绝缘隔离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绝缘组件134绝缘隔离连接盖体132和极柱13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6所示,沿第一方向X,极柱131的正投影可以靠近壳体110的正投影设置,即沿第二方向Y,极柱131用于与其他单体电池100电性连接的端部的尺寸可以与壳体110的尺寸相接近,并且,沿第三方向Z,极柱131用于与其他单体电池100电性连接的端部的尺寸与壳体110的尺寸也相接近。
示例性地,极柱131的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壳体110的外轮廓的尺寸,以提高单体电池100之间的过电流能力。或者,极柱131的尺寸也可以略小于壳体110的外轮廓的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极柱131的尺寸沿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可以超出壳体110较小的尺寸,以降低极柱131尺寸较大而占用单体电池100外部空间,从而导致电池模组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影响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是铝、铝合金、钢或者是不锈钢。非金属材料可以是塑料。极柱131的材料可以是铝。
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一方向X,壳体110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极柱总成130。当壳体110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时,至少一个极柱总成130需与壳体110绝缘连接。由于极柱131可以通过固定压板133与电芯120电性连接,连接盖体132可以和壳体110电性连接,因此连接盖体132与固定压板133和极柱131均为绝缘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绝缘组件134可以用于绝缘隔离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也可以用于绝缘隔离连接盖体132和极柱131。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压板133可以用于固定连接绝缘组件134、连接盖体132和极柱131。固定压板133、绝缘组件134、连接盖体132和极柱131可以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即极柱总成130后,再通过固定压板133与电芯120电性连接。最后,再将连接盖体132与壳体110密封连接。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极柱131包括外部本体1311和连接部1312。连接部1312连接外部本体1311和固定压板133。沿第一方向X,连接盖体132位于外部本体1311和固定压板133之间。绝缘组件134包括第一绝缘件1341和第二绝缘件1342。第一绝缘件1341设置于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之间。第二绝缘件1342设置于外部本体1311和连接盖体13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外部本体1311背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用于与其他单体电池100电性连接。第一绝缘件1341可以用于绝缘隔离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第二绝缘件1342可以用于绝缘隔离外部本体1311和连接盖体132。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绝缘件1341包括第一本体13411和第一凸部13412。第一凸部13412凸出设置于第一本体13411背向电芯120的表面。第一凸部13412内设有第一避让孔1341a。连接部1312位于第一避让孔1341a内。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本体13411可以是平板状结构。第一本体13411面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固定压板133相连,第一本体13411背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连接盖体132相连,以绝缘连接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
第一凸部13412凸出设置于第一本体13411背向电芯120的表面。第一凸部13412背向电芯120的端面可以与外部本体1311面向电芯120的端面相连,并且连接部1312可以位于第一凸部13412内的第一避让孔1341a内,因此第一凸部13412可以绝缘隔离连接盖体132和连接部1312。
或者,沿第一方向X,第一凸部13412背向电芯120的端面可以与外部本体1311面向电芯120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可以用于容纳绝缘胶,从而有利于提高极柱131与连接盖体132之间的绝缘效果。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绝缘组件134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343。沿第一方向X,第一密封圈1343位于外部本体1311和连接盖体132之间。第一密封圈1343套设于第一凸部13412的外部。第二绝缘件134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绝缘部13421和第一阶梯部13422。沿第一方向X,第一阶梯部13422和外部本体1311面之间形成插槽1342a。部分第一密封圈1343位于插槽1342a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密封圈1343可以具有较好的弹性。第一密封圈1343可以使第一避让孔1341a的内壁与连接部1312紧密接触,从而可以降低单体电池100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流通,而影响电芯120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整个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的可能性。
第一密封圈1343也可以具有较好的绝缘性。沿第二方向Y,第一密封圈1343背向连接部1312的端部可以位于第二绝缘件1342的插槽1342a内,从而第一密封圈1343和第二绝缘件1342可以共同绝缘隔离连接盖体132和外部本体131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密封圈1343可以是平板状结构。连接盖体132面向外部本体1311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凸起。相对应的,第二绝缘件1342可以设置有与凸起匹配的凹槽。凸起与凹槽相配合,有利于提高极柱总成130内的极柱131、连接盖体132、固定压板133和绝缘组件13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部13421面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连接盖体132相连。第一绝缘部13421背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外部本体1311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件1341、第二绝缘件1342和第一密封圈1343可以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以降低极柱131产生热量导致第一绝缘件1341、第二绝缘件1342和第一密封圈1343受热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绝缘件1341还包括第二阶梯部13413。第二阶梯部13413设置于第一本体13411面向电芯120的一侧。第二阶梯部13413沿第一本体13411的外侧边缘设置以形成第一凹部1341b。固定压板133位于第一凹部1341b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压板133可以位于第一绝缘件1341的第一凹部1341b内,同时,连接部1312可以位于第一凸部13412的第一避让孔1341a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压板133与极柱1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三方向Z,连接部1312的尺寸和外部本体1311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参见图4所示,连接部1312的数量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部1312可以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多个连接部1312背向电芯120的一端均与外部本体1311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外部本体1311和连接部1312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后续的焊接或铆接等工序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绝缘件1342包括第二本体13423和第二凸部13424。第二凸部13424凸出设置于第二本体13423面向电芯120的表面。第二凸部13424内设置有第二避让孔1342b。连接部1312位于第二避让孔1342b内。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本体13423可以是平板状结构。第二本体13423面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连接盖体132相连,第二本体13423背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外部本体1311相连。因此第二本体13423可以绝缘隔离连接盖板和外部本体1311。
第二凸部13424可以向电芯120的一侧凸出。第二凸部13424面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固定压板133相连。连接盖体132可以套设于第二凸部13424的外部。连接部1312可以位于第二避让孔1342b的内部。因此第二凸部13424可以绝缘隔离连接盖体132和连接部1312。
或者,参见图7所示,沿第一方向X,第二凸部13424面向电芯120的表面可以与固定压板13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可以用于容纳绝缘胶,从而有利于提高极柱131与连接盖体132之间的绝缘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6所示,第二绝缘件1342还可以包括围板13425。围板13425可以沿第二本体13423的外侧缘设置。围板13425设置于第二本体13423背向电芯120的表面。围板13425可以形成背向电芯120的容纳空间。部分极柱131可以位于容纳空间内。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至图7所示,绝缘组件134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344。沿第一方向X,第二密封圈1344设置于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之间。第二密封圈1344套设于第二凸部13424的外部。第一绝缘件1341套设于第二密封圈1344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密封圈1344也可以具有较好的绝缘性。第一绝缘件1341和第二密封圈1344可以共同绝缘隔离固定压板133和连接盖体132。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密封圈1344可以具有较好的弹性。第二密封圈1344套设于第二凸部13424的外部可以使第二避让孔1342b的内壁与连接部1312紧密接触,从而可以降低单体电池100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流通,而影响电芯120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整个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至图7所示,第一绝缘件1341包括第三本体13414和第三阶梯部13415。第三阶梯部13415设置于第三本体13414面向电芯120的一侧。第三本体13414套设于第二密封圈1344的外部。第三阶梯部13415沿第三本体13414的外侧边缘设置以形成第二凹部1341c。固定压板133位于第二凹部1341c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凹部1341c的开口朝向电芯120设置。固定压板133可以位于第一绝缘件1341的第二凹部1341c内,并且连接部1312可以位于第二凸部13424的第二避让孔1342b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压板133与极柱1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阶梯部13415还可以形成背向电芯120的第三凹部1341d。连接盖体132可以具有面向电芯120的凸起。部分凸起可以位于第三凹部1341d内。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至图7所示,第二密封圈1344包括密封本体13441和搭接部13442。沿第二方向Y,搭接部13442凸出设置于密封本体13441的外环面。第三本体13414设置有搭接槽。搭接部13442位于搭接槽内,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绝缘件1341、第二密封圈1344以及第二绝缘件134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可以包括可以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单体电池100。
在一些示例中,单体电池10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单体电池100之间可以串联或者并联以形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可以为车辆提供动力。示例性地,电池模组可以位于车辆的底部。
在一些示例中,单体电池100可以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极柱总成130。沿第一方向X,两个极柱总成130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两侧。多个单体电池100之间可以通过极柱131电性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8和图9所示,相互电性连接的两个单体电池100中,沿第二方向Y,一个单体电池100的极柱131的正投影和另一个单体电池100的极柱131的正投影可以具有重合区域。从而在沿单体电池100第二方向Y的两侧同时进行焊接时,重合区域可以遮挡对侧的焊接光线,有利于降低对侧光线对本侧的焊接设备的影响。
示例性地,参见图8所示,极柱131的外侧表面可以具有倾斜角度,以用于遮挡对侧的焊接光线。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度至2度之间,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定。
在另一些示例中,单体电池100可以包括极柱总成130和极柱组件200。极柱组件200可以包括第二极柱210。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100中,一个单体电池100的极柱131可以和另一个单体电池100的第二极柱210电性连接。
示例性地,参见图9所示,相互电性连接的极柱131和第二极柱210之间,极柱131的外部本体1311背向自身电芯120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凸台1311a。第二极柱210面向极柱131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四凹部210a。凸台1311a可以位于第四凹部210a内。在沿单体电池100第二方向Y的两侧同时进行焊接时,凸台1311a可以用于遮挡对侧的焊接光线。
在一些示例中,单体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泄放通道板和防爆阀。泄放通道板可以位于壳体110的内部。防爆阀可以位于壳体110的外部。泄放通道板与防爆阀可以对应设置。泄放通道板可以用于支撑电芯120,以使电芯120与壳体110的内壁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从而当单体电池100发生异常时,电芯120不易封堵防爆阀而导致防爆阀失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沿第一方向,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
电芯,位于所述壳体内;
极柱总成,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极柱总成包括极柱、连接盖体、固定压板和绝缘组件,所述极柱通过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极柱的正投影靠近所述壳体的正投影设置,所述连接盖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绝缘组件绝缘隔离所述固定压板和所述连接盖体,并且所述绝缘组件绝缘隔离所述连接盖体和所述极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外部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外部本体和所述固定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盖体位于所述外部本体和所述固定压板之间,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和所述连接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外部本体和所述连接盖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背向所述电芯的表面,所述第一凸部内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外部本体和所述连接盖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凸部的外部,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绝缘部和第一阶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阶梯部和所述外部本体面之间形成插槽,部分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还包括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面向所述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二阶梯部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边缘设置以形成第一凹部,所述固定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面向所述电芯的表面,所述第二凸部内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避让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和所述连接盖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外部,所述第一绝缘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三本体和第三阶梯部,所述第三阶梯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本体面向所述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三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部,所述第三阶梯部沿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边缘设置以形成第二凹部,所述固定压板位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密封本体和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凸出设置于所述密封本体的外环面,所述第三本体设置有搭接槽,所述搭接部位于所述搭接槽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
CN202223470165.4U 2022-12-23 2022-12-23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957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0165.4U CN218957868U (zh) 2022-12-23 2022-12-23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0165.4U CN218957868U (zh) 2022-12-23 2022-12-23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7868U true CN218957868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0165.4U Active CN218957868U (zh) 2022-12-23 2022-12-23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7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96628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3137950A1 (zh) 卷绕式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US11757161B2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ity consuming device
US20240106084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battery cell
CN21906716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US20230395952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WO2023186034A1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414641U (zh) 端盖组件、电池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362171A1 (en) Battery cooling structure,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CN219017777U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以及制备电池单体的装置
US20230223669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cell
CN218957868U (zh)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CN116508196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31348A1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US20220376353A1 (en)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method for preparing battery,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battery
EP4318755A1 (en)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battery
EP4071922A1 (en)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battery preparation method and battery preparation apparatus
CN218957971U (zh) 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20291033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017776U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以及制备电池单体的装置
CN219371103U (zh) 圆柱电池及电池组
CN115775941A (zh) 单体电池以及车辆
WO2023004832A1 (zh) 电池单体、电池、装置、以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US20240006695A1 (en) End cap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US20230163405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battery 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