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1700U -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1700U
CN208701700U CN201821271185.XU CN201821271185U CN208701700U CN 208701700 U CN208701700 U CN 208701700U CN 201821271185 U CN201821271185 U CN 201821271185U CN 208701700 U CN208701700 U CN 208701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pshed
pile foundation
protective device
rhone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11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丽云
黄冠滔
丁就荣
朱建军
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osh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osh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osh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osh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2711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1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1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1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解决了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桩基础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坑、基坑的顶部周边的斜坡、基坑外和邻近建筑物桩基础之间的水泥土搅拌桩,所述基坑侧壁设有竖向的第一排桩,所述第一排桩顶部设有第一冠梁,所述斜坡台阶处设有竖向的第二排桩,所述第二排桩内设有竖向锚杆,所述第二排桩顶部设有第二冠梁,所述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连接设有连系梁,所述第二排桩高于第一排桩,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周土体位移,提高了基坑的保护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基坑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隐蔽工程,需经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施工不当等许多不利条件,对邻近建筑桩基础产生不利影响,需要一种能控制基坑防水、降水、开挖引起土体位移等问题的桩基保护结构。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33205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能控制基坑防水、降水、开挖引起的坑周土体位移,提高了基坑的保护效果。
但是,这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是通过设置锚杆斜向下插入基坑外土体内,增大支护桩的抗倾覆能力,在施工中会遇到基坑附近建筑的基础较深或者基坑周围也在进行基坑开挖,斜向下插入基坑外土体内的锚杆需要较大的水平跨度,容易插入到附近建筑的基础或周围的基坑,因此,需要另外的方案加强基坑的保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通过双排桩的结构,具有在较小的水平跨度范围内提高基坑保护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包括基坑、基坑的顶部周边的斜坡、基坑外和邻近建筑物桩基础之间的水泥土搅拌桩,所述基坑侧壁设有竖向的第一排桩,所述第一排桩顶部设有第一冠梁,所述斜坡台阶处设有竖向的第二排桩,所述第二排桩内设有竖向锚杆,所述第二排桩顶部设有第二冠梁,所述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连接设有连系梁,所述第二排桩高于第一排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排桩支护在基坑支护中具有强大的刚度,有效地提高支护结构的固定强度,同时,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增强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的刚度,使整个支护结构抗倾覆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第二排桩内的竖向锚杆进一步增强支护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减少排桩的水平位移,确保邻近桩基安全,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通过连系梁增强其侧向刚度以及排桩之间的变形协调能力,提高了第一排桩的受弯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桩体彼以错位的方式此间隔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同一平行面的受力面积,通过支护结构的抗倾覆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排桩顶端和第二排桩顶端之间的高度差距与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间距的比例大于1/2小于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的作用力通过连系梁来传导,限定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之间高度差距与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间距的比例范围,从而有效控制连系梁的长度和方向,即控制了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之间作用力的力臂和方向,提高支护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系梁呈V型分布,所述相邻连系梁之间的夹角为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系梁呈V型分布,提高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连接的可靠性,连系梁之间的夹角为60°,使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的作用力能均匀分散,加强第一冠梁、第二冠梁与连系梁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排桩设有临近第一排桩的止水帷幕,所述止水帷幕的顶部与第一冠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帷幕用于阻止基坑侧壁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止水帷幕与第一排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增强支护结构整体的挡土能力和抗倾覆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坑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沟,所述斜坡台阶靠近第二排桩处设有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与第二排水沟均包括多个预制组合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一端设有燕尾槽,另一端设有与燕尾槽卡接的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排水沟与第二排水沟达到坑外降水,坑内排水、降水的目的,第一排水沟与第二排水沟均通过多个预制组合的排水槽组合而成,提高了施工装配的效率,减少用工的时间,可重复使用,多个排水槽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块的卡接实现组合连接,方便组装,同时燕尾槽与燕尾块的卡接精度高,稳定,降低排水槽漏水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排水槽中至少一个排水槽的燕尾槽一端匹配连接设有第一挡水块,多个所述排水槽中至少一个排水槽的燕尾块一端匹配连接设有第二挡水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排水槽组合连接后,通过第一挡水块与第二挡水块封闭排水槽两端,阻挡排水槽内的水外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排水槽中至少一个的底部设有相连通的沉淀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池用于存储排水槽内的水,并对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水相对洁净,可用于清洁工地的物品,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竖向锚杆穿设在第二排桩内并插入土层内,所述竖向锚杆在土层内设有注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体用于加大锚杆与土层的摩擦力,增加第二排桩的土层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增强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的刚度,同时设置竖向锚杆与连系梁,进一步对支护结构加固,使整个支护结构抗倾覆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通过止水帷幕阻止基坑侧壁地下水流入基坑,第一排水沟与第二排水沟用于坑内排水、降水和沟坑外降水,从而有效控制基坑防水与降水;
3、通过设置预制组合的排水槽,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减少用工,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的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排水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11、第一排水沟;2、斜坡;21、第二排水沟;3、水泥土搅拌桩;4、第一排桩;41、第一冠梁;5、第二排桩;51、第二冠梁;52、竖向锚杆;53、注浆体;6、邻近建筑物桩基础;7、连系梁;8、止水帷幕;9、排水槽;91、燕尾槽;92、燕尾块;93、第一挡水块;94、第二挡水块;95、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坑1,基坑1的顶部周边设置有斜坡2,基坑1外和邻近建筑物桩基础6之间的水泥土搅拌桩3,深基坑1内壁设有竖向的第一排桩4,斜坡2台阶处设有竖向的第二排桩5,第二排桩5高于第一排桩4,第一排桩4和第二排桩5之间高度差距为y,第一排桩4和第二排桩5间距为x,1/2≤y/x≤2。
第一排桩4顶部设有第一冠梁41,第二排桩5顶部设有第二冠梁51,第一冠梁41与第二冠梁51的高度相同,第一冠梁41与第二冠梁51之间以混凝土浇筑连接有呈V型的连系梁7,相邻的连系梁7之间的夹角为60°。
第一排桩4设有临近第一排桩4的止水帷幕8,止水帷幕8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止水帷幕8的顶部与第一冠梁41利用混凝土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冠梁41与第二冠梁51平行布置。
第一排桩4与第二排桩5相互竖向平行;第一排桩4和第二排桩5的桩体将沿着各自连接冠梁的方向,彼此以错位的方式间隔排布。第二排桩5内设有竖向锚杆52,本实施例的竖向锚杆52中空注浆锚杆,竖向锚杆52穿设第二排桩5并插入土层内,竖向锚杆52在土层内设有注浆体53,注浆体53依据不同土层设定,范围为3-12米。
基坑1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沟11,斜坡2台阶靠近第二排桩5处设有第二排水沟21,第一排水沟11与第二排水沟21均由多个预制的排水槽9依次连接而成。
如图4和图5所示,排水槽9的一端设有燕尾槽91,另一端设有与燕尾槽91卡接的燕尾块92,多个排水槽9中至少一个排水槽9的燕尾槽91一端匹配连接设有第一挡水块93,多个排水槽9中至少一个排水槽9的燕尾块92一端匹配连接设有第二挡水块94,多个排水槽9中至少一个排水槽9的底部设有相连通的沉淀池95。
施工步骤:
1、根据场地条件和计算分析,确定基坑1位置和斜坡2的放坡系数,依据设定第一排桩4与第二排桩5的高度差距来设定斜坡2的高度,根据放坡系数进行放坡开挖,同时,施工基坑1外和邻近建筑物桩基础6之间的水泥土搅拌桩3;
2、确定第一排桩4与第二排桩5的位置、桩间距、排距以及布置方式,先施工第一排桩4和竖向锚杆52,待竖向锚杆52的注浆体53固化后再施工第二排桩5;
3、确定第一排桩4施工完成达到强度要求后,确定止水帷幕8与第一排桩4的排距,并选择合理可行的止水帷幕8的类型及长度,施工止水帷幕8;
4、确定第一排桩4、第二排桩5和止水帷幕8施工完成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施工第一冠梁41、第二冠梁51;
5、确定第一冠梁41、第二冠梁51施工完成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施工连系梁7,连系梁7呈V型布置;
6、待上述施工成品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后,开挖基坑1至坑底;
7、基坑1开挖完成后,施工第一排水沟11与第二排水沟21;
8、确定第一排水沟11与第二排水沟21施工完成后,在第一排水沟11与第二排水沟21内组装好排水槽9。

Claims (9)

1.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包括基坑(1)、基坑(1)的顶部周边的斜坡(2)、基坑(1)外和邻近建筑物桩基础(6)之间的水泥土搅拌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侧壁设有竖向的第一排桩(4),所述第一排桩(4)顶部设有第一冠梁(41),所述斜坡(2)台阶处设有竖向的第二排桩(5),所述第二排桩(5)内设有竖向锚杆(52),所述第二排桩(5)顶部设有第二冠梁(51),所述第一冠梁(41)与第二冠梁(51)连接设有连系梁(7),所述第二排桩(5)高于第一排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桩(4)与第二排桩(5)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排桩(4)和第二排桩(5)的桩体彼此以错位的方式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桩(4)顶端和第二排桩(5)顶端之间的高度差距与第一排桩(4)和第二排桩(5)的间距的比例大于1/2而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7)呈V型分布,所述相邻连系梁(7)之间的夹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桩(4)设有临近第一排桩(4)的止水帷幕(8),所述止水帷幕(8)的顶部与第一冠梁(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沟(11),所述斜坡(2)台阶靠近第二排桩(5)处设有第二排水沟(21),所述第一排水沟(11)与第二排水沟(21)均包括多个预制组合的排水槽(9),所述排水槽(9)的一端设有燕尾槽(91),另一端设有与燕尾槽(91)卡接的燕尾块(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水槽(9)中至少一个排水槽(9)的燕尾槽(91)一端匹配连接设有第一挡水块(93),多个所述排水槽(9)中至少一个排水槽(9)的燕尾块(92)一端匹配连接设有第二挡水块(9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水槽(9)中至少一个排水槽(9)的底部设有相连通的沉淀池(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锚杆(52)穿设在第二排桩(5)内并插入土层内,所述竖向锚杆(52)在土层内设有注浆体(53)。
CN201821271185.XU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Active CN208701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1185.XU CN208701700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1185.XU CN208701700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1700U true CN208701700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1185.XU Active CN208701700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17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956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h型斜横梁减震抗滑桩的建造方法
CN113668561A (zh) * 2021-08-27 2021-11-19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956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h型斜横梁减震抗滑桩的建造方法
CN113668561A (zh) * 2021-08-27 2021-11-19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7189B (zh) 一种斜桩墙支承式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89061B (zh) 一种超深基坑支护方法
CN106013171B (zh) 一种深基坑侧壁的半刚性半柔性支护结构和方法
CN103938634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676110A (zh) 一种基坑开挖状况下高压电缆贝雷架原地悬吊保护方法
CN207003499U (zh)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抗浮起装置
CN100510281C (zh) 超大直径、超埋深度调蓄池的半逆作施工方法
CN105350561B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区输电塔的装配式微型沉井基础
CN109441456A (zh) 一种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32868A (zh) 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
CN208701700U (zh) 一种紧邻深基坑附近的桩基防护装置
CN205557537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KR101256265B1 (ko) 임시 물막이공정이 생략된 교각의 수중설치공법.
CN106884431B (zh) 一种建筑坑基施工安全支护结构
CN106436730B (zh) 一种砌体房屋钢管混凝土柱支座隔震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120805B (zh) 危房环境下的超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09629582B (zh) 一种异形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8934002U (zh) 一种挡墙结构
CN108035360B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方法
CN105040707B (zh) 组合密排桩深基坑支护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7525758U (zh) 一种加强型基坑排桩支护结构
CN106567365B (zh) 土石坝纵向加固施工方法
CN203729309U (zh) 组合双排桩联合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
CN205662938U (zh) 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结构
CN203429645U (zh) 边坡支护结构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