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7494U - 电动剃须刀 - Google Patents

电动剃须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7494U
CN208697494U CN201821201835.3U CN201821201835U CN208697494U CN 208697494 U CN208697494 U CN 208697494U CN 201821201835 U CN201821201835 U CN 201821201835U CN 208697494 U CN208697494 U CN 208697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utting unit
axis
skull
electric sha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18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迪
邱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 Kes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594078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8697494(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 Kes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 Kes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18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7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7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7494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 Shavers And Cl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包括头盖(20)和剃须单元(30);剃须单元包括托架(32)和切削单元(31),切削单元中心轴线(N)处设有凹腔(311);托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根枢轴(23)轴接于头盖(20)的开口(21)中,且两根枢轴的轴线重合并位于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将托架的两侧分别使用枢轴轴接在头盖的开口中,而两根枢轴(23)轴线位于切削单元(31)中心轴线的一侧,当连接轴插入凹腔中后,连接轴(14)与凹腔底面的接触点与枢轴(23)轴线间形成力臂,则连接轴推顶切削单元时,可以使切削单元复位,无需单独设置弹片或弹簧来推顶托架,简化了结构,方便组装,从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电动剃须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剃须刀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
背景技术
电动剃须刀的切削单元一般是通过连接轴与剃须刀的驱动机构相连,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轴转动,进而驱动切削单元。切削单元一般浮动安装在托架上,以构成剃须单元;并且切削单元可以在托架中沿该切削单元的轴向移动;并且当切削单元在托架中伸出或收缩时,连接轴也会沿其轴向移动,即剃须刀中设有沿连接轴的轴向弹性推顶该连接轴的弹簧,以便连接轴可以及时复位。托架的相对两侧枢接在头盖上,以便在剃须时,皮肤压动剃须单元时,剃须单元可以在头盖上小角度摆动,以更好的贴合皮肤;而在皮肤离开剃须单元或压动剃须单元的力减小时,剃须单元需要复位,以便剃须单元良好贴合皮肤。当前剃须刀一般是在头盖中安装弹片或弹簧来推顶托架,而使剃须单元复位,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剃须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剃须刀的剃须单元复位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剃须刀,包括机壳、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壳中的连接轴、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弹性推顶该连接轴的弹簧、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头盖和枢接于所述头盖上的剃须单元;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机壳中,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壳中,所述头盖中开设有配合容置所述剃须单元的开口;
所述剃须单元包括托架和切削单元,所述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处设有供所述连接轴的端部插入连接的凹腔;所述托架中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切削单元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孔中,
所述托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根枢轴轴接于所述头盖的开口中,且两根所述枢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直线位于所述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与所述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3-3mm。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枢轴分别设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托架的两侧对应开设有容置相应所述枢轴的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底部对应于各所述轴孔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连通该轴孔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条孔,各所述长条孔由所述轴孔靠近该托架底部的一侧沿该托架的周向分别向该轴孔的两侧延伸出,且各所述长条孔的一端与所述缺口相连通,所述托架上于所述长条孔底侧对应的部分形成挡凸。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上于所述容置孔中还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开设有露出所述切削单元之所述凹腔的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由所述切削单元的径向平面平行于所述头盖底面的角度位置绕所述枢轴转动的角度范围为5-25度。
进一步地,所述剃须单元为两套,两套所述剃须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盖中。
进一步地,所述剃须单元为三套,三套所述剃须单元呈旋转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盖中。
进一步地,各套所述剃须单元之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位于该剃须单元之托架两侧所述枢轴之轴线靠近三套所述剃须单元对称中心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托架的两侧分别使用枢轴轴接在头盖的开口中,而两根枢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便剃须单元可以在头盖上绕枢轴摆动;而该直线设于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的一侧,而弹簧推顶连接轴,连接轴的端面与切削单元之凹腔底面对应于该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处接触,并推顶该切削单元,则连接轴的端面与凹腔底面接触点与枢轴轴线间存在一个力臂,在连接轴推顶切削单元时,可以使切削单元复位。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弹片或弹簧来推顶托架,简化了结构,方便组装,从而降低成本;另外,由于上述力臂的存在,仅需要很小的力就可以使得剃须单元复位,从而在剃须时,皮肤轻微地接触剃须单元,就可以使剃须单元运动,以贴合皮肤,而无需使用较大压力,进而避免出现剃须时因用力过大而产生刺痛、皮肤发红的问题,提升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动剃须刀的部分结构的正视图,图中剃须单元呈弹出状态;
图3为图1的电动剃须刀的部分结构的正视图,图中剃须单元呈压缩状态;
图4为图3所示的电动剃须刀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局部位置的放大图;
图6为图1的电动剃须刀中剃须单元与头盖组合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剃须单元与头盖组合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剃须单元与头盖组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头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中剃须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限位板;
图11为图10所示的剃须单元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剃须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沿图12中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沿图12中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1-机壳;12-驱动机构;13-弹簧;14-连接轴;
20-头盖;21-开口;22-挡条;23-枢轴;
30-剃须单元;31-切削单元;311-凹腔;312-凸环;32-托架;321-容置孔;322-轴孔;323-缺口;324-长条孔;325-挡凸;326-挡沿;327-挡板;328-定位槽;329-挡缘;33-限位板;331-开孔;332-凸缘;333-凸块;33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描述,将电动剃须刀上靠近切削单元的一端称为顶端,而相对的另一端称为底端;从而由上述顶端到底端的方向为该电动剃须刀及其各部件“顶”到“底”的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进行说明。所述电动剃须刀,包括机壳11、连接轴14、弹簧13、驱动机构12、头盖20和剃须单元30;连接轴14的一端与剃须单元30可拆卸相连,连接轴14的另一端与弹簧13相连。弹簧13安装于机壳11中,用于沿连接轴14的轴向弹性推顶该连接轴14,而连接轴14滑动安装于机壳11中,从而弹簧13可以推顶连接轴14在机壳11中沿连接轴14的轴向朝向剃须单元30移动。驱动机构12安装于机壳11中,并且驱动机构12与连接轴14相连,以通过驱动机构12驱动连接轴14转动,进而通过连接轴14来驱动剃须单元30。头盖20安装于机壳11上,头盖20中开设有开口21,剃须单元30置于开口21中,并且剃须单元30枢接于头盖20上,以便剃须单元30可以在头盖20上摆动,并且剃须单元30通过头盖20安装在机壳11上。
进一步地,头盖20可以与机壳11铰接或可拆卸连接,以便拆卸或打开头盖20,方便对剃须单元30进行清洁。
请参阅图4至图14,剃须单元30包括托架32和切削单元31,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处设有凹腔311,从而当连接轴14的端部插入凹腔311中与切削单元31相连,进而在连接轴14转动时,可以驱动切削单元31。而由于连接轴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可以沿连接轴14的轴向向切削单元31移动,则连接轴14的端部插入切削单元31的凹腔311中后,会与凹腔311的底面接触,并推顶凹腔311的底面。托架32中开设有容置孔321,切削单元31滑动安装于容置孔321中,从而切削单元31可以在容置孔321中浮动,即切削单元31可以沿容置孔321的轴向移动,也就是说切削单元31可以沿该切削单元31的轴向在容置孔321中移动;另,由于连接轴14会弹性推顶切削单元31,则可以推顶切削单元31在容置孔321中向外移动而复位,便于切削单元31贴合皮肤。
请参阅图4至图10,托架32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根枢轴23轴接于头盖20的开口21中,且两根枢轴2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L上,以便托架32可以在头盖20的开口21中绕穿过该两根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转动;进而带动切削单元31可以在头盖20的开口21中转动,以使切削单元31更好的贴合皮肤。穿过该两根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位于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的一侧,而连接轴14的端部插入切削单元31的凹腔311中,连接轴14的端部之端面与凹腔311底面接触点处位于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上,从而连接轴14推顶切削单元31处与穿过该两根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之间存在一个力臂,以便连接轴14推顶切削单元31复位。
请参阅图6、图7和图12,其中图6为剃须单元30与头盖20组合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则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在该图中形成一个点。同理,图7为剃须单元30与头盖20组合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在该图中形成一个点。同理,图12为剃须单元30俯视结构示意图,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在该图中形成一个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托架32的两侧分别使用枢轴23轴接在头盖20的开口21中,而两根枢轴23轴线位于同一直线L上,以便剃须单元30可以在头盖20上绕枢轴23摆动;而该直线L设于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的一侧,而弹簧13推顶连接轴14,连接轴14的端面与切削单元31之凹腔311底面对应于该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处接触,并推顶该切削单元31,则连接轴14的端面与凹腔311底面接触点与枢轴23轴线间存在一个力臂,在连接轴14推顶切削单元31时,可以使切削单元31复位。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弹片或弹簧13来推顶托架32,简化了结构,方便组装,从而降低成本;另外,由于上述力臂的存在,仅需要很小的力就可以使得剃须单元30复位,从而在剃须时,皮肤轻微地接触剃须单元30,就可以使剃须单元30运动,以贴合皮肤,而无需使用较大压力,进而避免出现剃须时因用力过大而产生刺痛、皮肤发红的问题,提升体验效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和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穿过同一托架32对应的两根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与该托架32上对应的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之间的距离D范围为0.3-3mm。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与对应枢轴23之轴线之间距离D越小,则力臂越小,连接轴14推动切削单元31复位需要的弹力越大,相应地,连接轴14的轴向移动距离也会越小,连接轴14在驱动切削单元31时,也会更平稳。反之,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与对应枢轴23之轴线之间距离D越大,则力臂越大,连接轴14推动切削单元31复位需要的弹力越小,相应地,连接轴14的轴向移动距离也会越大,而需要的空间体积越大,并且连接轴14在驱动切削单元31时,振动也会更大。而将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与对应枢轴23之轴线之间距离D范围设为0.3-3mm,可以保证连接轴14能良好推动切削单元31复位,又可以保证连接轴14良好平稳驱动切削单元31。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同一托架32对应的两根枢轴23分别设于头盖20之开口21的侧壁上,而托架32的两侧对应开设有轴孔322,通过两根枢轴23插入相应轴孔322中,以将托架32轴接在头盖20的开口21中。则当两根枢轴23插入相应轴孔322中时,穿过该两根枢轴23之轴线对应的直线L与穿过该两个轴孔322中心轴的直线H重合。该结构可以方便将托架32安装在头盖20上。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托架32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枢轴23,而在头盖20上于开口21的侧壁上对应设置轴孔322。
请参阅图4和图5,该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剃须刀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该剖面垂直于穿过一个托架32对应的两根枢轴23之轴线,同时该剖面垂直穿过该托架32上的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则在该图上,该托架32对应显示出一个枢轴23沿该枢轴23轴向的正视结构,而该枢轴23的轴线在该图中形成一个点,并位于枢轴23表面正视形成圆弧R2的中心点M2处,而同样,托架32上的一个轴孔322在该图上也显示为沿该轴孔322之轴向的正视结构,并形成一段圆弧R1的中心点M1,M2与M1重合。中心点M1与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之间的距离D为该枢轴23之轴线到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的底部对应于各轴孔322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缺口323,并且该缺口323与相应轴孔322连通,从而在组装该托架32过程时,可以使相应枢轴23更方便插入对应轴孔322中。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条孔324,各长条孔324沿该托架32的周向延伸设置,并且各长条孔324由轴孔322靠近该托架32底部的一侧分别向该轴孔322的两侧延伸出,从而在外形上看,轴孔322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各长条孔324的一端与缺口323相连通,即各缺口323通过该长条孔324与轴孔322相连通,从而使托架32上于长条孔324底侧对应的部分形成挡凸325,在将枢轴23插入相应轴孔322中时,挡凸325可以弹性形变,而方便枢轴23插入对应轴孔322中,同时也方便进行拆卸;而当枢轴23插入相应轴孔322中后,挡凸325可以起到止挡作用,防止枢轴23从轴孔322中脱离。另外,该结构还可以降低枢轴23与相应轴孔322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方便组装,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的容置孔321中安装有限位板33,以防止切削单元31从容置孔321中脱落;限位板33的中部开设有露出切削单元31上的凹腔311的开孔331,以便连接轴14穿过该开孔331插入切削单元31的凹腔311中。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的顶端向容置孔321中凸出设有挡缘329,而切削单元31的底端沿该切削单元31的径向向外凸出有凸环312,从而在切削单元31插入托架32的容置孔321中后,通过容置孔321中的挡缘329可以止挡凸325环,以防切削单元31掉落。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容置孔321的侧壁上开设滑槽,而切削单元31上对应设置滑块,通过滑槽与滑块配合来限定切削单元31并防止切削单元31掉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上于容置孔321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限位板33的边缘插入的定位槽328。在容置孔321的侧壁上设置定位槽328,在安装限位板33时,可以将限位板33的边缘插入定位槽328中,以方便定位与安装限位板33。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的容置孔321之侧壁上、于穿过相应轴孔322之轴线的直线L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定位槽328。该结构将定位槽328远离各长条孔324,即可以方便定位安装限位板33,又可以保证托架32良好的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板33的两侧对应凸设有配合插入相应定位槽328中的凸缘332,该结构将凸缘332插入相应定位槽328中,以将限位板33安装在托架32中,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板3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34,以便限位板33可以沿其径向塑性变形,方便将限位板33的凸缘插入托架32的定位槽328中。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板33上对应凸设有分别用于抵持托架32上两个挡凸325内侧面的凸块333,以便在限位板33安装在托架32中后,可以防止挡凸325变形,进而使挡凸325更好的起到限位作用,更好的避免头盖20上相应枢轴23从对应轴孔322脱离。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在头盖20上绕穿过该托架32对应两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转动时,则托架32上切削单元31同样是绕该直线L转动;托架32由其上切削单元31的径向平面平行于头盖20底面时所处的角度位置、绕该直线L转动的角度范围为5-25度。切削单元31的径向平面是指该平面垂直于该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该切削单元31的径向平行于该平面;即该托架32在其上切削单元31的径向所在平面平行于头盖20底面的位置时,该托架32绕对应枢轴23朝向该枢轴23的一侧转动的角度a范围为5-25度,并且该托架32在其上切削单元31的径向所在平面平行于头盖20底面的位置时,该托架32绕对应枢轴23朝向该枢轴23的另一侧转动的角度b范围也为5-25度。从而可以在剃须时,使切削单元31更好的贴合皮肤。
请参阅图1至图3、图9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托架32的顶端设有一侧的边缘向外凸出有挡沿326,该挡沿326位于穿过该托架32对应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一侧,且该挡沿326位于该直线L远离对应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的一侧,该挡沿326用于止挡头盖20的顶面以限定该托架32绕对应枢轴23朝向远离连接轴14方向转动位置,即通过头盖20的顶面止挡挡沿326,从而限定绕对应枢轴23朝向远离相应连接轴14方向转动角度。
请参阅图1至图3、图9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头盖20的开口21中设有挡条22,该挡条22位于穿过托架32对应两枢轴23之轴线的直线L的一侧,且该挡条22位于该直线L靠近对应切削单元31之中心轴线N的一侧,托架32的顶端上对应设有挡板327,挡板327用于止挡挡条22以限定该托架32绕枢轴23朝向靠近连接轴14方向转动位置,即通过挡条22止挡托架32的挡板327,而限定绕对应枢轴23朝向靠近相应连接轴14方向转动角度。
请参阅图1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剃须单元30为三套,相应地,机壳11中安装有分别驱动各剃须单元30的连接轴14和分别推顶各连接轴14的弹簧13;三套剃须单元30呈旋转对称设置于头盖20中。该结构可以使该电动剃须刀形成三个刀头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剃须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套剃须单元30之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位于该剃须单元30之托架32两侧枢轴23之轴线靠近三套剃须单元30对称中心的一侧。从而该结构在剃须单元30复位时,三套剃须单元30的中心是向外凸出(如图2);而在按压剃须单元30时,可以将三套剃须单元30的中心向内凹陷(如图3)。
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剃须单元30也可以为两套,且两套剃须单元30对称设置于头盖20中,相应地,机壳11中安装有分别驱动各剃须单元30的连接轴14和分别推顶各连接轴14的弹簧13。该结构可以使该电动剃须刀形成两个刀头结构。进一步地,各套剃须单元30之切削单元31的中心轴线N位于该剃须单元30之托架32两侧枢轴23之轴线靠近另一剃须单元30的一侧。同理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剃须单元30也可以为四套等等数量。
当然,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剃须单元30甚至可以设置为仅一套,同样可以实现剃须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动剃须刀,包括机壳、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壳中的连接轴、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弹性推顶该连接轴的弹簧、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头盖和枢接于所述头盖上的剃须单元;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机壳中,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壳中,所述头盖中开设有配合容置所述剃须单元的开口;
所述剃须单元包括托架和切削单元,所述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处设有供所述连接轴的端部插入连接的凹腔;所述托架中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切削单元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根枢轴轴接于所述头盖的开口中,且两根所述枢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直线位于所述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与所述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3-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枢轴分别设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托架的两侧对应开设有容置相应所述枢轴的轴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底部对应于各所述轴孔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连通该轴孔的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条孔,各所述长条孔由所述轴孔靠近该托架底部的一侧沿该托架的周向分别向该轴孔的两侧延伸出,且各所述长条孔的一端与所述缺口相连通,所述托架上于所述长条孔底侧对应的部分形成挡凸。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于所述容置孔中还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开设有露出所述切削单元之所述凹腔的开孔。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由所述切削单元的径向平面平行于所述头盖底面的角度位置绕所述枢轴转动的角度范围为5-25度。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剃须单元为两套,两套所述剃须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盖中。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剃须单元为三套,三套所述剃须单元呈旋转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盖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各套所述剃须单元之切削单元的中心轴线位于该剃须单元之托架两侧所述枢轴之轴线靠近三套所述剃须单元对称中心的一侧。
CN201821201835.3U 2018-07-26 2018-07-26 电动剃须刀 Ceased CN208697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835.3U CN208697494U (zh) 2018-07-26 2018-07-26 电动剃须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835.3U CN208697494U (zh) 2018-07-26 2018-07-26 电动剃须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7494U true CN208697494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0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1835.3U Ceased CN208697494U (zh) 2018-07-26 2018-07-26 电动剃须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7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635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在毛发切割器具中的毛发切割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635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在毛发切割器具中的毛发切割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3462B2 (ja) ロータリー式電気かみそり
JP4869925B2 (ja) 電気毛切断装置
CA2164395C (en) Electric shaver
KR20060119786A (ko) 회전식 전기면도기
JP2007300944A (ja) 回転式電気かみそり
CN103097091A (zh) 往复线性剃须刀
JP2002035447A (ja) 回転式電気かみそりの内刃と回転式電気かみそり
CN208697494U (zh) 电动剃须刀
JP2002052270A (ja) 回転式電気かみそり
US6584691B1 (en) Electric shaver having orbitally moving blades
US20200171685A1 (en) Shaving head and shaver
US6568081B2 (en) Shaving apparatu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wet shaving with an electrical shaver
CN214724407U (zh) 一种鼻毛修剪器动刀片及刀头组件
CN210233115U (zh) 一种剃须刀头结构及剃须刀
CN209954715U (zh) 刀头浮动结构及个人护理装置
CN209551806U (zh) 一种剃须刀头壳体
CN217861373U (zh) 剃须刀的圆刀固定结构及剃须刀
CN209970794U (zh) 便于拆装刀头的剃须刀刀柄以及剃须刀
CN217620720U (zh) 刀头组件及电动剃须刀
CN209717787U (zh) 简化结构的剃须刀刀柄以及剃须刀
CN216913924U (zh) 免拆卸清洗电动剃须刀
CN220362605U (zh) 一种女士剃毛器
JPH0337584Y2 (zh)
EP3827939B1 (en) Shaver and blade floating structure
JPH042750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101, 1102, 1103, 1104, Room 401, 402, building 2, Chongwen Park, Nanshan wisdom Park, No. 3370 Liuxian Avenue,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e 5 floor of Hua Hua 8, 32 lane, 32 Sha Li Road, Xili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OOCAS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11125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27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