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4048U -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4048U
CN208694048U CN201820376376.6U CN201820376376U CN208694048U CN 208694048 U CN208694048 U CN 208694048U CN 201820376376 U CN201820376376 U CN 201820376376U CN 208694048 U CN208694048 U CN 208694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disk
magnet assembly
medical
therapeut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63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澎
贾斌
罗杰
王胜航
尹大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3763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4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4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4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患者躺卧的支架、环绕支架的永磁体组件、用于支撑永磁体组件且与底座滑动连接的支撑结构、用于驱动支撑结构相对底座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永磁体组件相对支撑结构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水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该装置主要解决临床特殊部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肢体骨折愈合的辅助治疗,永磁体组件形成能促进骨形态蛋白发生蛋白的表达的稳恒强磁场,而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骨细胞,进而形成软骨及骨组织,因此通过环绕所述支架的永磁体组件产生的稳恒强磁场能够实现对骨折和骨质疏松的治疗。

Description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5.5%),65岁以上人口近1.4亿(约占总人口的10.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工业、交通及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工业意外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的发生也随之增加,骨科创伤的患者也大量增加,尤以重症患者增长率为高。人口老龄化更是带来了大量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骨折病人。因此,针对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的治疗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
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药物治疗法和物理治疗法,药物治疗的方法虽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药物本身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并且连续服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物理治疗的方法目前也有多种,其中使用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是被确证有效的治疗方法。发达国家如美国、意大利、以色列等早已把磁场骨质疏松治疗仪器商品化。
现今,市面上的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治疗设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价格昂贵;功能单一,缺乏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两用设备;电磁治疗设备能耗相当大。因此,研制一套针对骨质疏松及骨折愈合低成本、功能强悍、能耗低的两用治疗设备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骨质疏松或骨折愈合治疗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患者躺卧的支架、环绕所述支架的永磁体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永磁体组件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支撑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结构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永磁体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结构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环绕所述支架的环状永磁体、套设在所述环状永磁体外部的舱体、设于所述舱体一端的第一侧盖、设于所述舱体另一端的第二侧盖。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盖相连的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侧盖相连的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的水平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导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与所述水平导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输出轴、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舱体相连的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的传递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中心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第一圆盘、中心与所述输入轴相连的第二圆盘、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转动连接的传递杆,所述传递杆与所述第一圆盘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圆盘的偏心位置,所述传递杆与所述第二圆盘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圆盘的偏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入轴相连且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永磁体由若干不同形状的磁性模块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T型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患者躺卧于支架上进行治疗,提前在控制系统内输入相应的治疗模式,控制系统控制水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永磁体组件的水平移动和旋转,进而实现不同的治疗模式;永磁体组件形成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磁场,稳恒强磁场能促进骨形态蛋白发生蛋白的表达,而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骨细胞,进而形成软骨及骨组织,从而加速骨折愈合以及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通过环绕所述支架的永磁体组件产生的稳恒强磁场能够实现对骨折和骨质疏松的治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
图中:
1、底座;
2、支架;
3、永磁体组件;31、环状永磁体;32、舱体;33、第一侧盖;34、第二侧盖;
4、支撑结构;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
5、水平驱动机构;51、螺纹杆;52、水平导杆;
6、旋转驱动机构;61、输出轴;62、输入轴;63、传递机构;631、第一圆盘;632、第二圆盘;633、传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患者躺卧的支架2、环绕支架2的永磁体组件3、用于支撑永磁体组件3且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支撑结构4、用于驱动支撑结构4相对底座1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永磁体组件3相对支撑结构4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6、用于控制水平驱动机构5和旋转驱动机构6的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患者躺卧于支架2上进行治疗,提前在控制系统内输入相应的治疗模式,控制系统控制水平驱动机构5和旋转驱动机构6驱动永磁体组件3的水平移动和旋转,进而实现不同的治疗模式;永磁体组件3形成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磁场,通过对稳恒强磁场骨折愈合效应的研究,发现稳恒强磁场能促进骨形态蛋白发生蛋白的表达,而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骨细胞,进而形成软骨及骨组织,从而加速骨折愈合以及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通过环绕支架2的永磁体组件3产生的磁场能够实现对骨折和骨质疏松的治疗,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用于骨折治疗时主要将磁场与骨折处对应,而治疗骨质疏松时则对患者的周身进行治疗。控制系统控制水平驱动机构5和旋转驱动机构6驱动永磁体组件3的水平移动和旋转可将相应的控制数据存储分析,并与治疗效果相对应,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具体地,上述治疗模式包括如下模式:四种骨质疏松治疗模式:静息(永磁体组件3静止)-骨质疏松治疗模式,平动(永磁体组件3只发生水平运动)-骨质疏松治疗模式,旋转(永磁体组件3只发生旋转运动)-骨质疏松治疗模式,平动旋转(永磁体组件3同时发生水平和旋转运动)-骨质疏松治疗模式;四种骨折愈合治疗模式:静息(永磁体组件3静止)-骨折愈合治疗模式,平动(永磁体组件3只发生水平运动)-骨折愈合治疗模式,旋转(永磁体组件3只发生旋转运动)-骨折愈合治疗模式,平动旋转永磁体组件3同时发生水平和旋转运动)-骨折愈合治疗模式。
于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面板、开关元件、稳压电源等。上述水平驱动机构5和旋转驱动机构6的动力源都可设置在驱动电机机箱内,以实现结构的简化。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永磁体组件3包括环绕支架2的环状永磁体31、套设在环状永磁体31外部的舱体32、设于舱体32一端的第一侧盖33、设于舱体32另一端的第二侧盖34。具体地,支架2可穿过第一侧盖33和环状永磁体31伸入舱体32内,也即患者身体可位于舱体32内进行治疗。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结构4包括与第一侧盖33相连的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侧盖34相连的第二支撑板42。具体地,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均与底座1滑动连接,水平驱动机构5可带动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相对底座1移动。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4也可单独的对舱体32进行支撑,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驱动机构5包括与第一支撑板41和/或第二支撑板4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51、用于驱动螺纹杆51转动的水平驱动电机。具体地,水平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螺纹杆51的转动,与螺纹杆51螺纹连接的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由于螺纹杆51的转动而发生移动。优选的,也可将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中的某一块单独与螺纹杆51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其中一个移动时带动舱体32移动进而带动环状永磁体31移动。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利用链条等传动方式带动支撑结构4相对底座1的水平移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驱动机构5还包括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水平导杆52,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均与水平导杆52滑动连接。具体地,螺纹杆51转动使得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移动时,水平导杆52作为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移动时的导向限位装置,使得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移动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转驱动机构6包括输出轴61、用于驱动输出轴61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与舱体32相连的输入轴62、与输出轴61相连且用于驱动输入轴62转动的传递机构63。具体地,旋转驱动电机带动输出轴61转动,输出轴61通过传递机构63带动输入轴62转动,输入轴62转动时带动舱体32转动,舱体32转动时使得环状永磁体31转动,以此实现驱动环状永磁体31的转动。优选的,可将旋转驱动电机与水平驱动电机置于同一电机机箱内,实现整体结构的简化,电机机箱的外壳采用磁屏蔽材料制成,避免金属材料对治疗区域磁场的影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递机构63包括中心与输出轴61相连的第一圆盘631、中心与输入轴62相连的第二圆盘632、两端分别与第一圆盘631和第二圆盘632转动连接的传递杆633,传递杆633与第一圆盘631的连接部位于第一圆盘631的偏心位置,传递杆633与第二圆盘632的连接部位于第二圆盘632的偏心位置。具体地,第一圆盘631、第二圆盘632、传递杆633之间组成曲柄连杆机构,输出轴61转动带动第一圆盘631转动,由于传递杆633与第一圆盘631的连接部为第一圆盘631的偏心位置,因此第一圆盘631与传递杆633之间在发生转动时还会使得传递杆633上下运动,传递杆633的上下运动使得与传递杆633转动连接且连接部位为偏心位置的第二圆盘632被传递杆633带动转动,第二圆盘632转动时带动输入轴62转动,输入轴62转动时带动舱体32转动,舱体32转动时使得环状永磁体31转动,以此实现驱动环状永磁体31的转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递机构63包括与输出轴61相连的第一齿轮、与输入轴62相连且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具体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可通过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也可利用链条进行传递连接。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带轮等方式进行输出轴61与输入轴62之间的传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环状永磁体31由若干不同形状的磁性模块组成。具体地,不同形状的磁性模块组成具有中孔的环状永磁体31,中孔内有确定方向的磁场。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架2为T型木板。具体地,T型状且为木板材质的支架2便于患者的正卧或侧卧,以进行周身的骨质疏松治疗或局部骨折治疗,同时减少了金属材料对治疗区域磁场的影响。
于本实施例中,患者躺在医用治疗的支架2上,整个舱体32能够覆盖到患者的胸腹部,因此能够将舱体32内的环状永磁体31为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胫骨、股骨、髋骨、胸骨、脊柱等部位的治疗;进行骨折治疗时可将环状永磁体31定位到患者骨折的部位,对骨折患者进行局部的磁场治疗,如果患者骨折部位在上肢,患者选择侧卧在医用治疗支架2上,将上肢伸入永磁体仓中进行治疗。
具体地,患者可在控制系统上的控制面板输入患者个人信息,选择相应的治疗模式。对于骨质疏松治疗模式:控制系统根据患者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控制水平驱动机构5和旋转驱动机构6的运动,具体为平动速率、旋转速率、治疗时长等。当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对控制参数进行手动设置。控制系统将预设的治疗模式运行完后,系统自动关机;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停止键也可提前结束治疗。对于骨折治疗模式:系统不会自动给出参数,用户需手动设置系统参数:平动速率、旋转速率、治疗时长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患者躺卧的支架、环绕所述支架的永磁体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永磁体组件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支撑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结构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永磁体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结构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环绕所述支架的环状永磁体、套设在所述环状永磁体外部的舱体、设于所述舱体一端的第一侧盖、设于所述舱体另一端的第二侧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盖相连的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侧盖相连的第二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的水平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导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与所述水平导杆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输出轴、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舱体相连的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的传递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中心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第一圆盘、中心与所述输入轴相连的第二圆盘、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转动连接的传递杆,所述传递杆与所述第一圆盘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圆盘的偏心位置,所述传递杆与所述第二圆盘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圆盘的偏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入轴相连且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永磁体由若干不同形状的磁性模块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T型木板。
CN201820376376.6U 2018-03-19 2018-03-19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Active CN208694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6376.6U CN208694048U (zh) 2018-03-19 2018-03-19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6376.6U CN208694048U (zh) 2018-03-19 2018-03-19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4048U true CN208694048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6376.6U Active CN208694048U (zh) 2018-03-19 2018-03-19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40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9041A (zh) * 2022-02-18 2022-07-05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海尔贝克环状阵列的旋转磁场发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9041A (zh) * 2022-02-18 2022-07-05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海尔贝克环状阵列的旋转磁场发生装置
CN114709041B (zh) * 2022-02-18 2024-04-09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海尔贝克环状阵列的旋转磁场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0433B (zh) 一种便于病人使用带有按摩功能的病床
CN108354805B (zh) 一种医疗用背部按摩护理床
CN209122689U (zh) 骨科用康复护理床
CN108210275A (zh) 一种治疗医院骨科颈椎患者病症的全方位辅助治疗仪器
CN108324528A (zh) 一种医院骨科颈椎患者治疗护理设备
CN208694048U (zh) 医用永磁体治疗装置
CN204543263U (zh) 药物渗透综合治疗仪
CN109620636A (zh)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Wen et al. Distally based saphenous neur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 combined with vac therapy for 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 and hardware salvage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CN108210276A (zh) 一种医院骨科颈椎治疗仪
CN209154433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颈椎脊椎按摩装置
CN108670519A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可调节的电动牵引装置
CN108175469A (zh)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啮合的医院骨科用腿部止血装置
CN108744176A (zh) 一种创伤外科腿部骨折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64437U (zh) 一种康复专用骨科护理装置
CN108852725B (zh) 一种骨科用的便于调整型手术床
CN209596137U (zh) 一种踝泵运动训练装置
CN205094834U (zh) 一种骨科腿部医用智能调节护理床
CN205411932U (zh) 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
CN108324415A (zh) 一种医院治疗骨科颈椎患者专用的智能护理仪器
CN108324546A (zh) 一种医院骨科腰椎病症专用治疗设备
CN111467181B (zh) 一种老年骨质疏松下肢骨折患者恢复阶段的护理装置
CN209253385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床
CN202637727U (zh) 治疗保健仪器
CN208582588U (zh) 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