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8259U -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8259U
CN208688259U CN201821096454.3U CN201821096454U CN208688259U CN 208688259 U CN208688259 U CN 208688259U CN 201821096454 U CN201821096454 U CN 201821096454U CN 208688259 U CN208688259 U CN 208688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hain
shaft
transmission network
fricton
axl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64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林
王宇
刘育松
潘崇超
陈国伟
张宏伟
李美
宋波
李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ngxin Steel 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ngxin Steel 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ngxin Steel 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ngxin Steel 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964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8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8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8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包括第一轴座、第一转轴、第一链轮、传动网链、第二链轮、第二转轴、第二轴座、端圆柱支撑板、调整支撑座、弹簧和耐热传送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密封效果好,降低了烧结机台车漏风,通过烧结机台车的水平运动,带动传动网链的运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的运动,不需要动力输入,传动网链与台车紧密接触没有相对滑动,从而实现密封作用,通过传动网链上面覆盖耐热传送带,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传动网链柔性贴合烧结机台车底面,提高了密封效率,通过端圆柱支撑板与调整支撑板之间夹持弹簧,使整个装置能适应烧结机台车长期运行而发生的形变,从而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密封,具体为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属于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中烧结工序能耗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10%左右,烧结电耗约占烧结工序能耗的20%,烧结机漏风更加大了烧结的动力消耗,造成风量利用率低、抽风转子寿命短、烧结矿产量低等问题,因此,降低漏风率是烧结生产节能降耗、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直接的方法。
目前烧结机漏风的部位主要使头尾密封装置和台车底面之间的漏风,针对头尾密封,目前传统钢铁企业采用的是弹性支撑或配重式密封装置,弹性活动密封板由于频繁受冲击力的作用,又长期工作在高温的环境下,导致弹性下降,磨损严重,漏风率增大,影响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可以大大降低烧结机漏风率,提升烧结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底端固定有端圆柱支撑板,所述端圆柱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两根弹簧,所述弹簧底端固定有调整支撑座;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网链,所述传动网链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轴座;所述传动网链外部设置有耐热传送带。
优选的,为了实现链轮可以转动,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座、所述第二轴座转动连接,且位于同一转轴上的所述第一轴座与所述第二轴座之间通过调节螺栓固定。
优选的,为了使传动网链能够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为了适应台车由于长期运行产生的变形,所述端圆柱支撑板与所述调整支撑座之间夹持所述弹簧。
优选的,为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所述传动网链外部固定连接所述耐热传送带,且所述耐热传送带完全覆盖所述传动网链。
优选的,为了使端圆柱支撑板能通过挤压进入调整支撑座,所述端圆柱支撑板的长度小于所述调整支撑座的长度,所述端圆柱支撑板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调整支撑座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传动网链为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距离的1.2-1.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的装置密封效果好,降低了烧结机台车漏风,通过烧结机台车的水平运动,带动传动网链的运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的运动,不需要动力输入,传动网链与台车紧密接触没有相对滑动,从而实现密封作用,通过传动网链上面覆盖耐热传送带,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传动网链柔性贴合烧结机台车底面,提高了密封效率,通过端圆柱支撑板与调整支撑板之间夹持弹簧,使整个装置能适应烧结机台车长期运行而发生的形变,从而有更好的密封性能;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漏风,稳定保持烧结机风箱的负压,减少进入脱硫脱硝系统的烟气总量,提升烟气温度,提高脱硝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治理设备的处理压力,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网链与耐热传送带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尾传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螺栓安装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轴座,2、第一转轴,3、第一链轮,4、传动网链,5、第二链轮,6、第二转轴,7、第二轴座,8、端圆柱支撑板,9、调整支撑座,10、弹簧,11、耐热传送带,12、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包括第一转轴1,所述第一转轴1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座1,所述第一轴座1底端固定有端圆柱支撑板8,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底端固定连接两根弹簧10,所述弹簧10底端固定有调整支撑座9;所述第一转轴2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链轮3,所述第一链轮3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网链4,所述传动网链4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5,所述第二链轮5固定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轴座7;所述传动网链4外部设置有耐热传送带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转轴1、所述第二转轴6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座1、所述第二轴座7转动连接,,且位于同一转轴上的所述第一轴座1与所述第二轴座7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2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转轴1与所述第二转轴6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转轴1与所述第二转轴2平行,所述第一链轮3与所述第二链轮5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与所述调整支撑座9之间夹持所述弹簧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传动网链4外部固定连接所述耐热传送带11,且所述耐热传送带11完全覆盖所述传动网链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的长度小于所述调整支撑座9的长度,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调整支撑座9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传动网链4为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第二转轴6之间距离的1.2-1.3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烧结机台车的水平运动,传动网链4与烧结机台车紧密接触,传动网链4与烧结机台车没有相对滑动,从而带动传动网链4的转动,传动网链4的转动,带动第一链轮3、第二链轮5的转动,第一链3轮、第二链轮5的转动,第一轴座1、第二轴座7与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6转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轴座1、第二轴座7上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6的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的转动,实现密封性,传动网链4上覆盖的耐热传送带11,使整个装置密封效果更好,第一轴座1、第二轴座7与端圆柱支撑板8连接在一起,端圆柱支撑板8与调整支撑座9之间夹持的弹簧10,适应烧结机台车运行产生的形变,提高整个装置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漏风率,提高了烧结质量和效率。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包括第一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座(1),所述第一轴座(1)底端固定有端圆柱支撑板(8),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底端固定连接两根弹簧(10),所述弹簧(10)底端固定有调整支撑座(9);所述第一转轴(2)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链轮(3),所述第一链轮(3)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网链(4),所述传动网链(4)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5),所述第二链轮(5)固定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轴座(7);所述传动网链(4)外部设置有耐热传送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所述第二转轴(6)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座(1)、所述第二轴座(7)转动连接,且位于同一转轴上的所述第一轴座(1)与所述第二轴座(7)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第二转轴(6)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第二转轴(6)平行,所述第一链轮(3)与所述第二链轮(5)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与所述调整支撑座(9)之间夹持所述弹簧(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网链(4)外部固定连接所述耐热传送带(11),且所述耐热传送带(11)完全覆盖所述传动网链(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的长度小于所述调整支撑座(9)的长度,所述端圆柱支撑板(8)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调整支撑座(9)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网链(4)为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第二转轴(6)之间距离为烧结台车长度的1.2-1.3倍。
CN201821096454.3U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Active CN208688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6454.3U CN20868825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6454.3U CN20868825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8259U true CN208688259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6454.3U Active CN20868825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82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0022A (zh) * 2018-07-11 2018-10-19 北京鼎鑫钢联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0022A (zh) * 2018-07-11 2018-10-19 北京鼎鑫钢联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8259U (zh)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CN108680022A (zh) 一种常触式无滑动环形密封
CN204513443U (zh) 一种柔性自补偿滚动式空预器密封装置
CN203306655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的新型密封结构
CN209160643U (zh) 一种移动封闭式气垫机
CN107782143B (zh) 烧结机台车栏板密封装置
CN202988084U (zh) 斗式提升机及其密封结构
CN205592398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介质场合的密封圈
CN105134951B (zh) 一种机械随动密封装置
CN111578691A (zh) 一种回转窑密封装置
CN206903870U (zh) 一种永磁变频螺杆二级压缩空压机
CN105587863B (zh) 一种防气体交换的密封机构
CN107827055A (zh) 一种黄花菜包装密封装置
CN203657443U (zh) 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CN208653247U (zh) 一种新型环冷机三角梁密封装置
CN2729617Y (zh) 烧结机台车密封装置
CN208138354U (zh) 一种新型气动制动器
CN2733113Y (zh) 外流式液压波纹管密封装置
CN205715659U (zh) 一种防气体交换的密封机构
CN203400564U (zh) 用于真空过滤机的涨紧轮顶升装置
CN110307717A (zh) 一种高效密封回转窑
CN214191276U (zh) 一种吊挂式输送带纠偏托辊组
CN204388579U (zh) 一种水泥熟料线熟料煅烧设备回转窑的防漏油结构
CN202733936U (zh) 一种摩擦副优化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
CN202510727U (zh) 高温翻板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