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8091U -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8091U
CN208688091U CN201820590559.8U CN201820590559U CN208688091U CN 208688091 U CN208688091 U CN 208688091U CN 201820590559 U CN201820590559 U CN 201820590559U CN 208688091 U CN208688091 U CN 208688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wind
quick
side plate
tray
froz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05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孝奎
吴光瑞
朱兆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05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8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8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8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具体地,速冻盘包括下托盘和用于存放物品的上托盘;上托盘安装于下托盘;下托盘上具有冷风进口和至少两个冷风出口,且下托盘与上托盘之间限定有至少两个冷风风道,每个冷风风道位于上托盘的下侧,配置成接收从冷风进口进入的冷风,并供冷风通过,以使冷风经由上托盘将冷量传递至上托盘存放的物品,后冷风经由相应冷风出口流出。直接利用冷风进行冷却,相对于自然速冷,冷却速冻更快。冷风不与速冻物品直接接触,通过上托盘进行传递,不仅传冷效果高,速冷速度快,而且不会带走物品表面的水分及影响成分,使食物保持良好口感。均匀的上托盘表面温度也可有效保护食物品质。

Description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食物不论是在冷藏、冷冻时,还是在解冻时,如能加快其速度,则可大量减少食物表面细胞破坏以及营养流失,保持食物的新鲜。目前,在直冷冰箱中,食物在冰箱内进行冷藏、冷冻时,主要是靠空气自然流动进行传递冷量,其过程相当缓慢,起不到速冷、速冻的效果,致使冷冻或冷藏过的食物保鲜时间短,水份及营养流失严重。在风冷冰箱中,通常利用冷风使速冻盘内的物品快速冷冻。然而,利用冷风直接冷却很容易带走物品表面或内部的大量水份,造成水份以及营养流失,口感下降。由于物品的阻碍,导致冷风循环不畅,冷量的传递量减少、减慢。这样就会出现局部制冷速度慢和温度不均的问题,进而导致食物在冷冻过程中出现细胞壁冻裂、食物内养分流失、口感下降,不能满足用户快速冷冻实物的要求。而且,速冻盘放入冷冻室后,气流流动会影响冷冻室内的温度分布,会对其他物品的储藏造成影响,影响其他物品品质。
而且,有时候用户需要快速冰冻整条深海名贵鱼类,以便保证鱼肉的口感,而现有冰箱内的速冻盘较小,放不开;而放置在现有的冷冻托盘上,冰冻速度较慢,冰晶容易刺破鱼肉的细胞壁,影响后期制作时的口感。而且,在现有的速冻盘技术中,本体是有一定厚度的铝托盘,铝托盘内有热管,通过热管实现速冻功能,或者利用体积较大的金属托盘,利用金属导热速率高的特性实现速冻功能。然而,现有速冻盘方案的缺点是无法做太大,若做太大,一整块铝块成本太高,另太重,不方便取拿;现有金属盘方案,多为不锈钢板冲压而成,放置在抽屉底部,缺点是金属盘大面与冷风进行热交换时隔着塑料抽屉,导致热交换速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冰箱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在热的食材放入速冻盘后,进行快速冷冻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个冷冻室内的温度均匀性,而且热交换效率高,冷冻速冻快,且使上托盘内冷冻换热均匀。
为此,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包括下托盘和用于存放物品的上托盘;
所述上托盘安装于所述下托盘;
所述下托盘上具有冷风进口和至少两个冷风出口,且所述下托盘与所述上托盘之间限定有至少两个冷风风道;每个所述冷风风道连通所述冷风进口和一个所述冷风出口,且位于所述上托盘的下侧;每个所述冷风风道配置成接收从所述冷风进口进入的冷风,并供冷风通过,以使冷风经由所述上托盘将冷量传递至所述上托盘存放的物品,后冷风经由相应所述冷风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出口为两个;所述冷风进口和两个所述冷风出口均位于所述下托盘的后壁面,且两个所述冷风出口位于所述冷风进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托盘具有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的四周向上延伸出的侧板部,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上侧的间隔板;所述侧板部上具有所述冷风进口和两个所述冷风出口;
所述上托盘包括底盘部,所述上托盘安装于所述下托盘内,且所述底盘部与所述底板部间隔设置,所述底盘部与每个所述间隔板接触抵靠,以使所述底板部、所述侧板部、多个所述间隔板以及所述底盘部限定出两个所述冷风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托盘还包括从所述底盘部的四周向上延伸出的遮挡部,以及从所述遮挡部的上边缘向外延伸出的翻边;所述遮挡部贴靠于所述侧板部,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侧板部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间隔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间隔板的前端或后端与所述侧板部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底盘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限定出连通所述所述冷风进口和每个所述所述冷风出口的、且呈蛇形的相应所述冷风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部包括前侧板、后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所述后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后端;且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包括:
竖直部,从所述底板部的一侧向上延伸出;
水平部,从所述竖直部的上边缘向所述底板部的外侧延伸出;和
倾斜部,从所述水平部的末端向所述底板的外侧倾斜向上地延伸出;且
所述底盘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水平部接触抵靠,以及所述底盘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水平部接触抵靠;且
所述侧板部与所述底板部一体成型,或所述侧板部安装于所述底板部;
所述下托盘还具有从所述冷风进口的口边缘处和每个所述冷风出口的口边缘处向外延伸出环状插入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速冻盘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冷风进口处,且处于所述下托盘的外侧;和
两个第二密封圈,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一个所述冷风出口处,且处于所述下托盘的外侧;而且
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具有密封圈部、从所述密封圈部的背离所述下托盘的一侧延伸出的环形凸台,从所述密封圈部沿所述密封圈部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环形板密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板密封部的周缘处的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速冻盘还包括两个滑轨组件,两个所述滑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托盘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滑轨组件配置成分别安装于所述储物间室的两个侧壁,以使所述上托盘和所述下托盘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储物间室。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滑轨组件包括:
第一动轨,安装于所述下托盘,且所述第一动轨的开口朝下;
定轨,配置成安装于所述储物间室,且所述定轨的开口朝上,处于所述第一动轨的下侧;
第二动轨,包括上滑动部、下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滑动部和所述下滑动部;且所述下滑动部安装于所述定轨内,所述上滑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动轨内;而且
所述上滑动部的宽度和所述下滑动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动轨的开口的宽度、以及所述定轨的开口的宽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冷风风道、回风风道和储物间室,所述冷风风道具有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送风口,所述回风风道具有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至少两个回风口;
上述任一种速冻盘,所述速冻盘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所述速冻盘的冷风进口连接于所述送风口,所述速冻盘的每个冷风出口连接于一个所述回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速冻盘及冰箱中,由于具有至少两个冷风风道,直接利用冷风进行冷却,相对于自然速冷,冷却速冻更快,而且利用多个冷风风道可使上托盘表面温度均匀,进而使上托盘内物品受冷均匀,即均匀的上托盘表面温度可有效保证食材的品质。冷风不与速冻物品直接接触,通过上托盘进行传递,不仅传冷效果高,速冷速度快,而且不会带走物品表面的水分及影响成分,使食物保持良好口感。而且,相比于利用蓄冷剂进行蓄冷,不需要提前对速冻盘冷冻,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速冻盘及冰箱中,蛇形冷风风道可充分使冷风与上托盘进行热交换,进而进一步提高速冷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速冻盘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速冻盘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速冻盘中下托盘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速冻盘安装于冰箱箱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速冻盘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冻盘100。该速冻盘100可包括托盘组件,托盘组件具有下托盘30和用于存放物品的上托盘20;上托盘20安装于下托盘30。下托盘30与上托盘20之间限定有冷风风道36,冷风风道36位于上托盘20的下侧,以容纳冷风,且冷风中的冷量经由上托盘20传递至上托盘20的内侧,以冷却上托盘20内的物品。冷风可为来自冰箱的冷冻室内的冷风,或风冷冰箱风道系统吹出的冷风,或者专门设置的风道系统吹出的冷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速冻盘100可直接利用冷风进行冷却,相对于自然速冷,冷却速冻更快。冷风不与速冻物品直接接触,通过上托盘20进行传递,不仅传冷效果高,速冷速度快,而且不会带走物品表面的水分及影响成分,使食物保持良好口感。而且,相比于利用蓄冷剂进行蓄冷,不需要提前对速冻盘100冷冻,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托盘30可具有底板部31以及从底板部31的四周向上延伸出的侧板部32。侧板部32可与底板部31一体成型,或侧板部安装于底板部31。上托盘20可包括底盘部21。上托盘20安装于下托盘30内,且底盘部21与底板部31间隔设置,以使底盘部21与底板部31之间形成冷风风道,从而可使冷风的冷量至少经由底盘部21传递至上托盘20的内侧。优选地,下托盘30由塑料材料制成。上托盘20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由于下托盘30为塑料结构,上托盘20为金属结构,冷风在上托盘20底部与下托盘30底部之间。采用部分塑料结构和部分金属结构,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速冻盘100的重量,可将速冻盘100做的比较大,以放置速冻较大的物品。冷风不与速冻物品直接接触,通过上托盘20进行传递,利用金属导热效率高的特性,可快速吸收托盘风路内冷风携带的冷量,然后传递给食材,实现快速冷冻效果,不仅传冷效果高,速冷速度快,而且不会带走物品表面的水分及影响成分,使食物保持良好口感。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托盘20还包括从底盘部21的四周向上延伸出的遮挡部22;遮挡部22贴靠于侧板部32。进一步地,上托盘20还包括从遮挡部22的上边缘向外延伸出的翻边23,翻边23设置于侧板部32的上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托盘30还具有多个设置于底盘部21与底板部31之间的间隔板33,每个间隔板33与底盘部21接触抵靠。也就是说,下托盘30具有多个设置于底板部31上侧的间隔板33,底盘部21与每个间隔板33接触抵靠,以使底板部31、侧板部32、多个间隔板33以及底盘部21限定出冷风风道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侧板部32包括前侧板、后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前侧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端;后侧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后端。优选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包括:竖直部,从底板部31的一侧向上延伸出;水平部,从竖直部的上边缘向底板部31的外侧延伸出;和倾斜部,从水平部的末端向底板的外侧倾斜向上地延伸出;且底盘部21与第一侧板的水平部接触抵靠,以及底盘部21与第二侧板的水平部接触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托盘30上具有冷风进口34和至少两个冷风出口35,且冷风风道36为至少两个。每个冷风风道36连通冷风进口34和一个冷风出口35,且位于上托盘20的下侧。
优选地,冷风出口35为两个。冷风进口34和两个冷风出口35均位于下托盘30的后壁面,且两个冷风出口35位于冷风进口34的两侧。本案采用中间进风,两侧回风的风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宽度较大的上托盘表面温度不均的缺点,均匀的上托盘表面温度可有效保证食材的品质。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冷风进口34和两个冷风出口35也可设置于下托盘30的其他位置。
具体地,侧板部32包括后侧板,后侧板的下部中间设置冷风进口34,下部两端分别为设置个冷风出口35。优选地,每个间隔板3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每个间隔板33的前端或后端与侧板部32间隔设置,以在底盘部21与底板部31之间限定出分别连通冷风入口34和两个冷风出口35的且呈蛇形的两个冷风通道36。进一步地,正对于冷风入口34的间隔板33的后端设置有导流结构,可具有两个导流片,以将气流导向两个冷风通道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速冻盘100还可包括第一密封圈和两个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于冷风进口34处,且处于下托盘30的外侧。每个第二密封圈设置于一个冷风出口35处,且处于下托盘30的外侧。第一密封圈和每个第二密封圈均具有密封圈部51、从密封圈部51的背离下托盘30的一侧延伸出的环形凸台52,从密封圈部51沿密封圈部51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环形板密封部53,以及设置于环形板密封部53的周缘处的密封环54。
为了便于安装,下托盘30还具有从冷风进口34的口边缘处和每个冷风出口35的口边缘处向外延伸出环状插入肋板;第一密封圈套装于冷风进口34处的环状插入肋板。每个第二密封圈套装于相应冷风出口35处的环状插入肋板。设置密封圈可便于冷风进口34和冷风出口35在与冰箱箱体200内风道配合时起到密封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速冻盘100内具有风机,具体地,风机设置于上托盘20与下托盘30之间,且处于冷风进口34处、冷风出口35处或冷风风道36的任一位置处,以促使冷风从冷风进口34进入冷风风道36,从冷风出口35流出冷风风道36。当速冻盘100应用于直冷冰箱或风冷冰箱时,可直接安装于冷冻室内,利用风机使冷冻室内的冷风进入冷风风道36,对上托盘20内的物品进行速冷。可使速冻盘100直接应用于现有直冷冰箱中,在增加很小成本的情况下,可扩大直冷冰箱的功能和使用范围,满足各种各样的用户要求。当速冻盘100利用箱体200内风道产生的气流时,可进一步提高气流流动速度,增加速冷效果。风机可与冰箱内部进行电联接,或者设置蓄电池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速冻盘100的安装,以及速冻盘100内物品的取放,速冻盘100可不设置为固定形式,而设置为可抽拉形式。具体地,速冻盘100可包括两个滑轨组件40,两个滑轨组件40分别设置于下托盘30的两侧,且两个滑轨组件40配置成分别安装于储物间室的两个侧壁,以使托盘组件可抽拉地安装于储物间室。即两个滑轨组件40均连接于下托盘30。优选地,两个滑轨组件40可分别位于第一侧板的水平部和第二侧板的水平部的下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滑轨组件40可包括第一动轨41、定轨42和第二动轨43。第一动轨41安装于下托盘30,且第一动轨41的开口朝下。定轨42配置成安装于储物间室,且定轨42的开口朝上,处于第一动轨41的下侧。第二动轨43可包括上滑动部、下滑动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上滑动部和下滑动部;且下滑动部安装于定轨42内,上滑动部安装于第一动轨41内。进一步地,上滑动部的宽度和下滑动部的宽度均大于连接部的宽度、第一动轨41的开口的宽度、以及定轨42的开口的宽度。具有滑轨组件40,可便于速冻盘100的抽出和放入,放置物品特别方便,不用用户搬动速冻盘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可包括箱体2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速冻盘100。箱体200内可具有储物间室。速冻盘100设置于储物间室内。例如,储物间室为冷冻室,速冻盘100设置于冷冻室内,在热的食材放入上托盘后,进行快速冷冻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个冷冻室内的温度均匀性,热交换效率高,冷冻速冻快。可替代性地,储物间室也可为变温室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0内还具有送风风道、回风风道,送风风道具有与储物间室连通的送风口,回风风道具有与储物间室连通的至少两个回风口。速冻盘100的冷风进口34连接于送风口,速冻盘100的每个冷风出口35连接于一个回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口和回风口均为台阶孔,且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上具有两个环形槽,分别与送风口和回风口同轴设置。速冻盘100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凸台52插入相应台阶孔,环形板密封部53与相应储物间室的后壁接触抵靠,以及密封环54插入相应环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储物间室的后壁上具有与送风风道连通的送风口,以及与回风风道连通的回风口。速冻盘100的两个滑轨组件40分别安装于储物间室的两个侧壁,且速冻盘100的冷风进口34和冷风出口35在速冻盘100滑入储物间室内时分别连接于送风口和回风口,在速冻盘100抽出储物间室内时分别与送风口和回风口分离。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托盘和用于存放物品的上托盘;
所述上托盘安装于所述下托盘;
所述下托盘上具有冷风进口和至少两个冷风出口,且所述下托盘与所述上托盘之间限定有至少两个冷风风道;每个所述冷风风道连通所述冷风进口和一个所述冷风出口,且位于所述上托盘的下侧;每个所述冷风风道配置成接收从所述冷风进口进入的冷风,并供冷风通过,以使冷风经由所述上托盘将冷量传递至所述上托盘存放的物品,后冷风经由相应所述冷风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出口为两个;
所述冷风进口和两个所述冷风出口均位于所述下托盘的后壁面,且两个所述冷风出口位于所述冷风进口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托盘具有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的四周向上延伸出的侧板部,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上侧的间隔板;所述侧板部上具有所述冷风进口和两个所述冷风出口;
所述上托盘包括底盘部,所述上托盘安装于所述下托盘内,且所述底盘部与所述底板部间隔设置,所述底盘部与每个所述间隔板接触抵靠,以使所述底板部、所述侧板部、多个所述间隔板以及所述底盘部限定出两个所述冷风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托盘还包括从所述底盘部的四周向上延伸出的遮挡部,以及从所述遮挡部的上边缘向外延伸出的翻边;所述遮挡部贴靠于所述侧板部,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侧板部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间隔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间隔板的前端或后端与所述侧板部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底盘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限定出分别连通所述冷风进口和两个所述冷风出口的、且呈蛇形的两个所述冷风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部包括前侧板、后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所述后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后端;且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包括:
竖直部,从所述底板部的一侧向上延伸出;
水平部,从所述竖直部的上边缘向所述底板部的外侧延伸出;和
倾斜部,从所述水平部的末端向所述底板的外侧倾斜向上地延伸出;且
所述底盘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水平部接触抵靠,以及所述底盘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水平部接触抵靠;且
所述侧板部与所述底板部一体成型,或所述侧板部安装于所述底板部;
所述下托盘还具有从所述冷风进口的口边缘处和每个所述冷风出口的口边缘处向外延伸出环状插入肋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冷风进口处,且处于所述下托盘的外侧;和
两个第二密封圈,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一个所述冷风出口处,且处于所述下托盘的外侧;而且
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具有密封圈部、从所述密封圈部的背离所述下托盘的一侧延伸出的环形凸台,从所述密封圈部沿所述密封圈部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环形板密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板密封部的周缘处的密封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滑轨组件,两个所述滑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托盘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滑轨组件配置成分别安装于所述冰箱的储物间室的两个侧壁,以使所述上托盘和所述下托盘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储物间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速冻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轨组件包括:
第一动轨,安装于所述下托盘,且所述第一动轨的开口朝下;
定轨,配置成安装于所述储物间室,且所述定轨的开口朝上,处于所述第一动轨的下侧;
第二动轨,包括上滑动部、下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滑动部和所述下滑动部;且所述下滑动部安装于所述定轨内,所述上滑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动轨内;而且
所述上滑动部的宽度和所述下滑动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动轨的开口的宽度、以及所述定轨的开口的宽度。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送风风道、回风风道和储物间室,所述送风风道具有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送风口,所述回风风道具有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至少两个回风口;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冻盘,所述速冻盘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且所述速冻盘的冷风进口连接于所述送风口,所述速冻盘的每个冷风出口连接于一个所述回风口。
CN201820590559.8U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Active CN208688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0559.8U CN208688091U (zh)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0559.8U CN208688091U (zh)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8091U true CN208688091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0559.8U Active CN208688091U (zh)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8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2615A (en) Air conduit system in a refrigerator
CN101196360B (zh) 冷藏温度均匀的冷藏箱
CN208475795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N204594020U (zh) 冰箱
CN208688091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N208817840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N208688092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N208475796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N208475794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CN208817841U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及冰箱
EP4006458B1 (en)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CN212109178U (zh) 抽屉及风冷冰箱
CN109764596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2081742U (zh) 一种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10398117A (zh) 多路电动风门、速冻盘及冰箱
CN211120187U (zh) 一种具有解冻功能的冰箱
JP2014238186A (ja) 冷蔵庫
CN206488530U (zh) 一种湍流式速冻机
CN110398123A (zh) 用于冰箱的速冻盘、冰箱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CN216448460U (zh) 冷藏箱多槽通气底板结构装置
CN217131593U (zh) 一种带速冻温区的对开门风冷冰箱
CN221099076U (zh) 一种冷藏柜的侧出风结构
CN220397922U (zh) 一种卧式冷柜风冷内循环系统
CN219810096U (zh) 制冷设备
CN22033880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