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8809U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8809U
CN220338809U CN202321694039.9U CN202321694039U CN220338809U CN 220338809 U CN220338809 U CN 220338809U CN 202321694039 U CN202321694039 U CN 202321694039U CN 220338809 U CN220338809 U CN 220338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ontainer
storage
air
refrigerating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40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豪
姬立胜
苗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40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8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8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8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储物容器,设置于储物间室中,且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容器主体和设置于容器主体上方以覆盖顶部敞口的顶盖。储物容器的后端上部设有进风口;容器主体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沿部,顶盖的前端与凸沿部之间形成过流间隙,以使得进入储物容器内部的冷却气流经过流间隙流出。一方面,冷却气流直接进入储物容器内部,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另一方面,进入储物容器内的冷却气流具有沿着顶盖的下表面向前流动的趋势,不会直接吹向食材,有效地避免了食材风干的问题。并且,还可以通过气流流动将储物容器内透不出去的湿气带走,减少储物容器内产生凝露或凝霜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风冷冰箱而言,风道内的冷风进入制冷间室与制冷间室内的食品换热的同时,会带走制冷间室中相对较湿的水分甚至是食品上的水分,而大多数的食品,例如蔬菜水果、肉类等对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易导致食品风干、营养流失等后果,不利于食品的保鲜。
现有的部分冰箱在制冷间室内采用密封抽屉储存食品,以使冷风不直接与食品接触,从而防止食品风干、进而达到保鲜的效果。然而,若在密封抽屉内新放入大量食品,易导致密封抽屉内温度急剧上升,使密封抽屉内的温度波动较大,且冷风通过密封抽屉的侧壁与密封抽屉内的食品进行换热,制冷速率较慢,且抽屉内很容易凝结大量的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制冷效率的前提下避免食材风干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储物容器内部和外部产生大量凝露或凝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以及
储物容器,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中,且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容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上方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口的顶盖;其中
所述储物容器的后端上部设有允许冷却气流进入所述储物容器内部的进风口;所述容器主体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沿部,所述顶盖的前端与所述凸沿部之间形成过流间隙,以使得进入所述储物容器内部的冷却气流经所述过流间隙流出。
可选地,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顶盖厚度方向的安装窗口,所述储物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窗口处的透湿膜,以允许所述储物容器内的水分透过所述透湿膜渗透至所述储物容器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的后侧,用于向所述储物间室输送冷却气流;其中
所述风道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顶盖相对的第一送风口,以在所述第一送风口打开时允许从所述第一送风口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沿所述顶盖的上方向前流动、且允许从所述第一送风口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却气流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储物容器内部并经所述过流间隙流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送风口处设有送风风门,所述送风风门配置成受控地打开和/或关闭所述第一送风口。
可选地,所述储物容器的下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与所述储物容器的底部邻接的制冷风路;且
所述风道组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制冷风路相对的第二送风口,以在所述第二送风口打开时允许从所述第二送风口流出的冷却气流沿所述制冷风路向前流动。
可选地,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传导冷量的导冷盘。
可选地,所述导冷盘为金属导冷盘;或者,
所述导冷盘内带有蓄冷液。
可选地,所述储物间室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储物容器下方的至少一个其他储物装置;
相邻地处在所述储物容器下方的所述其他储物装置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制冷风路。
可选地,所述过流间隙的尺寸为范围在2~5mm之间的任一值。
可选地,所述储物间室为具有冷冻储物环境的冷冻间室或软冷冻间室。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在其储物间室内设有储物容器,储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顶盖。特别地,储物容器的后端上部设有进风口,容器主体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沿部,顶盖的前端与凸沿部之间形成过流间隙。在储物间室制冷时,冷却气流可通过储物容器后端上部的进风口进入储物容器内部,并通过储物容器前端上部的过流间隙流出储物容器。一方面,冷却气流直接进入储物容器内部,其含有的冷量可以直接传递至储物容器内的食材,确保了较高的制冷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进风口和过流间隙均形成在储物容器的上部,因此,进入储物容器内的冷却气流具有沿着顶盖的下表面向前流动的趋势,不会直接吹向食材,有效地避免了食材风干的问题,提高了食材的保鲜效果。并且,冷却气流并非始终在储物容器内循环,而是从后往前地流经储物容器后再经过滤流间隙流出,可以通过气流流动将储物容器内透不出去的湿气带走,从而减少储物容器内产生凝露或凝霜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顶盖上还开设有安装窗口,安装窗口处设有透湿膜,能够允许储物容器内的水分透过透湿膜向外渗透,有效地避免了储物容器内的水分积累造成凝露或凝霜的问题。特别地,风道组件上还设有与顶盖相对的第一送风口,第一送风口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可沿顶盖的上方向前流动,一方面,该部分冷却气流可通过顶盖间接地向储物容器内传递冷量,从而对储物容器间接地制冷,以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沿顶盖上方流动的气流还可以将从透湿膜透出的湿气及时地带走,避免因空间狭小等原因使得湿气聚集在顶盖上方导致顶盖上方凝露或凝霜的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部分结构侧向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周围的冷却气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和储物容器20。箱体10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11。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部分结构侧向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储物容器20设置于储物间室11中,且包括具有顶部敞口211的容器主体21和设置于容器主体21上方以覆盖顶部敞口211的顶盖22。容器主体21和顶盖22共同限定出相对封闭的储物空间,以用于储存具有特殊保鲜需求的食材。
特别地,储物容器20的后端上部设有允许冷却气流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的进风口24;容器主体21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沿部212,顶盖22的前端与凸沿部212之间形成过流间隙23,以使得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的冷却气流经过流间隙23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在其储物间室11内设有储物容器20,储物容器20包括容器主体21和顶盖22。特别地,储物容器20的后端上部设有进风口24,容器主体21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沿部212,顶盖22的前端与凸沿部212之间形成过流间隙23。在储物间室11制冷时,冷却气流可通过储物容器20后端上部的进风口24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并通过储物容器20前端上部的过流间隙23流出储物容器20。一方面,冷却气流直接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其含有的冷量可以直接传递至储物容器20内的食材,确保了较高的制冷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进风口24和过流间隙23均形成在储物容器20的上部,因此,进入储物容器内20的冷却气流具有沿着顶盖22的下表面向前流动的趋势,不会直接吹向食材,有效地避免了食材风干的问题,提高了食材的保鲜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流间隙23使得进入储物容器20内的冷却气流从后往前地流经储物容器20后再通过过流间隙23流出,而不是始终在储物容器20内循环,可以通过气流流动将储物容器20内透不出去的湿气带走,从而减少储物容器20内产生凝露或凝霜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22上开设有贯穿顶盖22厚度方向的安装窗口221,储物容器2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窗口221处的透湿膜25,以允许储物容器20内的水分透过透湿膜25渗透至储物容器20的外部。
当储物容器20内放入大量温度较高、湿度较高的食材时,会导致储物容器20内的水分含量较高,若这些水分不能够及时排出,很容易在储物容器20内形成凝露甚至凝霜。
为此,本实用新型在顶盖22上开设安装窗口221,在安装窗口221处设置透湿膜25,能够允许储物容器20内的水分透过透湿膜25向外渗透,有效地避免了储物容器20内的水分积累造成凝露或凝霜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风道组件30,风道组件30设置于储物间室11的后侧,用于向储物间室11输送冷却气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周围的冷却气流流向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地,风道组件30上开设有与顶盖22相对的第一送风口31,以在第一送风口31打开时允许从第一送风口31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沿顶盖22的上方向前流动、且允许从第一送风口31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却气流经进风口24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并经过流间隙23流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组件30上设置与顶盖22相对的第一送风口31,可使得从第一送风口31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沿顶盖22的上方向前流动,一方面,该部分冷却气流可通过顶盖22间接地向储物容器20内传递冷量,从而对储物容器20间接地制冷,以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沿顶盖22上方流动的气流还可以将从透湿膜25透出的湿气及时地带走,避免因空间狭小等原因使得湿气聚集在顶盖22上方导致顶盖22上方凝露或凝霜的问题。
并且,由于进风口24设置于储物容器20的后端上部,因此,从第一送风口31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还可以通过进风口24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从而直接地对储物容器20进行制冷,并带走储物容器20内没有渗透出去的湿气。
具体地,进风口24可开设在顶盖22的后端部,也可以开设在容器主体21的后端上部,以使得从第一送风口31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能够通过进风口24进入储物容器20内部。
具体地,进风口24和第一送风口31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并且,进风口24和第一送风口31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31处设有送风风门32,送风风门32配置成受控地打开和/或关闭第一送风口31。通过送风风门32的控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储物容器20进行制冷,满足储物容器20的多样化制冷需求。
进一步地,送风风门32可以为电控风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容器20的下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与储物容器20的底部邻接的制冷风路40。也就是说,制冷风路40邻近容器主体21的底壁。
进一步地,风道组件30上还开设有与制冷风路40相对的第二送风口33,以在第二送风口33打开时允许从第二送风口33流出的冷却气流沿制冷风路40向前流动。
由于制冷风路40与储物容器20的底部邻接,因此,流经制冷风路40的冷却气流中的冷量可通过容器主体21的底壁向储物容器20内部传递,从而间接地对储物容器20内的食材进行制冷。由于制冷风路40中流动的冷却气流不会吹向食材,因此不会造成食材风干。
本实用新型在储物容器20的上方、储物容器20内的上部、以及储物容器20的下方分别形成能够允许冷却气流流动的风路,可以在上下两个方向上间接地对储物容器20内部进行制冷,在确保不会造成食材风干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升了制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主体21的底部设有用于传导冷量的导冷盘26,以通过导冷盘26快速地将冷量均匀地传递至储物容器20内的食材,提高了冷量传递效果和冷量传递效率。
进一步地,导冷盘26可以为金属导冷盘,其传递冷量的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导冷盘26内带有蓄冷液,以通过蓄冷液积蓄冷量、并在储物容器20内放入食材后快速地释放蓄冷液积蓄的冷量,提高了食材的制冷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间室11内还设有位于储物容器20下方的至少一个其他储物装置50。其中,相邻地处在储物容器20下方的其他储物装置50与容器主体21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制冷风路40。
具体地,储物容器20和其他储物装置50均可以为可推拉的储物结构,例如抽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流间隙23的尺寸可以为范围在2~5mm之间的任一值。例如,过流间隙23的尺寸可以为2mm、3mm、4mm或5mm。
若过流间隙23的尺寸过大,相当于顶盖22和容器主体21之间形成的位于储物容器20前端的间隙较大,不利于在储物容器20内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因此不利于储物容器20内长时间保持相对特殊的储物环境。若过流间隙23的尺寸过小,储物容器20内的气流不易流出,导致冷却气流在储物容器20内部循环,甚至会直接吹送食材,会有导致食材风干的风险,且储物容器20内部的湿气不易排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过流间隙23的尺寸选择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平衡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效果最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间室11为具有冷冻储物环境的冷冻间室或软冷冻间室。
当储物间室11具有冷冻储物环境时,储物间室11的冷却气流量较大。在其内设置储物容器20更加容易出现食材风干、储物容器20内结霜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更加适用于储物容器20设置在具有冷冻储物环境的储物间室11内的情况。
具体地,储物间室11内的温度范围通常可以为-24℃~0℃。
进一步地,箱体10内还可以限定有其他储物间室,例如冷藏间室、变温间室等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以及
储物容器,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中,且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容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上方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口的顶盖;其中
所述储物容器的后端上部设有允许冷却气流进入所述储物容器内部的进风口;所述容器主体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沿部,所述顶盖的前端与所述凸沿部之间形成过流间隙,以使得进入所述储物容器内部的冷却气流经所述过流间隙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顶盖厚度方向的安装窗口,所述储物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窗口处的透湿膜,以允许所述储物容器内的水分透过所述透湿膜渗透至所述储物容器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的后侧,用于向所述储物间室输送冷却气流;其中
所述风道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顶盖相对的第一送风口,以在所述第一送风口打开时允许从所述第一送风口流出的部分冷却气流沿所述顶盖的上方向前流动、且允许从所述第一送风口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却气流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储物容器内部并经所述过流间隙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口处设有送风风门,所述送风风门配置成受控地打开和/或关闭所述第一送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容器的下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与所述储物容器的底部邻接的制冷风路;且
所述风道组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制冷风路相对的第二送风口,以在所述第二送风口打开时允许从所述第二送风口流出的冷却气流沿所述制冷风路向前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传导冷量的导冷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冷盘为金属导冷盘;或者,
所述导冷盘内带有蓄冷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间室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储物容器下方的至少一个其他储物装置;
相邻地处在所述储物容器下方的所述其他储物装置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制冷风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流间隙的尺寸为范围在2~5mm之间的任一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间室为具有冷冻储物环境的冷冻间室或软冷冻间室。
CN202321694039.9U 2023-06-29 2023-06-29 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20338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4039.9U CN220338809U (zh) 2023-06-29 2023-06-29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4039.9U CN220338809U (zh) 2023-06-29 2023-06-29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8809U true CN220338809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4039.9U Active CN220338809U (zh) 2023-06-29 2023-06-29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8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9926B2 (en) Ice storage bin and icemaker apparatus for refrigerator
CN107621114B (zh) 一种风冷冰箱
CN109990529B (zh) 冰箱
JP2601057B2 (ja) 冷凍冷蔵庫
US10132548B2 (en) Secondary cooling path in refrigerator
CN108050750B (zh) 冰箱
KR101258752B1 (ko) 냉장고
CN22033880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KR100334917B1 (ko) 냉장고
CN110873489A (zh) 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4006458B1 (en)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CN210832700U (zh) 冰箱
CN210861904U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风道装置和冰箱
CN217131593U (zh) 一种带速冻温区的对开门风冷冰箱
US2259986A (en) Refrigerator
CN218348946U (zh) 一种冰箱
CN218627451U (zh) 一种制冷操作台
CN219674534U (zh) 一种冷冻箱
CN220959068U (zh) 冰箱
CN217636351U (zh) 制冷设备
CN220397922U (zh) 一种卧式冷柜风冷内循环系统
KR100567014B1 (ko) 양문형 냉장고의 냉기유로개선구조
JPH10292975A (ja) 冷蔵庫
CN110873493A (zh) 具有速冻功能的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951015B2 (ja) 高湿度冷蔵ショー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