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5627U - 边坡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边坡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5627U
CN208685627U CN201821301922.6U CN201821301922U CN208685627U CN 208685627 U CN208685627 U CN 208685627U CN 201821301922 U CN201821301922 U CN 201821301922U CN 208685627 U CN208685627 U CN 208685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lead screw
reaming
sec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19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oxint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oxint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oxint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oxint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019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5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5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5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结构,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稳定区上的扩孔浇筑段;所述扩孔浇筑段中设有丝杠,所述丝杠远离扩孔浇筑段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中固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波浪边;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刀刃,两道所述螺旋刀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边坡支护结构不便对土质较软的斜坡进行支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在遇到雨天或强烈震动时,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放置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进行边坡治理,其中,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或者抗滑性与预应力索的结合,属于是常用的边坡治理用支护结构。边坡按地质成分自外而内可分为滑坡体和滑床,其中滑坡体又称为非稳定区,相对的,滑床被称为稳定区,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是通过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用于支挡滑坡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480584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锚索、锚固单元和至少一条沿边坡横向布置的格梁,锚固单元沿格梁纵向设置至少一个,锚固单元间通过锚索拉紧连接;每一锚固单元均包括锚杆、外套管和旋紧件,锚杆下端设置有向端部扩大的下部锥度胀头,外套管与下部锥度胀头对应的管段设置至少三个纵向切口形成下膨胀部;通过锚固单元与格梁共同加固,并通过锚索对锚固单元间进行紧固,增加彼此间的抗拉扯力,锚杆内套于外套管形成整体的抗滑桩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弯和抗剪力,从而提高抗滑力,另外,锚杆末端的下部锥度胀头与下膨胀部形成自锁结构,不但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安装后具有相当好的固定效果,不易产生轴向的移动。
上述方法采用机械安装,步骤繁琐,对边坡的土质要求高,并不适用于一些土质较为松软的边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能够对松软的边坡进行支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稳定区上的扩孔浇筑段;所述扩孔浇筑段中设有丝杠,所述丝杠远离扩孔浇筑段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中固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波浪边;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刀刃,两道所述螺旋刀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套筒,将第一套筒转入松软的边坡中,然后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缝隙处注入浇筑砂浆,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与松软的边坡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浇筑砂浆使丝杠与扩孔浇筑段固定连接,这样边坡支护结构便可对松软的边坡进行支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处于第二套筒中的一端固接有钻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套筒转入松软的边坡前,可先将丝杠通过钻头钻入松软的边坡中,然后在转动第一套筒,这样便于将第一套筒转入松软的边坡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靠近内套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杠上未设置转动件时,可通过管钳对丝杠进行转动,但是管钳比较笨重,这样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而设置第二转杆,通过转动第二转杆可快速对丝杠进行转动,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处于扩孔浇筑段的一端套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内固接有第四套筒,所述第四套筒螺纹连接于丝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可以增加边坡防护结构与扩孔浇筑段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使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形成较佳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套筒内固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条形块,所述条形块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设有L形块,所述L形块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滑槽;所述L形块的竖直段靠近丝杠设置,所述L形块的水平段设有用于与扩孔浇筑段抵接的弹性抵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弹性抵接组件与扩孔浇筑段抵接,可以避免第三套筒在浇筑建筑砂浆过程中发生歪斜,再者,在浇筑建筑砂浆过程中,弹性抵接组件可以增加第三套筒与建筑砂浆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支护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抵接组件包括抵接杆、抵接块以及弹簧;所述L形块的竖直段设有供抵接杆沿第三套筒的径向滑移的第二滑槽;所述抵接块套设固定在抵接杆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抵接块沿第三套筒的径向滑移连接于L形块的水平段;所述弹簧套接于抵接杆,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抵接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L形块的竖直段;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内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丝杠设置,并且所述通孔依次贯穿条形块和第三套筒;所述抵接杆可沿第三套筒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通孔,所述抵接杆可抵接于扩孔浇筑段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抵接块,将L形块与弹性抵接组件放入第一滑槽中,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推动L形块,使抵接杆向通孔处运动,当抵接杆运动到通孔处时,弹簧通过推动抵接块推动抵接杆,使抵接杆经过通孔后与扩孔浇筑段的内壁的抵接,两个抵接杆分别与扩孔浇筑段的内壁的两处抵接,这样可使第三套筒能够比较稳定的处于扩孔浇筑段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远离丝杠的一端设有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刺部可以稍微嵌入扩孔浇筑段的内壁中,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第三套筒与扩孔浇筑段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波浪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波浪边是为了增加建筑灰浆与第三套筒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使第三套筒与扩孔浇筑段固接的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套筒,将第一套筒转入松软的边坡中,然后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缝隙处注入浇筑砂浆,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与松软的边坡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浇筑砂浆使丝杠与扩孔浇筑段固定连接,这样边坡支护结构便可对松软的边坡进行支护;
2.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可以增加边坡防护结构与扩孔浇筑段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使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形成较佳的防护;
3.通过两组弹性抵接组件与扩孔浇筑段抵接,可以避免第三套筒在浇筑建筑砂浆过程中发生歪斜,再者,在浇筑建筑砂浆过程中,弹性抵接组件可以增加第三套筒与建筑砂浆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支护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突显第二套筒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突显弹性抵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扩孔浇筑段;2、丝杠;21、钻头;22、第二转杆;3、第一套筒;31、第一连杆;32、第二套筒;321、第一波浪边;33、螺旋刀刃;34、排屑槽;35、第一转杆;4、第三套筒;41、第二波浪边;42、第二连杆;43、第四套筒;44、条形块;441、第一滑槽;442、通孔;45、L形块;451、水平段;452、竖直段;453、第二滑槽;5、弹性抵接组件;51、抵接杆;511、尖刺部;52、抵接块;5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稳定区上的扩孔浇筑段1,扩孔浇筑段1可通过扩孔机形成,扩孔浇筑段1中设置有丝杠2,丝杠2远离扩孔浇筑段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筒3,第一套筒3中通过第一连杆31固接有第二套筒32,第二套筒32与丝杠2螺纹连接,为了便于将第二套筒32转入边坡中,第二套筒32的外周面上固接有第一波浪边321;第一套筒3的外周面上固接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刀刃33,两道螺旋刀刃33之间开设有排屑槽34,第一套筒3上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35。通过转动第一转杆35转动第一套筒3,将第一套筒3转入松软的边坡中,然后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2之间的缝隙处注入浇筑砂浆,使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2与松软的边坡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浇筑砂浆使丝杠2与扩孔浇筑段1固定连接,这样边坡支护结构便可对松软的边坡进行支护。
如图2所示,丝杠2处于第二套筒32中的一端固接有钻头21,在将第一套筒3转入松软的边坡前,可先将丝杠2通过钻头21钻入松软的边坡中,然后在转动第一套筒3,这样便于将第一套筒3转入松软的边坡中。丝杠2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转杆22,第二转杆22靠近内套筒设置,丝杠2上未设置转动件时,可通过管钳对丝杠2进行转动,但是管钳比较笨重,这样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而设置第二转杆22,通过转动第二转杆22可快速对丝杠2进行转动,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第二转杆22与丝杠2可拆卸连接,这样当不需要第二转杆22时,可将第二转杆22拆下用于他处。
如图1和图3所示,丝杠2处于扩孔浇筑段1的一端套设有第三套筒4,第三套筒4的外周面上固接有第二波浪边41,设置第二波浪边41是为了增加建筑灰浆与第三套筒4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使第三套筒4与扩孔浇筑段1固接的更加牢固。第三套筒4内通过第二连杆42固接有第四套筒43,第四套筒43螺纹连接于丝杠2;第三套筒4内固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条形块44,条形块44内开设有第一滑槽441;第一滑槽441中设置有L形块45,L形块45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滑槽441;L形块45的竖直段452靠近丝杠2设置,L形块45的水平段451安装有用于与扩孔浇筑段1抵接的弹性抵接组件5。通过两组弹性抵接组件5与扩孔浇筑段1抵接,可以避免第三套筒4在浇筑建筑砂浆过程中发生歪斜,再者,再者,在浇筑建筑砂浆过程中,弹性抵接组件可以增加第三套筒与建筑砂浆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支护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抵接组件5包括抵接杆51、抵接块52以及弹簧53;L形块45的竖直段452开设有供抵接杆51沿第三套筒4的径向滑移的第二滑槽453,第二滑槽453对抵接杆51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抵接杆51在滑移过程中发生滑移的可能性;抵接杆51的长度与L形块45的水平段451的长度相同,这样便于L形块45在第一滑槽441中滑行。抵接块52套设固定在抵接杆51的外周面上,并且抵接块52沿第三套筒4的径向滑移连接于L形块45的水平段451;弹簧53套接于抵接杆51,弹簧53的一端抵接于抵接块52,弹簧53的另一端抵接于L形块45的竖直段452;第一滑槽441远离第二套筒32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通孔442,通孔442远离丝杠2设置,并且通孔442依次贯穿条形块44和第三套筒4;抵接杆51可沿第三套筒4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通孔442,抵接杆51远离丝杠2的一端固接有尖刺部511,尖刺部511可以稍微嵌入扩孔浇筑段1的内壁中,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第三套筒4与扩孔浇筑段1连接的稳定性。
该种边坡支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如下:
先在稳定区通过扩孔机形成扩孔浇筑段1,然后将第三套筒4放入扩孔浇筑段1中;通过转动第二转杆22转动丝杠2,丝杠2通过钻头21进入边坡中;然后通过转动第一转杆35转动第一套筒3,将第一套筒3转入松软的边坡中,然后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2之间的缝隙处注入建筑砂浆,使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2与松软的边坡固定连接;当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2与松软的边坡固定连接后,推动抵接块52,将L形块45与弹性抵接组件5放入第一滑槽441中,此时弹簧53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推动L形块45,使抵接杆51向通孔442处运动,当抵接杆51运动到通孔442处时,弹簧53通过推动抵接块52推动抵接杆51,使抵接杆51的尖刺部511经过通孔442后与扩孔浇筑段1的内壁的抵接,最后从第三套筒4与扩孔浇筑段1的缝隙处以及第三套筒4与第四套筒43的缝隙处注入建筑砂浆,使第三套筒4与扩孔浇筑段1固定连接以及使丝杠2与第四套筒43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稳定区上的扩孔浇筑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浇筑段(1)中设有丝杠(2);所述丝杠(2)远离扩孔浇筑段(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3)中固接有第二套筒(32);所述第二套筒(32)与丝杠(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32)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波浪边(321);所述第一套筒(3)的外周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刀刃(33),两道所述螺旋刀刃(33)之间设有排屑槽(34);所述第一套筒(3)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处于第二套筒(32)中的一端固接有钻头(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转杆(22),所述第二转杆(22)靠近内套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处于扩孔浇筑段(1)的一端套设有第三套筒(4),所述第三套筒(4)内固接有第四套筒(43),所述第四套筒(43)螺纹连接于丝杠(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筒(4)内固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条形块(44),所述条形块(44)内设有第一滑槽(441);所述第一滑槽(441)中设有L形块(45),所述L形块(45)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滑槽(441);所述L形块(45)的竖直段(452)靠近丝杠(2)设置,所述L形块(45)的水平段(451)设有用于与扩孔浇筑段(1)抵接的弹性抵接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组件(5)包括抵接杆(51)、抵接块(52)以及弹簧(53);所述L形块(45)的竖直段(452)设有供抵接杆(51)沿第三套筒(4)的径向滑移的第二滑槽(453);所述抵接块(52)套设固定在抵接杆(51)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抵接块(52)沿第三套筒(4)的径向滑移连接于L形块(45)的水平段(451);所述弹簧(53)套接于抵接杆(51),所述弹簧(53)的一端抵接于抵接块(52),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抵接于L形块(45)的竖直段(452);所述第一滑槽(441)远离第二套筒(32)的一端内侧壁设有通孔(442),所述通孔(442)远离丝杠(2)设置,并且所述通孔(442)依次贯穿条形块(44)和第三套筒(4);所述抵接杆(51)可沿第三套筒(4)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通孔(442),所述抵接杆(51)可抵接于扩孔浇筑段(1)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51)远离丝杠(2)的一端设有尖刺部(5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筒(4)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波浪边(41)。
CN201821301922.6U 2018-08-13 2018-08-13 边坡支护结构 Active CN208685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1922.6U CN208685627U (zh) 2018-08-13 2018-08-13 边坡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1922.6U CN208685627U (zh) 2018-08-13 2018-08-13 边坡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5627U true CN208685627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4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1922.6U Active CN208685627U (zh) 2018-08-13 2018-08-13 边坡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5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1482U (zh) 一种方形活塞式锚固扩孔钻具
CN103758552B (zh) 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
CN105064356A (zh) 一种用于软弱松散土体支护的预应力复合杆索锚固装置
CN205558943U (zh) 一种井下围岩断层注浆锚杆
CN2133585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桩
CN202628130U (zh) 自进式锚钻杆
CN1727633A (zh) 中心安放式锚杆钻机的钻杆及施工方法
CN208685627U (zh) 边坡支护结构
CN203066865U (zh) 一种可扩孔的锚杆钻头
CN203847001U (zh) 一种小孔径硬岩扩孔装置
CN204024476U (zh) 一种锚固孔孔底单翼扩孔装置
CN103410542B (zh) 提高巷道底板锚杆锚索成孔效率和锚固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205778969U (zh) 一种用于隧道薄弱地质带围岩预处理的自进式管棚锚杆
CN106439219B (zh) 用于非开挖定向钻管道的扩孔器分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457655A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的折叠叶片刀式多点位移计锚头
CN210123360U (zh) 一种矿山地质岩石取样装置
CN202108046U (zh) 一种用于钻机搬家的便携式地锚
CN108360514A (zh) 一种旋转挤压双层嵌套碟形扩大头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GB1255128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re sampling of rock or soil
CN211571741U (zh) 一种岩土边坡稳固网
CN211395697U (zh) 一种膨胀土基坑土钉墙支护结构
CN108612099A (zh) 一种斜切式螺旋张紧头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5420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锚杆
CN212294643U (zh) 一种改进的岩土工程用便于固定的锚钉结构
CN104653210B (zh) 复合锚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