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7310U -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7310U
CN208657310U CN201821317332.2U CN201821317332U CN208657310U CN 208657310 U CN208657310 U CN 208657310U CN 201821317332 U CN201821317332 U CN 201821317332U CN 208657310 U CN208657310 U CN 208657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fixing seat
box
sprocket wheel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173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海勇
龚魁杰
陈利容
刘文龙
孔玮琳
李晓月
孙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13173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7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7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7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用于实现三种品种的小麦的播种,并保证播种的质量。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轮、开沟器、排种器和覆土轮,还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种子盒、第二种子盒和第三种子盒;在第二种子盒的下方设有汇集盒,在汇集盒与第一种子盒之间、汇集盒与第三种子盒之间设有输送单元;在汇集盒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竖管;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种子盒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二种子盒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三种子盒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三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三种不同品种种子的逐个播种,且播种效率、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麦播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背景技术
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活体植物(供体植物)通过茎叶挥发、淋溶、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其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周围植物(受体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生态现象。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长发育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作物和品种的间作之间具有化感作用,比如抗病强的作物或品种与低抗病性的作物或者品种间作时,可以促进作物间的品质或产量,降低植物疾病爆发的风险。现有技术间作播种时,大都采用人力播种,专利CN201710554408公布了一种间作播种机械,一次播种可以实现两个不同作物或品种的间作,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次播种只能播种两个品种,若播种三个或多个品种,需要将上播种箱和下播种箱内的种子取出后,重新装入新的种子。专利CN201711412997提供了一种以种子带为基材的连续播种机,解决了连续播种的问题,但是种子入土时缺乏监测措施,一旦入土两粒或多粒种子,对于播种效果无法进行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用于实现三种品种的小麦的播种,并保证播种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轮、开沟器、排种器和覆土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种子盒、第二种子盒和第三种子盒,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的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轮,在第一转轮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竖管,第一、第二、第三种子盒内的种子进入第一凹槽内且当第一凹槽与第一竖管连通后,第一凹槽内的种子进入第一竖管内;
在第二种子盒的下方设有汇集盒,在汇集盒与第一种子盒之间、汇集盒与第三种子盒之间设有输送单元;
在汇集盒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竖管,在第二固定座上设有逐个给料单元,在逐个给料单元的作用下第二固定座内的种子逐个经第二竖管输出;
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三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三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均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的顶部铰接有端盖,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对倾斜面。
进一步地,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汇集盒左侧的第一支架、设置在汇集盒右侧的第二支架、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且成对设置的输送轮、设置在成对的两输送轮之间的输送带,第一、第二支架上的输送轮转向相反。
进一步地,逐个给料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座内腔中的第二转轮、设置在第二转轮的圆形外壁上且沿周向均匀布置的三个第二凹槽,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设有将第二凹槽与第二竖管连通起来的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与第一支架之间的安装板、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且与第一支架上的其中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四齿轮、与第一支架上的另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一链轮、与第一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二链轮、设置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的第一链条。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链轮、与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四链轮、设置在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的第二链条。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五链轮、与第二支架上的其中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六链轮、设置在第五链轮与第六链轮之间的第三链条、与第二支架上的另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七链轮、与第三种子盒底部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八链轮、设置在第七链轮与第八链轮之间的第四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三种不同品质的种子按顺序分别被播种至土中,以实现间种。且每次只有一粒种子被播种至土中,播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去除机架、行走轮、排种器、开沟器、覆土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去除机架、行走轮、排种器、开沟器、覆土轮);
图3为第一种子盒的剖视图;
图4为输送单元的外形示意图;
图5为输送单元的内部示意图;
图6为种子的输送示意图;
图7为逐个供给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三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第一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种子盒,1′第二种子盒,1〞第三种子盒,11端盖,12倾斜面,2第一固定座,21入料口,22第一转轮,23第一凹槽,24第一竖管,3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31输送轮,32输送带,4汇集盒,41斜板,5第二固定座,51第二转轮,52第二凹槽,53通孔,54第二竖管,6安装板,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第三齿轮,64第四齿轮,65第一链轮,66第二链轮,67第一链条,7第三链轮,71第四链轮,72第二链条,73第五链轮,74第六链轮,75第三链条,76第七链轮,77第八链轮,78第四链条,8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机架、行走轮、开沟器、排种器、覆土轮、第一种子盒1、第二种子盒1′、第三种子盒1〞、取料单元、输送单元和逐个供给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机架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部件,行走轮、排种器、开沟器、覆土轮在机架上的安装方式以及各自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播种机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种子盒1、第二种子盒1′和第三种子盒1〞自左向右并排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下面以第一种子盒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一种子盒1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第一种子盒的顶部敞口,在第一种子盒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端盖11,以便于从上方实现第一种子盒的封闭,使用时将种子放置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内,然后盖上端盖。第一种子盒内腔的底部设有倾斜面12,两倾斜面呈一个倒置的八字形。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座2,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座为中空的块状结构,在第一固定座的圆柱形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轮22,在第一转轮的上方设有入料口21,入料口设置在第一固定座的顶部且入料口贯穿第一固定座的上表面,入料口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孔。在第一转轮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与入料口的小端连通后入料口中的种子进入第一凹槽内,且只有一粒种子进入第一凹槽内。在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竖管24,第一凹槽与第一竖管的内腔连通后第一凹槽内的种子进入第一竖管内。
在第二种子盒和第三种子盒的底部也均设有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的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轮,在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竖管。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中的种子可以分别进入第一固定座中,然后进入第一凹槽内,随着第一转轮的转动,第一凹槽与第一竖管连通后,第一凹槽内的种子经第一竖管落下。
在第一种子盒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架3,在第三种子盒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架3′,如图5所示,在第一、第二支架的内腔中分别转动安装有一对输送轮31,在两输送轮之间设有输送带32,落在输送带上的种子随着输送带的运动而移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的输送轮转向相反。如图6所示,落在第一支架输送带上的种子自左向右移动,落在第二支架输送带上的种子自右向左移动。
如图4所示,在第一、第二支架之间设有汇集盒4,汇集盒为锥形的中空结构,如图5、图6所示,在汇集盒的顶部设有左右设置的一对斜板41,斜板的上端与输送带衔接,这样输送带上的种子可以顺利经斜板落在汇集盒中。该汇集盒还位于第二种子盒的正下方,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竖管中的种子直接落入汇集盒内。
工作时,应使得第一种子盒内的种子先落入汇集盒内,其次是第二种子盒内的种子,最后是第三种子盒内的种子落入汇集盒内。因此,应使得第一支架上输送带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支架上输送带的输送速度,同时应使得第一种子盒内第一转轮的转速大于第二种子盒内第一转轮的转速,第二种子盒内第一转轮的转速大于第三种子盒内第一转轮的转速。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输送轮和输送带构成了输送单元。
在汇集盒的下方设有中空的第二固定座5,如图7所示,汇集盒的小端与第二固定座固连,在第二固定座的圆形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轮51,在第二转轮的圆形外壁上设有三个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二凹槽52,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设有通孔53,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竖管54,第二竖管的内腔与通孔连通。汇集盒内的种子落入第二转轮上的第二凹槽内,然后第二凹槽与通孔连通后,第二凹槽内的种子经第二竖管落下。第二固定座、第二转轮和第二竖管构成了逐个供给单元,第二竖管与排种器连接,通过逐个供给单元向排种器内逐个加入种子。
在第二固定座与第一支架、第一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一驱动单元。如图2、图10、图11所示,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与第一支架之间的安装板6、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一齿轮61、与第一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二齿轮62、与第二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三齿轮63、与第三齿轮啮合且与第一支架上的其中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四齿轮64、与第一支架上的另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一链轮65、与第一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二链轮66、设置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的第一链条67。
在第二固定座与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驱动单元。如图2、图9所示,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链轮7、与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四链轮71、设置在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的第二链条72。
在第二固定座与第二支架、第三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三驱动单元,如图2、图8所示,第三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五链轮73、与第二支架上的其中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六链轮74、设置在第五链轮与第六链轮之间的第三链条75、与第二支架上的另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七链轮76、与第三种子盒底部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八链轮77、设置在第七链轮与第八链轮之间的第四链条78。
第二转轮与播种机的行走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如链传动机构)连接,或直接与柴油机连接,第二转轮转动时,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同时转动且转速不等;第二转轮转动时,第一、第二支架上的输送轮转动,且转向、转速均不同;第二转轮转动时,三个第一固定座内的种子按顺序落入第二固定座内,第二固定座内的第二转轮将种子逐个输入第二竖管内。在第二转轮上设有三个第二凹槽,三个第二凹槽分别与三个第一固定座对应,左侧第一固定座内的种子落入第一个第二凹槽内,中间的第二固定座内的种子落入第二个第二凹槽内,右侧第一固定座内的种子落入第三个第二凹槽内。这样在播种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内的种子按顺序间种。第一种子盒内的种子为A,第二种子盒内的种子为B,第三种子盒内的种子为C,则同一垄沟内,种子的排序是A、B、C、A、B、C、A…。第一、第二和第三驱动单元的设置,使得三个第一固定座内的第一转轮转向和转速均不同,第一、第二支架上输送轮的转向和转速也不同。
本实用新型,三种不同品质的种子按顺序分别被播种至土中,以实现间种。且每次只有一粒种子被播种至土中,播种效率高。

Claims (7)

1.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轮、开沟器、排种器和覆土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种子盒、第二种子盒和第三种子盒,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的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轮,在第一转轮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竖管,第一、第二、第三种子盒内的种子进入第一凹槽内且当第一凹槽与第一竖管连通后,第一凹槽内的种子进入第一竖管内;
在第二种子盒的下方设有汇集盒,在汇集盒与第一种子盒之间、汇集盒与第三种子盒之间设有输送单元;
在汇集盒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竖管,在第二固定座上设有逐个给料单元,在逐个给料单元的作用下第二固定座内的种子逐个经第二竖管输出;
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三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三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其特征是,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均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的顶部铰接有端盖,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子盒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对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其特征是,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汇集盒左侧的第一支架、设置在汇集盒右侧的第二支架、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且成对设置的输送轮、设置在成对的两输送轮之间的输送带,第一、第二支架上的输送轮转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其特征是,逐个给料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座内腔中的第二转轮、设置在第二转轮的圆形外壁上且沿周向均匀布置的三个第二凹槽,在第二固定座的底部设有将第二凹槽与第二竖管连通起来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其特征是,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与第一支架之间的安装板、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且与第一支架上的其中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四齿轮、与第一支架上的另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一链轮、与第一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二链轮、设置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的第一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其特征是,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链轮、与第二种子盒底部的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四链轮、设置在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的第二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其特征是,第三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转轮共轴设置的第五链轮、与第二支架上的其中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六链轮、设置在第五链轮与第六链轮之间的第三链条、与第二支架上的另一个输送轮共轴设置的第七链轮、与第三种子盒底部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轮共轴设置的第八链轮、设置在第七链轮与第八链轮之间的第四链条。
CN201821317332.2U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Active CN208657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7332.2U CN208657310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7332.2U CN208657310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7310U true CN208657310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17332.2U Active CN208657310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73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8535A (zh) * 2018-08-15 2018-11-0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8535A (zh) * 2018-08-15 2018-11-0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2068B (zh) 一种行数行距可调水稻直播机
CN205336814U (zh) 一种播种器
CN111919558B (zh) 一种内通道式取种变向装置及大蒜膜上栽种机
CN208657310U (zh)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CN112616368A (zh) 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
CN210406159U (zh) 一种丸粒化胡萝卜种籽的播种装置
CN107750533B (zh) 薏苡精量穴播机
CN112840803B (zh) 一种具有间距可调节功能的玉米种植机及播种方法
CN108738535A (zh) 一种小麦间作播种机
CN203912721U (zh) 一种全自动钵苗制钵机
CN209170882U (zh) 一种可精量取种的播种装置
CN208175280U (zh) 电控式起垄精量播种一体机
CN103988724B (zh) 全自动钵苗制钵机
CN209628067U (zh)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
CN211019969U (zh)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CN112369165A (zh) 一种元胡种植设备
CN209710719U (zh) 一种甜菜杀秧机
CN208509570U (zh) 播种机的数字控制电动排种装置
CN201709113U (zh) 马铃薯播种机
CN206835616U (zh) 多类型种子排种装置
CN214852711U (zh) 一种多功能谷子播种装置
GB449103A (en) Improved machine for planting seeds and distributing fertilisers
CN219893808U (zh) 一种覆土均匀的秧盘育秧播种机
CN219719071U (zh) 一种谷子播种机
CN108551788A (zh) 一种小麦用播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