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9042U -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9042U
CN208649042U CN201820617498.XU CN201820617498U CN208649042U CN 208649042 U CN208649042 U CN 208649042U CN 201820617498 U CN201820617498 U CN 201820617498U CN 208649042 U CN208649042 U CN 208649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ewage treatment
treatment unit
pon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74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明杰
华南
王志农
刘会敏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AS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AS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AS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AS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174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9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9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9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池和反应沉淀池,混合反应池与反应沉淀池通过水管连接;混合反应池内具有溢流板;溢流板将混合反应池分隔成位于前端并实现入水缓冲的缓冲区以及位于后端并实现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化反应区,且缓冲区中的水通过溢流板顶部进入生化反应区;混合反应区的入水口位于缓冲区的上方,且混合反应区的出水口位于生化反应区远离溢流板一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反应池中的生化反应区构建微生物进行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态环境系统来消耗生活污水中富营养物质,其耗电量小、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装和运输以及避免了土建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等问题。

Description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污染的突出问题,其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生态环境结构,造成水体质量恶化。生活污水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最大源头,解决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元素高效去除,对降低水体污染、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生活污水的水质组成也相应变化。根据传统理论,C/N比在4.0以上是才可能实现高效脱氮除磷。我国的生活污水属于低C/N比水平,大多处于1.4-3.1之间,因此对碳源要求更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转率只能达到50%,统计资料显示,常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中,电费约占1/3,高电耗造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耗能大、拆装运输困难以及占用面积大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池和反应沉淀池,所述混合反应池与反应沉淀池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混合反应池内具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将所述混合反应池分隔成位于前端并实现入水缓冲的缓冲区以及位于后端并实现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化反应区,且所述缓冲区中的水通过溢流板顶部进入生化反应区;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缓冲区的上方,且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生化反应区远离溢流板一侧的底部;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下游还连接有至少一个快滤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混合反应池内具有限流板,且所述限流板将生化反应区分隔为主反应区和反应后区;所述主反应区和/或反应后区还生存有用于辅助且属于好氧菌/厌氧菌的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的硝化菌/反硝化菌以及用于辅助脱氮除磷的不动杆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反应沉淀池包括反应槽和沉淀池,且所述反应槽位于所述沉淀池上方;所述反应槽上还集成药剂的储存和/或加药的加药罐;所述反应槽的顶部壁面上设置有溢流口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污泥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污泥口还连接有将所述沉淀池中反应后沉淀的污泥输出的回泥管,且在所述回泥管末端还连接有将所述反应沉淀池反应所产生的颗粒状沉淀物进行储存且再处理的污泥干化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溢流口流出的滤液进入所述快滤模块,在所述快滤罐模块的下游通过水管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用来暂时储存经处理的水体并检测该水体是否是达标水质的出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沉淀池内沉淀的污泥通过所述回泥管进入污泥干化槽;在所述污泥干化槽和混合反应池之间且位于所述污泥干化槽底部还设有将所述污泥干化槽处理后所生产的滤液回流到所述混合反应池上的所述出水口的第一回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在所述回泥管上还连接有流通滤液的第二回流管,且所述第二回流管将所述沉淀池的滤液输送到混合反应池上的所述出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快滤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快滤罐;所述快滤罐包括多层介质滤料,且由下层到上层空隙逐渐减小;所述快滤罐的上层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所述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为以下的一种或多种:鹤望兰、四季米兰、滴水观音、翠竹、万年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缓冲区上端且位于混合反应池壁面设置有过滤水中的漂浮物、较大悬浮物和胶体的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四周封闭且上部分的底部为格栅,下部分为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预处理污水后经水管进入所述混合反应池中的缓冲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在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壁面设置将生化反应后的滤液抽至所述反应沉淀池中的潜水泵,且所述潜水泵具有浮球装置;所述提篮格栅和潜水泵通过固定在混合反应池壁面上的三角架固定在所述混合反应池上,且所述三角架为直角三角架;该三角架的第一直角边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混合反应池壁面上,三角架的第二直角边且水平设置的直角边上则放置所述提篮格栅和潜水泵且所述潜水泵的位势与限流板的末端的位势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混合反应池中的生化反应区构建微生物进行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态环境来消耗生活污水中富营养物质,并通过所述反应沉淀池和快滤模组对生活污水进一步强化处理,此外还通过所述污泥干化槽将所述反应沉淀池中产生的絮凝状沉淀物进一步强化处理,整个生物污水处理进行生态化处理且利用位势差,其中在所述混合反应池与反应沉淀池的顺流过程只利用潜水泵,其耗电量小、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装和运输以及避免了土建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混合反应池 2-反应沉淀池 3-快滤模组
4-出水槽 5-污泥干化槽 1a-入水口
1b-出水口 11-溢流板 12-限流板
13-缓冲区 14-生化反应区 21-反应槽
22-沉淀池 2a-溢流口 2b-污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处理领域。本实施中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池1和反应沉淀池2,混合反应池1与反应沉淀池2通过水管连接;该混合反应池1内具有溢流板11;溢流板11将混合反应池1分隔成位于前端并实现入水缓冲的缓冲区13以及位于后端并实现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化反应区14,且缓冲区13中的水通过溢流板11顶部进入生化反应区14,其中在混合反应池1中的生化反应区14构建微生物进行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态环境来消耗生活污水中富营养物质;混合反应区的入水口1a位于缓冲区13的上方,且混合反应区的出水口1b位于生化反应区14远离溢流板11一侧的底部,该入水口1a处设置有过滤水中的漂浮物、较大悬浮物和胶体提篮格栅。
相应地,反应沉淀池2包括反应槽21和沉淀池22,且所述反应槽21位于所述沉淀池22上方;反应槽21上还集成药剂的储存和/或加药的加药罐,该药剂为PAC(聚合氯化铝净水剂或混凝剂)和/或PAM(PAM,是Polyacrylamide的缩写,中文名字聚丙烯酰胺。PAM是国内常用的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150万-2000万,商品浓度一般为8%。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在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由此产生的巨大表面吸附作用);前述药剂与水体污水中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会产生絮凝状的沉淀物质,该沉淀池22主要用来暂时收集絮凝状沉淀物质。反应槽21的顶部壁面上设置有溢流口2a且沉淀池22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污泥口2b,该污泥口2b用来输出沉淀池22中的絮凝状沉淀物质。
更进一步地,污泥口2b还连接有将沉淀池22中反应后沉淀的污泥输出的回泥管,且在回泥管末端还连接有将反应沉淀池2反应所产生的颗粒状沉淀物进行储存且再处理的污泥干化槽5。此外,经过污泥干化槽5干化的污泥可通过堆肥或消化作为肥料使用,实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从反应沉淀池2的溢流口2a流出的滤液进入快滤模块,在快滤罐模块的下游通过水管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用来暂时储存经处理的水体并检测该水体是否是达标水质的出水槽4,经过快滤模组3中多层滤料的过滤后的滤液经过水管进入出水槽,当检测达标的水体可以根据其过滤后水质情况用来洗漱、灌溉以及作为工业用水。
此外,沉淀池22内沉淀的污泥通过回泥管进入污泥干化槽5;在污泥干化槽5和混合反应池1之间且位于污泥干化槽5底部还设有将污泥干化槽5处理后所生产的滤液回流到混合反应池1上的出水口1b的第一回流管。在回泥管上还连接有流通滤液的第二回流管,且第二回流管将沉淀池的滤液输送到混合反应池1上的出水口1b。在混合反应池1内还具有限流板12,且限流板12将生化反应区分隔为主反应区和反应后区,其中主反应区主要进行实现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反应后区将反应沉淀池2中产生的絮凝状沉淀物经污泥干化槽5回流处理后将反应沉淀池2中的滤液通过第一回流管以及污泥干化槽5中的滤液通过第二回流管回流到反应后区中经反应后区再进行处理;为了保证生化反应区处于正常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生化反应,主反应区和/或反应后区还生存有用于辅助且属于好氧菌/厌氧菌的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的硝化菌/反硝化菌以及用于辅助脱氮除磷的不动杆菌。
并且在反应沉淀池2的下游还连接有至少一个快滤模块,该快滤模块则通过绿色植物构造一个绿色植物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污水处理的生态环境。其中,快滤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快滤罐;快滤罐包括多层介质滤料,且由下层到上层空隙逐渐减小;快滤罐的上层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为以下的一种或多种:鹤望兰、四季米兰、滴水观音、翠竹、万年青。当然,该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优选地,缓冲区13上端且位于混合反应池1壁面设置有过滤水中的漂浮物、较大悬浮物和胶体的提篮格栅;提篮格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四周封闭且上部分的底部为格栅,下部分为集水槽;集水槽中预处理污水后经水管进入混合反应池1中的缓冲区13,该水管与混合反应区上的入水口1a连接。
最后,在混合反应区的壁面设置将生化反应后的滤液抽至反应沉淀池2中的潜水泵,且潜水泵具有浮球装置;提篮格栅和潜水泵通过固定在混合反应池1壁面上的三角架固定在混合反应池1上,且三角架为直角三角架;该三角架的第一直角边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混合反应池1壁面上,三角架的第二直角边且水平设置的直角边上则放置提篮格栅和潜水泵,其中潜水泵的位势与限流板12的末端的位势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反应池1中的生化反应区构建微生物进行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态环境来消耗生活污水中富营养物质,并通过反应沉淀池2和快滤模组3对生活污水进一步强化处理。此外,还通过污泥干化槽5将反应沉淀池2中产生的絮凝状沉淀物进一步强化处理,整个生物污水处理进行生态化处理且利用位势差;其中在混合反应池1与反应沉淀池2的顺流过程只利用潜水泵,耗电量小。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装和运输以及避免了土建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如下的特点:
1)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缩短了工艺流程,将好氧反应、缺氧反应、厌氧反应整个在垂直空间中进行生化反应,缩短了脱氮除磷的工艺路程,总水力停留时间缩短,实际运行SVI(SVI,污泥体积指数)值小于100mL/g,污泥量减少;
2)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以及缺氧反应/厌氧反应,降低了系统对碳源和溶氧的需求,降低了运行成本;
3)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池体可以采用砖混、钢混,也可以用罐体代替,可根据实际情况组装拼接,适用于远途运输、山区等偏远地区;
4)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除了快滤模组上生长的植物需伸出地面以及反应沉淀池的污泥口常年会出现水垢或其他原因会经常出现堵塞需及时进行处理,该反应沉淀池需安装在地面上外,其他的混合反应池、污泥干化槽、快滤模组以及出水槽皆可安装在地面下,这样可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5)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避免了土建工程量大、工期长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池和反应沉淀池,所述混合反应池与反应沉淀池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混合反应池内具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将所述混合反应池分隔成位于前端并实现入水缓冲的缓冲区以及位于后端并实现好氧反应、缺氧反应以及厌氧反应的生化反应区,且所述缓冲区中的水通过溢流板顶部进入生化反应区;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缓冲区的上方,且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生化反应区远离溢流板一侧的底部;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下游还连接有至少一个快滤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池内具有限流板,且所述限流板将生化反应区分隔为主反应区和反应后区;所述主反应区和/或反应后区还生存有用于辅助且属于好氧菌/厌氧菌的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的硝化菌/反硝化菌以及用于辅助脱氮除磷的不动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沉淀池包括反应槽和沉淀池,且所述反应槽位于所述沉淀池上方;所述反应槽上还集成药剂的储存和/或加药的加药罐;所述反应槽的顶部壁面上设置有溢流口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污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口还连接有将所述沉淀池中反应后沉淀的污泥输出的回泥管,且在所述回泥管末端还连接有将所述反应沉淀池反应所产生的颗粒状沉淀物进行储存且再处理的污泥干化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流出的滤液进入所述快滤模块,在所述快滤罐模块的下游通过水管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用来暂时储存经处理的水体并检测该水体是否是达标水质的出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沉淀的污泥通过所述回泥管进入污泥干化槽;在所述污泥干化槽和混合反应池之间且位于所述污泥干化槽底部还设有将所述污泥干化槽处理后所生产的滤液回流到所述混合反应池上的所述出水口的第一回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泥管上还连接有流通滤液的第二回流管,且所述第二回流管将所述沉淀池的滤液输送到混合反应池上的所述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滤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快滤罐;所述快滤罐包括多层介质滤料,且由下层到上层空隙逐渐减小;所述快滤罐的上层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所述根系发达的植物或景观植物为以下的一种或多种:鹤望兰、四季米兰、滴水观音、翠竹、万年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上端且位于混合反应池壁面设置有过滤水中的漂浮物、较大悬浮物和胶体的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四周封闭且上部分的底部为格栅,下部分为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预处理污水后经水管进入所述混合反应池中的缓冲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壁面设置将生化反应后的滤液抽至所述反应沉淀池中的潜水泵,且所述潜水泵具有浮球装置;所述提篮格栅和潜水泵通过固定在混合反应池壁面上的三角架固定在所述混合反应池上,且所述三角架为直角三角架;该三角架的第一直角边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混合反应池壁面上,三角架的第二直角边且水平设置的直角边上则放置所述提篮格栅和潜水泵,其中所述潜水泵的位势与限流板的末端的位势相一致。
CN201820617498.XU 2018-04-27 2018-04-27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649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7498.XU CN208649042U (zh) 2018-04-27 2018-04-27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7498.XU CN208649042U (zh) 2018-04-27 2018-04-27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9042U true CN208649042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7498.XU Active CN208649042U (zh) 2018-04-27 2018-04-27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90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7963A (zh) * 2019-06-28 2019-08-16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综合废水处理装置
CN112390302A (zh) * 2020-10-12 2021-02-23 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免搅拌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7963A (zh) * 2019-06-28 2019-08-16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综合废水处理装置
CN112390302A (zh) * 2020-10-12 2021-02-23 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免搅拌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390302B (zh) * 2020-10-12 2023-07-07 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免搅拌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249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微生物活化方法及系统
CN103880248B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0551850C (zh)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2092900B (zh) 生物脱氮与物化法强化除磷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9264932A (zh)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CN103936229B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1973679B (zh)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生工艺
CN106116045A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其工艺
CN206512058U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03936230B (zh) 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1468846A (zh)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10117134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CN210855718U (zh) 一种新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201033264Y (zh)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CN208649042U (zh)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5923771A (zh) 一种自循环生物脱氮反应器
CN208345988U (zh) 一种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2285715A (zh) 用于榨菜废水处理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CN103951143A (zh) 恒水位膜生物反应系统及利用其去除污水污染物的方法
CN203582658U (zh) 一种中小城镇多级曝气中水处理系统
CN110540348B (zh) 一种高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09522740U (zh) 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结构池
CN106698848A (zh) 一种小型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3768185U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CN102372394A (zh) 一种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