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2620U - 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42620U CN208642620U CN201820885956.8U CN201820885956U CN208642620U CN 208642620 U CN208642620 U CN 208642620U CN 201820885956 U CN201820885956 U CN 201820885956U CN 208642620 U CN208642620 U CN 2086426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dapter tube
- hot water
- collet
- h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包括,氯化釜,所述氯化釜外壁上设置有夹套;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和冷工艺水进口接管,另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和热工艺水出口接管;热水储槽,所述热水储槽的进口端与所述热工艺水出口接管相连;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底部设置有热水进口接管,顶端设置有冷水出口接管,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冷风进口接管和暖风出口接管;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一侧与所述暖风出口接管相连,另一侧设置有热风出口;本实用新型只需使用少量的蒸汽就可将暖风加热到所需热风为干燥提供能量;氯化釜反应产生的热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向环境外排的热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属于热能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鼓风机从环境中抽入的冷空气通过翅片换热器完成升温加热,翅片换热器直接用蒸汽进行升温,此时蒸汽使用量比较大,导致企业的成本也比较高。
氯化反应释放的热能通过夹套内循环导出,导出的热能用夹套转移到冷却塔,冷却塔将热能直接释放到外界环境中,氯化反应释放的热能直接被浪费,不符合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干燥环节的蒸汽消耗的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包括,氯化釜,所述氯化釜外壁上设置有夹套;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和冷工艺水进口接管,另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和热工艺水出口接管;热水储槽,所述热水储槽的进口端与所述热工艺水出口接管相连;工艺水池,所述冷工艺水进口接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相连;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底部设置有热水进口接管,顶端设置有冷水出口接管,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冷风进口接管和暖风出口接管;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一侧与所述暖风出口接管相连,另一侧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蒸汽加热器顶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底部设置有冷凝水输出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和所述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与所述夹套相连形成内循环回路,所述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和所述冷工艺水进口接管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热水进口接管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储槽的出水端相连,所述冷风进口接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相连形成外循环回路。
如上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热风出口与干燥系统相连以为干燥提供能量。
如上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热水储槽和所述翅片换热器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和热水泵。
如上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热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热水泵和所述热水进口接管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翅片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860㎡,热负荷为500KW/h。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把空气先进行前期预热后再进入到所述蒸汽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只需使用少量的蒸汽就可将暖风加热到所需热风为干燥提供能量,降低了蒸汽的消耗;氯化釜反应产生的热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向环境外排的热量,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氯化釜10;夹套11;
板式换热器20;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21;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
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热工艺水出口接管24;
热水储槽30;过滤器31;热水泵32;
工艺水池40;
翅片换热器50;热水进口接管51;冷水出口接管52;冷风进口接
管53;暖风出口接管54;
蒸汽加热器60;热风出口61;蒸汽输入管62;冷凝水输出管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利用氯化反应产生的热能对空气进行预热然后再通过蒸汽加热得到热风为车间的干燥系统提供初始热能,氯化釜反应产生的热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向环境外排的热量。
请参阅图1,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包括:氯化釜10、板式换热器20、热水储槽30、工艺水池40、翅片换热器50和蒸汽加热器60。
具体而言,所述氯化釜10外壁上设置有夹套11,所述板式换热器20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21和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另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和热工艺水出口接管24,所述热水储槽30的进口端与所述热工艺水出口接管24相连,所述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通过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40相连,所述翅片换热器50底部设置有热水进口接管51,顶端设置有冷水出口接管5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冷风进口接管53和暖风出口接管54,所述蒸汽加热器60一侧与所述暖风出口接管54相连,另一侧设置有热风出口61,所述蒸汽加热器60顶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62,底部设置有冷凝水输出管63,所述热风出口61与干燥系统相连以为干燥提供能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21和所述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与所述夹套11相连形成内循环回路,由于所述夹套11内的水为封闭水,经所述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21进入所述板式换热器20交换得到的水又回到所述夹套11内,构成一个循环回路,此为内循环路线,所述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和所述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20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进口接管51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储槽30的出水端相连,所述冷风进口接管53通过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40相连形成外循环回路,所述板式换热器20交换得到的热工艺水汇入到所述热水储槽30中再运输至所述翅片换热器50中,进行交换得到的冷工艺水经管道汇入到所述工艺水池40内,若所述板式换热器20工作时,则可将所述工艺水池40内的冷工艺水输送至所述板式换热器20内进行交换,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热水循环回路,此为外循环。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将所述氯化釜10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内循环导出,然后利用外循环对上述内循环得到的热水进行降温,由于此时外循环是通过工艺水代替了原有的冷却塔,这样工艺水吸收了内循环导出的热能后储存在所述热水储槽30中,再输送至所述翅片换热器50中,此时热能在所述翅片换热器50释放,热水放热后变成了冷水,重复用于氯化放热时的热能吸收;而冷风在经过所述翅片换热器50后吸收了热能,温度升高,变成暖风,再输送到所述蒸汽加热器60中进行升温时则仅需少量的蒸汽就可将暖风加热到热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储槽30和所述翅片换热器50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器31和热水泵32,所述热水泵32的出水口设置有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热水泵32的出水口的压力,所述热水泵32和所述热水进口接管51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防止热水发生倒流的现象,所述翅片换热器50的换热面积为860㎡,热负荷为500KW/h。
总而言之,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把空气先进行前期预热后再进入到所述蒸汽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只需使用少量的蒸汽就可将暖风加热到所需热风为干燥提供能量,降低了蒸汽的消耗;氯化釜反应产生的热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向环境外排的热量,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氯化釜(10),所述氯化釜(10)外壁上设置有夹套(11);
板式换热器(20),所述板式换热器(20)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21)和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另一侧设置有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和热工艺水出口接管(24);
热水储槽(30),所述热水储槽(30)的进口端与所述热工艺水出口接管(24)相连;
工艺水池(40),所述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通过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40)相连;
翅片换热器(50),所述翅片换热器(50)底部设置有热水进口接管(51),顶端设置有冷水出口接管(5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冷风进口接管(53)和暖风出口接管(54);
蒸汽加热器(60),所述蒸汽加热器(60)一侧与所述暖风出口接管(54)相连,另一侧设置有热风出口(61),所述蒸汽加热器(60)顶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62),底部设置有冷凝水输出管(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循环热水进口接管(21)和所述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与所述夹套(11)相连形成内循环回路,所述夹套循环冷水出口接管(23)和所述冷工艺水进口接管(22)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2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口接管(51)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储槽(30)的出水端相连,所述冷风进口接管(53)通过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40)相连形成外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出口(61)与干燥系统相连以为干燥提供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储槽(30)和所述翅片换热器(50)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器(31)和热水泵(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泵(32)的出水口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热水泵(32)和所述热水进口接管(51)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换热器(50)的换热面积为860㎡,热负荷为500KW/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85956.8U CN208642620U (zh) | 2018-06-08 | 2018-06-08 | 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85956.8U CN208642620U (zh) | 2018-06-08 | 2018-06-08 | 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42620U true CN208642620U (zh) | 2019-03-26 |
Family
ID=65780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8595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2620U (zh) | 2018-06-08 | 2018-06-08 | 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426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3788A (zh) * | 2021-10-08 | 2022-01-07 | 杭州科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 |
-
2018
- 2018-06-08 CN CN201820885956.8U patent/CN2086426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3788A (zh) * | 2021-10-08 | 2022-01-07 | 杭州科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7483B (zh) | 回收烟气余热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 |
CN202768090U (zh) |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8642620U (zh) | 一种干燥多级换热系统 | |
JP6043635B2 (ja) | 熱源機 | |
CN202835789U (zh) | 热泵热水器 | |
RU2007123710A (ru) |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нагревания | |
CN205957463U (zh) | 冷热水两用型开水器 | |
CN107166480A (zh) | 核电厂供热站换热系统 | |
CN103925695A (zh) | 热泵热水器 | |
CN107166377A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供热机组冷渣器余热利用装置 | |
US8042496B2 (en) | Hot-water supply system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 exchanger | |
CN102997416A (zh) | 一种直热式热泵系统 | |
CN207317054U (zh) | 一种余热利用采暖系统 | |
CN206310939U (zh) | 一种双冷媒分离式热管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JP4602734B2 (ja) | 二段昇温型吸収ヒートポンプ | |
CN209944466U (zh) | 单井循环地热供热系统 | |
CN208124669U (zh) | 热水倒串联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108085908B (zh) | 一种染色机热能回收装置 | |
CN202521939U (zh) | 一种热泵系统及干燥系统 | |
JPS5818575B2 (ja) | キユウシユウシキヒ−トポンプ | |
CN204202164U (zh) | 太阳能辅助淋浴房余热回收热泵热水器 | |
CN204460255U (zh) | Wggh多功能调温布置系统 | |
CN206847115U (zh) | 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6439899A (zh) | 空冷机组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207299637U (zh) | 热能电机节能散热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