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0469U - 一种烧烤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烤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0469U
CN208640469U CN201820036351.1U CN201820036351U CN208640469U CN 208640469 U CN208640469 U CN 208640469U CN 201820036351 U CN201820036351 U CN 201820036351U CN 208640469 U CN208640469 U CN 208640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furnace body
foreboard
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63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楚鹏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63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0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0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0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烧烤炉,包括炉体,炉体包括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和炉体框架,前板连接在炉体框架的前端,后板连接在炉体框架的后端,左侧板连接在炉体框架的左端,右侧板连接在炉体框架的右端;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腔体。本实用性新型的烧烤炉的炉体能够通过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装成型,使得在烧烤结束后,用户只需将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拆卸出来,并且可以逐一进行清洗,有效地避免用户需要对整体的炉体进行清洗,降低了炉体清洗的难度,进而提高了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烧烤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炉作为一种可以用来烧烤羊肉串、鸡腿和蔬菜等烧烤食品的烧烤设备,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朝着智能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在使用烧烤炉烧烤时,通常是将待烤的食物放置在炉体顶部的烤网上,通过在烤网的下方提供热量,从而将食物烤熟。目前,现有烧烤炉的炉体普遍都是一体的,在烧烤的过程中,食物析出的油脂无可避免地会滴落到炉体中,而且食物的残渣也会掉落并附着在炉体的内侧壁上,因此,在烧烤结束后,用户需要拆除炉体,并对炉体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清洗。但是,由于现有烧烤炉的炉体是一个整体,且炉体的体积较大,导致用户难以对炉体进行清洗,从而降低了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烧烤炉,其能够便于用户清洗烧烤炉的炉体,以提高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烧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和炉体框架,所述前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前端,所述后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后端,所述左侧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左端,所述右侧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右端;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腔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烧烤炉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烧烤炉通过使所述前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前端,所述后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后端,同时使所述左侧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左端,并将所述右侧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的右端,以使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腔体,从而实现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组装成型,使得在烧烤结束后,用户只需将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拆卸出来,并且可以逐一进行清洗,有效地避免用户需要对整体的炉体进行清洗,因此降低了炉体清洗的难度,进而提高了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同时所述炉体通过框架组装成型能够提高烤炉整体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框架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支架,所述前板的顶部、所述后板的顶部、所述左侧板的顶部和所述右侧板的顶部均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卡接。通过在所述前板的顶部、所述后板的顶部、所述左侧板的顶部和所述右侧板的顶部上分别设置所述卡接部,并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卡接,从而实现将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上,进而确保所述炉体能够通过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组装成型。此外,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卡接,以实现将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上,从而便于在所述炉体框架上拆卸和安装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同时所述炉体通过框架组装成型能够提高烤炉整体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折弯部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支架至少部分容置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通过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向下弯折的所述第一折弯部,并使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架容置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从而实现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卡接,进而确保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能够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板的左端设有向后弯折的第二折弯部,所述后板的左端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三折弯部,所述左侧板卡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所述前板的右端设有向后弯折的第四折弯部,所述后板的右端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五折弯部,所述右侧板卡接在所述第四折弯部和所述第五折弯部之间。通过在所述前板的左端上设置所述第二折弯部,并在所述后板的左端上设置所述第三折弯部,以使所述左侧板卡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从而实现所述炉体的左端的组装成型;同时通过在所述前板的右端设置所述第四折弯部,并在所述后板的右端上设置所述第五折弯部,以使所述右侧板卡接在所述第四折弯部和所述第五折弯部之间,实现了所述炉体的右端的组装成型,从而确保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能够形成所述腔体,进而确保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组装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右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侧板的左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层叠;所述第二折弯部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左端,所述第四折弯部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右端。通过将所述前板设置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使得所述前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组装成型,从而在便于将所述前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上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其中一个能够设计成通用于任意长度的烧烤炉中,从而提高了烧烤炉的便利性。此外,通过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右端的所述第一翻边与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左端的所述第二翻边1层叠,在实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装配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滴落到所述前板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隙中流出,从而确保所述烧烤炉的实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板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右端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四侧板的左端设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层叠;所述第三折弯部设于所述第三侧板的左端,所述第五折弯部设于所述第四侧板的右端。通过将所述后板设置成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使得所述后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组装成型,从而在便于所述后板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上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中的其中一个能够设计成通用于任意长度的烧烤炉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烧烤炉的便利性。此外,通过使设于所述第三侧板右端的所述第三翻边与设于所述第四侧板左端的所述第四翻边层叠,在实现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装配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滴落到所述后板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的间隙中流出,从而进一步确保所述烧烤炉的实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烧烤炉还包括接油盘,所述炉体框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接油盘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以实现所述接油盘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从而使得所述接油盘能够收集滴落到所述前板、所述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的油脂,进而便于对油脂进行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为2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为前端支架和后端支架;所述前端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的下方,所述前板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前端支架上,所述接油盘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上;所述后端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的下方,所述后板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后端支架上,所述接油盘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上。通过使所述前端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的下方,并使所述后端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接油盘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上,同时实现所述接油盘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上,从而便于所述接油盘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此外,通过使所述前板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前端支架上,并使所述后板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后端支架上,使得在所述接油盘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时,能够确保滴落到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以及卡接在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的油脂能够流到所述接油盘上,从而有效地避免滴落的油脂流到所述第二支架上,进而避免需要对所述炉体框架6进行清洗,以提高所述烧烤炉的使用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烧烤炉还包括燃烧器,所述前板的底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后板的底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燃烧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上,所述燃烧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上。通过在所述前板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后板上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燃烧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上,并使所述燃烧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上,从而实现将所述燃烧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进而确保所述烧烤炉具有烧烤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四周设有第一围边,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四周设有第二围边。通过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四周设置所述第一围边,以避免滴落到所述前板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一通孔中流到所述炉体的外部;同时在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四周设置所述第二围边,以避免滴落到所述后板的油脂从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到所述炉体的外部,从而有效地避免在烧烤的过程中,油脂从所述炉体中漏出,进而进一步确保所述烧烤炉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烧烤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体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板与第一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板;11、第一侧板;111、第二折弯部;112、第一翻边;12、第二侧板;121、第四折弯部;122、第二翻边;13、第一通孔;131、第一围边;2、后板;21、第三侧板;211、第三折弯部;212、第三翻边;22、第四侧板;221、第五折弯部;222、第四翻边;23、第二通孔;231、第二围边;3、左侧板;4、右侧板;5、卡接部;51、第一本体;52、第一折弯部;6、炉体框架;61、第一支架;611、第一连接件;612、第二连接件;613、第三连接件;614、第四连接件;62、第二支架;621、前端支架;622、后端支架;623、底座;624、第一连接臂;625、第二连接臂;626、第六折弯部;627、第七折弯部;628、第五翻边;7、接油盘;8、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都是针对图2进行限定的,当烧烤炉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烧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前板1、后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和炉体框架6,所述前板1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前端,所述后板2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后端,所述左侧板3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左端,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右端;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之间形成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烧烤炉通过使所述前板1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前端,所述后板2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后端,同时使所述左侧板3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左端,并将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右端,以使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之间形成腔体,从而实现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组装成型,使得在烧烤结束后,用户只需将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拆卸出来,并且可以逐一进行清洗,有效地避免用户需要对整体的炉体进行清洗,因此降低了炉体清洗的难度,进而提高了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同时所述炉体通过框架组装成型能够提高烤炉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炉体框架6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支架61,所述前板1的顶部、所述后板2的顶部、所述左侧板3的顶部和所述右侧板4的顶部均设有卡接部5,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支架61卡接。通过在所述前板1的顶部、所述后板2的顶部、所述左侧板3的顶部和所述右侧板4的顶部上分别设置所述卡接部5,并使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支架61卡接,从而实现将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进而确保所述炉体能够通过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组装成型。此外,通过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支架61的卡接,以实现将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从而便于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拆卸和安装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通过所述卡接部5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具体表现为:所述第一支架6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611、第二连接件612、第三连接件613和第四连接件614,所述第四连接件614远离所述第三连接件6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1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612的一端连接;设于所述前板1上的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11卡接,设于所述后板2上的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三连接件613卡接,设于所述左侧板3上的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12卡接,设于所述右侧板4上的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四连接件614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设于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上的所述卡接部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只需满足确保能够通过所述卡接部5使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分别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1和图5所示,为了实现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支架61的卡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5包括第一本体51,所述第一本体51的外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折弯部52,所述第一本体51和所述第一折弯部52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支架61至少部分容置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通过在所述第一本体51上设置向下弯折的所述第一折弯部52,并使所述第一折弯部52和所述第一本体51之间形成所述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架61容置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从而实现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支架61的卡接,进而确保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能够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
结合图2和图4所示,为了确保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之间能够形成所述腔体,以确保所述炉体能够通过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组装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板1的左端设有向后弯折的第二折弯部111,所述后板2的左端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三折弯部211,所述左侧板3卡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111和所述第三折弯部211之间;所述前板1的右端设有向后弯折的第四折弯部121,所述后板2的右端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五折弯部221,所述右侧板4卡接在所述第四折弯部121和所述第五折弯部221之间。通过在所述前板1的左端上设置所述第二折弯部111,并在所述后板2的左端上设置所述第三折弯部211,以使所述左侧板3卡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111和所述第三折弯部211之间,从而实现所述炉体的左端的组装成型;同时通过在所述前板1的右端设置所述第四折弯部121,并在所述后板2的右端上设置所述第五折弯部221,以使所述右侧板4卡接在所述第四折弯部121和所述第五折弯部221之间,实现了所述炉体的右端的组装成型,从而确保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之间能够形成所述腔体,进而确保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组装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板1包括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的右端设有第一翻边112,所述第二侧板12的左端设有第二翻边122,所述第一翻边112与所述第二翻边122层叠;所述第二折弯部111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1的左端,所述第四折弯部121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的右端。通过将所述前板1设置成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使得所述前板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组装成型,从而在便于将所述前板1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中的其中一个能够设计成通用于任意长度的烧烤炉中,从而提高了所述烧烤炉的便利性。此外,通过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1右端的所述第一翻边112与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左端的所述第二翻边122层叠,在实现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2的装配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滴落到所述前板1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从而确保所述烧烤炉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能够避免滴落到所述前板1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的同时,避免油脂积聚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112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翻边12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中间凸起的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板2包括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所述第三侧板21的右端设有第三翻边212,所述第四侧板22的左端设有第四翻边222,所述第三翻边212与所述第四翻边222层叠;所述第三折弯部211设于所述第三侧板21的左端,所述第五折弯部221设于所述第四侧板22的右端。通过将所述后板2设置成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使得所述后板2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组装成型,从而在便于所述后板2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上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中的其中一个能够设计成通用于任意长度的烧烤炉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烧烤炉的便利性。此外,通过使设于所述第三侧板21右端的所述第三翻边212与设于所述第四侧板22左端的所述第四翻边222层叠,在实现所述第三侧板21与所述第四侧板22的装配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滴落到所述后板2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从而进一步确保所述烧烤炉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能够避免滴落到所述后板2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的同时,避免油脂积聚在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翻边122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四翻边22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中间凸起的圆弧状。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收集滴落到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上的油脂,以便于对油脂进行集中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烧烤炉还包括接油盘7,所述炉体框架6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下方的第二支架62,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2上。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下方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2,以实现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2上,从而使得所述接油盘7能够收集滴落到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上的油脂,进而便于对油脂进行集中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实现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62为2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架62分别为前端支架621和后端支架622;所述前端支架621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前端的下方,所述前板1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所述接油盘7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所述后端支架622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后端的下方,所述后板2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所述接油盘7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通过使所述前端支架621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前端的下方,并使所述后端支架622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后端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接油盘7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同时实现所述接油盘7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从而便于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2上。此外,通过使所述前板1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并使所述后板2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使得在所述接油盘7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2上时,能够确保滴落到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以及卡接在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2之间的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上的油脂能够流到所述接油盘7上,从而有效地避免滴落的油脂流到所述第二支架62上,进而避免需要对所述炉体框架6进行清洗,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烧烤炉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架62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下方,具体表现为:所述第二支架62包括底座623、第一连接臂624和第二连接臂625,所述第一连接臂6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623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接臂62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12上;所述第二连接臂62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623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臂62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件614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623靠近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第六折弯部626,所述第六折弯部626上设有向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的第七折弯部627,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七折弯部627上;所述第六折弯部626上设有沿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五翻边628,所述前板1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设于所述前端支架621上的所述第五翻边628上,所述后板2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设于所述后端支架622的所述第五翻边628上。通过在所述第六折弯部626上设置所述第五翻边628,以使所述前板1的底部的外侧能够抵靠在设于所述前端支架621上的所述第五翻边628上,并使所述后板2的底部的外侧能够抵靠在设于所述后端支架622的所述第五翻边628上,同时将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七折弯部627上,以确保所述前板1的底部、所述后板2的底部能够与所述接油盘7相对设置,从而确保滴落到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以及卡接在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2之间的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上的油脂最终能够流入所述接油盘7内,从而有效地避免滴落的油脂流到所述第二支架62上,进而避免需要对所述炉体框架6进行清洗,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烧烤炉的使用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所述烧烤炉具有烧烤的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烧烤炉还包括燃烧器8,所述前板1的底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13,所述后板2的底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二通孔23,所述燃烧器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所述燃烧器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通过在所述前板1设置上所述第一通孔13,并在所述后板2上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3,以使所述燃烧器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并使所述燃烧器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从而实现将所述燃烧器8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上,进而确保所述烧烤炉具有烧烤的功能。
结合图4和图6所示,为了避免滴落到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2上的油脂分别从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3流到所述炉体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3的边缘四周设有第一围边131,所述第二通孔23的边缘四周设有第二围边231。通过在所述第一通孔13的边缘四周设置所述第一围边131,以避免滴落到所述前板1上的油脂从所述第一通孔13中流到所述炉体的外部;同时在所述第二通孔23的边缘四周设置所述第二围边231,以避免滴落到所述后板2的油脂从所述第二通孔23中流到所述炉体的外部,从而有效地避免在烧烤的过程中,油脂从所述炉体中漏出,进而进一步确保所述烧烤炉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烧烤炉通过使所述前板1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前端,所述后板2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后端,同时使所述左侧板3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左端,并将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右端,以使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之间形成腔体,从而实现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组装成型,使得在烧烤结束后,用户只需将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拆卸出来,并且可以逐一进行清洗,有效地避免用户需要对整体的炉体进行清洗,因此降低了炉体清洗的难度,进而提高了所述烧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前板(1)、后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和炉体框架(6),所述前板(1)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前端,所述后板(2)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后端,所述左侧板(3)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左端,所述右侧板(4)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6)的右端;所述前板(1)、所述后板(2)、所述左侧板(3)和所述右侧板(4)之间形成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框架(6)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支架(61),所述前板(1)的顶部、所述后板(2)的顶部、所述左侧板(3)的顶部和所述右侧板(4)的顶部均设有卡接部(5),所述卡接部(5)与所述第一支架(61)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5)包括第一本体(51),所述第一本体(51)的外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折弯部(52),所述第一本体(51)和所述第一折弯部(52)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支架(61)至少部分容置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的左端设有向后弯折的第二折弯部(111),所述后板(2)的左端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三折弯部(211),所述左侧板(3)卡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111)和所述第三折弯部(211)之间;所述前板(1)的右端设有向后弯折的第四折弯部(121),所述后板(2)的右端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五折弯部(221),所述右侧板(4)卡接在所述第四折弯部(121)和所述第五折弯部(22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包括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的右端设有第一翻边(112),所述第二侧板(12)的左端设有第二翻边(122),所述第一翻边(112)与所述第二翻边(122)层叠;所述第二折弯部(111)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1)的左端,所述第四折弯部(121)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的右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2)包括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所述第三侧板(21)的右端设有第三翻边(212),所述第四侧板(22)的左端设有第四翻边(222),所述第三翻边(212)与所述第四翻边(222)层叠;所述第三折弯部(211)设于所述第三侧板(21)的左端,所述第五折弯部(221)设于所述第四侧板(22)的右端。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炉还包括接油盘(7),所述炉体框架(6)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下方的第二支架(62),所述接油盘(7)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6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62)为2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架(62)分别为前端支架(621)和后端支架(622);所述前端支架(621)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前端的下方,所述前板(1)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所述接油盘(7)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所述后端支架(622)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61)的后端的下方,所述后板(2)的底部的外侧抵靠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所述接油盘(7)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炉还包括燃烧器(8),所述前板(1)的底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13),所述后板(2)的底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二通孔(23),所述燃烧器(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连接在所述前端支架(621)上,所述燃烧器(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连接在所述后端支架(622)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边缘四周设有第一围边(131),所述第二通孔(23)的边缘四周设有第二围边(231)。
CN201820036351.1U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烧烤炉 Active CN208640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6351.1U CN208640469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烧烤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6351.1U CN208640469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烧烤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0469U true CN208640469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6351.1U Active CN208640469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烧烤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0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258A (zh) * 2020-07-21 2020-10-30 卢哲 一种超导发热涂层在烧烤炉上的应用及一种烧烤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258A (zh) * 2020-07-21 2020-10-30 卢哲 一种超导发热涂层在烧烤炉上的应用及一种烧烤炉
CN111839258B (zh) * 2020-07-21 2023-10-13 卢哲 一种超导发热涂层在烧烤炉上的应用及一种烧烤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40469U (zh) 一种烧烤炉
KR101571499B1 (ko) 다용도 불판
CN110710892A (zh) 一种多功能烘烤箱
CN102283588B (zh) 一种电烤炉
CN215127588U (zh) 煎烤器具
CN207220709U (zh) 家用易清洁烧烤炉
CN208551401U (zh) 烧烤盘
CN219578735U (zh) 一种具有接油装置的电烤炉
CN207979544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电加热烧烤炉
CN210055718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高温烧烤炉
CN20705538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678278U (zh) 一种优质节能不粘铝合金烤盘
CN105249850B (zh) 多功能便携可拆装无油烟烧烤炉
CN219940398U (zh) 一种烧烤炉
CN217090407U (zh) 一种空炸烤箱
CN204580967U (zh) 一种新型烤炉结构
CN209391716U (zh) 筛具及包括该筛具的烹煮装置
CN216535006U (zh) 一种易卸油煎烤盘及其煎烤设备
CN219229660U (zh) 一种简易烤炉
CN214104194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烤盘
CN219557004U (zh) 一种可抽拉烘焙烧烤一体式烤架
CN204909142U (zh) 一种可拆卸可折叠的新型烧烤炉
CN219103102U (zh) 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CN208481135U (zh) 一种新型煎烤机
CN203861044U (zh) 一种可拆旋转电烤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528513 east of Yangxi Avenue, Yanghe town (Renhe),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VANWARD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25 Tongle Industrial Zone, Guangzhu Road, Dongfe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