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0382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0382U
CN208640382U CN201820071413.2U CN201820071413U CN208640382U CN 208640382 U CN208640382 U CN 208640382U CN 201820071413 U CN201820071413 U CN 201820071413U CN 208640382 U CN208640382 U CN 208640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cooking apparatus
cooker body
line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14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圃
马汉
于翠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14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0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0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0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覆盖于煲体之上,并在盖体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可相对于煲体开合;其中,在活动部盖合时,活动部的边缘形成合盖线,合盖线包括位于盖体侧面且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与煲体和盖体的分界线接近或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合盖线的一部分靠近盖体和煲体的分界线设置,用户可以同时对分界线和合盖线这些容易积灰的缝隙进行清理,比较方便;同时,合盖线距离盖体的顶表面较远,使得当活动部打开时,内锅的锅沿能够更明显地露出,便于抓握;另外还具有更好地视觉效果,提升美观性。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有的采用半开盖的形式,即盖体分为固定部分和能够相对于煲体打开的活动部分。当盖体的活动部分盖合时,该活动部分的边缘分别与固定部分和煲体相结合形成合盖线。通常合盖线更靠近盖体的顶表面,与煲体和盖体之间的分界线距离较远。这样在活动部分打开时,煲体中内锅的锅沿露出的部分比较小,不方便对内锅进行抓握,影响内锅取放的灵活性。另外,合盖线与煲体和盖体的分界线距离较远,将烹饪器具整体上分割为几部分,影响视觉观感,并且二者容易积灰,由于距离较远需要分别清理,比较麻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可相对于所述煲体开合;
其中,在所述活动部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活动部的边缘形成合盖线,所述合盖线包括位于所述盖体侧面且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煲体和所述盖体的分界线接近或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合盖线的一部分靠近盖体和煲体的分界线设置,用户可以同时对分界线和合盖线这些容易积灰的缝隙进行清理,比较方便;同时,合盖线距离盖体的顶表面较远,使得当活动部打开时,内锅的锅沿能够更明显地露出,便于抓握;另外还具有更好地视觉效果,提升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合盖线包括位于所述盖体的顶表面并且横贯所述盖体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由此,合盖线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垂直,使得活动部的边缘比较规则,便于加工制造。
可选地,所述合盖线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盖体侧面且竖向延伸。由此,活动部的边缘比较规则,便于加工制造。
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圆滑过渡。由此,活动部的边缘比较圆滑,避免过于锋利划伤用户或与之接触的其他零件,并且能够减小应力集中,便于加工制造。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开盖按钮,所述开盖按钮的边缘与所述合盖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重合。由此,开盖按钮靠近合盖线布置,可以使烹饪器具内部用于开盖的零部件的尺寸较小,减轻烹饪器具的重量,并且开盖按钮更加醒目,用户可以快速地发现开盖按钮进行开盖操作。
可选地,所述开盖按钮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由此,可以减小活动部的重量,使得活动部可以更好地开合,同时增加烹饪器具固定部分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由此,可以减小活动部的重量,使得活动部可以更好地开合,同时增加烹饪器具固定部分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微压阀,所述微压阀具有连通所述烹饪空间和外界环境的蒸汽通道,所述微压阀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上。由此,可以使微压阀更靠近烹饪空间设置。
可选地,所述活动部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煲体。由此,可以方便地实现活动部的开合。
可选地,所述煲体的后部具有水平向外凸出并且向上延伸的凸块,所述枢转轴设置于所述凸块上。由此,凸块的强度较好,可以增加使用寿命内活动部的开合次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从前方观察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从后方观察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3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或其它电加热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下面以电饭煲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0和盖体20。煲体10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未示出)。内锅设置为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中。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煲体10设置圆筒形状的内锅容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容纳部或者从内锅容纳部中取出。可取出的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内锅取出清洗。并且内锅相比于烹饪器具整体更加便携。煲体10中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未示出)。
盖体20覆盖在煲体10上,其整体构造为大致圆角长方体的形状。能够与煲体10的形状相适应,从而很好地起到覆盖煲体10的作用。盖体20与设置在煲体10中的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其中,盖体20包括活动部21和固定部22两部分。固定部22连接至煲体10并且与煲体10保持固定。活动部21可相对于煲体10开合。当活动部21相对于煲体10打开时,煲体10中的内锅的开口部分或全部露出,方便用户向内锅中添加食材或取出烹饪好的食物。
如图2所示,活动部21通过枢转轴12连接至煲体10,并且可以绕枢转轴12相对于煲体10可枢转地开合。如此,用户可以方便地完成开合活动部21的动作。在日常使用中,用户一般习惯位于烹饪器具的背离枢转轴12的一侧使用烹饪器具。定义烹饪器具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部,而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部。优选地,煲体10的后部具有水平向外凸出并且沿竖向向上延伸的凸块13。枢转轴12设置在凸块13内。如此,煲体10用于枢接的位置具有较大的强度,能够承受活动部21频繁开合时产生的作用力和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活动部也可以通过诸如直接扣合的方式实现相对于煲体可开合。
如图1所示,当活动部21处于盖合状态时,活动部21的边缘形成合盖线23。合盖线23包括位于烹饪器具的侧面并且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231。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31由活动部21与固定部22相结合而形成,并且合盖线23的该第一部分231构造为接近盖体20与煲体10的分界线11。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31也可以构造为由活动部21与煲体10相结合而形成。此时合盖线23的第一部分231与盖体20和煲体10的分界线11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其合盖线23的第一部分231构造为与煲体10和盖体20之间的分界线11接近或者重合。这样,合盖线23在高度方向上距离盖体20的顶部较远,当活动部21打开时,煲体10中的内锅能够露出更多的部分,而不是包覆在煲体10或固定部22中,方便用户移动内锅时进行抓握。并且合盖线23的第一部分231与分界线11接近或者重合,用户可以同时对二者产生的积灰等进行清理,比较方便。另外,还可以使烹饪器具在整体上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活动部21与固定部22相结合的位置处形成合盖线23的第二部分232,其位于烹饪器具的顶表面,也即盖体20的顶表面。第二部分232横贯盖体20,并且大致与第一部分231垂直。由此,活动部21大致构造为簸箕的形状。当从烹饪器具的上方观察时,活动部21只覆盖一部分煲体10。这样可以使活动部21的体积较小,能够更加灵活地完成开合动作。将合盖线23的第二部分232设置为与第一部分231大致垂直,可以使活动部21的形状规则,方便生产制造。
合盖线23的第一部分231位于烹饪器具的侧面并且远离盖体20的顶表面,第二部分232位于盖体20的顶表面上。因此,合盖线23还包括连接第一部分231和第二部分232的第三部分233,其位于烹饪器具的侧面,并且大致沿着竖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以使活动部21的边缘比较规则,方便生产制造。优选地,合盖线23的第一部分231与第三部分233的连接处采用圆角之类的结构圆滑过渡。可以使活动部21的边缘不至于太锋利,避免划伤烹饪器具的零部件或划伤用户,还可以避免应力集中,防止活动部21产生结构上的损坏。
如图1所示,盖体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动部21开合的开盖按钮40。优选地,开盖按钮40的边缘与合盖线23重合。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开盖按钮40的边缘与合盖线23位于盖体20的顶表面的第二部分232重合。如此将开盖按钮40靠近合盖线23设置,可以使由开盖按钮40控制的诸如连杆、挂钩等用于控制活动部21开合的零部件具有较小的尺寸。从而可以尽量减轻烹饪器具的重量,使结构更加紧凑。另外,还可以方便用户快速地发现开盖按钮40,从而能够及时迅速地完成打开活动部21的操作。进一步优选地,开盖按钮40设置于固定部22上。这样可以使活动部21的重量和尺寸尽量减小,使得开合更加灵活。
盖体20上还设置有微压阀30。微压阀30具有蒸汽通道(未示出)。该蒸汽通道的一端与烹饪空间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例如,蒸汽通道可以直接与外界大气连通。在烹饪器具工作时,当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过大,烹饪空间中的蒸汽可以通过微压阀30的蒸汽通道泄放到外界大气中。从而实现对烹饪空间中的烹饪压力进行调节,保持良好的烹饪环境。优选地,微压阀30设置于活动部21上。这是由于活动部21用于覆盖内锅,将微压阀30设置于活动部21上,可以更好地与烹饪空间连通。
另外,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控制面板(未示出),用以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其中,控制面板优选地设置在盖体20的固定部22的顶表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活动部21的重量和尺寸尽量减小,方便灵活开关;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合盖线的一部分靠近盖体和煲体的分界线设置,用户可以同时对分界线和合盖线这些容易积灰的缝隙进行清理,比较方便;同时,合盖线距离盖体的顶表面较远,使得当活动部打开时,内锅的锅沿能够更明显地露出,便于抓握。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可相对于所述煲体开合;
其中,在所述活动部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活动部的边缘形成合盖线,所述合盖线包括位于所述盖体侧面且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煲体和所述盖体的分界线接近或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线包括位于所述盖体的顶表面并且横贯所述盖体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线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盖体侧面且竖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开盖按钮,所述开盖按钮的边缘与所述合盖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按钮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微压阀,所述微压阀具有连通所述烹饪空间和外界环境的蒸汽通道,所述微压阀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的后部具有水平向外凸出并且向上延伸的凸块,所述枢转轴设置于所述凸块上。
CN201820071413.2U 2018-01-16 2018-01-16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640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413.2U CN208640382U (zh) 2018-01-16 2018-01-16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413.2U CN208640382U (zh) 2018-01-16 2018-01-16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0382U true CN208640382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1413.2U Active CN208640382U (zh) 2018-01-16 2018-01-16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03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4206A (zh) * 2019-09-25 2019-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顶出装置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4206A (zh) * 2019-09-25 2019-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顶出装置和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40382U (zh) 烹饪器具
CN205386075U (zh) 多功能组合锅
CN203138056U (zh) 一种滚筒炒菜机
US20170251882A1 (en) Tongs utensil with spatula member
CN206777187U (zh) 夹子及夹子组件
CN107898170A (zh) 多炉灶移动厨房
CN108309028A (zh) 一种带锅盖的锅
CN208463328U (zh) 多炉灶移动厨房
CN205597770U (zh) 一种新型电饭煲面盖
CN215777291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499517U (zh) 一种煎烤器具
CN208709530U (zh) 多用可卸组合盖以及具有该组合盖的烹饪器具
CN208551396U (zh) 烹饪器具
CN205251229U (zh) 一种可控加热温度的电压力锅
CN214678597U (zh) 多功能双开门料理锅
CN219556922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锅具
CN211961805U (zh) 一种折叠防溅盖
CN204839094U (zh) 一种多功能电炊锅
CN206365747U (zh) 电压力锅
CN209315513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锅
CN211176927U (zh) 一种方便维修的集成灶
CN220089195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CN213488425U (zh) 一种加水便捷的蒸汽式空气炸锅
CN217013689U (zh) 一种手持稳定的煎锅
CN207041404U (zh) 一种多功能炒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