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2764U -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2764U
CN208632764U CN201820718370.2U CN201820718370U CN208632764U CN 208632764 U CN208632764 U CN 208632764U CN 201820718370 U CN201820718370 U CN 201820718370U CN 208632764 U CN208632764 U CN 208632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machine
main body
machine main
presser fee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83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佳彬
黄海燕
黄阿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83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2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2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2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电源插口、压脚、针织机主体、定针杆、压脚提杆、定杆、转钮、离心轮、绕线杆、把手、导线架、固定片,针织机主体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电源插口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正表面,压脚的底面与针织机主体相贴合,定针杆的上端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结构上设有针织机主体,针织机外壳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利用电机带动,在通过上方齿轮和小齿轮等传动零件进行带动,使传动轴进行旋转,在需要更黄编织纹路时,停止电机将推杆向上推动,利用下方转轮和小锥齿轮等零件的结构进行传动,通过改变转动来更换编织的花纹。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属于针织机领域。
背景技术
编织“针织物”的机器;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发明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动机的发明,手摇针织机进而被高速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0044318.9的一种面纱针织机械,包括支撑架和针织机主体,所述进纱口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顶端安装有清洁毡,所述针织机主体的右侧底端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杆固定板;该面纱针织机械,通过松动第二螺栓可以使连接杆在连接杆固定板内转动,通过松动第一螺栓可以使转接杆在固定环内转动,可以把转动轴与纱线贴合上,通过转动轴与凹型板配合相连,但是该现有技术针织机编织的结构灵活性较低,在需要针织出不同的纹路时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以解决针织机编织的结构灵活性较低,在需要针织出不同的纹路时受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电源插口、压脚、针织机主体、定针杆、压脚提杆、定杆、转钮、离心轮、绕线杆、把手、导线架、固定片,所述针织机主体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电源插口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正表面,所述压脚的底面与针织机主体相贴合,所述定针杆的上端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内部,所述压脚提杆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右端,所述定杆与绕线杆相嵌套,所述把手固定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导线架的底面与固定片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转钮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左端面,所述针织机主体的上端设有离心轮,所述针织机主体包括针织机外壳、电机、皮带轮、从动轮、转杆、齿轮、小齿轮、锥齿轮、连接杆、安装座、固定杆、推杆、传动轮、固定座、转轮、连接轴、小锥齿轮、传动轴,所述针织机外壳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端与皮带轮相嵌套,所述转杆嵌入安装于从动轮的内部,所述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与连接杆的左端相嵌套,所述锥齿轮固定安装于转杆的右端,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与安装座的底面相嵌套,所述推杆的上端嵌入安装于固定座的内部,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与转轮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嵌入安装于小锥齿轮的内部,所述小锥齿轮与传动轴相嵌套。
进一步地,所述定针杆的底面与压脚的上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于针织机主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针织机外壳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片安装于针织机外壳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长530mm宽210mm高30mm的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采用碳钢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采用铝盒制造。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结构上设有针织机主体,针织机外壳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利用电机带动,在通过上方齿轮和小齿轮等传动零件进行带动,使传动轴进行旋转,在需要更黄编织纹路时,停止电机将推杆向上推动,利用下方转轮和小锥齿轮等零件的结构进行传动,通过改变转动来更换编织的花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电源插口-2、压脚-3、针织机主体-4、定针杆-5、压脚提杆-6、定杆-7、转钮-8、离心轮-9、绕线杆-10、把手-11、导线架-12、固定片-13、针织机外壳-401、电机-402、皮带轮-403、从动轮-404、转杆 -405、齿轮-406、小齿轮-407、锥齿轮-408、连接杆-409、安装座-4010、固定杆-4011、推杆-4012、传动轮-4013、固定座-4014、转轮-4015、连接轴-4016、小锥齿轮-4017、传动轴-40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基座1、电源插口2、压脚3、针织机主体4、定针杆5、压脚提杆6、定杆7、转钮8、离心轮9、绕线杆10、把手11、导线架12、固定片 13,所述针织机主体4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电源插口2 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正表面,所述压脚3的底面与针织机主体4相贴合,所述定针杆5的上端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内部,所述压脚提杆6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右端,所述定杆7与绕线杆10相嵌套,所述把手11固定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上表面,所述导线架12的底面与固定片 13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转钮8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左端面,所述针织机主体4的上端设有离心轮9,所述针织机主体4包括针织机外壳401、电机402、皮带轮403、从动轮404、转杆405、齿轮406、小齿轮407、锥齿轮408、连接杆409、安装座4010、固定杆4011、推杆4012、传动轮4013、固定座4014、转轮4015、连接轴4016、小锥齿轮4017、传动轴4018,所述针织机外壳401内设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右端与皮带轮403相嵌套,所述转杆405嵌入安装于从动轮404的内部,所述齿轮406与小齿轮 407相啮合,所述小齿轮407与连接杆409的左端相嵌套,所述锥齿轮408 固定安装于转杆405的右端,所述固定杆4011的上表面与安装座4010的底面相嵌套,所述推杆4012的上端嵌入安装于固定座4014的内部,所述传动轮4013通过皮带与转轮4015相连接,所述连接轴4016的上端嵌入安装于小锥齿轮4017的内部,所述小锥齿轮4017与传动轴4018相嵌套,所述定针杆5的底面与压脚3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定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上端,所述针织机外壳401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片13安装于针织机外壳401的上表面,所述基座1为长 530mm宽210mm高30mm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基座1采用碳钢制造,所述固定片13采用铝盒制造。
本专利所说的把手11指拉手,握手;器物上手拿的地方;机械配件;所述电机402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在进行使用时电机402启动带动从动轮404进行转动,并利用皮带和从动轮404的传动使转杆405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再由齿轮406和小齿轮407等结构使传动轴4018进行旋转,需要进行编织更换时,可推动推杆4012使小齿轮407解除与齿轮406啮合的结构,并使两个锥齿轮408 相互啮合,在通过传动轮4013与转轮4015皮带的传动使小锥齿轮4017进行旋转,在由两个小锥齿轮4017的结构使传动轴4018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针织机编织的结构灵活性较低,在需要针织出不同的纹路时受限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结构上设有针织机主体4,针织机外壳401 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利用电机402带动,在通过上方齿轮 406和小齿轮407等传动零件进行带动,使传动轴4018进行旋转,在需要更黄编织纹路时,停止电机将推杆4012向上推动,利用下方转轮4015和小锥齿轮4017等零件的结构进行传动,通过改变转动来更换编织的花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电源插口(2)、压脚(3)、针织机主体(4)、定针杆(5)、压脚提杆(6)、定杆(7)、转钮(8)、离心轮(9)、绕线杆(10)、把手(11)、导线架(12)、固定片(13),所述针织机主体(4)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电源插口(2)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正表面,所述压脚(3)的底面与针织机主体(4)相贴合,所述定针杆(5)的上端嵌入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内部,所述压脚提杆(6)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右端,所述定杆(7)与绕线杆(10)相嵌套,所述把手(11)固定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上表面,所述导线架(12)的底面与固定片(13)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转钮(8)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左端面,所述针织机主体(4)的上端设有离心轮(9),所述针织机主体(4)包括针织机外壳(401)、电机(402)、皮带轮(403)、从动轮(404)、转杆(405)、齿轮(406)、小齿轮(407)、锥齿轮(408)、连接杆(409)、安装座(4010)、固定杆(4011)、推杆(4012)、传动轮(4013)、固定座(4014)、转轮(4015)、连接轴(4016)、小锥齿轮(4017)、传动轴(4018),所述针织机外壳(401)内设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右端与皮带轮(403)相嵌套,所述转杆(405)嵌入安装于从动轮(404)的内部,所述齿轮(406)与小齿轮(407)相啮合,所述小齿轮(407)与连接杆(409)的左端相嵌套,所述锥齿轮(408)固定安装于转杆(405)的右端,所述固定杆(4011)的上表面与安装座(4010)的底面相嵌套,所述推杆(4012)的上端嵌入安装于固定座(4014)的内部,所述传动轮(4013)通过皮带与转轮(4015)相连接,所述连接轴(4016)的上端嵌入安装于小锥齿轮(4017)的内部,所述小锥齿轮(4017)与传动轴(4018)相嵌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针杆(5)的底面与压脚(3)的上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于针织机主体(4)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外壳(401)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片(13)安装于针织机外壳(40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长530mm宽210mm高30mm的长方体结构。
CN201820718370.2U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Active CN208632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8370.2U CN208632764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8370.2U CN208632764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2764U true CN208632764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8370.2U Active CN208632764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2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32764U (zh) 一种针织机编织切换装置
CN208292356U (zh) 一种针织内衣生产用布料缠绕装置
CN202598639U (zh) 隐藏式抽油烟机的升降传动装置
CN207118565U (zh) 茶叶机械调速带轮装置
CN105123034B (zh) 一种移栽机打穴装置
CN207492944U (zh) 一种带偏心按摩头捶打的旋转按摩机芯
CN207891504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纺线轮支架机构
CN207202730U (zh) 一种咖啡机冲泡器的结构装置
CN102002796A (zh) 一种软带双梭圆织机
CN201121236Y (zh) 变频控制小型水带圆织机
CN208508394U (zh) 一种智慧能源轻型浅海湖泊电力电缆用牵引装置
CN203270355U (zh) 用于钢丝绳生产的绳芯自动翻身放线装置
CN205035598U (zh) 一种毛衫智能对目缝合机的驱动装置
CN206367916U (zh) 一种纺织机用放线器
CN111945303A (zh) 一种纽扣缝纫装置
CN207031733U (zh) 一种簇绒机的摇底布装置
CN201053055Y (zh) 变频控制软带圆织机
CN101831751B (zh) 医用纱布喷气织布机
CN110811296A (zh) 一种掂锅机构及烹饪机
CN218280539U (zh) 一种用于植发机的发钩机构
CN209428686U (zh) 织带机伺服送纬纱机构
CN204174362U (zh) 包覆式草坪丝生产装置
CN204058700U (zh) 一种不织布混棉装置
CN216129775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麻线清洗装置
CN201501961U (zh) 一种新型变频圆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