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7268U - 一种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7268U
CN208627268U CN201820717210.6U CN201820717210U CN208627268U CN 208627268 U CN208627268 U CN 208627268U CN 201820717210 U CN201820717210 U CN 201820717210U CN 208627268 U CN208627268 U CN 208627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ring pipe
pipe
pipeline section
accommoda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72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应兵
颜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LVZHOU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LVZHOU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LVZHOU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LVZHOU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72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7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7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72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属于化学反应装置领域。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装置、环形管和泵送装置。反应釜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反应釜本体上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口,搅拌装置延伸于容纳空间内,环形管位于容纳空间内,环形管内部形成环形通道,环形管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出液口,出液口与环形通道连通,泵送装置具有抽液口和排液口,抽液口与容纳空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排液口与环形通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连接于反应釜本体的底壁。反应釜本体中的反应溶剂从环形管喷出后反应溶剂中的不饱和油酯将在水溶性物质溶液中再次分散,从而提高不饱和油酯分散到水溶性物质溶液的分散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反应釜而言,反应溶剂为不饱和油酯类物质和水溶性物质溶液时,不饱和油酯类物质分散到水溶性物质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差,使得反应溶剂比较容易分层,造成产出物匀质性较差,反应釜的釜壁上容易累积垢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以改善不饱和油酯类物质分散到水溶性物质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包括:
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口;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环形管内部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管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
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具有抽液口和排液口,所述抽液口与所述容纳空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环形通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出液口沿所述环形管的轴向布置,所述出液口向下朝向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挡液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挡液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活动板能够贴合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相对所述固定板移动,以改变所述挡液板的长度;
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浮力件,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浮力件连接,所述浮力件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固定板向上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浮力件与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环形管连接,所述浮力件位于所述环形管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环形管与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环形管的径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环形管上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均与所述环形管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浮力件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浮力件在竖向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环形管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导通阀和排液管;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泵送装置与所述导通阀通过所述第一管段连接,所述环形管与所述导通阀通过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排液管通过所述导通阀连接;
所述导通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导通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排液管切断,以使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当所述导通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切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排液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反应物供料装置和催化剂供料装置;
所述反应物供料装置和所述催化剂供料装置均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工作时,反应溶剂(不饱和油酯和水溶性物质溶液)从进料口进入到容纳空间内,通过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使不饱和油酯在水溶性物质溶液中初次分散;同时通过泵送装置将容纳空间底部的反应溶剂抽入至环形管的环形通道内,并通过环形管上的多个排液口均匀的从上至下喷洒,从而使反应溶剂在整个系统中循环流动,从环形管喷出后的反应溶剂中的不饱和油酯将在水溶性物质溶液中再次分散,从而提高不饱和油酯分散到水溶性物质溶液的分散效果,使得反应溶剂不会出现分层,产出物均匀性好,可有效防止反应釜的釜壁上出现垢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环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环形管、挡液板和浮力件三者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00-反应釜;10-反应釜本体;11-周壁;12-顶壁;13-底壁;14-容纳空间;15-进料口;16-挡液板;161-固定板;1611-第一端;1612-滑槽;162-活动板;20-搅拌装置;21-电机;22-搅拌轴;23-螺旋叶片;30-环形管;31-环形通道;32-出液口;33-连接杆;34-第一连接件;35-第二连接件;36-第三连接件;40-泵送装置;41-第一管道;42-第二管道;421-第一管段;422-第二管段;50-反应物供料装置;51-第三管道;60-催化剂供料装置;61-第四管道;70-导通阀;71-排液管;80-浮力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100,包括反应釜本体10、搅拌装置20、环形管30、泵送装置40、反应物供料装置50和催化剂供料装置60,所述搅拌装置20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10内,环形管30设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0内,所述泵送装置40用于将反应釜本体10内的反应溶剂泵送至环形管30中,反应物供料装置50用于为反应釜本体10提供反应物,反应物供料装置50用于为反应釜本体10提供催化剂。
其中,反应釜本体10包括周壁11、顶壁12和底壁13,顶壁12设于周壁11的顶端,底壁13设有周壁11的底端,周壁11为圆柱形,顶壁12为向上凸出的球形,底壁13为向下凸出的球形。周壁11的内壁、顶壁12的内壁和底壁13的内壁共同限定容纳空间14。顶壁12上设有与容纳空间14连通的进料口15,反应溶液(不饱和油酯类物质和水溶性物质溶液的混合物)可通过。
此外,本实施例中,反应釜本体10的内侧壁上设有挡液板16,即挡液板16设于反应釜本体10的周壁11的内壁上。挡液板16竖向布置于反应釜本体10的内侧壁上。当然,挡液板16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挡液板16为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
搅拌装置20包括电机21和搅拌轴22,搅拌轴22与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22上设有螺旋叶片23,电机21固定于反应釜本体10的顶壁12上,搅拌轴22延伸至容纳空间14内,以使螺旋叶片23位于容纳空间14内。当电机21工作带动搅拌轴22转动时,螺旋叶片23将对容纳空间14内的反应溶液进行搅拌。
如图2所示,环形管30内部形成环形通道31,环形管30上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液口32,出液口32与环形通道31连通。本实施例中,出液口32沿环形管30的轴线布置。
如图1所示,环形管30位于容纳空间14内,环形管30与反应釜本体10的周壁11通过连接杆33连接。连接杆33的一端与周壁11的内壁连接,连杆的凉意端与环形管30连接,连接杆33沿环形管30的半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3为三个,两个相邻连接杆33相距120度。环形管30与反应釜本体10通过连接杆33连接后,环形管30的轴线与搅拌轴22的轴线重合,出液口32向下朝向反应釜本体10的底壁13。
本实施例中,泵送装置40为化工泵。泵送装置40具有抽液口和排液口,抽液口与容纳空间14通过第一管道41连通,第一管道41连接于反应釜本体10的底壁13,排液口与环形通道31通过第二管道42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反应釜100还包括导通阀70和排液管71。第二管道42包括第一管段421和第二管段422,泵送装置40与导通阀70通过第一管段421连接,环形管30与导通阀70通过第二管段422连接,第一管段421与排液管71通过导通阀70连接。
导通阀7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导通阀7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管段421与第二管段422导通,第一管段421与排液管71切断,以使排液口与环形通道31连通;当导通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管段421与第二管段422切断,第一管段421与排液管71连通。本实施例中,导通阀70为二位三通阀。
本实施例中,反应物供料装置50和催化剂供料装置60均为罐体结构,反应物供料装置50通过第三管道51与环形管30的环形通道31连通,反应物供料装置50通过第四管道61与环形管30的环形通道31连通。反应物供料装置50用于为容纳空间14内提供小单体反应物,催化剂供料装置60用于为容纳空间14内提供催化剂。
工作时,不饱和油酯和水溶性物质溶液(常态下,不饱和油酯不会分散到水溶性物质溶液)从进料口15投入到容纳空间14内,电机21工作带动搅拌轴22转动,螺旋叶片23对其进行搅拌,使不饱和油酯在水溶性物质溶液中初次分散;使导通阀7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同时通过泵送装置40将容纳空间14底部的反应溶剂抽入至环形管30的环形通道31内,并通过环形管30上的多个排液口均匀的从上至下喷洒,从而使反应溶剂在整个系统中循环流动,从环形管30喷出后的反应溶剂中的不饱和油酯将在水容性物质溶液中在次反散,从而提高不饱和油脂分散到水溶性物质溶液的分散效果;待不饱和油酯分散完全后,通过反应物供料装置50向环形管30内输送反应物,通过催化剂供料装置60向环形管30内输送催化剂,反应物和催化剂将被流动的反应溶剂带入到容纳空间14内,最终使得反应物与反应溶剂发生反应形成产出物,在此过程中,反应溶剂不会出现分层现分层现象,产出物均匀性好,可有效防止反应釜100的釜壁上出现垢体。
当需要排除产出物时,可使导通阀7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使得第一管段421与排液管71连通,泵送装置40工作后,产出物将从排液管71中排出。
此外,由于反应釜本体10的内侧壁上设有挡液板16,在搅拌装置20对反应溶剂进行搅拌时,反应溶剂将遇到挡液板16形成回流并与原反应溶剂相互撞击,通过不停的回流与碰撞大大的提高了不饱和油脂的分散效果。
本实施例中,反应物供料装置50与催化剂供料装置60均与环形通道31连通,反应物和催化剂能够在环形通道31与流动的反应溶剂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釜100,还包括浮力件80。
本实施例中,挡液板16为长度可调结构,挡液板16包括固定板161和活动板162,活动板162能够相对固定板161沿固定板16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挡液板16的长度。
如图4所示,固定板161为长条板,固定板16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一段,第一端1611上设有滑槽1612,滑槽1612沿固定板161的长度方向布置,滑槽1612的两端分别贯通固定板16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如图3所示,固定板161竖向布置,固定板161的第一端1611固定于反应釜本体10的内侧壁上,从而将滑槽1612在固定板161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封闭。活动板162的一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滑槽1612内,当活动板162受到竖向外力后,活动板162将贴合于反应釜本体10的内侧壁相对固定板161移动,从而改变挡液板16的长度。
浮力件80的作用是带动活动板162相对固定板161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浮力件80为环形结构,其内部充有气体。
本实施例中,浮力件80与活动板162通过环形管30连接,浮力件80位于环形管30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5所示,环形管30与活动板162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第一连接件34为杆件,第一连接件34沿环形管30的径向延伸,第一连接件34的一端与活动板162连接,第一连接件34的另一端与环形管30连接。第一连接件34与挡液板16的个数一致均为三个。
环形管30上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第二连接件35,第二连接件35两端均与环形管30连接。第二连接件35与浮力件80通过第三连接件36连接,第三连接件36为杆件,第三连接件36的顶端与第二连接件35连接,第三连接件36的底端与浮力件80连接,第三连接件36沿环形管30的轴向布置。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36为两个。浮力件80通过第三连接件36与第二连接件35连接后,浮力件80在竖向上的投影完全位于环形管30的内侧,以避免浮力件80对环形管30的喷也过程造成干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釜100,当反应釜100内部的液体的液位升高时,浮力件80在浮力的作用下将上移动,从而带动环形管30和活动板162向上移动,增长了挡液板16的长度,提升挡液板16的挡液效果,进而提高了不饱和油脂的分散效果,活动板162向上移动将始终与液体表面存在一定距离,保证环形管30的喷液效果;当反应釜100内部的液体的也为下降使,环形管30和活动板162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下移动,从而缩短挡液板1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口;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环形管内部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管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
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具有抽液口和排液口,所述抽液口与所述容纳空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环形通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沿所述环形管的轴向布置,所述出液口向下朝向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挡液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活动板能够贴合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相对所述固定板移动,以改变所述挡液板的长度;
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浮力件,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浮力件连接,所述浮力件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固定板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件与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环形管连接,所述浮力件位于所述环形管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与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环形管的径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上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均与所述环形管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浮力件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浮力件在竖向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环形管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导通阀和排液管;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泵送装置与所述导通阀通过所述第一管段连接,所述环形管与所述导通阀通过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排液管通过所述导通阀连接;
所述导通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导通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排液管切断,以使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当所述导通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切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排液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反应物供料装置和催化剂供料装置;
所述反应物供料装置和所述催化剂供料装置均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
CN201820717210.6U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反应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27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7210.6U CN208627268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7210.6U CN208627268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7268U true CN208627268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72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27268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7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156A (zh) * 2021-02-01 2021-06-15 杭州飞来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零排放高牢度的原液着色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156A (zh) * 2021-02-01 2021-06-15 杭州飞来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零排放高牢度的原液着色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2504U (zh) 新型多相流体整体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CN208627268U (zh) 一种反应釜
CN106102888B (zh) 用于使至少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均匀化的静态混合器以及设有这种混合器的配料装置
CN211384853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装置
CN208660858U (zh) 一种搅拌罐
CN204699619U (zh) 一种能够快速混合润滑油的搅拌罐
CN202893241U (zh) 药液配料罐
CN103816828A (zh) 一种高效多隔腔动混装置
CN202762442U (zh) 双缸式化工反应釜
CN208406677U (zh) 高效管道混药器
CN203139922U (zh) 一种复配液体料的装置
CN207105262U (zh) 一种搅拌机生产过程中可视装置
CN215693363U (zh) 一种有机合成用液体混料装置
CN209553975U (zh) 带螺旋导流片的循环混合油罐装置
CN205095708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专用的自动化搅拌机
CN204911270U (zh) 液体搅拌混合装置
CN104174310B (zh) 用于油田废水处理的配药加药装置及配药加药方法
CN205146085U (zh) 用于固液混合物搅拌器
CN203291554U (zh) 一种用于醋酸萃取装置中的搅拌填料塔
CN209155820U (zh) 高效混合反应槽
CN206424837U (zh) 一种用于新型环保涂料生产的多向流混料装置
CN203316061U (zh) 用于油田废水处理的配药加药装置
CN202427377U (zh) 水泥助磨剂混合罐搅拌导流装置
CN203329629U (zh) 一种水力混合储药装置
RU40210U1 (ru) Перемешив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