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5211U - 手指筷 - Google Patents

手指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5211U
CN208625211U CN201721119875.9U CN201721119875U CN208625211U CN 208625211 U CN208625211 U CN 208625211U CN 201721119875 U CN201721119875 U CN 201721119875U CN 208625211 U CN208625211 U CN 208625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jaw
main
bottom plate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98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根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 H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 H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 H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 H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198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5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5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5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指筷,其包括一个主夹板和至少一个副夹板,其中,主夹板的主连接端与副夹板的副连接端通过弹性弯折部连接;主夹板的主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夹爪,副夹板的副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夹爪;当主夹板的主夹持端的外侧和副夹板的副夹持端的外侧受到挤压力时,弹性弯折部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互靠近以进行夹持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手指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食物夹持抓取稳定。

Description

手指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夹取食物的手指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很多吃东西的情况下,人们都是使用餐刀、餐叉、筷子或者戴食品手套进行抓食物进食,但这些餐具的对食物的抓取并不够稳定或者使用不够方便,另外,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甚至是直接赤手进行抓取食物进食,这样不仅使得手上有油垢,无法进行接电话等其他事物,而且卫生难以保证。
故需要提供一种手指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指筷,其通过第二主凸起部、第二副凸起部、第一夹爪以及第二夹爪的配合能很好的对食物进行抓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餐具的对食物的抓取不够稳定,或者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指筷,其包括一个主夹板和至少一个副夹板;
所述主夹板的主连接端与所述副夹板的副连接端通过弹性弯折部连接;
所述主夹板的主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夹爪,所述副夹板的副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夹爪;
当所述主夹板的主夹持端的外侧和所述副夹板的副夹持端的外侧受到挤压力时,所述弹性弯折部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相互靠近以进行夹持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夹爪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被夹持物的第一主凸起部,所述第二夹爪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被夹持物的第一副凸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主凸起部,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副凸起部,所述第一主凸起部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副凸起部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主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夹持物的第二主凸起部,在所述副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夹持物的第二副凸起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用户手指位置的主固定槽,所述副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用户手指位置副固定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主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主防滑条,在所述副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副防滑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夹爪包括第一内腔,在所述第一夹爪靠近所述主夹板外板面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主夹板的外板面与所述第一夹爪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所述第二夹爪包括第二内腔,在所述第二夹爪靠近所述副夹板外板面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二开口,所述副夹板的外板面与所述第二夹爪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指筷包括两个副夹板或三个副夹板,所有副夹板均通过同一弹性弯折部与所述主夹板弹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指筷为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弹性弯折部、所述主夹板以及所述副夹板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主夹板外板面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加强部,在所述副夹板外板面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强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指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夹持稳定;
其中,对食物的夹持可通过第二主凸起部和第二副凸起部稳定的将食物卡向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的夹持腔内;
也可通过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稳定的将食物卡向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的夹持腔内;
还可通过第一主凸起部和第一副凸起部夹持食物相对的两侧;
同时,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二主凸起部以及第二副凸起部之间形成夹持腔也能对相应规格的食物进行夹持;
另外,设置多个副夹板可对食物的多个位置进行夹持,以达到更稳定的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指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手指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日常生活中很多吃东西的情况下,人们都是使用餐刀、餐叉、筷子或者戴食品手套进行抓食物进食,但这些餐具的对食物的抓取并不够稳定或者使用不够方便,另外,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甚至是直接赤手进行抓取食物进食,这样不仅使得手上有油垢,无法进行接电话等其他事物,而且卫生难以保证。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手指筷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指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手指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指筷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手指筷,其包括一个主夹板11和至少一个副夹板;
其中,主夹板11的主连接端与副夹板12的副连接端通过弹性弯折部16连接;
主夹板11的主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夹爪13,副夹板12的副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夹爪14;
当主夹板11的主夹持端的外侧和副夹板12的副夹持端的外侧受到挤压力时,弹性弯折部16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14相互靠近以进行夹持操作;
对使用方便、制造成本及结构的综合考虑,通常可设置两个副夹板或三个副夹板,所有副夹板均通过同一弹性弯折部16与主夹板11弹性连接,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手指筷设置有两个副夹板12,两个副夹板12的第二夹爪14的宽度之和大于主夹板11的第一夹爪13的宽度,主夹板11的中分线的位置与两个副夹板12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另外,第一夹爪13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被夹持物的第一主凸起部131,第二夹爪1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被夹持物的第一副凸起部141。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夹爪13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主凸起部13,第二夹爪14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副凸起部141,第一主凸起部131的位置与多个第一副凸起部141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第一主凸起部131和第一副凸起部141在夹持轨迹上错开设置,在夹持时,若第一主凸起部131配合到第一副凸起部141之间的间隙内,能使得主夹板11和副夹板12之间的夹持更加稳定。
在主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夹持物的第二主凸起部17,在副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夹持物的第二副凸起部15。
对食物的夹持可通过第二主凸起部17和第二副凸起部15稳定的将食物卡向主夹板11和副夹板12之间的夹持腔内;
也可通过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14稳定的将食物卡向主夹板11和副夹板12之间的夹持腔内;
还可通过第一主凸起部131和第一副凸起部141夹持食物相对的两侧;
同时第一夹爪13、第二夹爪14、第二主凸起部17以及第二副凸起部15之间形成夹持腔也能对相应规格的食物进行夹持。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主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用户手指位置的主固定槽111,副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用户手指位置副固定槽121,本优选实施例中的主固定槽111和副固定槽121均为椭圆形状;
同时,在主固定槽111的一端设置有主防滑条112,在副固定槽121的一端设置有副防滑条122;
主固定槽111、副固定槽121、主防滑条112以及副防滑条122能防止手指发力控制手指筷夹持食物时发生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爪13包括第一内腔132,在第一夹爪13靠近主夹板11外板面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第一内腔132的第一开口,主夹板11的外板面与第一夹爪13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第二夹爪14包括第二内腔142,在第二夹爪14靠近副夹板12外板面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第二内腔142的第二开口,副夹板12的外板面与第二夹爪14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第一内腔132和第二内腔142可用于手指指甲的伸入,而避免占到油垢。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手指筷为弹性塑料材质,弹性弯折部16、主夹板11以及副夹板12一体成型。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主夹板11外板面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加强部113,在副夹板12外板面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强部1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可将大拇指放置在主固定槽111上,食指和中指分别放置在两个副夹板12的副固定槽121上,这样便可发力控制该手指筷对食物进行夹取;
同时,可将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的指甲对应伸入到第一内腔132和第二内腔142内,避免占到油垢;
其中,控制食指和中指的发力,可对不规则形状的食物的三个不同位置进行夹持,以达到更稳定的夹持效果。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手指筷夹取食物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手指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夹持稳定;
其中,对食物的夹持可通过第二主凸起部和第二副凸起部稳定的将食物卡向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的夹持腔内;
也可通过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稳定的将食物卡向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的夹持腔内;
还可通过第一主凸起部和第一副凸起部夹持食物的两侧;
同时,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二主凸起部以及第二副凸起部之间形成夹持腔也能对相应规格的食物进行夹持,如将鸡腿杆状的骨头部夹持在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二主凸起部以及第二副凸起部之间的夹持腔内,能形成很稳定的夹持,方便吃食;
另外,设置多个副夹板,如三个手指控制三个副夹板可对食物的多个位置进行夹持,以达到更稳定的夹持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手指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夹板和至少一个副夹板;
所述主夹板的主连接端与所述副夹板的副连接端通过弹性弯折部连接;
所述主夹板的主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夹爪,所述副夹板的副夹持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夹爪;
当所述主夹板的主夹持端的外侧和所述副夹板的副夹持端的外侧受到挤压力时,所述弹性弯折部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相互靠近以进行夹持操作;
所述第一夹爪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夹持被夹持物的第一主凸起部,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被夹持物的第一副凸起部,所述第一主凸起部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副凸起部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夹持物的第二主凸起部,在所述副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夹持物的第二副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用户手指位置的主固定槽,所述副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用户手指位置副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主防滑条,在所述副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副防滑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包括第一内腔,在所述第一夹爪靠近所述主夹板外板面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主夹板的外板面与所述第一夹爪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所述第二夹爪包括第二内腔,在所述第二夹爪靠近所述副夹板外板面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二开口,所述副夹板的外板面与所述第二夹爪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筷包括两个副夹板或三个副夹板,所有副夹板均通过同一弹性弯折部与所述主夹板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筷为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弹性弯折部、所述主夹板以及所述副夹板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夹板外板面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加强部,在所述副夹板外板面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强部。
CN201721119875.9U 2017-08-31 2017-08-31 手指筷 Active CN208625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9875.9U CN208625211U (zh) 2017-08-31 2017-08-31 手指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9875.9U CN208625211U (zh) 2017-08-31 2017-08-31 手指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5211U true CN208625211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9875.9U Active CN208625211U (zh) 2017-08-31 2017-08-31 手指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5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25211U (zh) 手指筷
CN104493744A (zh) 一种钳子
RU85802U1 (ru) Доска разделочная для рыбы
CN105815991A (zh) 穿袜夹
CN207402717U (zh) 仪表板卡爪毛毡装配器
CN202619236U (zh) 一种筷子夹
CN206029644U (zh) 一种夹子
HK1061996A1 (en) Multiple function tool
RU148680U1 (ru) Щипцы столовые для непосредственного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пищевых продуктов
CN204862440U (zh) 夹子
CN202234726U (zh) 一种带可拆卸手柄的锅
CN207821183U (zh) 一种防脱落的手套夹
CN216293133U (zh) 一种医用防烫手套
CN207586976U (zh) 一种夹式u盘
CN204440328U (zh) 一种储物鼠标
CN208799337U (zh) 一种手外科手术固定装置
CN211155927U (zh) 一种口腔检查用新型压舌板
CN203447285U (zh) 一种指夹式心电信息采集系统
CN202287988U (zh) 切菜板
CN216776835U (zh) 一种卸妆手套
CN211244037U (zh) 一种新型睫毛镊
CN208851130U (zh) 便于使用的餐具组
CN205107189U (zh) 一种阶段式辅助筷
CN210158183U (zh) 一种具有固定作用的多功能文具盒
CN207736331U (zh) 一种防菜刀切手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