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0877U -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0877U
CN208620877U CN201820799065.0U CN201820799065U CN208620877U CN 208620877 U CN208620877 U CN 208620877U CN 201820799065 U CN201820799065 U CN 201820799065U CN 208620877 U CN208620877 U CN 208620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tube
heat exchanger
outlet pip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90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季伟
裴照辉
马玉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am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90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0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0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0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所述框架一端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设置集汽箱,多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U形管组,所述多个U形管组从下到上排列在框架内;U形管包括:进汽管、出水管、回转弯头,所述进汽管前端与集汽箱内侧相连通,进汽管后端穿过框架上的通孔;所述出水管前端与集水箱内侧相连通,出水管后端穿过框架上的通孔;所述进汽管后端与出水管后端通过回转弯头相连通;所述集汽箱外侧设置有蒸汽进口,所述集水箱外侧设置有冷凝水出口。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空气加热的均匀性。充分利用了湿蒸汽的热量,提升了换热器的热效率。蒸汽经过两个流程换热,进一步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工业中,蒸汽已经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理想热载体。蒸汽换热器是以蒸汽为热源将空气加热的设备,是干燥设备常用的热量来源。
现有蒸汽换热器如图1所示,蒸汽由换热器蒸汽进口01进入,从集汽箱02分别进入水平加热管(光管或翅片管)03中,空气经过加热管03被加热到所需温度后进入干燥机中工作,同时蒸汽通过换热后变为冷凝水在混合箱04中汇集后经过换热器下方的冷凝水管(光管或翅片管)05,从冷凝水出口06排出换热器外。
上述结构的换热器存在以下问题:
1、换热器上部区域A1是纯蒸汽换热,大部分蒸汽放出汽化潜热后变成同温度冷凝水进入换热器下部区域B1。区域B1中是混合了蒸汽和冷凝水的湿蒸汽,其与空气的换热效果比饱和蒸汽差很多,导致经过换热器上下区域的空气加热不均匀;
2、由于干燥机空间限制和干燥机换热量的需求,单台换热器在厚度方向(冷空气穿过方向)上需布置6-10排管,经过换热器的空气中含有的粉尘和纤维极易堵在换热器管与管之间(尤其是翅片管结构的换热器)。高压空气或水枪的穿透力一般只有3-5排管(压力太高会损坏换热器翅片),很难对现有换热器进行彻底清洗;
3、现有结构的换热器,尤其是换热器上部区域,蒸汽只经过一个流程与空气换热,蒸汽与空气换热不充分,蒸汽汽化潜热得不到充分释放;
4、现有换热器的冷凝水从换热器冷凝水出口排出时,冷凝水的温度很高,一般是工作压力下饱和蒸汽的温度,排出后会产生大量的闪蒸蒸汽,冷凝水的热量占蒸汽总热量的25%左右。由于冷凝水回收系统比较复杂,投入成本较高,绝大部分客户选择直接排放;
5、现有结构的换热器管一般水平布置,换热器后端稍有压力波动,就会影响冷凝水的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换热器热风加热的均匀度、热效率,提升换热器清理的方便性,方便冷凝水排出。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包括:框架、集汽箱、集水箱、U形管,所述框架一端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设置集汽箱,多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U形管组,所述多个U形管组从下到上排列在框架内; U形管包括:进汽管、出水管、回转弯头,所述进汽管前端与集汽箱内侧相连通,进汽管后端穿过框架上的通孔;所述出水管前端与集水箱内侧相连通,出水管后端穿过框架上的通孔;所述进汽管后端与出水管后端通过回转弯头相连通;所述集汽箱外侧设置有蒸汽进口,所述集水箱外侧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作为优选方案,U形管组包括3-4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框架顶部设置有开口槽,用于清理U形管内的粉尘和纤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向下倾斜,倾斜角度0.5-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上通孔直径大于进汽管、出水管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汽管、出水管之间最小间距设置为[100mm,15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U形管可采用U形翅片管或U形光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提高了空气加热的均匀性。充分利用了湿蒸汽的热量,提升了换热器的热效率。蒸汽经过两个流程换热,进一步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蒸汽换热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U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4所示,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包括:框架1、集汽箱2、集水箱3、U形管4,所述框架1一端设置有集水箱3,所述集水箱3内设置集汽箱2,多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4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U形管组,所述多个U形管组从下到上排列在框架1内; U形管4包括:进汽管41、出水管42、回转弯头43,所述进汽管41前端与集汽箱2内侧相连通,进汽管41后端穿过框架1上的通孔;所述出水管42前端与集水箱3内侧相连通,出水管42后端穿过框架1上的通孔;所述进汽管41后端与出水管42后端通过回转弯头43相连通;所述集汽箱2外侧设置有蒸汽进口5,所述集水箱3外侧设置有冷凝水出口6。
U形管组包括3-4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4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
所述框架1顶部设置有开口槽7,用于清理U形管内的粉尘和纤维。
所述出水管42向下倾斜,倾斜角度0.5-1°。
所述框架1上通孔直径大于进汽管41、出水管42的直径,用于留有进汽管、出水管受热膨胀余量。
所述进汽管41、出水管42之间最小间距D设置为[100mm,150mm]。
所述U形管可采用U形翅片管或U形光管。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把集汽箱和集水箱设计在同一侧,带有倾斜角度的U形加热管一端与集汽箱相连(该侧主要是蒸汽流程),U形管另一端与集水箱相连(该侧主要是汽水混合的湿蒸汽流程)。换热器另一侧设计有U形管支撑作用的框架侧板。U形管与框架侧板相连处不焊接,框架侧板上U形管接入通孔需留有热膨胀余量。
蒸汽加热段设计在换热器的空气出风侧,湿蒸汽加热段设计在换热器空气的进入侧。使用时,空气由湿蒸汽加热段进入换热器,由蒸汽加热段离开换热器。保证了迎风面上每根管子都是相同的加热效果,提高了空气加热的均匀性。充分利用了湿蒸汽的热量,提升了换热器的热效率。蒸汽经过两个流程换热,进一步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U形管倾斜布置(蒸汽进口高,冷凝水出口低),有利于蒸汽的进入和冷凝水(利用其自重)的排出。由于干燥机用的换热器一般比较长,所以U形管的倾斜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以0.5-1°为佳:角度太小,冷凝水的排出效果与水平管差不多;角度太大,会影响换热管的布置,同体积下换热面积达不到设计加热量的需求。
U形管由内向外套接布置,U形管组最中间的U形管留有一定的间距D(建议100mm≤D≤150mm),形成一个空腔。此空腔不仅为加热器的清理创造了空间,也为热风的均匀加热创造了条件(热风先通过前一组排管,加热后进入空腔,风速放缓,热风在空腔内混合后进入第二组排管加热)。
蒸汽由换热器蒸汽进口进入,经过集汽箱,从各个进汽管入口分别进入各U形管。饱和蒸汽与空气第一次换热后,变为湿蒸汽,湿蒸汽在回转弯头回转,再次与空气进行换热,从出水管出口流出,汇入到集水箱,冷凝水从换热器冷凝水出口排出。
空气由换热器的湿蒸汽加热段进入换热器,与换热器U形管进行换热,空气被预加热到一定温度,进入空腔混合后,再进入蒸汽加热段加热。空气被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离开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包括:框架、集汽箱、集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管,所述框架一端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设置集汽箱,多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U形管组,所述多个U形管组从下到上排列在框架内; U形管包括:进汽管、出水管、回转弯头,所述进汽管前端与集汽箱内侧相连通,进汽管后端穿过框架上的通孔;所述出水管前端与集水箱内侧相连通,出水管后端穿过框架上的通孔;所述进汽管后端与出水管后端通过回转弯头相连通;所述集汽箱外侧设置有蒸汽进口,所述集水箱外侧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组包括3-4个尺寸逐渐减小的U形管依次套接排列在一个高度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部设置有开口槽,用于清理U形管内的粉尘和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向下倾斜,倾斜角度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通孔直径大于进汽管、出水管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管、出水管之间最小间距设置为[100mm,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可采用U形翅片管或U形光管。
CN201820799065.0U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Active CN208620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065.0U CN208620877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065.0U CN208620877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0877U true CN208620877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0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9065.0U Active CN208620877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0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54540U (zh) 核能堆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06705590A (zh) 热泵型水暖烘干系统
CN203796339U (zh)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203642645U (zh) 一种干燥系统
CN208620877U (zh) 一种干燥机用蒸汽换热器
CN107166377A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供热机组冷渣器余热利用装置
CN108797048A (zh) 一种热泵系统及衣物干燥机
CN209181272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7635656U (zh) 一种热泵真空蒸发装置
CN206339031U (zh) 热泵型水暖烘干系统
CN209960999U (zh) 冷却塔
CN204612256U (zh) 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7035596U (zh) 一种用于多联机室外机换热器的除霜系统
CN103353241A (zh) 一种封闭式多通道强制通风冷却的空冷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8952714U (zh)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夏季降背压装置
CN209042780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热泵加热的热水器
CN217423652U (zh) 一种对插式太阳能热风装置
CN207180419U (zh) 用于气流干燥热量回收的换热器
CN207035908U (zh) 一种烟气换热器
CN207019163U (zh) 一种节省能源的集中供热系统
CN206378021U (zh) 复合型冷凝式高铁热交换器
CN217026494U (zh) 一种新月型纸机加热系统
CN212214935U (zh) 洗涤系统
CN206746011U (zh) 一种组合式热水闪蒸罐
CN217504014U (zh) 一种竖插式太阳能热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