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0602U - 养生壶 - Google Patents

养生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0602U
CN208610602U CN201820487670.4U CN201820487670U CN208610602U CN 208610602 U CN208610602 U CN 208610602U CN 201820487670 U CN201820487670 U CN 201820487670U CN 208610602 U CN208610602 U CN 208610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ersion pipe
strainer basket
kettle body
water
heal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76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栋
李建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76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0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0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0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1)以及位于壶体(1)内的滤网篮(3),壶体(1)内具有加热装置(4),滤网篮(3)具有漏水孔,滤网篮(3)上还设置有导流管(31),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当壶体内的水沸腾后,壶体内的热水能够从导流管快速地进入至滤网篮中,从而加快了热水在壶体与滤网篮之间的循环速度,大大减少了泡茶时间,保证了茶水的口感。

Description

养生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基于此,养生壶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蒸炖食材、泡茶的主要器具。
现有技术的养生壶主要包括:壶体、壶盖以及位于壶体内的滤网篮。其中,壶体内设有用于加热壶体内液体的加热装置。滤网篮具有多个漏水孔,滤网篮的内腔与壶体的内腔通过漏水孔连通。使用该养生壶煮茶时,将茶叶放入滤网篮中,向壶体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盛装有茶叶的滤网篮放入壶体内,接通电源,使加热装置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壶体内被加热的水通过滤网篮上的漏水孔进入至滤网篮中,使茶叶浸入其中,然后水再从滤网篮的漏水孔流出至壶体的内腔中,如此循环,直至煮茶工作完成。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滤网篮上的漏水孔一般做的很小,导致壶体内被加热的热水进入滤网篮中的速度较慢,影响了滤网篮与壶体之间的热水循环,导致泡茶时间延长,影响茶水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该养生壶能够增大滤网篮中的水循环,减少泡茶时间,保证茶水口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以及位于所述壶体内的滤网篮,所述壶体内具有用于加热所述壶体内液体的加热装置,所述滤网篮具有漏水孔,所述滤网篮上还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壶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滤网篮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通过在滤网篮上设置导流管,使导流管的进水端与壶体的内腔连通,导流管的出水端与滤网篮的内腔连通,在煮茶时,当壶体内的水沸腾后,壶体内的热水能够从导流管快速地进入至滤网篮中,从而加快了热水在壶体与滤网篮之间的循环速度,大大减少了泡茶时间,保证了茶水的口感。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滤网篮中,所述导流管的底端形成为所述进水端,所述导流管的顶端形成为所述出水端。
通过将导流管竖向设置在滤网篮中,即,导流管的底端朝向壶体的底部,这样使得壶体内沸腾的水能够快速地通过导流管进入至滤网篮中,而且使得整个结构的设计更加合理。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壶体的最大液位线。
通过使导流管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壶体的最大液位线,可以避免壶体中的水或者滤网篮中的茶叶从导流管的顶端进入至导流管中而影响导流管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导流管的顶端高于壶体的最大液位线,使得从导流管顶端喷出的水能够较大面积的喷洒在滤网篮中的茶叶上,使得茶叶的泡制更加充分。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设置在所述滤网篮的中部。
通过将导流管设置在滤网篮的中部,提高了整个滤网篮的平衡性,使得滤网篮的放置更加平稳。
可选的,所述滤网篮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管的底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壶体的内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连接在所述翻边上。
这样在制作时,直接将导流管的底端连接在翻边上即可将导流管固定在滤网篮中,制作方便且连接可靠。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滤网篮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改变从所述导流管喷出的水流方向的导引件。
通过设置导引件,以对从导流管顶端喷出的水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防止喷出后的热水溅出而烫伤到人,提高了养生壶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导引件包括位于所述导流管上方的导引板,所述导引板与所述导流管的顶端之间具有出水间隙。
通过导引板对向上喷出的水进行挡设,防止水溅出而烫伤到人,使水从导引板与导流管顶端之间的出水间隙流出至滤网篮内的茶叶上。
可选的,所述导引板为上凹的弧形板。
这样使得导引板对水的引导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体;
10—茶叶;
11—壶身;
12—底盖;
13—手柄;
2—壶盖;
21—外盖体;
22—中盖体;
211—凸缘;
3—滤网篮;
31—导流管;
311—进水端;
312—出水端;
32—导引件;
321—导引板;
322—连接部;
33—提手;
34—翻边;
4—加热装置;
5—温控器;
6—电源底座;
61—电连接器;
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养生壶是人们烹煮养生食材、泡茶的主要器具。现有技术的养生壶主要包括:壶体、壶盖以及位于壶体内的滤网篮,壶体内设有用于加热壶体内液体的加热装置。滤网篮具有多个漏水孔,滤网篮的内腔与壶体的内腔通过漏水孔连通。使用该养生壶煮茶时,将茶叶放入滤网篮中,向壶体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盛装有茶叶的滤网篮放入壶体内,接通电源,使加热装置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壶体内被加热的水通过滤网篮上的漏水孔进入至滤网篮中,使茶叶浸入其中,然后水再从滤网篮的漏水孔流出至壶体的内腔中,如此循环,直至煮茶工作完成。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滤网篮上的漏水孔一般做的很小,导致壶体内被加热的热水进入滤网篮中的速度较慢,影响了滤网篮与壶体之间的热水循环,导致泡茶时间延长,影响茶水的口感。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该养生壶能够增大滤网篮中的水循环,减少泡茶时间,保证茶水口感。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壶。该养生壶包括:壶体1、壶盖2以及位于壶体1内的滤网篮3。其中,滤网篮3具有多个漏水孔。壶体1具体可包括:壶身11和位于壶身11底部的底盖12。壶体1内设有用于加热壶体1内液体的加热装置4。一般地,可在壶体1的一侧设置手柄13,通过手柄13能够方便地将养生壶端起或者放下。
壶盖2具体可包括:外盖体21和中盖体22。其中,外盖体21匹配盖设在壶体1的顶部开口上,外盖体21上开设有可供滤网篮3伸入至壶体1内的通孔,中盖体22盖设在该通孔上。
具体实现时,可以使滤网篮3的顶部开口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翻边34,外盖体21的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翻边34的凸缘211,当滤网篮3从外盖体21的通孔伸入至壶体1到位后,翻边34正好搭接在凸缘23上,从而实现对滤网篮3的固定。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壶体1内设置用于支撑滤网篮3的支架。
其中,加热装置4具体为发热盘,发热盘位于壶身11的底部,发热盘的边缘和壶身11的侧壁底部密封连接,共同围成可盛装水并容纳滤网篮3的空腔。为了提高发热盘与壶身11侧壁之间的密封性,发热盘的边缘和壶身1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密封圈。当然,发热盘也可以设置在壶身11的底壁的外底面上。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加热装置4也可以为发热管或者发热丝,加热装置4可以设置在壶身11的底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壶身11的侧壁上,只要能够对壶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实现煮茶即可,本实用新型对加热装置4的具体结构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实现时,可以设置与壶体1匹配的电源底座6,电源底座6上具有电连接器61。壶体1的底部具有与加热装置4电连接的温控器5。壶体1上还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7,用于控制器具的加热温度之用。使用时,先向壶体1内加入一些水,将外盖体21盖设在壶体1的顶部,其中,为了提高外盖体21和壶体1的开口之间的密封性,外盖体2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然后将茶叶10放入滤网篮3中,使盛装有茶叶10的滤网篮3从外盖体21的通孔伸入壶体1中,滤网篮3顶部的翻边34搭接在通孔的凸缘211上,再盖上中盖体22,然后将放置有滤网篮3的壶体1放置在电源底座6上,此时电源底座6上的电连接器61与壶体1底部的温控器5耦合,给电源底座通电即可使加热装置4开始加热,从而进行煮茶。
其中,为了方便用户拿取滤网篮3,滤网篮3上还可以设置提手33,在煮茶过程中,提手33的部分位于养生壶的外部,这样可防止在拿取滤网篮3时发生烫伤事故。
此外,还可以在电源底座6上设置操作区域,该操作区域内设置有操作按键,通过操作按键可实现养生壶的开启、关闭、加热功率的调整、加热模式的选择等功能,使用户体验感更好。其中,操作按键可以是触摸按键,也可以是机械式按键。
由于滤网篮3的漏水孔一般较小,导致壶体1内被加热的热水进入滤网篮中的速度较慢,影响了滤网篮3与壶体1之间的热水循环,导致泡茶时间延长,影响茶水的口感。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滤网篮3上还设置有导流管31。其中,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
也就是说,通过在滤网篮3上设置导流管31,使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使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在煮茶过程中,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沸腾后的水直接从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进入导流管31中,然后从导流管31的出水端流入滤网篮3内腔的茶叶10上,从而加快了热水在壶体1与滤网篮3之间的循环速度,大大减少了泡茶时间,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水翻滚产生气泡,因此,壶体1内的水会在气泡的作用下进入至导流管31内,进而由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进入至滤网篮3中,从而实现泡茶。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也有一部分水会同时通过漏水孔流入至滤网篮3中。
在本实施例中,壶身11具体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比如壶身11为玻璃壶身,这样使得用户能够从养生壶外部清楚地看到内部食材的状态,做到放心安全的饮用,且提高了养生壶的可观赏性。其中,滤网篮3也可以做成透明滤网篮,比如玻璃滤网篮。当然,壶身11和滤网篮3也可以是不锈钢等其他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养生壶可以用来煮红茶、绿茶、黑茶、普洱等茶叶,也可以用来烹煮枸杞、黄芪、当归等,还可以用于煮水,此时壶体1内可以不放入滤网篮3,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通过在滤网篮3上设置导流管31,使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在煮茶时,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壶体1内的热水能够从导流管31快速地进入至滤网篮3中,从而加快了热水在壶体1与滤网篮3之间的循环速度,大大减少了泡茶时间,保证了茶水的口感。
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管31竖向设置在滤网篮3中,导流管31的底端形成为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导流管31的顶端形成为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管31的外壁与滤网篮3的内壁之间共同围成用于盛放茶叶10的内腔。
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水会从导流管31的底端进入至导流管31中,然后从导流管31的顶端喷出至滤网篮3的茶叶上,然后水再从滤网篮3的漏水孔流出至壶体1内,如此循环,直至泡茶结束。通过将导流管31竖向设置在滤网篮3中,即,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壶体1的底部,这样使得壶体1内沸腾的水能够更快速地通过导流管31进入至滤网篮3中,而且使得整个结构的设计更加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导流管31也可以倾斜放置在滤网篮3中。或者,将导流管31设置在滤网篮3的外部,比如,导流管呈“7”字型,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壶体1的底部,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导流管31的顶端从滤网篮3的侧壁进入至滤网篮3中,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只要使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与壶体1内腔连通,出水端312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使沸腾后的水能够通过导流管31进入滤网篮3中即可。
其中,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可以直接设计为敞口端,也可以是,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的端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较为优选的,导流管31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壶体1的最大液位线。可以理解的是,壶体1的内壁上一般都刻有液位刻度线,在向壶体1内注水时,水量一般不超过最大液位线。通过使导流管31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壶体1的最大液位线,可以避免壶体1中的水或者滤网篮3中的茶叶从导流管31的顶端进入至导流管31中而影响导流管31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导流管31的顶端高于壶体1的最大液位线,使得从导流管31顶端喷出的水能够较大面积的喷洒在滤网篮3中的茶叶10上,使得茶叶10的泡制更加充分。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管31具体设置在滤网篮3的中部。通过将导流管31设置在滤网篮3的中部,提高了整个滤网篮3的平衡性,使得滤网篮3的放置更加平稳。此处的中部可以理解为:导流管31的中轴线与滤网篮3的中轴线重合,或者,滤网篮3的中轴线位于导流管3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导流管31也可以不设置在滤网篮3的中部,比如,导流管31靠近滤网篮3的内侧壁设置。
具体实现时,滤网篮3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导流管31的底端通过该通孔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也就是说,导流管31的底端连接在通孔处。具体可以是,通孔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导流管31的底端连接在该翻边上。在制作时,直接将导流管31的底端连接在翻边上即可将导流管31固定在滤网篮3中,制作方便且连接可靠。可以理解的是,整个导流管31全部位于滤网篮3的内部。这样在将滤网篮3单独放置在桌面或台面上,使得滤网篮3更加平稳。其中,导流管31的底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翻边上,也可以通过烧结工艺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导流管31的底端也可以从通孔中穿出来。
此外,导流管31也可以与滤网篮3一体成型,即,在制作滤网篮3时,在滤网篮3上一体制作导流管31。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养生壶,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导引件32。
由于导流管31的顶端为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水会顺着导流管31向上喷,为了防止喷出的水溅出而烫伤到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管31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改变导流管31喷出的水流方向的导引件32。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导引件32,通过导引件32对从导流管31顶端喷出的水的方向进行改变,防止喷出的热水溅出而引起烫伤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养生壶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导引件32包括:位于导流管31上方的导引板321,导引板321与导流管31的顶端之间具有出水间隙。也就是说,水沸腾后会进入至导流管31,沿着导流管31向上喷出,当水碰到导引板321之后,导引板321对向上喷出的水进行挡设,水流方向发生改变,使水从导引板321与导流管31顶端之间的出水间隙喷洒至滤网篮3的茶叶上。
较为优选的,导引板321具体为上凹的弧形板,即,导引板321的外缘的高度低于导引板321的中部高度,这样对水的引导效果更好,使导流管31中的水充分且均匀地洒落在茶叶10上。
具体实现时,导引件32可以与导流管3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导引件32上设置有连接部322,导引板321具体通过连接部322可拆卸地连接在导流管31的顶端,这样设置当导引板321发生破损或损坏时,可以使连接部322与导流管31脱离,仅更换导引件32即可,避免造成导流管31和导引件32这个整体的报废。示例性的,连接部322可以是位于导引板321底部的向下延伸的卡扣,相应的,导流管31上具有可供卡扣卡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对导引件32与导流管31的具体连接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导引件32也可以是导引帽,导引帽包括顶壁和围设在顶壁周向上的侧壁,导引帽罩设在导流管31的顶端,且导引帽的侧壁周向上开设有出水孔。
其中,导引件32的材质可以和导流管31的材质相同,比如,导引件32和导流管31均由玻璃制成,或者,均由不锈钢等其他耐高温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材质制成,当然,导引件32的材质也可以和导流管31的材质不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通过在滤网篮3上设置导流管31,导流管31竖向设置在滤网篮3中,导流管31的底端与壶体1的内腔连通,导流管31的顶端与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在煮茶时,当壶体1内的水沸腾后,壶体1内的热水能够从导流管31快速地进入至滤网篮3中,从而加快了热水在壶体1与滤网篮3之间的循环速度,大大减少了泡茶时间,保证了茶水的口感;同时,通过在导流管31的顶端设置导引件32,通过导引件32对从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喷出的水流方向进行改变,防止喷出的水溅出而引起烫伤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养生壶的使用安全性。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1)以及位于所述壶体(1)内的滤网篮(3),所述壶体(1)内具有用于加热所述壶体(1)内液体的加热装置(4),所述滤网篮(3)具有漏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篮(3)上还设置有导流管(31),所述导流管(31)的进水端(311)与所述壶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流管(31)的出水端(312)与所述滤网篮(3)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1)竖向设置在所述滤网篮(3)中,所述导流管(31)的底端形成为所述进水端(311),所述导流管(31)的顶端形成为所述出水端(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1)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壶体(1)的最大液位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1)设置在所述滤网篮(3)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篮(3)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管(31)的底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壶体(1)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导流管(31)的底端连接在所述翻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1)与所述滤网篮(3)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1)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改变从所述导流管(31)喷出的水流方向的导引件(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32)包括位于所述导流管(31)上方的导引板(321),所述导引板(321)与所述导流管(31)的顶端之间具有出水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321)为上凹的弧形板。
CN201820487670.4U 2018-04-08 2018-04-08 养生壶 Active CN208610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7670.4U CN208610602U (zh) 2018-04-08 2018-04-08 养生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7670.4U CN208610602U (zh) 2018-04-08 2018-04-08 养生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0602U true CN208610602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9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7670.4U Active CN208610602U (zh) 2018-04-08 2018-04-08 养生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0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4435B (zh) 一种蒸汽锅
CN202489789U (zh) 一种快速煮茶器
KR102565401B1 (ko) 조리 기구
CN208610602U (zh) 养生壶
CN106308493A (zh) 一种水温可调式热水壶
CN212678923U (zh) 一种新型多用电热锅
CN208259521U (zh) 养生壶
CN210008886U (zh) 一种免喷蒸汽锅
CN211609168U (zh) 一种可持续翻滚的蒸汽烹饪器具
CN211533895U (zh)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电热锅
CN209733453U (zh) 一种养生壶
CN208909799U (zh) 方便排水的煲蛋器
CN209058845U (zh) 快速煮茶器
CN208837673U (zh) 多用途的蒸馏盆
CN202553543U (zh) 内置集液槽的电饭煲
CN207666460U (zh) 一种电饭锅
CN218683694U (zh) 一种智能电饭锅
CN213282513U (zh) 防溢电饭锅
CN211049114U (zh) 一体式咖啡壶
CN204862582U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电煮炉
CN206880583U (zh) 一种新型咖啡冲制装置
CN209847860U (zh) 一种新型的中药煎煮器
CN211650714U (zh) 一种节能中药温热水洗浴设备
CN210961486U (zh) 一种酒店专用电热水壶
CN111012169B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