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4121U - 一种菌种发酵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菌种发酵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4121U
CN208604121U CN201821079199.1U CN201821079199U CN208604121U CN 208604121 U CN208604121 U CN 208604121U CN 201821079199 U CN201821079199 U CN 201821079199U CN 208604121 U CN208604121 U CN 208604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ank
tank ontology
stirring rod
br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91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i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i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i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i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91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4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4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4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搅拌装置和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所述内层结构内部为储料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从所述罐本体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所述通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罐本体内,所述通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连通管和多个导气管,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底部的高度不同。该菌种发酵罐节省电能、罐体氧气分布均衡,罐体内的菌种能够更好的生长、繁殖。

Description

一种菌种发酵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培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发酵罐中,通过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菌种,液体菌种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来制备菌种,与固体菌种比较,有相当大的优势。它制种快、活力强、污染少、发菌快、成本低,可以节省人工、场地和能源能耗。发酵罐是用于培养液体菌种的发酵设施装备,是利用生物发酵原理,提供给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气量,从而给菌种创造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使菌种快速生长,迅速扩繁。液体菌种的培养液是菌种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种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 传统的菌种发酵罐一般包括金属罐体、加热灭菌系统、搅拌装置、输养机和管道阀门,在液体菌种发酵时,用输氧机通入无菌氧气并加以搅拌,以提供给菌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ZL201420465175.5”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用发酵罐”,其申请日为2014年8月18日,公开日为2015年3月4日,该发酵装置包括安装搅拌杆的罐体,罐体顶端设置有连接搅拌杆的电机,搅拌杆安装有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有夹层的双层壁结构,罐体上设置有连通夹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罐体的内壁与加热装置连接处设有导流板,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接种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罐体采用双层壁结构,有利于罐体的保温以及冷却水的循环,方便控制罐内温度;具有螺旋式桨叶的搅拌装置结合导流板的设置,提高了发酵罐的发酵效率;罐体上设置有接种器,可以有效的避免接种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
但是现有的菌种发酵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等不良现象,部分营养液中的氧气溶解量少,从而影响了液体菌种的生长; 二、菌种所需的氧气消耗量大,输养机向液体菌种内通入氧气的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输养机的电能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搅拌装置和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所述内层结构内部为储料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从所述罐本体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所述通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罐本体内,所述通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连通管和多个导气管,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底部的高度不同。
所述进气管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一个空压机相连。
所述换热腔的上部连通有第一换热口,所述换热腔的下部连通有第二换热口。
所述搅拌杆通过位于其顶部的电机带动,所述位于罐本体内层的搅拌杆设置有多个搅拌叶,且位于下部的搅拌叶比位于上部的搅拌叶短。
所述储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储料腔的上部设置有压力温度表、泄压阀和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所述罐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所述内层结构内部为储料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从所述罐本体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罐本体内的搅拌装置能够使通入其中的气体搅拌均匀,所述通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罐本体内,所述通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连通管和多个导气管,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底部的高度不同,使用时,所述多个导气管的出气口在罐本体内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使得通入的气体能够在罐本体内部更加均匀地分布。
(2)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管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一个空压机相连,使用时,空压机将压缩空气在储气罐内存储,以供罐本体内部的菌种慢慢使用,空压机将储气罐存满之后可以关闭,不用一直不停的转动,节省电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腔的上部连通有第一换热口,所述换热腔的下部连通有第二换热口,使用时,换热腔的两个换热口通入不同加热或冷却介质,能够使罐体温度均匀变化,为罐体内菌种提供最佳培养环境。
(4)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杆通过位于其顶部的电机带动,所述位于罐本体内层的搅拌杆设置有多个搅拌叶,且位于下部的搅拌叶比位于上部的搅拌叶短,使用时,搅拌杆从下到上设置的不同大小的搅拌叶可以提供更好的搅拌效果。
(5)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储料腔的上部设置有压力温度表、泄压阀和人孔,使用时,卸料口,能够方便培养完成的菌种排出罐体,压力温度表和泄压阀能够实时监控调节罐体内的温度和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罐本体的切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菌种发酵罐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1、罐本体,2、空压机,3、储气罐,10、换热腔,101、第一换热口,102、第二换热口,11、外层结构,12、内层结构,13、储料腔,131、卸料口,14、搅拌装置,141、搅拌杆,142、搅拌叶,15、电机,16、压力温度表,17、通气装置,170、进气管,171、连通管,172、导气管,18、人孔,19、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1、搅拌装置14和通气装置17,所述罐本体1包括内层结构12和外层结构11,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10,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为储料腔13,所述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杆141,所述搅拌杆141从所述罐本体1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1,所述通气装置17设置于所述罐本体1内,所述通气装置17包括进气管170、连通管171和多个导气管172,所述导气管172通过所述连通管171与所述进气管170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172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1底部的高度不同。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罐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通气装置,搅拌装置用于搅拌罐本体内部的物质,以使罐本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均匀分布,使罐本体内部的菌种都能良好的生产繁育;所述导气管向罐本体的底部延伸,由于气体较轻,一般都会向上升,有利于气体均匀分布。所述多个导气管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使气体能够直接到达罐本体的不同的高度,再经过搅拌装置的搅拌,气体在罐本体内部的分布更加均匀。
实施例2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1、搅拌装置14和通气装置17,所述罐本体1包括内层结构12和外层结构11,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10,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为储料腔13,所述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杆141,所述搅拌杆141从所述罐本体1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1,所述通气装置17设置于所述罐本体1内,所述通气装置17包括进气管170、连通管171和多个导气管172,所述导气管172通过所述连通管171与所述进气管170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172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1底部的高度不同。
所述进气管170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与一个空压机2相连。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空压机为本身带有过滤功能的空气压缩机,使进入罐本体内部的空气洁净度更好。空压机提高空气的压力,使空气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罐本体底部的溶液中。所述空压机和进气管之间还设置有储气罐。所述空压机和进气管都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空压机将压缩空气在储气罐内存储,以供罐本体内部的菌种慢慢使用,空压机将储气罐存满之后可以关闭,不用一直不停的转动,节省电能。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1、搅拌装置14和通气装置17,所述罐本体1包括内层结构12和外层结构11,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10,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为储料腔13,所述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杆141,所述搅拌杆141从所述罐本体1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1,所述通气装置17设置于所述罐本体1内,所述通气装置17包括进气管170、连通管171和多个导气管172,所述导气管172通过所述连通管171与所述进气管170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172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1底部的高度不同。
所述进气管170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与一个空压机2相连。
所述换热腔10的上部连通有第一换热口101,所述换热腔10的下部连通有第二换热口102。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将罐本体设置为双层结构,并将双层结构之间的腔体设为换热腔,利用设置于上下两处的换热口,可以方便使用蒸汽加热、水加热或者使用水冷却,并且这种方式下能使发酵罐与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1、搅拌装置14和通气装置17,所述罐本体1包括内层结构12和外层结构11,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10,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为储料腔13,所述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杆141,所述搅拌杆141从所述罐本体1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1,所述通气装置17设置于所述罐本体1内,所述通气装置17包括进气管170、连通管171和多个导气管172,所述导气管172通过所述连通管171与所述进气管170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172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1底部的高度不同。
所述进气管170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与一个空压机2相连。
所述换热腔10的上部连通有第一换热口101,所述换热腔10的下部连通有第二换热口102。
所述搅拌杆141通过位于其顶部的电机15带动,所述位于罐本体1内层的搅拌杆141设置有多个搅拌叶142,且位于下部的搅拌叶142比位于上部的搅拌叶142短。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搅拌杆上不同高度从下到上设置越来越长的搅拌叶,位于下部的较短搅拌叶搅动的漩涡较小,上部较长的搅拌叶对上部的液体依然起到搅拌的作用,相对现有的搅拌装置,其搅拌效果更好。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1、搅拌装置14和通气装置17,所述罐本体1包括内层结构12和外层结构11,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10,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为储料腔13,所述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杆141,所述搅拌杆141从所述罐本体1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1,所述通气装置17设置于所述罐本体1内,所述通气装置17包括进气管170、连通管171和多个导气管172,所述导气管172通过所述连通管171与所述进气管170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172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1底部的高度不同。
所述进气管170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与一个空压机2相连。
所述换热腔10的上部连通有第一换热口101,所述换热腔10的下部连通有第二换热口102。
所述搅拌杆141通过位于其顶部的电机15带动,所述位于罐本体1内层的搅拌杆141设置有多个搅拌叶142,且位于下部的搅拌叶142比位于上部的搅拌叶142短。
所述储料腔13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131,所述储料腔13的上部设置有压力温度表16、泄压阀19和人孔18。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罐本体的内部为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发酵好的菌种随液体一起从卸料口出来。所述储料腔的上部设置有压力温度表、泄压阀和人孔,能够实时监测罐体内的温度及压力,并控制罐体内菌种培养环境为最适宜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本体(1)、搅拌装置(14)和通气装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1)包括内层结构(12)和外层结构(11),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换热腔(10),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为储料腔(13),所述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杆(141),所述搅拌杆(141)从所述罐本体(1)正上方伸入所述罐本体(1),所述通气装置(17)设置于所述罐本体(1)内,所述通气装置(17)包括进气管(170)、连通管(171)和多个导气管(172),所述导气管(172)通过所述连通管(171)与所述进气管(170)相连,所述多个导气管(172)的出气口距离罐本体(1)底部的高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70)进气口连接一个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与一个空压机(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10)的上部连通有第一换热口(101),所述换热腔(10)的下部连通有第二换热口(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41)通过位于其顶部的电机(15)带动,所述位于罐本体(1)内层的搅拌杆(141)设置有多个搅拌叶(142),且位于下部的搅拌叶(142)比位于上部的搅拌叶(142)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腔(13)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131),所述储料腔(13)的上部设置有压力温度表(16)、泄压阀(19)和人孔(18)。
CN201821079199.1U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菌种发酵罐 Active CN208604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9199.1U CN208604121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菌种发酵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9199.1U CN208604121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菌种发酵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4121U true CN208604121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8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9199.1U Active CN208604121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菌种发酵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4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9739A (zh) * 2019-04-19 2019-06-25 锦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幽门螺旋杆菌用益生菌搅拌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9739A (zh) * 2019-04-19 2019-06-25 锦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幽门螺旋杆菌用益生菌搅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4625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固体发酵罐
CN108192819A (zh) 一种设有温度调节的防板结的生物发酵反应釜
CN206895378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自动混合机
CN210340917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菌种培养的发酵装置
CN110656043A (zh) 液体饲料添加剂生产用微生物发酵罐
CN208604121U (zh) 一种菌种发酵罐
CN201878571U (zh) 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CN212087344U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增氧发酵装置
CN110656044A (zh) 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483394Y (zh) 固态物料发酵罐
CN201834919U (zh) 一种卧式搅拌生物反应器
CN1293182C (zh) 一种规模化发酵用的移动式侧向通气厚层发酵设备及工艺
CN207567227U (zh) 一种新型秸秆液态发酵罐
CN213172363U (zh) 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
CN206502818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6024081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制药发酵设备
CN105272399B (zh) 液态有机肥发酵装置
CN101691534A (zh) 一种沼气池
CN215250779U (zh) 一种微生物功能性实验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8211370U (zh) 一种酸奶发酵罐
CN209652186U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装置
CN203625374U (zh) 一种两段式发酵罐
CN206736119U (zh) 一种栽培菌菇培养基质深度发酵装置
CN206255999U (zh) 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
CN206219585U (zh) 一种食用菌菌种发酵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