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3867U - 滤芯 - Google Patents

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3867U
CN208603867U CN201820797961.3U CN201820797961U CN208603867U CN 208603867 U CN208603867 U CN 208603867U CN 201820797961 U CN201820797961 U CN 201820797961U CN 208603867 U CN208603867 U CN 208603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ter
filter core
filtering layer
new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79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婕
蔡雪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79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3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3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3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芯,包括中心柱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以折叠形式围绕所述中心柱的圆周设置;所述中心柱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用于导出经所述过滤层过滤后的液体;所述过滤层相对于所述中心柱,由内向外包括内支撑层、内滤层和外滤层;所述内支撑层、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依次压合;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采用纳米纤维材料相互缠绕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采用纳米纤维材料,能够提升滤芯的纳污能力及除菌能力,并且,无需减小孔径大小,可以有效缓解滤芯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
背景技术
滤芯可以将受污染的水洁净到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状态,达到一定的洁净度。
目前,能达到除菌作用的滤芯,孔径需非常均匀,且孔径都在0.5微米以下。但是,这样高精度的孔径,使得滤芯流量非常小,而且容易造成滤芯堵塞。为解决孔径小所导致的流量问题,一般选择增大滤芯的表面积。但是,这样会导致滤芯体积增大,并且,滤芯容易被水中颗粒物质及胶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芯,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芯,包括中心柱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以折叠形式围绕所述中心柱的圆周设置;
所述中心柱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用于导出经所述过滤层过滤后的液体;
所述过滤层相对于所述中心柱,由内向外包括内支撑层、内滤层和外滤层;所述内支撑层、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依次压合;
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采用纳米纤维材料相互缠绕制成。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外滤层通过所述纳米纤维材料经过缠绕形成外过滤孔,所述外过滤孔的孔径为2μm-5μm。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内滤层通过所述纳米纤维材料经过缠绕形成内过滤孔,所述内过滤孔的孔径为0.5μm-2μm。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内支撑层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内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并与所述中心柱连接。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过滤层在折角部采用圆角过度。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滤芯还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下端盖扣合在所述中心柱的底部,所述下端盖的外沿套在所述过滤层的折角部上;
所述上端盖扣合在所述中心柱的顶部,所述上端盖的外沿套在所述过滤层的折角部上;
所述上端盖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液体导出到所述滤芯外;所述出水部上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上端盖的外沿上设有向外突出的上支撑块,所述下端盖的外沿设有向外突出的下支撑块。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滤芯还包括安装桶,以及扣合在所述安装桶上的连接头;
所述中心柱、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置于所述安装桶内;所述上支撑块和所述下支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桶的内壁相抵;
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用于将液体由外界引入至所述安装桶和所述过滤层之间;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部连接,所述出水通道用于将过滤后的液体导出到所述滤芯外;
所述第一密封圈紧密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部之间。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些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采用纳米纤维材料,能够提升滤芯的纳污能力及除菌能力,并且,无需减小孔径大小,可以有效缓解滤芯堵塞问题。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见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在一种实施例中,过滤层和中心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在一种实施例中,过滤层和中心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在一种实施例中,中心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在一种实施例中,过滤层的折叠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芯。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滤芯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包括中心柱1和过滤层2,其中,中心柱1可以用来支撑过滤层2。参见图2所示,过滤层2可以以折叠形式围绕中心柱1的圆周设置。这样,过滤层2采用折叠形式,可以增加其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中心柱1上可以设有导流孔101,这样,液体由外界进入到滤芯时,先通过过滤层2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液体可以经由导流孔101导出到中心柱1中,并且可以由中心柱1的端部导出到外界(具体导出方式,将在后文进行描述),以便用户使用。
参见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过滤层2相对于中心柱1,由内向外,包括内支撑层201、内滤层202和外滤层203。并且,内支撑层201、内滤层202和外滤层203依次压合,从而形成一体,即过滤层2。
进一步地,内滤层202和外滤层203可以采用纳米纤维材料相互缠绕制成。纳米纤维材料表面可以负载正电荷,而液体中的细菌细胞表面带负电荷,从而,内滤层202和外滤层203相互配合,不仅可以拦截液体中的颗粒物质及胶体,而且还能够吸附液体中的细菌,对液体进行除菌,从而,提高了滤芯的纳污能力及除菌能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外滤层203通过纳米纤维材料经过缠绕而成,并且在缠绕中可以形成外过滤孔,其中,外过滤孔的孔径可以为2μm-5μm。外滤层203可以拦截颗粒物质及胶体,起到纳污作用;并且,适当增大了外过滤孔的孔径,使其在2μm-5μm范围内,外滤层203在拦截的同时又不堵塞滤芯,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纳米纤维材料表面负载正电荷,外滤层203可以吸附液体中的带有负电荷的细菌,也起到了初步的除菌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滤层202通过纳米纤维材料经过缠绕而成,并且在缠绕中可以形成内过滤孔,其中,内过滤孔的孔径可以为0.5μm-2μm。这样,由于内过滤孔的孔径相比外过滤孔的孔径更小,为使内过滤孔的孔径在0.5μm-2μm范围内,纳米纤维材料会缠绕出巨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比表面积用来吸附细菌,能够吸附和除去更多的细菌,起到二次除菌作用。由外过滤层至内过滤层,过滤精度逐级升高,进一步提高了滤芯的纳污能力和除菌能力。
其中,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单位是m2/g,通常指的是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例如粉末,纤维,颗粒,片状,块状等材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支撑层201采用硬度较大的聚丙烯材料制成,从而,内支撑层201可以与中心柱1连接,并支撑内滤层202和外滤层203,以防止内滤层202的纳米纤维材料在折叠的过程中受损。
参见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过滤层2在折叠的过程中会出现折角部205,优选地,折角部205可以采用圆角过度。这样,圆角过度可以防止过滤层2的细小纤维在折叠过程受损,提高了过滤层2的完整性,从而提升了过滤层2的过滤效果。其中,圆角过度的圆角大小可以根据滤芯的寿命及流量进行调整。
参见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滤芯还包括上端盖3和下端盖4。其中,下端盖4扣合在中心柱1的底部,并且,下端盖4的外沿401套在过滤层2的折角部205上。上端盖3扣合在中心柱1的顶部,并且,上端盖3的外沿301套在过滤层2的折角部205上。从而,上端盖3和下端盖4能够对过滤层2施加向中心柱1靠拢的作用力,使过滤层2与中心柱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优选地,上端盖3和下端盖4通过热熔胶与过滤层2及中心柱1粘结密封。这样,可以使中心柱1中形成净化腔,与外部液体分隔开来。
进一步地,上端盖3可以设有出水部302,出水部302连通中心柱1的内部和外界,从而,可以将过滤后的液体导出到滤芯外。在一种实施例中,经过过滤层2过滤的液体,会通过导流孔101进入到中心柱1中,而进一步地,再由出水部302导出到滤芯外,从而,可以完成对液体的过滤,便于用户使用。
参见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滤芯还包括安装桶5和连接头6,其中,连接头6扣合在安装桶5上。并且,中心柱1、上端盖3和下端盖4置于安装桶5内。上端盖3的外沿301上设有向外突出的上支撑块3011,而下端盖4的外沿401设有向外突出的下支撑块4011。滤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安置在安装桶5内,上支撑块3011和下支撑块4011可以与安装桶5的内壁相抵,从而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防止滤芯在安装桶内晃动。
进一步地,连接头6上设有进水通道(图中未示出)和出水通道(图中未示出)。其中,进水通道可以将液体由外界引入至安装桶5和过滤层2之间,即,原水腔。而出水通道与出水部302连接,从而,可以将中心柱1中,即净化腔,经过过滤后的液体,导出到滤芯外。
参见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出水部302上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密封圈3021。第一密封圈3021可以紧密设置在出水通道和出水部302之间。这样,在出水部302位置采用双密封圈,防止了滤芯在净化过程中,中心柱1中已净化的液体与安装桶5中未净化的液体出现相互流动,即,净化腔和原水腔之间的串水现象。
参见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头6上还设置有连接座7,并且,连接座7上设有出水口(图中未示出)和进水口(图中未示出)。其中,进水口与进水通道连通,从而,使外界的液体可以经过进水口和进水通道流入至原水腔中,便于后续的净水操作;出水口与出水通道连通,从而,经过过滤层净化的液体可以经由导流孔进入到中心柱内,即净化腔内,再通过出水部、出水通道和出水口将其运送到外界,以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进水口与进水通道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8连接,出水口与出水通道通过第三密封圈9密封连接。从而,防止了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串水。
应该注意,本文所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均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设,并不是一定与实际工作时的空间上的前后上下完全对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见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柱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以折叠形式围绕所述中心柱的圆周设置;
所述中心柱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用于导出经所述过滤层过滤后的液体;
所述过滤层相对于所述中心柱,由内向外包括内支撑层、内滤层和外滤层;所述内支撑层、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依次压合;
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采用纳米纤维材料相互缠绕制成;
所述滤芯还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安装桶;所述上端盖扣合在所述中心柱的顶部,所述下端盖扣合在所述中心柱的底部;
所述上端盖的外沿上设有向外突出的上支撑块,所述下端盖的外沿设有向外突出的下支撑块;
所述中心柱、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置于所述安装桶内;所述上支撑块和所述下支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桶的内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滤层通过所述纳米纤维材料经过缠绕形成外过滤孔,所述外过滤孔的孔径为2μm-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层通过所述纳米纤维材料经过缠绕形成内过滤孔,所述内过滤孔的孔径为0.5μm-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层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内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内滤层和所述外滤层,并与所述中心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在折角部采用圆角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的外沿套在所述过滤层的折角部上;
所述上端盖的外沿套在所述过滤层的折角部上;
所述上端盖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液体导出到所述滤芯外;所述出水部上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安装桶上的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用于将液体由外界引入至所述安装桶和所述过滤层之间;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部连接,所述出水通道用于将过滤后的液体导出到所述滤芯外;
所述第一密封圈紧密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连接。
CN201820797961.3U 2018-05-25 2018-05-25 滤芯 Active CN208603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7961.3U CN208603867U (zh) 2018-05-25 2018-05-25 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7961.3U CN208603867U (zh) 2018-05-25 2018-05-25 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3867U true CN208603867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7961.3U Active CN208603867U (zh) 2018-05-25 2018-05-25 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38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7749A (zh) * 2019-11-26 2020-03-31 安徽金昊天塑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过滤废水的塑料管道
CN111484088A (zh) * 2020-06-29 2020-08-04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多级别选择性纳米纤维柱水处理净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7749A (zh) * 2019-11-26 2020-03-31 安徽金昊天塑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过滤废水的塑料管道
CN111484088A (zh) * 2020-06-29 2020-08-04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多级别选择性纳米纤维柱水处理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3867U (zh) 滤芯
CN208362028U (zh) 滤芯
CN201969497U (zh) 多功能集成滤芯
CN102240490A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折叠式空气净化过滤器
CN101757809A (zh) 绑带式折叠滤芯
CN218553361U (zh) 碳棒与电晶膜组合的滤芯
CN218553363U (zh) 电晶膜与离子交换系统复合滤芯
CN207546784U (zh) 一种高效除尘的旋风分离装置
CN207950816U (zh) 一种抽滤装置
CN205953692U (zh) 一种净水用滤芯
CN208454705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器
CN105381667B (zh) 一种带旋流自净进气结构的水幕过滤装置
CN208327653U (zh) 一种便捷式水净化装置
CN208389794U (zh) 旋流式精密过滤器
CN208448762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器
CN207545950U (zh) 一种净水装置
CN215311506U (zh) 一种针对生物制品的聚醚砜双层膜结构的折叠滤芯
CN214634904U (zh) 一种高效过滤复合材料过滤筒
CN204919224U (zh) 一种自洁式汽车空气滤纸
CN211703241U (zh) 一种高效牛奶双重过滤器
CN220609333U (zh) 一种大通量滤芯
CN205145787U (zh) 一种负压过滤器
CN205590441U (zh) 一种集成式净水滤芯
CN2216428Y (zh) 高效净水过滤器
CN208177256U (zh) 一种外接口外渗型折叠式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