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2320U -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2320U
CN208602320U CN201820754429.3U CN201820754429U CN208602320U CN 208602320 U CN208602320 U CN 208602320U CN 201820754429 U CN201820754429 U CN 201820754429U CN 208602320 U CN208602320 U CN 208602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xle
transfer case
shaf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44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超然
周志
陈震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44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2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2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2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传动轴、前驱动桥、后驱动桥和分动箱,变速器的输出轴通过双联等速万向节与所述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分动箱输入轴相连,分动箱的前轴和后轴分别通过十字轴万向节向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传输动力;在非转向条件下,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二字轴万向节与连接销的轴线的距离相等;在转向条件下,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字轴万向节与连接销中心点的距离相等,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连接销中心点的连线与前输出轴的轴线的夹角与第二十字轴万向节和连接销中心点的连线与前输出轴的轴线的夹角相等。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等速传动,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可有效提高铰接式车架条件下的传动系统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背景技术
铰接式拖拉机主要用于农业运输和/或农田耕作,由于多采用前轮驱动,由于领域偏转铰接点的方式实现转向,前驱时不需要偏转前轮,因此前驱动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铰接式拖拉机在农业运输和/或农田作业的工况十分的复杂,采用后轮驱动和/或四轮驱动能进一步提高作业性能,防止陷车。但在动力向后侧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动力传动的路线在铰接车辆转向的过程中改变,很难保证动力传递时实现等角速度输出,从而导致铰接式拖拉机出现转向时跳档,万向节易损坏等故障。同时根据拖拉机在不同负载和不同的道路条件下,如轻载良好路面、轻载非硬质路面、满载良好路面、满载非硬质路面时等条件下,需要不同的驱动方式,如前驱、后驱、差速四驱、差速锁止四驱等。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生产和使用成本低的、传动效率高的、能实现多种驱动模式,以及转换平顺的拖拉机传动系统,以及包括此拖拉机传动系统的拖拉机,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可有效提高传动效率的拖拉机传动系统以及包括此拖拉机传动系统的四驱型拖拉机。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传动轴、前驱动桥、后驱动桥和分动箱,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通过双联等速万向节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与分动箱输入轴相连,所述分动箱的前轴和后轴分别通过十字轴万向节向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传输动力;在额定载荷工况下,所述变速器与分动箱的连接中心线、牵引轴中心线、分动箱与前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以及分动箱与后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十字轴万向节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分动箱输出轴线与前驱动桥轴线平行。所述前驱动桥通过前输出轴与所述分动箱的前轴相连,所述前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与所述前驱动桥和分动箱的前轴连接;在非转向条件下,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与用于连接车辆牵引轴和牵引座的连接销的轴线的距离相等在转向条件下,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字轴万向节与连接销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连接销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前输出轴的轴线的夹角记为α1,所述第二十字轴万向节和连接销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前输出轴的轴线的夹角记为α2,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与分动箱之间采用双联式等速万向节,在转向过程中使得变速器与分动箱之间的动力实现等角速度传输,前驱动桥与分动箱之间采用两套十字轴万向节传动,在非转向条件下,由于在结构上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与用于连接车辆牵引轴和牵引座的连接销的轴线的距离相等,在转向条件下,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字轴万向节与连接销中心点的距离相等且α1等于α2,能使得前驱动桥与分动箱之间的动力实现等角速度传输、可有效提高铰接式车架条件下的传动系统的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箱体组件、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差速轴组件和拨叉组件,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箱体,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差速轴组件和拨叉组件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输入轴以及设置在分动箱输入轴上的分动箱输入轴齿轮,所述中间轴组件至少包括中间轴以及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轴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分动箱输入轴齿轮啮合,所述拨叉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拨叉,所述分动箱拨叉与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相连,所述分动箱拨叉可带动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可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滑动;所述差速轴组件包括后轴组件、前轴组件和差速组件,所述后轴组件至少包括后轴、后轴从动齿轮和后轴差速齿轮;所述前轴组件至少包括前轴和前轴差速齿轮;所述差速组件至少包括差速器从动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轴架、行星齿轮推力轴套、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架轴套、行星齿轮轴套和推力轴套;所述前轴与后轴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通过行星齿轮轴架轴套安装在所述后轴上并可沿后轴转动,所述后轴差速齿轮和后轴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后轴上,所述后轴从动齿轮位于所述后轴差速齿轮的外侧,所述前轴差速齿轮设置在所述前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与所述后轴差速齿轮、前轴差速齿轮之间分别设有推力轴套,所述推力轴套分别套设在所述前轴和后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后轴差速齿轮、前轴差速齿轮与所述推力轴套相接触;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上设有多个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沿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的周向均匀设置并通过差速器从动齿轮限位,所述行星齿轮通过所述行星齿轮轴套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推力轴套,所述行星齿轮推力轴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推力轴套相接触;所述行星齿轮的两侧分别与前轴差速齿轮和后轴差速齿轮啮合并组成差速传动系统;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可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和/或后轴从动齿轮啮合。
由于分动箱安装在前后驱动桥主减速器之间,属于高速端,在分动箱内的差速组件转速高,受力小,轴间转速差小。因此对差速组件进行了简化和强化,具体:首先简化了差速器壳,传统的差速器,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都安装在差速器外壳上,外壳两端固定在箱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组件,将差速器壳用行星齿轮轴架代替,并通过轴套套装在后轴上,用推力轴套定位,在实现结构简化的同时,还能安装后轴从动齿轮,并通过滑动动力输入齿轮,实现不同后驱、差速四驱、差速锁止四驱的切换;其次强化了行星齿轮,由于差速器处于高速端,虽然轴间转速差小,还对行星齿轮的安装条件进行了强化,在行星齿轮内端和外侧分别安装了轴套和推力轴套,减少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架和行星齿轮轴的摩擦力。优选,行星齿轮轴与行星齿轮在圆周上布置数量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4。
具体应用过程中,外部动力传递至输入轴,通过分动箱输入轴传递至分动箱输入轴齿轮,然后传递至中间轴从动齿轮,再通过中间轴传递至中间轴主动齿轮,中间轴主动齿轮可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和/或后轴从动齿轮啮合实现不同位置动力传输。当分动箱拨叉轴在最左侧时,中间轴主动齿轮仅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啮合,动力经过行星齿轮轴架传递至行星齿轮轴,再传递至行星齿轮,经过差速后传递至前轴和后轴,实现差速四驱;当分动箱拨叉轴位于在中间预定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同时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和后轴从动齿轮啮合,由于中间轴主动齿轮同时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和后轴从动齿轮啮合,使得行星齿轮轴架与后驱动轴转速相同,此时前后轴无差速,实现差速锁止四驱;当分动箱拨叉轴在最右侧时,中间轴主动齿轮与后轴从动齿轮啮合,仅后轴输出动力,此时行星齿轮轴架为自由端,可自由转动,不能对外输出动力,实现单独后驱。
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可实现装设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辆在轻载良好路面行驶时实现后轮驱动,而在轻载非硬质路面或满载良好路面行驶时实现差速四驱,在满载非硬质路面时实现差速锁止四驱,有利于提高拖拉机从事田间转运和道路运输的驱动能力,防止轮胎打滑或陷车,满足多种路况不同驱动模式的需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螺栓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架,所述前轴组件还包括前轴密封圈,前轴端盖螺栓,前轴端盖和前轴角接触轴承,所述前轴一端与所述后轴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轴角接触轴承与所述前轴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前轴端盖通过前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后轴组件还包括后轴端盖螺栓、后轴密封圈、后轴卡环、后轴角接触轴承和后轴端盖,所述后轴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安装与后轴连接并通过所述后轴卡环与后轴轴阶限位,所述后轴一端通过滚针轴承与前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后轴角接触轴承与所述后轴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后轴端盖通过后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箱体组件、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前轴组件、后轴组件和拨叉组件,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箱体,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前轴组件、后轴组件和拨叉组件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输入轴以及设置在分动箱输入轴上的分动箱输入轴齿轮,所述中间轴组件至少包括中间轴以及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轴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分动箱输入轴齿轮啮合,所述后轴组件至少包括后轴和后轴齿轮,所述后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后轴上,所述前轴组件至少包括前轴和前轴齿轮,所述前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前轴上,所述前轴和后轴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所述前轴齿轮和后轴齿轮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所述拨叉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拨叉,所述分动箱拨叉与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相连,所述分动箱拨叉可带动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可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滑动,并实现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与前轴齿轮和/或后轴齿轮啮合。
中间轴主动齿轮在最前端前驱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仅与前轴齿轮结合,实现前驱。中间轴主动齿轮在中间四驱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既与前轴齿轮结合也与后轴齿轮结合,实现四驱。新型中间轴主动齿轮在最后端后驱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仅与后轴齿轮结合,实现后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拨叉轴后套、分动箱拨叉轴、拨叉轴前套,换挡拨头、拨叉头臂和拨叉头臂座,所述拨叉轴后套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所述拨叉轴前套通过拨叉轴前侧螺栓固定在在箱体上,所述分动箱拨叉轴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内,所述拨叉头臂座和所述分动箱拨叉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上,所述拨叉头臂与所述拨叉头臂座相连,所述换挡拨头安装在箱体上并与所述拨叉头臂连接,拨动所述换挡拨头可带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沿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的轴向移动。
如此,当拨动换挡拨头时,即拨动拨叉头臂,带动分动箱拨叉轴沿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分动箱拨叉移动,中间轴主动齿轮在分动箱拨叉作用下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滑动,中间轴主动齿轮在中间轴的不同位置可实现与差速器组件或前轴组件、后轴组件的结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拨叉组件包括换挡锁止模块,所述换挡锁止模块用于将所述拨叉轴限定在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的预定位置;所述换挡锁止模块包括自锁套,以及设置在所述自锁套内的弹簧和自锁钢球,所述自锁套的一端开口,所述自锁套的开口端与所述拨叉轴前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拨叉轴前套相连通,所述分动箱拨叉轴上按预定间距设有多个与所述自锁钢球相配合的自锁槽,所述弹簧将所述自锁钢球压迫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上。
如此,保证分动箱拨叉轴能准确的停止在换挡位置并自锁,实现分动箱拨叉以及中间轴主动齿轮固定位置的停止和自锁,此处所述的中间轴主动齿轮固定位置即为保证中间轴主动齿轮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啮合时其在中间轴上的位置,同时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后轴从动齿轮啮合时其在中间轴上的位置,以及与后轴从动齿轮啮合时其在中间轴上的位置。当自锁钢球刚好落入自锁槽时,定位并产生自锁,换挡时,当外界的换挡作用力通过自锁槽与自锁钢球在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弹簧作用在自锁钢球的自锁力时,分动箱拨叉轴轴向移动带动自锁钢球向弹簧移动,弹簧被压缩,分动箱拨叉轴继续轴向移动时,弹簧压缩量释放,推动自锁钢球落入下一自锁槽,实现换挡。本实用新型整个换挡过程,摩擦阻力小,换挡手感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锁套内设有限位螺栓,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螺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还包括分动箱输入轴卡环、分动箱输入轴端盖、分动箱输入轴端盖螺栓、分动箱输入轴轴承和分动箱输入轴密封圈,所述分动箱输入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分动箱输入轴上,并通过所述分动箱输入轴卡环和轴阶定位,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的两端设有分动箱输入轴轴承,所述分动箱输入轴轴承固定连接在分动箱输入轴端盖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端盖通过分动箱输入轴端盖螺栓与所述分动箱箱体固定连接,至少所述分动箱输送轴的输入端上的分动箱输入轴端盖内设有分动箱输入轴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间轴组件还包括中间轴端盖螺栓、中间轴端盖、中间轴主动齿轮中间轴卡环和中间轴轴承,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从动齿轮分别通过花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通过所述中间轴卡环和轴阶定位,所述中间轴的两端设有中间轴轴承,所述中间轴轴承设置在所述中间轴端盖上,所述中间轴端盖通过中间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后轴组件还包括后轴端盖螺栓、后轴密封圈、后轴卡环、后轴角接触轴承和后轴端盖,所述后轴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安装与后轴连接并通过所述后轴卡环与后轴轴阶限位,所述后轴一端通过滚针轴承与前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后轴角接触轴承与所述后轴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后轴端盖通过后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螺栓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架,所述前轴组件还包括前轴密封圈,前轴端盖螺栓,前轴端盖和前轴角接触轴承,所述前轴一端与所述后轴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轴角接触轴承与所述前轴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前轴端盖通过前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还包括分动箱箱盖、分动箱箱体螺栓、分动箱放油螺栓、拨叉轴盖板和拨叉轴盖板螺栓,所述分动箱放油螺栓设置在所述分动箱箱体上,所述分动箱箱盖和拨叉轴盖板分别通过所述分动箱箱体螺栓和拨叉轴盖板螺栓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箱箱体组件、动力输入组件、换挡组件和变速组件,所述变速箱箱体组件至少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动力输入组件、换挡组件和变速组件固定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组件,所述换挡组件控制所述变速组件进行变速调节;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至少包括离合器壳、输入轴齿轮、输入轴、离合器轴齿轮和离合器轴,所述离合器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并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并通过离合器轴端盖和离合器轴卡环定位,所述离合器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离合器轴上,离合器轴与离合器轴端盖之间安装有离合器轴密封圈,所述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并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并通过输入轴挡圈定位,另一端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组件,所述输入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齿轮与所述离合器轴齿轮啮合。离合器壳通过离合器螺栓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
通过离合器轴与输入轴之间的一级齿轮传动,使得发动机安装位置下移,有利于降低发动机重心,进而降低整机重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变速组件包括倒挡轴组件、一轴组件和二轴组件,所述倒挡轴组件至少包括倒挡轴和设置在所述倒挡轴上的倒挡齿轮,所述一轴组件至少包括一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一轴上的一挡主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所述一轴通过外花键与输入轴内花键连接;所述二轴组件至少包括二轴、一倒挡结合套和二三挡结合套,所述二轴通过二轴滚针轴承设有倒挡从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三挡从动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三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倒挡齿轮、倒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轴通过花键设有一倒挡花键毂和二三挡花键毂,所述一倒挡花键毂设置在倒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二三挡花键毂设置在二挡从动齿轮和三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一倒挡结合套和二三挡结合套分别套设在所述一倒挡花键毂和二三挡花键毂上,所述换挡组件至少包括一倒挡拨叉和二三挡拨叉,所述一倒挡拨叉可带动一倒挡结合套沿所述一倒挡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一倒挡结合套与倒挡从动齿轮或一挡从动齿轮的啮合,所述二三挡拨叉可带动二三挡结合套沿所述二三挡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二三挡结合套与二倒挡从动齿轮或三挡从动齿轮的啮合;所述二轴作为变速器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变速箱箱体组件还包括箱体螺栓、箱盖、通气螺栓和放油螺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变速换挡组件还包括一倒挡拨叉轴、二三挡拨叉轴、换挡座、换挡杆和换挡座螺栓,所述换挡座通过换挡座螺栓固定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所述换挡杆固定在所述换挡座上,所述一倒挡拨叉轴、二三挡拨叉轴与所述换挡杆相连,所述二三挡拨叉和一倒挡拨叉分别设置在所述二三挡拨叉轴和一倒挡拨叉轴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倒挡轴组件还包括倒挡轴卡环、倒挡轴推力轴承和倒挡轴滚针轴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轴组件还包括一轴端盖、一轴端盖螺栓、一轴轴承和一轴卡环组成;所述二轴组件包括二轴端盖、二轴端盖螺栓、二轴卡环、二轴轴承、二轴轴承卡环和二轴挡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二轴挡圈加工成换挡端面,在对二轴上的齿轮定位的同时其中轴向推力轴承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四驱型拖拉机,包括发动机、驾驶室、货箱、车架、行驶系统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所述车架包括牵引座、连接销、牵引轴和机架,所述牵引座安装在变速器上,所述牵引轴与机架相连,所述牵引轴通过所述连接销与牵引座连接并形成铰接式车架,所述发动机、驾驶室、变速器和牵引座构成前车架,所述牵引轴和机架构成后车架,前车架通过连接销和后车架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额定载荷时,发动机与变速器输入轴中心线、变速器与分动箱连线中心线、牵引轴中心线、分动箱与前驱动桥连接中心线、分动箱与后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与地平线平行;变速器与分动箱连线中心线、牵引轴中心线、分动箱与前驱动桥连接中心线、分动箱与后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万向传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拖拉机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变速器U-U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变速器的变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拖拉机分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分动箱X-X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分动箱Y-Y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分动箱输入轴与中间轴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分动箱拨叉轴局部图;
图15为分动箱差速四驱结构图;
图16为分动箱差速锁止四驱结构图;
图17为分动箱后两驱结构图;
图18为另一种分动箱驱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发动机 2驾驶室 3传动系统
4货箱 5车架 6行驶系统
31变速器 32双联等速万向节 33传动轴
34伸缩套 35后驱动桥 36第一十字轴万向节
37分动箱 38前驱动桥 39第二十字轴万向节
40前输出轴
51牵引座 52连接销 53牵引轴
54机架
A变速箱箱体组件 A1箱体螺栓 A2箱盖
A3通气螺栓 A4放油螺栓 A5变速箱箱体
B动力输入组件 B1离合器壳 B2离合器螺栓
B3输入轴挡圈 B4轴承 B5输入轴齿轮
B6输入轴 B7离合器轴齿轮 B8离合器轴
B9离合器轴卡环 B10离合器轴密封圈 B11离合器轴端盖
C换挡组件 C1一倒挡拨叉轴 C2换挡座
C3换挡杆 C4换挡座螺栓 C5二三挡拨叉轴
C6一倒挡拨叉 C7二三挡拨叉
D变速组件 D1倒挡轴组件 D2一轴组件
D3二轴组件
D11倒挡轴卡环 D12倒挡轴推力轴承 D13倒挡齿轮
D14倒挡轴滚针轴承 D15倒挡轴
D21一轴端盖 D23一轴 D24倒挡主动齿轮
D25一轴端盖螺栓 D26一轴轴承 D27二挡主动齿轮
D28一轴卡环 D29三挡主动齿轮
D31二轴端盖 D32二轴端盖螺栓 D33二轴
D34二轴卡环 D35二轴轴承 D36二轴滚针轴承
D37倒挡从动齿轮 D38一倒挡花键毂 D39一倒挡结合套
D310一挡从动齿轮 D311二挡从动齿轮 D312二三挡结合套
D313二三挡花键毂 D314三挡从动齿轮 D315二轴轴承卡环
D316二轴挡圈
E分动箱箱体组件 E1分动箱箱盖 E2分动箱箱体螺栓
E3分动箱箱体 E4分动箱放油螺栓 E5拨叉轴盖板
E6拨叉轴盖板螺栓
F分动箱输入轴组件 F1分动箱输入轴齿轮 F2分动箱输入轴卡环
F3分动箱输入轴 F4分动箱输入轴端盖
F5分动箱输入轴端盖螺栓
F6分动箱输入轴轴承 F7分动箱输入轴密封圈
G中间轴组件 G1中间轴 G2中间轴端盖螺栓
G3中间轴端盖 G4中间轴主动齿轮 G5中间轴卡环
G6中间轴从动齿轮 G7中间轴轴承
H差速轴组件
H1后轴组件 H11后轴从动齿轮 H12后轴端盖螺栓
H13后轴密封圈 H14后轴 H15后轴卡环
H16后轴角接触轴承 H17后轴端盖 H18后轴差速齿轮
H2前轴组件 H21前轴 H22前轴密封圈
H23前轴端盖螺栓 H24前轴端盖 H25前轴角接触轴承
H26滚针轴承 H27前轴差速齿轮
H3差速组件 H31差速器从动齿轮 H32行星齿轮轴
H33行星齿轮轴架 H34行星齿轮推力轴套 H35行星齿轮
H36行星齿轮轴架轴套 H37从动齿轮螺栓 H38行星齿轮轴套
H39推力轴套
J拨叉组件 J1拨叉轴后套 J2分动箱拨叉轴
J3弹簧 J4自锁套 J5限位螺栓
J6自锁钢球 J8拨叉轴前侧螺栓 J9拨叉轴前套
J10拨叉头臂座 J11拨叉头臂 J12分动箱拨叉
J13换挡拨头 J7自锁槽
HB2后轴齿轮 HB4推力轴承 HB5前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4,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3,包括变速器31、传动轴33、前驱动桥38、后驱动桥35和分动箱37,所述变速器31的输出轴通过双联等速万向节32与所述传动轴33相连,所述传动轴33与分动箱输入轴F3相连,所述分动箱37的前轴H21和后轴H14分别通过十字轴万向节向前驱动桥38和后驱动桥35传输动力;所述变速器31与分动箱37的连接中心线、牵引轴53中心线、分动箱37与前驱动桥38连接中心线以及分动箱37与后驱动桥35连接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十字轴万向节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分动箱37输出轴线与前驱动桥38轴线平行,所述前驱动桥38通过前输出轴40与所述分动箱37的前轴H21相连,在额定载荷工况下,所述前输出轴40分别通过第一十字轴万向节36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39与所述前驱动桥38和分动箱37的前轴H21连接;在非转向条件下,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36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39与用于连接车辆牵引轴53和牵引座51的连接销52的轴线的距离,如图2,分别记为l1和l2,l1与l2相等;在转向条件下,如图3,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36和第二字轴万向节与连接销52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如图4,分别记为l3和l4,l3与l4相等,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36和连接销52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前输出轴40的轴线的夹角记为α1,所述第二十字轴万向节39和连接销52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前输出轴40的轴线的夹角记为α2,所述α1等于α2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31与分动箱37之间采用双联式等速万向节,在转向过程中实现动力等角速度传输,即可通过万向节实现等速传动,不仅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可有效提高铰接式车架5条件下的传动系统3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13,所述分动箱37包括分动箱箱体组件E、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中间轴组件G、差速轴组件H和拨叉组件J,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E至少包括分动箱箱体E3,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中间轴组件G、差速轴组件H和拨叉组件J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E3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至少包括分动箱输入轴F3以及设置在分动箱输入轴F3上的分分动箱输入轴齿轮F1,所述中间轴组件G至少包括中间轴G1以及设置在中间轴G1上的中间轴主动齿轮G4和中间轴从动齿轮G6,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G6与所述分分动箱输入轴齿轮F1啮合,所述拨叉组件J至少包括分动箱拨叉J12,所述分动箱拨叉J12与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相连,所述分动箱拨叉J12可带动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可沿所述中间轴G1的轴向滑动;所述差速轴组件H包括后轴组件H1、前轴组件H2和差速组件H3,所述后轴组件H1至少包括后轴H14、后轴从动齿轮H11和后轴差速齿轮H18;所述前轴组件H2至少包括前轴H21和前轴差速齿轮H27;所述差速组件H3至少包括差速器从动齿轮H31、行星齿轮轴H32、行星齿轮轴架H33、行星齿轮推力轴套H34、行星齿轮H35、行星齿轮轴架轴套H36、行星齿轮轴套H38和推力轴套H39;所述前轴H21与后轴H14通过滚针轴承H26相连,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通过行星齿轮轴架轴套H36安装在所述后轴H14上并可沿后轴H14转动,所述后轴差速齿轮H18和后轴从动齿轮H11设置在所述后轴H14上,所述后轴从动齿轮H11位于所述后轴差速齿轮H18的外侧,所述前轴差速齿轮H27设置在所述前轴H21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与所述后轴差速齿轮H18、前轴差速齿轮H27之间分别设有推力轴套H39,所述推力轴套H39分别套设在所述前轴H21和后轴H14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后轴差速齿轮H18、前轴差速齿轮H27与所述推力轴套H39相接触;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上设有多个行星齿轮轴H32,所述行星齿轮轴H32沿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H31的周向均匀设置并通过差速器从动齿轮H31限位,所述行星齿轮H35通过所述行星齿轮轴套H38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轴H32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与所述行星齿轮H3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推力轴套H34,所述行星齿轮推力轴套H34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H32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H33、行星齿轮H35与所述行星齿轮推力轴套H34相接触;所述行星齿轮H35的两侧分别与前轴差速齿轮H27和后轴差速齿轮H18啮合并组成差速传动系统3;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可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和/或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
由于分动箱37安装在前后驱动桥35主减速器之间,属于高速端,在分动箱37内的差速组件H3转速高,受力小,轴间转速差小。因此对差速组件H3进行了简化和强化,具体:首先简化了差速器壳,传统的差速器,半轴齿轮、行星齿轮H35、行星齿轮轴H32都安装在差速器外壳上,外壳两端固定在箱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组件,将差速器壳用行星齿轮轴架H33代替,并通过轴套套装在后轴H14上,用推力轴套H39定位,在实现结构简化的同时,还能安装后轴从动齿轮H11,并通过滑动动力输入齿轮,实现不同后驱、差速四驱、差速锁止四驱的切换;其次强化了行星齿轮H35,由于差速器处于高速端,虽然轴间转速差小,还对行星齿轮H35的安装条件进行了强化,在行星齿轮H35内端和外侧分别安装了轴套和推力轴套H39,减少行星齿轮H35与行星齿轮轴架H33和行星齿轮轴H32的摩擦力。优选,行星齿轮轴H32与行星齿轮H35在圆周上布置数量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4。
具体应用过程中,外部动力传递至输入轴B6,如图15~17,通过分动箱输入轴F3传递至分分动箱输入轴齿轮F1,然后传递至中间轴从动齿轮G6,再通过中间轴G1传递至中间轴主动齿轮G4,中间轴主动齿轮G4可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和/或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实现不同位置动力传输。当分动箱拨叉轴J2在最左侧时,中间轴主动齿轮G4仅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啮合,动力经过行星齿轮轴架H33传递至行星齿轮轴H32,再传递至行星齿轮H35,经过差速后传递至前轴H21和后轴H14,实现差速四驱;当分动箱拨叉轴J2位于在中间预定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G4同时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和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由于中间轴主动齿轮G4同时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和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使得行星齿轮轴架H33与后驱动轴转速相同,此时前后轴H14无差速,实现差速锁止四驱;当分动箱拨叉轴J2在最右侧时,中间轴主动齿轮G4与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仅后轴H14输出动力,此时行星齿轮轴架H33为自由端,可自由转动,不能对外输出动力,实现单独后驱。
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可实现装设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辆在轻载良好路面行驶时实现后轮驱动,而在轻载非硬质路面或满载良好路面行驶时实现差速四驱,在满载非硬质路面时实现差速锁止四驱,有利于提高拖拉机从事田间转运和道路运输的驱动能力,防止轮胎打滑或陷车,满足多种路况不同驱动模式的需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13,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H31通过从动齿轮螺栓H37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架H33,所述前轴组件H2还包括前轴密封圈H22,前轴端盖螺栓H23,前轴端盖H24和前轴角接触轴承H25,所述前轴H21一端与所述后轴H14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轴角接触轴承H25与所述前轴端盖H24固定连接,所述前轴端盖H24通过前轴端盖螺栓H23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后轴组件H1还包括后轴端盖螺栓H12、后轴密封圈H13、后轴卡环H15、后轴角接触轴承H14和后轴端盖H17,所述后轴从动齿轮H11通过花键安装与后轴H14连接并通过所述后轴卡环H15与后轴H14轴阶限位,所述后轴H14一端通过滚针轴承H26与前轴H21连接,另一端通过后轴角接触轴承H14与所述后轴端盖H17固定连接,所述后轴端盖H17通过后轴端盖螺栓H1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述分动箱37包括分动箱箱体组件E、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中间轴组件G、前轴组件H2、后轴组件H1和拨叉组件J,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E至少包括分动箱箱体E3,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中间轴组件G、前轴组件H2、后轴组件H1和拨叉组件J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E3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至少包括分动箱输入轴F3以及设置在分动箱输入轴F3上的分分动箱输入轴齿轮F1,所述中间轴组件G至少包括中间轴G1以及设置在中间轴G1上的中间轴主动齿轮G4和中间轴从动齿轮G6,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G6与所述分分动箱输入轴齿轮F1啮合,所述后轴组件H1至少包括后轴H14和后轴齿轮HB2,所述后轴齿轮HB2通过花键套装在后轴H14上,所述前轴组件H2至少包括前轴H21和前轴齿轮HB5,所述前轴齿轮HB5通过花键套装在前轴H21上,所述前轴H21和后轴H14通过滚针轴承H26相连,所述前轴齿轮HB5和后轴齿轮HB2之间设有推力轴承HB4,所述拨叉组件J至少包括分动箱拨叉J12,所述分动箱拨叉J12与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相连,所述分动箱拨叉J12可带动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可沿所述中间轴G1的轴向滑动,并实现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与前轴齿轮HB5和/或后轴齿轮HB2啮合。
中间轴主动齿轮G4在最前端前驱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G4仅与前轴齿轮HB5结合,实现前驱。中间轴主动齿轮G4在中间四驱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G4既与前轴齿轮HB5结合也与后轴齿轮HB2结合,实现四驱。新型中间轴主动齿轮G4在最后端后驱位置时,中间轴主动齿轮G4仅与后轴齿轮HB2结合,实现后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拨叉组件J还包括拨叉轴后套J1、分动箱拨叉轴J2、拨叉轴前套J9,换挡拨头J13、拨叉头臂J11和拨叉头臂座J10,所述拨叉轴后套J1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所述拨叉轴前套J9通过拨叉轴前侧螺栓J8固定在在箱体上,所述分动箱拨叉轴J2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拨叉轴后套J1和拨叉轴前套J9内,所述拨叉头臂座J10和所述分动箱拨叉J12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J2上,所述拨叉头臂J11与所述拨叉头臂座J10相连,所述换挡拨头J13安装在箱体上并与所述拨叉头臂J11连接,拨动所述换挡拨头J13可带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J2沿所述拨叉轴后套J1和拨叉轴前套J9的轴向移动。
如此,当拨动换挡拨头J13时,即拨动拨叉头臂J11,带动分动箱拨叉轴J2沿所述拨叉轴后套J1和拨叉轴前套J9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分动箱拨叉J12移动,中间轴主动齿轮G4在分动箱拨叉J12作用下沿所述中间轴G1的轴向滑动,中间轴主动齿轮G4在中间轴G1的不同位置可实现与差速器组件或前轴组件H2、后轴组件H1的结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拨叉组件J包括换挡锁止模块,所述换挡锁止模块用于将所述拨叉轴限定在所述拨叉轴后套J1和拨叉轴前套J9的预定位置;所述换挡锁止模块包括自锁套J4,以及设置在所述自锁套J4内的弹簧J3和自锁钢球J6,所述自锁套J4的一端开口,所述自锁套J4的开口端与所述拨叉轴前套J9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拨叉轴前套J9相连通,所述分动箱拨叉轴J2上按预定间距设有多个与所述自锁钢球J6相配合的自锁槽J7,所述弹簧J3将所述自锁钢球J6压迫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J2上。
如此,保证分动箱拨叉轴J2能准确的停止在换挡位置并自锁,实现分动箱拨叉J12以及中间轴主动齿轮G4固定位置的停止和自锁,此处所述的中间轴主动齿轮G4固定位置即为保证中间轴主动齿轮G4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啮合时其在中间轴G1上的位置,同时与差速器从动齿轮H31、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时其在中间轴G1上的位置,以及与后轴从动齿轮H11啮合时其在中间轴G1上的位置。当自锁钢球J6刚好落入自锁槽J7时,定位并产生自锁,换挡时,当外界的换挡作用力通过自锁槽J7与自锁钢球J6在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弹簧J3作用在自锁钢球J6的自锁力时,分动箱拨叉轴J2轴向移动带动自锁钢球J6向弹簧J3移动,弹簧J3被压缩,分动箱拨叉轴J2继续轴向移动时,弹簧J3压缩量释放,推动自锁钢球J6落入下一自锁槽J7,实现换挡。本实用新型整个换挡过程,摩擦阻力小,换挡手感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自锁套J4内设有限位螺栓J5,所述弹簧J3设置在所述限位螺栓J5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F还包括分动箱输入轴卡环F2、分动箱输入轴端盖F4、分动箱输入轴端盖螺栓F5、分动箱输入轴轴承F6和分动箱输入轴密封圈F7,所述分分动箱输入轴齿轮F1通过花键安装在分动箱输入轴F3上,并通过所述分动箱输入轴卡环F2和轴阶定位,所述分动箱输入轴F3的两端设有分动箱输入轴轴承F6,所述分动箱输入轴轴承F6固定连接在分动箱输入轴端盖F4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端盖F4通过分动箱输入轴端盖螺栓F5与所述分动箱箱体E3固定连接,至少所述分动箱37输送轴的输入端上的分动箱输入轴端盖F4内设有分动箱输入轴密封圈F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述中间轴组件G还包括中间轴端盖螺栓G2、中间轴端盖G3、中间轴主动齿轮G4中间轴卡环G5和中间轴轴承G7,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G4和中间轴从动齿轮G6分别通过花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G1上,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G6通过所述中间轴卡环G5和轴阶定位,所述中间轴G1的两端设有中间轴轴承G7,所述中间轴轴承G7设置在所述中间轴端盖G3上,所述中间轴端盖G3通过中间轴端盖螺栓G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后轴组件H1还包括后轴端盖螺栓H12、后轴密封圈H13、后轴卡环H15、后轴角接触轴承H14和后轴端盖H17,所述后轴从动齿轮H11通过花键安装与后轴H14连接并通过所述后轴卡环H15与后轴H14轴阶限位,所述后轴H14一端通过滚针轴承H26与前轴H21连接,另一端通过后轴角接触轴承H14与所述后轴端盖H17固定连接,所述后轴端盖H17通过后轴端盖螺栓H1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H31通过从动齿轮螺栓H37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架H33,所述前轴组件H2还包括前轴密封圈H22,前轴端盖螺栓H23,前轴端盖H24和前轴角接触轴承H25,所述前轴H21一端与所述后轴H14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轴角接触轴承H25与所述前轴端盖H24固定连接,所述前轴端盖H24通过前轴端盖螺栓H23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E还包括分动箱箱盖E1、分动箱箱体螺栓E2、分动箱放油螺栓E4、拨叉轴盖板E5和拨叉轴盖板螺栓E6,所述分动箱放油螺栓E4设置在所述分动箱箱体E3上,所述分动箱箱盖E1和拨叉轴盖板E5分别通过所述分动箱箱体螺栓E2和拨叉轴盖板螺栓E6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E3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8,所述变速器31包括变速箱箱体A5组件A、动力输入组件B、换挡组件C和变速组件D,所述变速箱箱体A5组件A至少包括变速箱箱体A5,所述动力输入组件B、换挡组件C和变速组件D固定在所述变速箱箱体A5上;所述动力输入组件B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组件D,所述换挡组件C控制所述变速组件D进行变速调节;所述动力输入组件B包括至少包括离合器壳B1、输入轴齿轮B5、输入轴B6、离合器轴齿轮B7和离合器轴B8,所述离合器轴B8的两端由轴承B4支撑并安装在变速箱箱体A5上,并通过离合器轴端盖B11和离合器轴卡环B9定位,所述离合器轴齿轮B7通过花键安装在离合器轴B8上,离合器轴B8与离合器轴端盖B11之间安装有离合器轴密封圈B10,所述输入轴B6的一端通过轴承B4支撑并安装在变速箱箱体A5上,并通过输入轴B6挡圈B3定位,另一端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组件D,所述输入轴齿轮B5通过花键安装在输入轴B6上,所述输入轴齿轮B5与所述离合器轴齿轮B7啮合。离合器壳B1通过离合器螺栓B2安装在变速箱箱体A5上。
通过离合器轴B8与输入轴B6之间的一级齿轮传动,使得发动机1安装位置下移,有利于降低发动机1重心,进而降低整机重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8,所述变速组件D包括倒挡轴组件D1、一轴组件D2和二轴组件D3,所述倒挡轴组件D1至少包括倒挡轴D15和设置在所述倒挡轴D15上的倒挡齿轮D13,所述一轴组件D2至少包括一轴D23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一轴D23上的一挡主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D24、二挡主动齿轮D27和三挡主动齿轮D29,所述一轴D23通过外花键与输入轴B6内花键连接;所述二轴组件D3至少包括二轴D33、一倒挡结合套D39和二三挡结合套D312,所述二轴D33通过二轴滚针轴承D36设有倒挡从动齿轮D37、一挡从动齿轮D310、二挡从动齿轮D311和三挡从动齿轮D314;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D27、三挡主动齿轮D29分别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D310、二挡从动齿轮D311和三挡从动齿轮D314啮合,所述倒挡主动齿轮D24与所述倒挡齿轮D13、倒挡从动齿轮D37啮合;所述二轴D33通过花键设有一倒挡花键毂D38和二三挡花键毂D313,所述一倒挡花键毂D38设置在倒挡从动齿轮D37和一挡从动齿轮D310之间,所述二三挡花键毂D313设置在二挡从动齿轮D311和三挡从动齿轮D314之间,所述一倒挡结合套D39和二三挡结合套D312分别套设在所述一倒挡花键毂D38和二三挡花键毂D313上,所述换挡组件C至少包括一倒挡拨叉C6和二三挡拨叉C7,所述一倒挡拨叉C6可带动一倒挡结合套D39沿所述一倒挡花键毂D38移动并实现一倒挡结合套D39与倒挡从动齿轮D37或一挡从动齿轮D310的啮合,所述二三挡拨叉C7可带动二三挡结合套D312沿所述二三挡花键毂D313移动并实现二三挡结合套D312与二倒挡从动齿轮D37或三挡从动齿轮D314的啮合;所述二轴D33作为变速器31的输出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述变速箱箱体A5组件A还包括箱体螺栓A1、箱盖A2、通气螺栓A3和放油螺栓A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主变速换挡组件C还包括一C1、二三挡拨叉C7轴C5、换挡座C2、换挡杆C3和换挡座螺栓C4,所述换挡座C2通过换挡座螺栓C4固定在所述变速箱箱体A5上,所述换挡杆C3固定在所述换挡座C2上,所述一倒挡拨叉C6轴C1、二三挡拨叉C7轴C5与所述换挡杆C3相连,所述二三挡拨叉C7和一倒挡拨叉C6分别设置在所述二三挡拨叉C7轴C5和一倒挡拨叉C6轴C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倒挡轴组件D1还包括倒挡轴卡环D11、倒挡轴推力轴承D12和倒挡轴滚针轴承D1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述一轴组件D2还包括一轴端盖D21、一轴端盖螺栓D25、一轴轴承D26和一轴卡环D28组成;所述二轴组件D3包括二轴端盖D31、二轴端盖螺栓D32、二轴卡环D34、二轴轴承D35、二轴轴承卡环D315和二轴挡圈D31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二轴挡圈D316加工成换挡端面,在对二轴D33上的齿轮定位的同时其中轴向推力轴承HB4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四驱型拖拉机,实施例如下,如图1~3,包括发动机1、驾驶室2、货箱4、车架5、行驶系统6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3,所述车架5包括牵引座51、连接销52、牵引轴53和机架54,所述牵引座51安装在变速器31上,所述牵引轴53与机架54相连,所述牵引轴53通过所述连接销52与牵引座51连接并形成铰接式车架5,所述发动机1、驾驶室2、变速器31和牵引座51构成前车架,所述牵引轴53和机架54构成后车架,前车架通过连接销52和后车架连接成整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额定载荷时,发动机1与变速器31输入轴B6中心线、变速器31与分动箱37连线中心线、牵引轴53中心线、分动箱37与前驱动桥38连接中心线、分动箱37与后驱动桥35连接中心线与地平线平行;变速器31与分动箱37连线中心线、牵引轴53中心线、分动箱37与前驱动桥38连接中心线、分动箱37与后驱动桥35连接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传动轴、前驱动桥、后驱动桥和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通过双联等速万向节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与分动箱输入轴相连,所述分动箱的前轴和后轴分别通过十字轴万向节向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传输动力;在额定载荷工况下,所述变速器与分动箱的连接中心线、牵引轴中心线、分动箱与前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以及分动箱与后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十字轴万向节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分动箱输出轴线与前驱动桥轴线平行,所述前驱动桥通过前输出轴与所述分动箱的前轴相连,所述前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与所述前驱动桥和分动箱的前轴连接;在非转向条件下,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十字轴万向节与用于连接车辆牵引轴和牵引座的连接销的轴线的距离相等;在转向条件下,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第二字轴万向节与连接销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十字轴万向节和连接销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前输出轴的轴线的夹角记为α1,所述第二十字轴万向节和连接销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前输出轴的轴线的夹角记为α2,所述α1等于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箱体组件、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差速轴组件和拨叉组件,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箱体,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差速轴组件和拨叉组件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输入轴以及设置在分动箱输入轴上的分动箱输入轴齿轮,所述中间轴组件至少包括中间轴以及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轴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分动箱输入轴齿轮啮合,所述拨叉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拨叉,所述分动箱拨叉与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相连,所述分动箱拨叉可带动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可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滑动;所述差速轴组件包括后轴组件、前轴组件和差速组件,所述后轴组件至少包括后轴、后轴从动齿轮和后轴差速齿轮;所述前轴组件至少包括前轴和前轴差速齿轮;所述差速组件至少包括差速器从动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轴架、行星齿轮推力轴套、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架轴套、行星齿轮轴套和推力轴套;所述前轴与后轴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通过行星齿轮轴架轴套安装在所述后轴上并可沿后轴转动,所述后轴差速齿轮和后轴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后轴上,所述后轴从动齿轮位于所述后轴差速齿轮的外侧,所述前轴差速齿轮设置在所述前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与所述后轴差速齿轮、前轴差速齿轮之间分别设有推力轴套,所述推力轴套分别套设在所述前轴和后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后轴差速齿轮、前轴差速齿轮与所述推力轴套相接触;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上设有多个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沿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的周向均匀设置并通过差速器从动齿轮限位,所述行星齿轮通过所述行星齿轮轴套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推力轴套,所述行星齿轮推力轴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架、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推力轴套相接触;所述行星齿轮的两侧分别与前轴差速齿轮和后轴差速齿轮啮合并组成差速传动系统;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可与差速器从动齿轮和/或后轴从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螺栓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架,所述前轴组件还包括前轴密封圈,前轴端盖螺栓,前轴端盖和前轴角接触轴承,所述前轴一端与所述后轴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轴角接触轴承与所述前轴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前轴端盖通过前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后轴组件还包括后轴端盖螺栓、后轴密封圈、后轴卡环、后轴角接触轴承和后轴端盖,所述后轴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安装与后轴连接并通过所述后轴卡环与后轴轴阶限位,所述后轴一端通过滚针轴承与前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后轴角接触轴承与所述后轴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后轴端盖通过后轴端盖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箱体组件、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前轴组件、后轴组件和拨叉组件,所述分动箱箱体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箱体,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前轴组件、后轴组件和拨叉组件固定在所述分动箱箱体上,所述分动箱输入轴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输入轴以及设置在分动箱输入轴上的分动箱输入轴齿轮,所述中间轴组件至少包括中间轴以及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轴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分动箱输入轴齿轮啮合,所述后轴组件至少包括后轴和后轴齿轮,所述后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后轴上,所述前轴组件至少包括前轴和前轴齿轮,所述前轴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前轴上,所述前轴和后轴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所述前轴齿轮和后轴齿轮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所述拨叉组件至少包括分动箱拨叉,所述分动箱拨叉与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相连,所述分动箱拨叉可带动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可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滑动,并实现所述中间轴主动齿轮与前轴齿轮和/或后轴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拨叉轴后套、拨叉轴、拨叉轴前套,换挡拨头、拨叉头臂和拨叉头臂座,所述拨叉轴后套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所述拨叉轴前套通过拨叉轴前侧螺栓固定在在箱体上,所述分动箱拨叉轴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内,所述拨叉头臂座和所述分动箱拨叉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上,所述拨叉头臂与所述拨叉头臂座相连,所述换挡拨头安装在箱体上并与所述拨叉头臂连接,拨动所述换挡拨头可带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沿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包括换挡锁止模块,所述换挡锁止模块用于将所述分动箱拨叉轴限定在所述拨叉轴后套和拨叉轴前套的预定位置;所述换挡锁止模块包括自锁套,以及设置在所述自锁套内的弹簧和自锁钢球,所述自锁套的一端开口,所述自锁套的开口端与所述拨叉轴前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拨叉轴前套相连通,所述分动箱拨叉轴上按预定间距设有多个与所述自锁钢球相配合的自锁槽,所述弹簧将所述自锁钢球压迫在所述分动箱拨叉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箱箱体组件、动力输入组件、换挡组件和变速组件,所述变速箱箱体组件至少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动力输入组件、换挡组件和变速组件固定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组件,所述换挡组件控制所述变速组件进行变速调节;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至少包括离合器壳、输入轴齿轮、输入轴、离合器轴齿轮和离合器轴,所述离合器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并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并通过离合器轴端盖和离合器轴卡环定位,所述离合器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离合器轴上,离合器轴与离合器轴端盖之间安装有离合器轴密封圈,所述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并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并通过输入轴挡圈定位,另一端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组件,所述输入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齿轮与所述离合器轴齿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包括倒挡轴组件、一轴组件和二轴组件,所述倒挡轴组件至少包括倒挡轴和设置在所述倒挡轴上的倒挡齿轮,所述一轴组件至少包括一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一轴上的一挡主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所述一轴通过外花键与输入轴内花键连接;所述二轴组件至少包括二轴、一倒挡结合套和二三挡结合套,所述二轴通过二轴滚针轴承设有倒挡从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三挡从动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三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倒挡齿轮、倒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轴通过花键设有一倒挡花键毂和二三挡花键毂,所述一倒挡花键毂设置在倒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二三挡花键毂设置在二挡从动齿轮和三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一倒挡结合套和二三挡结合套分别套设在所述一倒挡花键毂和二三挡花键毂上,所述换挡组件至少包括一倒挡拨叉和二三挡拨叉,所述一倒挡拨叉可带动一倒挡结合套沿所述一倒挡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一倒挡结合套与倒挡从动齿轮或一挡从动齿轮的啮合,所述二三挡拨叉可带动二三挡结合套沿所述二三挡花键毂移动并实现二三挡结合套与二倒挡从动齿轮或三挡从动齿轮的啮合;所述二轴作为变速器的输出轴。
9.一种四驱型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驾驶室、货箱、车架、行驶系统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拖拉机传动系统,所述车架包括牵引座、连接销、牵引轴和机架,所述牵引座安装在变速器上,所述牵引轴与机架相连,所述牵引轴通过所述连接销与牵引座连接并形成铰接式车架,所述发动机、驾驶室、变速器和牵引座构成前车架,所述牵引轴和机架构成后车架,前车架通过连接销和后车架连接成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驱型拖拉机,其特征在于,额定载荷时,发动机与变速器输入轴中心线、变速器与分动箱连线中心线、牵引轴中心线、分动箱与前驱动桥连接中心线、分动箱与后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与地平线平行;变速器与分动箱连线中心线、牵引轴中心线、分动箱与前驱动桥连接中心线、分动箱与后驱动桥连接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CN201820754429.3U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Active CN208602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4429.3U CN208602320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4429.3U CN208602320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2320U true CN208602320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2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4429.3U Active CN208602320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232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1258A (zh) * 2018-05-18 2018-11-27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CN110094468A (zh) * 2019-04-26 2019-08-06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及拖拉机
CN110118243A (zh) * 2019-04-26 2019-08-13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11098924A (zh) * 2020-01-15 2020-05-05 吉林大学 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1258A (zh) * 2018-05-18 2018-11-27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CN108891258B (zh) * 2018-05-18 2024-03-08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CN110094468A (zh) * 2019-04-26 2019-08-06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及拖拉机
CN110118243A (zh) * 2019-04-26 2019-08-13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10118243B (zh) * 2019-04-26 2024-05-28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11098924A (zh) * 2020-01-15 2020-05-05 吉林大学 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98924B (zh) * 2020-01-15 2023-08-04 吉林大学 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2320U (zh)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US7824293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EP2574489B1 (en) Drive axle assembly and disengagement system
CN108361297B (zh) 具有多排棘齿元件的单向或可选择的离合器
US10323693B2 (en) Disconnect system for an axle
CN111762018A (zh) 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
US20160312887A1 (en) Gear shift mechanism
CN103118892B (zh) 分动器
US20220126663A1 (en) Axle assembly for low floor vehicle
US11685246B2 (en) Vehicle powertrain system, a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powertrain system
CN108454396A (zh) 一种拖拉机整体式传动系统及铰接式四驱型拖拉机
CN106461054A (zh)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US9109664B2 (en) Range shift system for transfer case
EP3608143A1 (en) Drive axle system having a planetary interaxle differential unit
JP6228369B2 (ja) 差動システム
CN208602319U (zh) 一种拖拉机整体式传动系统及铰接式四驱型拖拉机
CN108891258A (zh)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及四驱型拖拉机
EP3047998B1 (en) Drive axle system
CN105620259B (zh) 一种具有变速功能的电轴驱动系统及机动车
CN110657206B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EP2714452B1 (en) Drive shaft,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shaft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a drive shaft
US11320033B2 (en) Differential assembly for shifting
CN108454395B (zh) 一种铰接式四驱型拖拉机
CN108458063B (zh) 一种分动箱及拖拉机
WO2016022292A1 (en) Tandem axles with disconn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