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1054A -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1054A
CN106461054A CN201580032023.3A CN201580032023A CN106461054A CN 106461054 A CN106461054 A CN 106461054A CN 201580032023 A CN201580032023 A CN 201580032023A CN 106461054 A CN106461054 A CN 106461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lanet carrier
coupled
gear
connec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20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1054B (zh
Inventor
C·迈克斯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 AG
Original Assignee
Aud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 AG filed Critical Audi AG
Publication of CN106461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1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4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 B60K17/34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the transfer gear being a differential gear
    • B60K17/346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the transfer gear being a differential gear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distribution of torqu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6Differential gearings characterised by intentionally generating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outp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5Multiple interconnected differential s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17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ur-wheel-driven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34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hre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35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two engag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1),其中,所述机动车具有第一轮轴(2)和第二轮轴(3),其中,第二轮轴(2)至少由第一子轴(4)和第二子轴(5)组成。设有能与第一子轴(4)作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15)、能与第二子轴(5)作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16)以及耦合传动机构(6),该耦合传动机构具有能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10)作用连接的输入轴(9)和能与第一轮轴(2)作用连接的输出轴(12),其中,通过耦合传动机构(6)将输入轴(9)与第一、第二连接轴(15、16)以分配转矩的方式作用连接,其中,输出轴(12)能以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40)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轴(15)作用连接并能以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41)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轴(16)作用连接,其中,在第一接合装置(40)与第一连接轴(15)之间设有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在第二接合装置(41)与第二连接轴(16)之间设有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机动车具有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其中,第二轮轴至少由第一子轴和第二子轴组成。
背景技术
这种传动系统用于例如在机动车的动力装置与至少两个机动车轮轴之间传递转矩。因此,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都通过传动系统接合到动力装置上。因此它们是驱动轮轴,使得机动车可以作为全轮驱动的机动车存在。第一轮轴在此例如是机动车的前轴,而第二轮轴是机动车的后轴。然而也可以设有相反的配置。
在所述类型的传动系统中例如可以设置连接轴,用于将转矩传递到第二轮轴,其中,连接轴特别设计为万向节轴。为了实现良好的行驶性能,第二轮轴通常必须配属有差速器,该差速器连接到连接轴上并且用于将通过传动系统提供的转矩分配到第一子轴和第二子轴上。差速器因此设置在连接轴与第二轮轴之间的作用连接中。然而差速器需要的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相对于已知的传动系统具有优点,特别是能实现第二轮轴的紧凑的设计方案,其中优选地,在连接轴与第二轮轴之间未设有差速器,特别是未设有轴差速器。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传动系统实现。在此设有能与第一子轴作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能与第二子轴作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以及耦合传动机构,该耦合传动机构具有能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作用连接的输入轴/驱动轴和能与第一轮轴作用连接的输出轴/从动轴,其中,通过耦合传动机构将输入轴与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以分配转矩的方式作用连接,其中,输出轴能以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轴作用连接并能以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轴作用连接,其中,在第一接合装置与第一连接轴之间设有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在第二接合装置与第二连接轴之间设有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
从传动系统朝向第二轮轴的方向的转矩传递也就是说并非如常见的那样借助于仅一个连接轴或万向节轴进行,而是利用至少两个连接轴、即特别是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进行。第一连接轴在此与第二轮轴的第一子轴能耦合或被耦合。而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轮轴的第二子轴能耦合或被耦合。因为向两个子轴的转矩传递彼此分开地通过两个连接轴进行,所以在其它情况下必需的、可能配属于第二轮轴的轴差速器被集成到耦合传动机构中。例如,耦合传动机构仅具有轴差速器。耦合传动机构然而也可以作为双差速器存在,该双差速器将中间差速器和轴差速器集成在一个结构单元中。相应地,第二轮轴的节省空间的布置是可能的。
本发明当然也涉及一种具有传动系统的机动车,该传动系统优选地以前述方式设计。机动车具有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其中,第二轮轴至少由第一子轴和第二子轴组成。机动车的特征在于与第一子轴作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二子轴作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以及耦合传动机构,该耦合传动机构具有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作用连接的输入轴和与第一轮轴作用连接的输出轴,其中,通过耦合传动机构将输入轴与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以分配转矩的方式作用连接,其中,输出轴能以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轴作用连接并能以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轴作用连接,其中,在第一接合装置与第一连接轴之间设有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在第二接合装置与第二连接轴之间设有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机动车或机动车的传动系统可以根据前述说明进一步改进。
通过耦合传动机构的作用连接以分配转矩的方式进行。这表明,通过输入轴提供的转矩的一部分在第一连接轴上提供,而另一部分在第二连接轴上提供。在此可以在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之间获得相同的、但也可以是不同的转矩分配。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优选地设计为万向节轴。
除了耦合传动机构之外还设有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和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通过该叠加式传动机构能在输出轴与相应的连接轴之间建立作用连接。为此设有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二接合装置。也就是说,输入轴通过耦合传动机构——优选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作用连接,而输出轴能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耦合到第一连接轴上和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耦合到第二连接轴上。在第一连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耦合连接中布置有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在第二连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耦合连接中布置有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这也就表明,转矩可以被可选地分别从第一连接轴经过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以及从第二连接轴经过第二接合装置和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来传递到输出轴。
例如,在第一接合装置的第一切换状态中使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脱耦,对于在第二接合装置的第一切换状态中的第二连接轴也是如此。在第一接合装置的第二切换状态中,输出轴通过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与第一连接轴作用连接;与此类似的是在第二接合装置的第二切换状态中的第二连接轴。叠加式传动机构在此具有特定的变速比,该变速比例如是固定的。例如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的变速比与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的变速比相同。然而优选地,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和/或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也可以设计为变速机构(Schaltgetriebe)并且就此来说具有可调节的变速比。
应指出的是,两个叠加式传动机构与耦合传动机构不同。通过叠加式传动机构在相应的连接轴与输出轴之间建立的作用连接就此来说不通过耦合传动机构存在或至少不完全通过耦合传动机构存在。借助于叠加式传动机构特别是在机动车转弯行驶时实现了:将转矩从第二轮轴的第一子轴和/或第二子轴传递至第一轮轴。这特别是表明,从弯道外侧的后轮和从弯道内侧的后轮都能将转矩传递至前轴,其中优选地,从弯道外侧的后轮传出的转矩少于从弯道内侧的后轮传出的转矩。整体上也就借助于叠加式传动机构在机动车的大量的行驶状态中——优选地在机动车的任意行驶状态中——能实现“扭矩矢量分配(Torque Vectoring)”,也就是说,目标明确地将转矩传递到特定的轮轴上、特别是第二轮轴的一个或两个子轴上。每个叠加式传动机构都可以例如实现为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或正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例如设计为,耦合传动机构具有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中,输入轴以及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直接地与耦合传动机构作用连接。耦合传动机构现在是用于第二轮轴的轴差速器。该轴差速器也就被从第二轮轴的区域中的安装位置集成到传动系统中,该传动系统例如替代了机动车的中间差速器。输入轴以及两个连接轴直接地与耦合传动机构作用连接。直接的作用连接可以理解为,所述轴分别与耦合传动机构的一个元件耦合,使得作用连接不经过叠加式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和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设计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直接地与耦合传动机构作用连接。两个叠加式传动机构的分别一个轮因此被连接到耦合传动机构的一个轮上或与该轮——特别是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例如作用连接一方面在耦合传动机构与第一连接轴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耦合传动机构与第二连接轴之间首先直接地存在。这表明,相应的连接轴被分别直接地连接到耦合传动机构上,也就是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耦合传动机构的轮作用连接。附加地或另选地可以设计为,前述的作用连接经过相应的叠加式传动机构而存在。这也就表明,作用连接在耦合传动机构与第一连接轴之间通过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而存在,和/或作用连接在耦合传动机构与第二连接轴之间经过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而存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设计为,输出轴能通过第一接合装置与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作用连接和通过第二接合装置与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作用连接。接合装置就此来说被设置在叠加式传动机构的配属于输出轴的一侧上。在第一接合装置完全打开或第二接合装置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也就使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或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完全地与输出轴脱耦。然而同时可以设计为,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第一连接轴作用连接,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第二连接轴作用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耦合传动机构具有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耦合传动机构齿圈和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该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和耦合传动机构齿圈啮合的耦合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其中,耦合传动机构齿圈与输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耦合传动机构就此来说作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存在并具有相应的元件或轮。优选地,输入轴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耦合传动机构齿圈连接。然而当然也可以设计另一个设计方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计为,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与第一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与第二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或者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与第二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与第一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就此来说存在两个不同的用于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可能性。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可以与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而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可以与分别另外的轴直接地作用连接,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直接的作用连接又可理解为一种以下所述的作用连接,该作用连接优选地不经过一个或多个所述传动机构、也就是例如耦合传动机构、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和/或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设计为,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相互啮合的至少一个外行星齿轮和至少一个内行星齿轮,其中,外行星齿轮与耦合传动机构齿圈啮合,内行星齿轮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啮合。耦合传动机构就此来说设计为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相应地设有外行星齿轮并且也设有内行星齿轮,通过该外行星齿轮和内行星齿轮使耦合传动机构齿圈和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作用连接。外行星齿轮和内行星齿轮都能转动地布置或支承在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上。该外行星齿轮和内行星齿轮相互啮合,而同时外行星齿轮啮入耦合传动机构齿圈中,内行星齿轮啮入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中。外行星齿轮和内行星齿轮可以布置在相对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的转轴不同的径向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设计为,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具有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其中,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具有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和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该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啮合的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其中,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与第一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就此来说包括两个相互耦合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亦即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这两个传动机构具有分别一个太阳轮和行星架,其对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可以被称为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和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而对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可以被称为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第一连接轴被直接地连接到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上,特别是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其作用连接。与此类似地,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被连接到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上,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其作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设计为,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具有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该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啮合的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初级行星齿轮,其中,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能使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相对于输出轴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被固定,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直接地作用连接。在前面已经指出了第一次级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类似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连接,优选地与其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这同时表明,根据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同样直接地相互作用连接。优选地,它们设计为共同的行星架。在针对这种情况的一个改进方案中,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也是该共同的行星架的组成部分,使得就此来说优选地存在耦合传动机构行星齿轮、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以及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的仅唯一一个共同的转轴。
优选地,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抗转动地相互连接并共同地支承在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或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上。
附加地或另选地可以设计为,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其中,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和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该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啮合的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其中,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与第一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就此来说也包括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亦即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它们相互作用连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具有常见的组成部分。对此参考关于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的前述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可以考虑为类似的。现在优选地设计为,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连接,特别是与其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此外应将第一连接轴连接到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上,优选地与其刚性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
最后可以设计为,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具有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该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啮合的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其中,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能使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相对于输出轴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被固定,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也就被连接到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上,优选地与其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这同时表明,其也与第一连接轴直接地作用连接。输出轴现在能通过第二接合装置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作用连接。在第二接合装置被关闭时因此使输出轴相对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被固定。
优选地,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抗转动地相互连接并共同地支承在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或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上。
附加地或另选地可以设计为,第一连接轴能通过第一传动单元与第一子轴连接,第二连接轴能通过——特别是与第一传动单元相同地设计的第二传动单元与第二子轴连接。在连接轴与相应的子轴之间也就设有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可以例如具有齿轮级、特别是锥齿轮级。在此可以为第一子轴和第二子轴设置不同的传动单元。然而特别有利的是,第二子轴的第二传动单元与第一子轴的第一传动单元相同地设计,以便就此来说必然维持较少数量的不同部件。
此外可以提出,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彼此同轴地或平行地错位布置。同轴布置特别是以下情况:第一连接轴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以及第二连接轴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分别直接作用连接,也就是说例如没有被支承在中间的齿轮级。两个连接轴的同轴的布置能实现非常节省空间的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彼此平行地错位布置特别在以下情况下设置:例如第一连接轴的作用连接通过齿轮级或维持转动方向的耦合机构延伸。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造成限制。其中:
图1示出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图2示出第二个实施方式中的传动系统,和
图3示出第三个实施方式中的传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1的第一个实施方式,该机动车在此仅示意性地示出。机动车具有第一轮轴2和第二轮轴3,该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在此又仅示意性地表示,其中,第二轮轴3至少由第一子轴4和第二子轴5组成。传动系统1、第一轮轴2和第二轮轴3就此来说至少形成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的一部分。传动系统1具有耦合传动机构6、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和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耦合传动机构1具有输入轴9,该输入轴能——例如通过变速机构11——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10作用连接。
此外,耦合传动机构6具有输出轴12,在该输出轴上——例如通过至少一个齿轮级13和/或轴差速器14连接第一轮轴2。从耦合传动机构6到第二轮轴3或配属于该第二轮轴的第一子轴4和第二子轴5的作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轴15和第二连接轴16实现。第一连接轴15通过第一传动单元17——其例如作为齿轮级存在——与第一子轴4和第二连接轴16通过第二传动单元18——其例如同样作为齿轮级存在——与第二子轴5作用连接。
耦合传动机构6设计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并具有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和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在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至少一个外行星齿轮21和内行星齿轮22。在此,内行星齿轮22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以及与外行星齿轮21啮合。而外行星齿轮21与内行星齿轮22以及同样配属于耦合传动机构6的耦合传动机构齿圈23啮合。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输入轴9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耦合传动机构齿圈23作用连接。而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第二连接轴16作用连接。第一连接轴15优选地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作用连接。
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由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亦即第一初级传动机构24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25组成。第一初级传动机构24具有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和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在该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至少一个同时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啮合的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28。第一次级传动机构25具有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在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1。特别优选的是,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0设计为共同的行星架。此外优选地,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28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1抗转动地相互连接并特别共同地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或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0中。
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0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特别是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28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1可以具有和内行星齿轮22相同的转轴。例如在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与内行星齿轮22之间的变速比和在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28之间的变速比相同。然而优选地,该变速比彼此不同。在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1之间的变速比可以与上述的变速比不同。
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同样具有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亦即第二初级传动机构32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33。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4和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在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至少一个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6。第二次级传动机构33具有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8。在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至少一个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9。特别地,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8又设计为共同的行星架。在该行星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6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9。优选地,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6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9抗转动地相互连接。
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4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和/或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0——特别是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8同样相互作用连接,优选地,其设计为共同的行星架。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6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4啮合。与此类似地,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9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啮合。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和/或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8与第一连接轴——特别是刚性地和/或持久地——作用连接。
传动系统1还具有第一接合装置40和第二接合装置41。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40能使输出轴12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作用连接。在接合装置关闭时也就使第二输出轴12相对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被固定。与此类似地,第二接合装置41用于在输出轴12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之间建立作用连接。另外,因此在此在接合装置41关闭时使输出轴12相对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被固定。通过有目的地、至少部分地打开或关闭接合装置40和41,可以获得在第一轮轴2与第二轮轴3之间的“扭矩矢量分配”。特别是可以将转矩从子轴4和5之一传递到第一轮轴2上;或者也可以将转矩从两个子轴4和5传递到第一轮轴2上。
图2示出传动系统1的第二个实施方式。原则上参考前面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下面仅描述区别。主要区别在于,传动系统的转动方向与在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在输入轴9与动力装置10之间存在齿轮级42。在此现在设计为,第二连接轴16至少局部地包围第一连接轴15,其中,连接轴15和16彼此同轴地布置。而在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设计为,第一连接轴15局部地包围第二连接轴16。
图3示出传动系统1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详细视图。参考了前面的实施方式。在此现在设计为,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仅具有第一初级传动机构24,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仅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32。然而替代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设有相互啮合的外行星齿轮43和内行星齿轮44。外行星齿轮43同时与齿圈45啮合,内行星齿轮44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啮合。
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32。在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上同样设有外行星齿轮46和内行星齿轮47。内行星齿轮47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6啮合,外行星齿轮46与齿圈48啮合。齿圈45现在能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40相对于输出轴12被固定,齿圈48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41被固定。利用在此示出的传动系统1实施方式可以相应地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
附图标记列表:
1 传动系统
2 第一轮轴
3 第二轮轴
4 第一子轴
5 第二子轴
6 耦合传动机构
7 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
8 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
9 输入轴
10 动力装置
11 变速机构
12 输出轴
13 齿轮级
14 轴差速器
15 第一连接轴
16 第二连接轴
17 第一传动单元
18 第二传动单元
19 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
20 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
21 外行星齿轮
22 内行星齿轮
23 耦合传动机构齿圈
24 第一初级传动机构
25 第一次级传动机构
26 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
27 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
28 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
29 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
30 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
31 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
32 第二初级传动机构
33 第二次级传动机构
34 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
35 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
36 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
37 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
38 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
39 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
40 第一接合装置
41 第二接合装置
42 齿轮级
43 外行星齿轮
44 内行星齿轮
45 齿圈
46 外行星齿轮
47 内行星齿轮
48 齿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1),其中,所述机动车具有第一轮轴(2)和第二轮轴(3),其中,第二轮轴(2)至少由第一子轴(4)和第二子轴(5)组成,其特征在于,设有能与第一子轴(4)作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15)、能与第二子轴(5)作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16)以及耦合传动机构(6),该耦合传动机构具有能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10)作用连接的输入轴(9)和能与第一轮轴(2)作用连接的输出轴(12),其中,通过耦合传动机构(6)将输入轴(9)与第一连接轴(15)以及第二连接轴(16)以分配转矩的方式作用连接,其中,输出轴(12)能以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40)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轴(15)作用连接并能以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41)能切换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轴(16)作用连接,其中,在第一接合装置(40)与第一连接轴(15)之间设有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在第二接合装置(41)与第二连接轴(16)之间设有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和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设计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直接地与耦合传动机构(6)作用连接。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出轴(12)能通过第一接合装置(40)与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作用连接并能通过第二接合装置(41)与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作用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传动机构(6)具有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耦合传动机构齿圈(23)和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该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和耦合传动机构齿圈(23)啮合的耦合传动机构行星齿轮(21),其中,耦合传动机构齿圈(23)与输入轴(9)直接地作用连接。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与第一连接轴(15)直接地作用连接,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与第二连接轴(16)直接地作用连接;或者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与第二连接轴(16)直接地作用连接,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与第一连接轴(15)直接地作用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具有相互啮合的至少一个外行星齿轮(21)和至少一个内行星齿轮(22),其中,外行星齿轮(21)与耦合传动机构齿圈(23)啮合,内行星齿轮(22)与耦合传动机构太阳轮(19)啮合。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叠加式传动机构(7)具有第一初级传动机构(24)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25),其中,第一初级传动机构(24)具有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和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该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啮合的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28),其中,第一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6)与第一连接轴(15)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一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直接地作用连接。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25)具有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和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27),该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啮合的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1),其中,借助于第一接合装置(40)能使第一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29)相对于输出轴(12)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被固定,第一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0)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直接地作用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叠加式传动机构(8)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32)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33),其中,第二初级传动机构(32)具有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4)和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该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4)啮合的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6),其中,第二初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4)与耦合传动机构行星架(20)直接地作用连接,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与第一连接轴(15)直接地作用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33)具有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和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8),该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啮合的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齿轮(39),其中,借助于第二接合装置(41)能使第二次级传动机构太阳轮(37)相对于输出轴(12)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被固定,第二次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8)与第二初级传动机构行星架(35)直接地作用连接。
CN201580032023.3A 2014-06-17 2015-06-09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Active CN106461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9556.8 2014-06-17
DE102014009556 2014-06-17
DE102014013574.8A DE102014013574B4 (de) 2014-06-17 2014-09-13 Getriebe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4013574.8 2014-09-13
PCT/EP2015/001152 WO2015192947A1 (de) 2014-06-17 2015-06-09 Getriebe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1054A true CN106461054A (zh) 2017-02-22
CN106461054B CN106461054B (zh) 2018-08-28

Family

ID=5470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2023.3A Active CN106461054B (zh) 2014-06-17 2015-06-09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4670B2 (zh)
EP (1) EP3157777B1 (zh)
CN (1) CN106461054B (zh)
DE (1) DE102014013574B4 (zh)
WO (1) WO2015192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5951B (zh) * 2015-02-11 2017-02-01 吉林大学 带有双排行星齿轮转矩定向分配机构的电动差速器
DE102016202870B4 (de) 2016-02-24 2018-08-30 Audi Ag Getriebe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210803B4 (de) 2016-06-16 2018-08-16 Audi Ag Kupplungsanordnung
DE102016218729B4 (de) * 2016-09-28 2022-02-03 Audi Ag Achs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218727B4 (de) * 2016-09-28 2022-02-03 Audi Ag Achs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218722A1 (de) * 2016-09-28 2018-03-29 Audi Ag Achs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2417340B1 (ko) * 2017-12-11 2022-07-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토크 벡터링 장치
DE102019201636B4 (de) * 2019-02-08 2024-03-07 Audi Ag Getriebe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tufenplanetengetrieb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53404A (en) * 1960-02-08 1962-09-11 Goodman Mfg Co Drive system for shuttle cars
JPS62227821A (ja) * 1986-03-31 1987-10-06 Shinwa Sangyo Kk 常時四輪駆動装置
US5127887A (en) * 1989-10-27 1992-07-07 Nuttall John B Vehicle driveline
US5492189A (en) * 1992-01-16 1996-02-20 Avl Gesellschaft fu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und Messtechnik m.b.H. Prof. Dr. Dr.h.c. Hans List Hybrid drive system
US6251037B1 (en) * 1998-09-12 2001-06-26 Daimlerchrysler Ag Hybrid drive for vehicles and the like
US20080242498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vehicle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system
DE102012021513A1 (de) * 2012-11-02 2014-05-08 Audi Ag Getriebeein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90410B (de) * 1986-04-29 1990-05-10 Steyr Daimler Puch Ag Antriebsanordnung fuer kraftfahrzeuge mit wenigstens zwei triebachsen
DE3780869T2 (de) * 1986-05-26 1992-12-10 Toyota Motor Co Ltd Differentialgetriebe.
EP0380101A3 (en) * 1989-01-27 1991-05-29 Toyoda Koki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US5282518A (en) * 1990-02-14 1994-02-01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ular four wheel drive train
DE102006013542A1 (de) * 2006-03-24 2007-09-27 Audi Ag Antriebssystem für allradgetriebene Kraftfahrzeuge
JP4626550B2 (ja) * 2006-03-24 2011-02-0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旋回挙動制御装置
DE102006038358B4 (de) * 2006-08-09 2009-01-15 Getrag Driveline Systems Gmbh Achs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JP4846003B2 (ja) * 2009-08-05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四輪駆動車両のトルク配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53404A (en) * 1960-02-08 1962-09-11 Goodman Mfg Co Drive system for shuttle cars
JPS62227821A (ja) * 1986-03-31 1987-10-06 Shinwa Sangyo Kk 常時四輪駆動装置
US5127887A (en) * 1989-10-27 1992-07-07 Nuttall John B Vehicle driveline
US5492189A (en) * 1992-01-16 1996-02-20 Avl Gesellschaft fu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und Messtechnik m.b.H. Prof. Dr. Dr.h.c. Hans List Hybrid drive system
US6251037B1 (en) * 1998-09-12 2001-06-26 Daimlerchrysler Ag Hybrid drive for vehicles and the like
US20080242498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vehicle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system
DE102012021513A1 (de) * 2012-11-02 2014-05-08 Audi Ag Getriebeein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7777A1 (de) 2017-04-26
EP3157777B1 (de) 2018-03-14
CN106461054B (zh) 2018-08-28
DE102014013574A1 (de) 2015-12-17
DE102014013574B4 (de) 2018-08-30
WO2015192947A1 (de) 2015-12-23
US10124670B2 (en) 2018-11-13
US20170129333A1 (en)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054A (zh)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US10808814B2 (en) Transaxle and two-speed drive module thereof
US11192434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vehicle axle, in particular a rear axle
US11135914B2 (en) Drive ax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7107732B (zh)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设备
US9205739B2 (en) Two-speed power take-off unit
US8961353B2 (en) Two-speed disconnecting driveline with one reduction gearset
CN106255611B (zh)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CN104768788B (zh) 机动车的传动系统
US20140031161A1 (en) Two-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4094020B (zh) 多级变速器
US20160138695A1 (en) Disconnecting awd driveline with torque-vectoring capabilities
CN110529566B (zh) 具有电机的驱动装置
CN110248833B (zh) 组合式多级混合动力变速器和具有其的动力传动系统
US20130012352A1 (en) Transfer gear-box
CN111699099A (zh)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电驱动装置
US9108511B2 (en) Transfer case
US20060289217A1 (en) Drive train for a motor vehicle
US11619290B2 (en) Assembly set for transmission devices for motor vehicles
US11299028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orresponding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ive device
JP2019529838A (ja) 多段変速機
CN108698510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装置
CN112313429B (zh)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传动设备
CN117355435A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变速器系统
US10150368B2 (en) Transaxle and power take-off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