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9894U -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9894U
CN208589894U CN201821159824.3U CN201821159824U CN208589894U CN 208589894 U CN208589894 U CN 208589894U CN 201821159824 U CN201821159824 U CN 201821159824U CN 208589894 U CN208589894 U CN 208589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ing
module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vibrator
top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98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蔡健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598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9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9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9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其包含有线性驱动器及安装于线性驱动器的作动组件,并且所述线性驱动器包含有环形的缓冲框体、永磁模块、及电磁模块。上述缓冲框体为一体成形且呈封闭状、并包含有振动顶梁与缓冲底座。永磁模块及电磁模块彼此间隔地安装于环形缓冲结构内侧、并分别固定于位于环形缓冲结构相反侧的振动顶梁与缓冲底座,所述电磁模块能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磁力区域,以驱使所述永磁模块来带动振动顶梁沿着直线路径往复移动。借此,所述线性驱动器能通过环形缓冲结构以提供电磁模块较佳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现有振动装置,其所包含的驱动器内大多是采用偏心马达,也就是说,在现有驱动器的马达转轴上安装有偏心构件,借以使现有驱动器于运转时,能产生振动的效果。然而,现有驱动器所采用的振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据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上述现有振动装置提出一种改良后的结构,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第CN1638248B号的发明专利。但上述发明专利中的驱动器还是存在着部份缺陷(如:缓冲效果不足)。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振动装置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包括:一线性驱动器及安装于所述线性驱动器的一作动组件;所述线性驱动器包含两个缓冲框体、两个永磁模块、及一电磁模块;所述作动组件包含两个移动件;其中,两个所述缓冲框体各为一体成形且呈封闭状,并且每个所述缓冲框体呈环形且包含一缓冲底座、两个弹性侧臂、及一振动顶梁;其中,所述缓冲底座包含有一安装区块及分别自所述安装区块相反两端延伸的两个延伸区块;两个所述弹性侧臂分别自两个所述延伸区块延伸所形成;所述振动顶梁相连于两个所述弹性侧臂;其中,当所述振动顶梁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移动时,两个所述弹性侧臂能形变以缓冲所述振动顶梁的往复移动,并且所述缓冲底座能缓冲两个所述弹性侧臂的形变;其中,两个所述永磁模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内侧,并且每个所述永磁模块固定于相对应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振动顶梁;其中,所述电磁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内侧,所述电磁模块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区块、并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之间留有一间隙;其中,所述电磁模块用以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一磁力区域,以驱使两个所述永磁模块来分别带动两个所述振动顶梁沿着所述直线路径、且朝相反方向往复移动;其中,两个所述移动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振动顶梁,以使两个所述振动顶梁用以分别带动两个所述移动件。
优选地,所述电磁模块包含有:一金属芯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之间于一高度方向上留有所述间隙,并且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线路径,所述第二端部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区块;一线圈,缠绕地设置于所述金属芯体,并且所述线圈用以通过一周期性电源的驱动而于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所述磁力区域。
优选地,所述金属芯体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之间为非螺锁连接,并且所述金属芯体的所述第二端部沿一宽度方向可分离地嵌合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而所述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线路径与所述高度方向。
优选地,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呈凹槽状且形成有两个凸肋,所述金属芯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包含有分别位于其相反两侧的多个嵌合部,并且每个所述嵌合部形成有一嵌合槽,所述第二端部嵌设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并且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四个所述凸肋分别嵌合于所述金属芯体的多个所述嵌合槽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弹性侧臂包含有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至少一U形截面,以使每个所述弹性侧臂能在平行所述直线路径的方向上形变以缓冲所述振动顶梁的往复移动。
优选地,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中,两个所述延伸区块各形成有一缓冲槽,并且两个所述延伸区块的所述缓冲槽的内壁面沿一高度方向分别切齐于两个所述弹性侧臂的至少部分表面,并且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线路径。
优选地,两个所述缓冲框体彼此间隔且呈镜像对称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两个所述弹性侧臂呈镜像对称设置。
优选地,两个移动件各包含有一安装部,两个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远离所述电磁模块的一侧、并且彼此相邻且间隔地设置;其中,所述线性振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安装部、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远离所述电磁模块的一侧;所述弹性结构用以使两个所述移动件的往复移动维持大致相同的频率。
优选地,两个所述移动件及所述弹性结构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或者所述弹性结构可分离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件,并且所述线性振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锁固件,所述弹性结构通过多个所述锁固件而固定于两个所述移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其通过整体结构设计,以使两个振动顶梁及其上的组件(如:两个移动件)能够沿直线路径并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往复移动,进而提供有别于现有振动装置的运作方式。
再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是将电磁模块安装在所述两个缓冲框体的内侧,借以通过形成有环形的缓冲框体来提供电磁模块较佳的缓冲效果,进而避免所述两个振动顶梁的往复移动影响电磁模块。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线性驱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线性驱动器的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线性驱动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沿剖线VI-VI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的另一态样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框体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沿剖线IX-IX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的另一态样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线性振动装置100,其可以被应用在振动牙刷内,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所述线性振动装置100包含有一线性驱动器1及安装于上述线性驱动器1的一作动组件2。需先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线性振动装置100定义有相互垂直的一长度方向L、一宽度方向W、及一高度方向H。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线性驱动器1包含有两个缓冲框体11、两个永磁模块12、及一电磁模块13。其中,所述两个缓冲框体11于本实施例中彼此间隔且呈镜像对称设置、并可合并定义为一框体模块10,上述永磁模块12与电磁模块13安装于上述两个缓冲框体11(或框体模块10)内,并且所述电磁模块13与两个永磁模块12之间留有一间隙。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缓冲框体11呈镜像对称设置,所以为便于了解本实施例,以下仅就单个缓冲框体11的构造作一说明。其中,所述缓冲框体11 较佳是呈环形并以塑料射出成形所制成的一体成型构造、且具有弹性。所述缓冲框体11包含有一缓冲底座111、相连于上述缓冲底座111的两个弹性侧臂 112、及相连于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的一振动顶梁113。
需说明的是,上述缓冲底座111、两个弹性侧臂112、及振动顶梁113于本实施例中为一体成形且呈封闭状的一环形缓冲结构,以使所述缓冲底座 111、两个弹性侧臂112、及振动顶梁113之间能够彼此有连动或是缓冲的效果。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缓冲底座111呈长形且包含有一安装区块1111 及分别自所述安装区块1111相反两端(如:图3中的安装区块1111左端与右端)延伸的两个延伸区块1112。再者,所述缓冲框体11能以上述两个延伸区块1112彼此远离的末端固定于一外壳(图中未绘示),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其中,每个缓冲框体11的安装区块1111呈凹槽状(如:所述凹槽状为沿宽度方向W贯穿缓冲框体11),也就是说,安装区块1111形成有一容置槽1115。并且所述安装区块1111形成有两个凸肋1113,上述两个凸肋1113各平行于宽度方向W且邻近于安装区块1111的容置槽1115槽口处。
所述两个延伸区块1112各形成有一缓冲槽1114,并且所述每个缓冲槽 1114是在相对应延伸区块1112的大致中央处沿宽度方向W凹设所形成,以使每个延伸区块1112的大致呈U字形。其中,本实施例的两个延伸区块1112 的缓冲槽1114的内壁面较佳是沿着高度方向H而分别切齐于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的至少部分表面,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两个弹性侧臂112分别自上述两个延伸区块1112 延伸所形成(如:两个弹性侧臂112分别连接于上述两个延伸区块1112彼此远离的末端),并且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较佳是呈镜像对称设置,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于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侧臂112呈横向设置且位于相对应延伸区块1112及所述振动顶梁113之间,并且每个弹性侧臂112的相反两端分别垂直地连接于相对应延伸区块1112及所述振动顶梁113。
进一步地说,如图6所示,每个弹性侧臂112包含有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 H的至少一U形截面。就本实施例的任一个弹性侧臂112来看,形成上述U形截面的部位大致位于弹性侧臂112的中央段,并且形成U形截面的部位内缘较佳是沿着高度方向H切齐于相邻延伸区块1112的缓冲槽1114内壁面。换个角度来看,本实施例的每个弹性侧臂112大致呈M字形(或是说具有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H的一M形截面),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侧臂112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形成直条状、U形、或S形。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振动顶梁113相连于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如:振动顶梁113连接于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彼此相邻的末端)。其中,所述振动顶梁113的内缘凹设形成有一固定槽1131,并且上述固定槽1131的构造于几何上对应于任一个永磁模块12。
进一步地说,当所述振动顶梁113沿着一直线路径L(相当于所述长度方向L)往复移动时,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能形变(如:每个弹性侧臂112具有U形截面的部位在平行所述直线路径L的方向上形变)以缓冲所述振动顶梁 113的往复移动,并且所述缓冲底座111能缓冲上述两个弹性侧臂112的形变。
据此,所述线性驱动器1通过将电磁模块13安装在所述两个缓冲框体11 的内侧,借以经由形成有环形的缓冲框体11来提供电磁模块13较佳的缓冲效果,进而避免所述两个振动顶梁113的往复移动影响电磁模块13。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两个永磁模块12分别位于上述两个缓冲框体11 的内侧,并且每个永磁模块12固定于相对应缓冲框体11的振动顶梁113。其中,每个永磁模块12包含有一承载件121及固定于上述承载件121的一永久磁铁122,上述承载件121与永久磁铁122嵌设于相对应振动顶梁113的固定槽1131内,并且所述承载件121与永久磁铁122能进一步以黏合剂接合于相对应固定槽1131,借以提升彼此之间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说,上述每个永磁模块12的承载件121与永久磁铁122各呈长条状且平行于直线路径L,上述永久磁铁122邻近于电磁模块13且较佳是具有磁性交错的多段扇区(如:S-N-S-N),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电磁模块13位于上述两个缓冲框体11的内侧,所述电磁模块13固定在两个安装区块1111、并与两个永磁模块12之间留有一间隙。其中,本实施例电磁模块13的下半部大致埋置于两个缓冲框体11 的安装区块1111内,而电磁模块13的上半部则位于上述两个缓冲框体11的多个弹性侧臂112之间。再者,所述电磁模块13能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一磁力区域,以驱使上述两个永磁模块12(的永久磁铁122)来分别带动两个振动顶梁113沿着所述直线路径L、且朝相反方向(如:图2中的朝左与朝右) 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电磁模块13包含有一金属芯体131及缠绕地设置于上述金属芯体131的一线圈132,但所述电磁模块13的具体构造可依据设计者需求而加以调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芯体131包含有E字形结构,并且所述金属芯体131是以多个金属片体(如:硅钢片)堆叠形成,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更详细地说,所述金属芯体131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端部1311与一第二端部1312,所述第一端部1311与上述两个永磁模块12(的永久磁铁122) 之间于高度方向H上留有所述间隙,而所述第二端部1312固定于两个缓冲框体11的安装区块1111。所述线圈132是缠绕地设置于上述金属芯体131的E 字形结构的中央柱,并且所述线圈132能通过一周期性电源的驱动,而于所述第一端部1311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所述磁力区域。
再者,所述金属芯体131的第二端部1312与每个缓冲框体11的安装区块 1111之间较佳是非螺锁连接,并且本实施例金属芯体131的第二端部1312沿上述宽度方向W可分离地嵌合于每个缓冲框体11的安装区块1111。其中,所述金属芯体131的第二端部1312与每个缓冲框体11的安装区块1111之间的嵌合方式可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据此,所述每个缓冲框体11与电磁模块13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采用非螺锁连接,借以有效地避免每个缓冲框体11与电磁模块13之间因为振动而产生螺丝松脱的问题。
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芯体131的第二端部1312包含有分别位于其相反两侧(如:图4中的第二端部1312左侧与右侧)的多个嵌合部1313,并且每个嵌合部1313(的顶缘)形成有一嵌合槽1314。再者,当所述金属芯体 131的第二端部1312嵌设于每个缓冲框体11的安装区块1111时,所述两个缓冲框体11的四个凸肋1113分别嵌合于所述金属芯体131的多个嵌合槽1314 内。
如图2所示,所述作动组件2包含有两个移动件21及连接于上述两个移动件21的一弹性结构22。其中,本实施例的弹性结构22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所述两个移动件21分别固定于两个缓冲框体11的振动顶梁113,以使两个振动顶梁113能分别带动上述两个移动件 21。也就是说,所述两个移动件21分别与上述两个振动顶梁113同步移动。
其中,所述两个移动件21各包含有一安装部211,并且两个移动件21的安装部211分别位于两个永磁模块12远离电磁模块13的一侧(如:图2中的两个永磁模块12上侧)、并且彼此相邻且间隔地设置。也就是说,两个安装部 211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有一间隙。再者,每个所述移动件21包含有相连于相对应安装部211的一延伸壁212,并且每个延伸壁212与相对应安装部211 之间于一高度方向H形成有一段差D。此外,本实施例的两个移动件21于实际应用时,能够分别进一步设有一配重块与一轴杆,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此外,所述线性振动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多个锁固件3,据以使所述两个移动件21的安装部211通过上述多个锁固件3而分别锁固于两个缓冲框体11 的振动顶梁113,但每个移动件21与相对应振动顶梁113之间的固定方式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结构22连接于上述两个移动件21的安装部211、并且位于两个永磁模块12远离电磁模块13的一侧(如:图2中的两个永磁模块12上侧),据此,所述弹性结构22能用以使所述两个移动件21的往复移动维持大致相同的频率,进而使所述两个移动件21能够具有大致相同的振动感。
进一步地说,所述弹性结构22位于上述两个移动件21的延伸壁212之间,并且所述弹性结构22的厚度较佳是不大于所述延伸壁212与相对应安装部 211之间所形成的段差D,而所述弹性结构22的局部横跨上述两个安装部211 之间的一间隙。再者,所述弹性结构22于本实施例中呈S形,并且上述S形弹性结构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两个安装部21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所述弹性结构22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构造。
此外,所述作动组件2虽是以包含有两个移动件21与弹性结构22来说明,但作动组件2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作动组件2也可以省略弹性结构22。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差异主要在于:所述两个缓冲框体11的连接关系。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线性驱动器1(或线性振动装置100)所采用两个缓冲底座111,其安装区块1111为一体成形的构造,借以提升上述两个缓冲底座111所能产生的缓冲作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差异主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22与两个移动件21之间的连接关系。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线性振动装置100(或作动组件2)所采用的弹性结构22为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两个移动件21,并且所述弹性结构22通过多个锁固件3而固定于两个移动件21。进一步地说,多个所述锁固件3依序穿过所述弹性结构22、两个移动件21、框体模块10的两个振动顶梁113、及两个永磁模块12,而使所述弹性结构22固定于两个移动件2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22包含有多个固定部221及连接上述多个固定部221的一弹性部222。其中,上述多个固定部221分别通过多个锁固件 3而固定于两个移动件21的安装部211上,并且所述弹性部222的局部横跨上述两个安装部211之间的间隙。再者,上述弹性部222的外形可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变化,例如:S形构造(如:图11)或是中空H形构造(如:图12),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100,其通过整体结构设计,以使两个振动顶梁113及其上的组件(如:两个移动件21)能够沿直线路径L并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往复移动,进而提供有别于现有振动装置的运作方式。
再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100,是将电磁模块13 安装在所述两个缓冲框体11的内侧,借以通过形成有环形的缓冲框体11来提供电磁模块13较佳的缓冲效果,进而避免所述两个振动顶梁113的往复移动影响电磁模块13。
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100,其设有连接两个移动件21的弹性结构22,借以通过弹性结构22来使所述两个移动件21的往复移动维持大致相同的频率,进而使所述两个移动件21能够具有大致相同的振动感。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性振动装置100,其在每个缓冲框体 11与电磁模块13之间的结合方式较佳是采用非螺锁连接,借以有效地避免每个缓冲框体11与电磁模块13之间因为振动而产生螺丝松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装置包括:一线性驱动器及安装于所述线性驱动器的一作动组件;所述线性驱动器包含两个缓冲框体、两个永磁模块、及一电磁模块;所述作动组件包含两个移动件;
其中,两个所述缓冲框体各为一体成形且呈封闭状,并且每个所述缓冲框体呈环形且包含一缓冲底座、两个弹性侧臂、及一振动顶梁;其中,所述缓冲底座包含有一安装区块及分别自所述安装区块相反两端延伸的两个延伸区块;两个所述弹性侧臂分别自两个所述延伸区块延伸所形成;所述振动顶梁相连于两个所述弹性侧臂;其中,当所述振动顶梁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移动时,两个所述弹性侧臂能形变以缓冲所述振动顶梁的往复移动,并且所述缓冲底座能缓冲两个所述弹性侧臂的形变;
其中,两个所述永磁模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内侧,并且每个所述永磁模块固定于相对应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振动顶梁;
其中,所述电磁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内侧,所述电磁模块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区块、并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之间留有一间隙;其中,所述电磁模块用以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一磁力区域,以驱使两个所述永磁模块来分别带动两个所述振动顶梁沿着所述直线路径、且朝相反方向往复移动;
其中,两个所述移动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振动顶梁,以使两个所述振动顶梁用以分别带动两个所述移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模块包含有:
一金属芯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之间于一高度方向上留有所述间隙,并且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线路径,所述第二端部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区块;及
一线圈,缠绕地设置于所述金属芯体,并且所述线圈用以通过一周期性电源的驱动而于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磁性往复变化的所述磁力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体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之间为非螺锁连接,并且所述金属芯体的所述第二端部沿一宽度方向可分离地嵌合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而所述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线路径与所述高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呈凹槽状且形成有两个凸肋,所述金属芯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包含有分别位于其相反两侧的多个嵌合部,并且每个所述嵌合部形成有一嵌合槽,所述第二端部嵌设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所述安装区块,并且两个所述缓冲框体的四个所述凸肋分别嵌合于所述金属芯体的多个所述嵌合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侧臂包含有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至少一U形截面,以使每个所述弹性侧臂用以在平行所述直线路径的方向上形变以缓冲所述振动顶梁的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每个所述缓冲框体中,两个所述延伸区块各形成有一缓冲槽,并且两个所述延伸区块的所述缓冲槽的内壁面沿一高度方向分别切齐于两个所述弹性侧臂的至少部分表面,并且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线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框体彼此间隔且呈镜像对称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缓冲框体的两个所述弹性侧臂呈镜像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移动件各包含有一安装部,两个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远离所述电磁模块的一侧、并且彼此相邻且间隔地设置;其中,所述线性振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安装部、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永磁模块远离所述电磁模块的一侧;所述弹性结构能用以使两个所述移动件的往复移动维持相同的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件及所述弹性结构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或者所述弹性结构可分离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件,并且所述线性振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锁固件,所述弹性结构通过多个所述锁固件而固定于两个所述移动件。
CN201821159824.3U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Active CN208589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9824.3U CN208589894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9824.3U CN208589894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9894U true CN208589894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9824.3U Active CN208589894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98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4433A (zh) * 2020-09-22 2020-12-25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多弹簧振动马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4433A (zh) * 2020-09-22 2020-12-25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多弹簧振动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6338B (zh) 一种掩膜台系统
JP6153308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CN204205909U (zh) 一种磁悬浮多自由度永磁同步平面电机
CN208589894U (zh)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
CN102868315A (zh) 贴片式弯振复合双足超声电机振子
US9904183B2 (en) Coarse motion and fine motion integrated reticle stage driven by planar motor
JP2020014371A (ja) 二つの振動数及び二つの方向で振動可能なマイクロリニア振動器
CN102069178A (zh) 一种四自由度振动铸造机
CN107659208B (zh) 二维线性动铁式微角位移电磁作动装置及其作动方法
CN100346945C (zh) 具有用于产生振荡运动的驱动装置的小型电动器具
CN208589898U (zh) 线性振动装置及其框体模块
JP6041730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05297109A (ja) 微動ステージ
KR101977429B1 (ko) 진동식 부품 반송 장치
CN109378995A (zh) 一种高频谐振压电惯性驱动直线位移平台
CN110311530B (zh) 一种集成制造的磁性反转双稳态振动能量采集器
CN108035551A (zh) 强效混凝土振捣器
CN204205908U (zh) 一种多相嵌套绕组式永磁同步平面电机
CN208589888U (zh) 轴向振动装置及振动组件
KR102018933B1 (ko) 진동식 부품 반송 장치
JP5555110B2 (ja)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3838476U (zh) 一种平面电动机驱动的粗微动一体掩模台
JP6081695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CN102868316A (zh) 贴片式双足超声电机振子
CN101759002A (zh) 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的振动给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