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9574U -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9574U
CN208589574U CN201821273739.XU CN201821273739U CN208589574U CN 208589574 U CN208589574 U CN 208589574U CN 201821273739 U CN201821273739 U CN 201821273739U CN 208589574 U CN208589574 U CN 208589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in
cantilever beam
short
mentioned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37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晓涛
邱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18212737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9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9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9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装配在基座上的两组以上的插针,并且每组上述插针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插针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上述长插针和短插针均包括固定端和悬臂梁,上述悬臂梁包括竖直段和“V”形弯曲段,上述竖直段连接在固定端上,上述“V”形弯曲段连接在竖直段的下端部并与竖直段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插针组成,通流截面积更大,载流能力更强。同时,接触部分结构更为简单,成型工艺更好,并且该结构较为稳定,可靠性更强。

Description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源连接器的接触方式为电接触方式,一般都采用柔性插孔、刚性插孔的设计;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使用要求的提高,电源连接器朝着高密度、大电流、高传输速率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电接触方式,由于其结构限制,造成接触件(插针、插孔)占用空间大;而目前有些电源连接器已经采用弹性插针的方式,但由于其结构的限制,插针的通流面积较小,载流能力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解决目前有些电源连接器已经采用弹性插针的方式,但由于其结构的限制,插针的通流面积较小,载流能力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装配在基座上的两组以上的插针,并且每组上述插针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插针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上述长插针和短插针均包括固定端和悬臂梁,上述悬臂梁包括竖直段和“V”形弯曲段,上述竖直段连接在固定端上,上述“V”形弯曲段连接在竖直段的下端部并与竖直段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当两个长插针或短插针相对设置时,相对设置的上述长插针或短插针的悬臂梁中的“V”形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位置齐平。
作为优选,当两个长插针或短插针相对设置时,相对设置的上述长插针或短插针的悬臂梁中的“V”形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其悬臂梁一长一短,短的上述悬臂梁的下端能够伸进长的悬臂梁的“V”形弯曲段的“V”形槽内。
作为优选,上述悬臂梁的竖直段的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口。
作为优选,上述长插针的固定端包括长针本体部和长针装配部,上述长针本体部呈倒“L”形,上述长针装配部安装在长针本体部倒“L”形横部的末端,上述长插针的悬臂梁连接在上述长针本体部中的倒“L”形竖部的下端。
作为优选,上述短插针安装在上述长针本体部倒“L”形的下方,并且上述短插针的固定端包括短针本体部和短针装配部,上述短针装配部安装在短针本体部的一侧,上述短插针的悬臂梁连接在上述短针本体部的下端。
作为优选,上述当上述短插针放置在长插针的下方时,上述长针装配部与上述短针装配部朝向同一方向并在竖直方向对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插针相对设置并且采用两种结构,同时插针由固定端和悬臂梁构成,悬臂梁分为竖直段和“V”形弯曲段,在插针对插到另一插孔结构时,圆弧前面的直线段先进行导向导入,在接触位置到达对插孔的尺寸时,悬臂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向中间靠拢,而此时悬臂接触部分会对对插孔的接触部分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部分矢量转换成悬臂对对插孔的正压力,在摩擦系数的转换下,即连接器的插拔力;最终圆弧的最高点为插合过后的接触点,实现产品电流的可靠传递。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插针组成,通流截面积更大,载流能力更强。同时,接触部分结构更为简单,成型工艺更好,并且该结构较为稳定,可靠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方案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结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中方案的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8,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1和装配在基座1上的两组以上的插针,并且每组上述插针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插针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3,上述长插针2和短插针3均包括固定端4和悬臂梁5,上述悬臂梁5包括竖直段51和“V”形弯曲段52,上述竖直段51连接在固定端4上,上述“V”形弯曲段52连接在竖直段51的下端部并与竖直段51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将插针相对设置并且采用两种结构,同时插针由固定端和悬臂梁构成,悬臂梁分为竖直段和“V”形弯曲段,在插针对插到另一插孔结构时,圆弧前面的直线段先进行导向导入,在接触位置到达对插孔的尺寸时,悬臂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向中间靠拢,而此时悬臂接触部分会对对插孔的接触部分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部分矢量转换成悬臂对对插孔的正压力,在摩擦系数的转换下,即连接器的插拔力;最终圆弧的最高点为插合过后的接触点,实现产品电流的可靠传递。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采用两个插针组成,通流截面积更大,载流能力更强。同时,接触部分结构更为简单,成型工艺更好,并且该结构较为稳定,可靠性更强。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参见图5、6,当两个长插针2或短插针3相对设置时,相对设置的上述长插针2或短插针3的悬臂梁5中的“V”形弯曲段52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位置齐平。本实施例中的相对设置的插针中的悬臂梁也相对,在插入插孔进行接入时,通流截面积更大,载流能力更强。同时,接触部分结构更为简单,成型工艺更好,并且该结构较为稳定,可靠性更强。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参见图3、4,当两个长插针2或短插针3相对设置时,相对设置的上述长插针2或短插针3的悬臂梁5中的“V”形弯曲段52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其悬臂梁5一长一短,短的上述悬臂梁5的下端能够伸进长的悬臂梁5的“V”形弯曲段52的“V”形槽内。本实施例中,将相对设置的插针的长度设置不一致,在插合时,能够使其中一悬臂梁的“V”形弯曲段正好插入另一悬臂梁的“V”形弯曲段的“V”形槽内,能够更加节约空间,使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参见图7、8,上述悬臂梁5的竖直段51的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口。本实施例中,在悬臂梁的竖直段的侧面设置条形开口,载流截面积虽然有部分减小,但是能够更加节约空间,使连接器接触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长插针2的固定端4包括长针本体部21和长针装配部22,上述长针本体部21呈倒“L”形,上述长针装配部22安装在长针本体部21倒“L”形横部的末端,上述长插针2的悬臂梁5连接在上述长针本体部21中的倒“L”形竖部的下端。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长插针和短插针配合更加紧密,因此采用上述的安装布置方式,能够更加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短插针3安装在上述长针本体部21倒“L”形的下方,并且上述短插针3的固定端4包括短针本体部31和短针装配部32,上述短针装配部32安装在短针本体部31的一侧,上述短插针3的悬臂梁5连接在上述短针本体部31的下端。本实施例中,限定短插针的结构,目的在于短插针和长插针能够相互配合,完成相应的功能,同时能够使插针接合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当上述短插针3放置在长插针2的下方时,上述长针装配部22与上述短针装配部32朝向同一方向并在竖直方向对齐。本实施例中,不论是长插针还是短插针,其装配部的作用都是用于连接印制电路板,因此需要长插针的装配部合短插针的装配部的长度相齐。
另外,对于短插针3,短插针3的短针本体部相对较窄,为了方便悬臂梁的安装,因此短插针3的短针本体部31的下端的宽度与悬臂梁的宽度相一致,同时短针装配部32安装在短针本体部31较窄的部位上。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1)和装配在基座(1)上的两组以上的插针,并且每组所述插针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插针(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插针(2)和短插针(3)均包括固定端(4)和悬臂梁(5),所述悬臂梁(5)包括竖直段(51)和“V”形弯曲段(52),所述竖直段(51)连接在固定端(4)上,所述“V”形弯曲段(52)连接在竖直段(51)的下端部并与竖直段(51)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两个长插针(2)或短插针(3)相对设置时,相对设置的所述长插针(2)或短插针(3)的悬臂梁(5)中的“V”形弯曲段(52)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位置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两个长插针(2)或短插针(3)相对设置时,相对设置的所述长插针(2)或短插针(3)的悬臂梁(5)中的“V”形弯曲段(52)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其悬臂梁(5)一长一短,短的所述悬臂梁(5)的下端能够伸进长的悬臂梁(5)的“V”形弯曲段(52)的“V”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5)的竖直段(51)的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插针(2)的固定端(4)包括长针本体部(21)和长针装配部(22),所述长针本体部(21)呈倒“L”形,所述长针装配部(22)安装在长针本体部(21)倒“L”形横部的末端,所述长插针(2)的悬臂梁(5)连接在所述长针本体部(21)中的倒“L”形竖部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插针(3)安装在所述长针本体部(21)倒“L”形的下方,并且所述短插针(3)的固定端(4)包括短针本体部(31)和短针装配部(32),所述短针装配部(32)安装在短针本体部(31)的一侧,所述短插针(3)的悬臂梁(5)连接在所述短针本体部(31)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短插针(3)放置在长插针(2)的下方时,所述长针装配部(22)与所述短针装配部(32)朝向同一方向并在竖直方向对齐。
CN201821273739.XU 2018-08-08 2018-08-08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Active CN208589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3739.XU CN208589574U (zh) 2018-08-08 2018-08-08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3739.XU CN208589574U (zh) 2018-08-08 2018-08-08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9574U true CN208589574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3739.XU Active CN208589574U (zh) 2018-08-08 2018-08-08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9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6023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201266708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8589574U (zh)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CN109038010A (zh)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CN212725855U (zh) 一种接插件
CN208589568U (zh) 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CN209993822U (zh) 音源插座的改良型端子结构
CN208461049U (zh)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CN108879149B (zh) 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CN203707386U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CN201233988Y (zh) 一种usb连接器的端子
KR20200100549A (ko) 리셉터클 단자
CN205724126U (zh) 电连接器
CN219086373U (zh) 一种锁止后稳定接触的线对板连接器
CN109066142A (zh)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CN215497175U (zh) 一种新型公端子
CN219040941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CN204633041U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CN220797144U (zh) 一种fpc电连接器的接触端子
CN216145793U (zh) 音频插座的端子结构
CN217134728U (zh) 一种用于测试连接器的片针
CN22085696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9822913U (zh) 一种弹性金属触片金手指插座
CN2916997Y (zh) 一种具有卡钩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CN216648731U (zh) 一种带卡扣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Fucheng District,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Fucheng District,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