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7973U -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7973U
CN208587973U CN201820749114.XU CN201820749114U CN208587973U CN 208587973 U CN208587973 U CN 208587973U CN 201820749114 U CN201820749114 U CN 201820749114U CN 208587973 U CN208587973 U CN 208587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side net
connect
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91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玉刚
董林峰
焦守
焦守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491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7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7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7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软水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施工安装,不受热源位置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在供热管网的多个节点上接入,使整个供热管网温度差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城市供热是我国北方城市市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方城市的部分老旧社区以及偏远地区未实现集中供热,这些地区若是采用传统的散装式换热站型式进行供暖面临着诸多问题;
传统的散装式换热站房设计复杂、部件繁多、热源管道长、工程量浩大、施工难度高、工期较长和投资较大,对于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无法展开施工;
传统的热交换站是需要在热电厂引入热源、铺设热源管道,工程量浩大,按照工程模式来建造的,先由设计院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再由建设单位分门别类、逐一采购,最后由施工队现场施工、安装调试,工程设计到项目竣工是一个很长的流程,其间工期漫长、成本高、头绪众多,中间环节繁复、设计、采购、施工的衔接不能紧密,整个系统的配套缺乏规范,因此,供热站房也很难做到整体上的先进和系统性的优化。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供热循环管道较长的居民楼,由于热量损失,导致了靠近热源的居民楼室内温度过高,远离热源的居民楼温度达不到要求,导致客户投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能够在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施工安装,不受热源位置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在供热管网的多个节点上接入,使整个供热管网温度差较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包括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软水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热源系统为燃气锅炉;
所述热源系统与一次侧网连接,所述一次侧网包括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一就地温度显示器,所述第一供水管的端部与换热系统连接,所述换热系统与第一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二就地温度显示器;
所述二次侧网包括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三压力变送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三就地温度显示器,所述第二供水管的端部与换热系统连接,所述换热系统与第二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回水管上依次设有第四压力变送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四就地温度显示器;
所述循环系统位于第二回水管上,所述循环系统由多组循环泵组成;
所述补水系统位于第二回水管上,所述补水系统由多组供水泵组成;
所述软水系统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软水系统另一端与补水系统连接;
所述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软水系统包括软水器,所述软水器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另一端与补水系统连接,所述水箱呈漏斗状。
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热源系统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软水系统安装于集装箱或支撑架上。
所述换热系统为板式换热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所述热源系统能够使整个热源系统不受热源位置的影响,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施工安装,通过所述一次侧网和二次侧网能够实现整个装置的热循环,通过设有的控制系统,再根据所述一次侧网和二次侧网上的多个温度显示器和压力显示器获得的数据,能够对整个装置内的温度和压力实时进行调节,减少人工巡检次数,降低了运营成本;
通过二次侧网与供热管网的节点连接,能够使供热管网内接入多个本装置,使整个供热管网温度差较小,满了居民对供热温度的要求。
2、所述软水系统包括软水器,所述软水器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另一端与补水系统连接,所述水箱呈漏斗状,所述水箱能够对经过软化处理的水进行暂时存储,同时漏斗状的水箱能够为补水系统提供一定的压力,从而能够降低供水泵的运营成本。
3、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热源系统的出气口连接,当出现停水时,通过热源系统产生的蒸汽进入至水箱内,能够为水箱内的水提供压力,从而能够为补水系统提供一定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供水泵的运营成本。
4、所述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软水系统安装于集装箱或支撑架上,整个装置安装在集装箱或支撑架上,便于整个装置的运输,便于整个装置安装于任何需要安装的区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应性。
5、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以及空间较小,更加适用于安装于集装箱内,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装置能够在任何区域内都能够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热源系统;2、一次侧网;21、第一供水管;22、第一回水管;23、第一电动调节阀;24、第一压力变送器;25、第一温度传感器;26、第一就地压力显示器;27、第一就地温度显示器;28、第二压力变送器;29、第二温度传感器;210、第二就地压力显示器;211、第二就地温度显示器;3、二次侧网;31、第二供水管;32、第二回水管;33、第三压力变送器;34、第三温度传感;35、第三就地压力显示器;36、第三就地温度显示器;37、第四压力变送器;38、第四温度传感器;39、第四就地压力显示器;310、第四就地温度显示器;4、换热系统;5、循环系统;51、循环泵;6、补水系统;61、供水泵;7、软水系统;71、软水器;72、水箱;73、进气管;8、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包括热源系统1、一次侧网2、二次侧网3、换热系统4、循环系统5、补水系统6、软水系统7和控制系统8;
所述热源系统1为燃气锅炉,存在天然气管道的地方就可以安装燃气锅炉,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范围,所述热源系统1与一次侧网2连接,所述一次侧网2包括第一供水管21和第一回水管22,所述第一供水管21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电动调节阀23、第一压力变送器24、第一温度传感器25、第一就地压力显示器26和第一就地温度显示器27,通过所述的第一压力变送器24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5,能够实时地将第一供水管21内的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及时传送出去,通过所述第一就地压力显示器26和第一就地温度显示器27便于人工对第一供水管21进行巡检,所述第一供水管21的端部与换热系统4连接,所述换热系统4与第一回水管22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22上依次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28、第二温度传感器29、第二就地压力显示器210和第二就地温度显示器211,实现了对整个一次侧网2的实时全面的监控,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二次侧网3包括第二供水管31和第二回水管32,所述第二供水管31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三压力变送器33、第三温度传感34器、第三就地压力显示器35和第三就地温度显示器36,所述第二供水管31的端部与换热系统4连接,所述换热系统4与第二回水管32连接,所述第二回水管32上依次设有第四压力变送器37、第四温度传感器38、第四就地压力显示器39和第四就地温度显示器310,实现了对整个二次侧网3的实时全面的监控,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二次侧网3接入供热管网的节点处,能够解决供热不均匀的问题,所述循环系统5位于第二回水管32上,所述循环系统5由多组循环泵51组成,所述补水系统6位于第二回水管32上,所述补水系统6由多组供水泵61组成,所述软水系统7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软水系统7另一端与补水系统6连接,所述软水系统7能够对进入补水系统6的水进行软化处理,减少了供热管道内的水垢,减少了供热管道的维护成本,所述热源系统1、一次侧网2、二次侧网3、换热系统4、循环系统5、补水系统6均与控制系统8连接,通过多个温度显示器和压力显示器获得的数据,控制系统8获得数据后,能够对整个装置内的温度和压力实时进行调节,减少人工巡检次数,降低了运营成本。
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供水泵61的运营成本,所述软水系统7包括软水器71,所述软水器71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箱72,所述水箱72的另一端与补水系统6连接,所述水箱72呈漏斗状,所述水箱72能够对经过软化处理的水进行暂时存储,同时漏斗状的水箱72能够为补水系统6提供一定的压力,从而能够降低供水泵61的运营成本。
为了进一步降低供水泵61的运营成本,所述水箱72顶部连接有进气管73,所述进气管73与热源系统1的出气口连接,当出现停水时,通过热源系统1产生的蒸汽进入至水箱72内,能够为水箱72内的水提供压力,从而能够为补水系统6提供一定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供水泵61的运营成本。
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适应性,所述热源系统1、一次侧网2、二次侧网3、换热系统4、循环系统5、补水系统6、软水系统7安装于集装箱或支撑架上,整个装置安装在集装箱或支撑架上,便于整个装置的运输,便于整个装置安装于任何需要安装的区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应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整个装置在任何区域内都能够使用,所述换热系统4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以及空间较小,更加适用于安装于集装箱内,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装置能够在任何区域内都能够使用。

Claims (5)

1.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软水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热源系统为燃气锅炉;
所述热源系统与一次侧网连接,所述一次侧网包括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一就地温度显示器,所述第一供水管的端部与换热系统连接,所述换热系统与第一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二就地温度显示器;
所述二次侧网包括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三压力变送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三就地温度显示器,所述第二供水管的端部与换热系统连接,所述换热系统与第二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回水管上依次设有第四压力变送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就地压力显示器和第四就地温度显示器;
所述循环系统位于第二回水管上,所述循环系统由多组循环泵组成;
所述补水系统位于第二回水管上,所述补水系统由多组供水泵组成;
所述软水系统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软水系统另一端与补水系统连接;
所述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系统包括软水器,所述软水器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另一端与补水系统连接,所述水箱呈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热源系统的出气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系统、一次侧网、二次侧网、换热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软水系统安装于集装箱或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为板式换热器。
CN201820749114.XU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Active CN208587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9114.XU CN208587973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9114.XU CN208587973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7973U true CN208587973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9114.XU Active CN208587973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7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9706U (zh) 一种集装式智能换热站
WO2022121074A1 (zh) 供热温度曲线和水力平衡调节的数字化模拟系统及方法
CN208587973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箱式换热机组
CN100570267C (zh) 一种换热器传热量的调节方法
CN204553312U (zh)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多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9744527U (zh) 一种新型集中供热节能系统
CN207299103U (zh) 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隔压换热系统
KR20200131411A (ko) 하이브리드 타입 열풍 난방장치
CN207214205U (zh) 一种用一次网回水混水的高效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CN105318500A (zh) 一种建筑能源控制及分项计量系统
CN204739802U (zh) 一种实现能量阶梯利用的区域内综合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04404420U (zh) 一种基于能效优化控制的冷热水输配增压柜
CN208222623U (zh) 智能楼宇供热机组
CN203083016U (zh) 一种热力站气候补偿节能装置
CN208936561U (zh) 外加蓄热水箱式固体蓄热电加热系统
CN215062311U (zh) 一种燃气锅炉节能运行系统
CN207394942U (zh) 一种高温水站供热系统
CN216347932U (zh) 一种高效的智能箱式换热机组
CN104819599A (zh) 一种实现能量阶梯利用的区域内综合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01308038Y (zh) 猪舍采暖保温装置
CN205447965U (zh) 一种易监控管理的节能供热系统
CN204730515U (zh) 一种实现能量阶梯利用的区域内综合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03017257A (zh) 一种热力站气候补偿节能装置
CN209371381U (zh) 一种可移动智能控制箱式换热装置
CN210485884U (zh) 一种整体式热交换模块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