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2488U - 骨折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折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2488U
CN208582488U CN201820234554.1U CN201820234554U CN208582488U CN 208582488 U CN208582488 U CN 208582488U CN 201820234554 U CN201820234554 U CN 201820234554U CN 208582488 U CN208582488 U CN 208582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medullary nail
nail
bone
fixing devic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345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瑞林
冯志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ind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ragonbio Surgical Im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ragonbio Surgical Im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ragonbio Surgical Im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345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2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2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24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其包括:髓内钉,呈管状结构,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骨钉,容置于髓内钉内;及传动组件,容置于髓内钉内,传动组件与骨钉铰接,传动组件能够沿髓内钉的轴向相对髓内钉运动,以带动骨钉伸出限位孔或经限位孔收缩至髓内钉内。在将髓内钉植入骨组织后,可进一步利用传动组件将骨钉钉入骨组织,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骨折内固定效果。另外,无需采用瞄准器装置进行瞄准,只需要传动组件的带动,即可使骨钉准确地伸出限位孔而钉入骨组织,且不会与髓内钉发生偏摆,实现了骨钉与骨组织的有效连接,保证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并缩短患者的病痛感。

Description

骨折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折内固定术中,常规的治疗手段是将髓内钉连接于骨组织与骨组织之间,之后使用瞄准器装置将骨钉准确的穿过髓内钉,从而实现骨钉与骨组织、骨钉与髓内钉的有效连接。
然而,由于瞄准器装置的瞄准约束结构大多使用悬臂结构,其无法对远端进行准确约束,而且,瞄准器支座在髓内钉上的固定面很小,就使得瞄准约束结构容易产生偏摆,进而导致髓内钉与骨钉的偏摆,不仅无法实现骨钉与髓内钉之间、骨钉与骨组织之间的有效连接,而且也使得骨折内固定的效果大幅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效果较好的骨折内固定装置。
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
髓内钉,呈管状结构,所述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
骨钉,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及
传动组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骨钉铰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够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相对所述髓内钉运动,以带动所述骨钉伸出所述限位孔或经所述限位孔收缩至所述髓内钉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杆及活塞,所述螺杆与所述活塞相抵接,且所述螺杆能够相对所述活塞旋转,所述活塞与所述骨钉铰接;旋转所述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块,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另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槽,所述卡块能够导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可与所述螺杆连接,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旋转所述扳手,所述螺杆随所述扳手相对所述髓内钉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扳手包括主体部及定位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柔性,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定位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与所述螺杆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髓内钉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进深至所述限位孔处;或者,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进深并超过所述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设于所述髓内钉内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及卡环,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部,所述卡环嵌设于所述髓内钉的内壁上,且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将所述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
若所述套筒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导入所述髓内钉,则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以将所述套筒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限位件呈块状结构或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髓内钉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或者,
若所述套筒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导入所述髓内钉,则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以将所述套筒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且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髓内钉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髓内钉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骨钉为多个,多个所述骨钉与多个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
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中,在将髓内钉植入骨组织后,可以进一步利用传动组件将骨钉钉入骨组织,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骨折内固定效果。另外,无需采用瞄准器装置进行瞄准,只需要传动组件的带动,即可使骨钉准确地伸出限位孔而钉入骨组织,且不会与髓内钉发生偏摆,实现了骨钉与骨组织的有效连接,保证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便于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能够较大程度的减轻并缩短患者的病痛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骨钉伸出限位孔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髓内钉内部各元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髓内钉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上述术语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骨折内固定装置10可用于骨折治疗。该骨折内固定装置10包括髓内钉100、骨钉200及传动组件300。其中,髓内钉100用于植入人体骨组织,并对骨折位置进行固定,以促进骨折处愈合。髓内钉100呈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110,传动组件300及骨钉200均容置于髓内钉100内,且传动组件300与骨钉200铰接,传动组件300能够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并带动骨钉200伸出限位孔110,以钉入骨组织,从而强化髓内钉100与骨组织的连接,提高骨折内固定的效果。或者,在骨组织愈合之后,使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传动组件300能够带动骨钉200经限位孔110收缩至髓内钉100内部,使得骨钉200与骨组织分离,以便于髓内钉100的取出。
具体地,将髓内钉100植入骨组织之后,使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如图2所示向图示的右侧运动,在传动组件300的带动作用下,骨钉200围绕其与传动组件300的连接处旋转/摆动,并伸出限位孔110,受限位孔110限制骨钉200伸出后张开而钉入骨组织。在骨钉200运动到位后,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轴向的运动即可停止,限位孔110的内壁能够对骨钉20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骨钉200相对髓内钉100发生摇摆,提高骨钉200与骨组织的连接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骨钉200包括与传动组件300连接的固定端210及远离传动组件300的自由端220。在使骨钉200伸出限位孔110的过程中,自由端220需要预置于限位孔110处,在传动组件300的驱动作用下,自由端220能够顺利的沿限位孔110运动而伸出限位孔110。
在需要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10时,使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如图3所示向图示的左侧运动,在传动组件300的带动作用下,骨钉200经限位孔110收缩至髓内钉100内部,并与骨组织分离,进而不影响髓内钉100的取出。
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10中,在将髓内钉100植入骨组织后,可以进一步利用传动组件300将骨钉200钉入骨组织,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骨折内固定效果。另外,无需采用瞄准器装置进行瞄准,只需要传动组件300的带动,即可使骨钉200准确地伸出限位孔110而钉入骨组织,且不会与髓内钉100发生偏摆,实现了骨钉200与骨组织的有效连接,保证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10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便于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能够较大程度的减轻并缩短患者的病痛感。
具体地,骨钉200为三个,三个骨钉200共同形成向外扩张的爪状,以与髓内钉100侧壁上开设的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三个限位孔110一一对应,三个骨钉200能够相互配合,呈三角形分布且自适应髓内钉100的中心,以钉入骨组织之后,从不同的方向对髓内钉100及骨组织进行固定,确保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骨钉200及限位孔110还可以为其他任意数目。
结合图2、图4及图5所示,传动组件300包括螺杆310及活塞320。骨钉200与活塞320铰接,螺杆310与活塞320相抵接,且能够相对活塞320旋转。旋转螺杆310,螺杆31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运动,以带动活塞32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运动,进而使得活塞320带动骨钉200伸出限位孔110或经限位孔110收缩至髓内钉100内部。
进一步地,螺杆310上形成有“T”字形卡块312,活塞320上形成有“T”字形卡槽322,卡块312能够导入卡槽322内,以与活塞320相抵接,从而使得螺杆31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运动时能够推动或拉动活塞32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运动。同时,卡块312还能够在卡槽322内旋转,此时,在螺杆310旋转时,活塞320并不随螺杆310旋转,以避免活塞320旋转而导致骨钉200无法伸出限位孔110。需要说明的是,活塞320与髓内钉100的内壁之间仅有较小的间隙,在卡块312与卡槽322相配合之后,髓内钉100的内壁能够对卡块312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卡块312脱离卡槽322而与活塞320分离,从而保证螺杆310与活塞320的持续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卡块312形成在活塞320上,将卡槽322形成于螺杆310上,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传动组件300位于限位孔110的靠近髓内钉100的近端的一侧,可以较大程度的方便人手或辅助器械对传动组件300进行驱动操作。当传动组件300由髓内钉100的近端向髓内钉100的远端运动而靠近限位孔110时,骨钉200伸出限位孔110。当传动组件300反向运动而远离限位孔110时,骨钉200经限位孔110收缩至髓内钉100内部。
骨折内固定装置10还包括扳手400,扳手400能够与螺杆310连接。从髓内钉100的近端旋转扳手400,螺杆310随扳手400相对髓内钉100旋转,从而促使螺杆31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运动。
其中,扳手400包括主体部410及定位部420,定位部420设于主体部410的远端。螺杆310上开设有定位孔(未示出),至少部分定位部420容置于定位孔内,以与螺杆310卡接。通过旋转主体部410,以带动定位部420旋转,而定位部420又进一步带动螺杆310旋转,如此一来,只需要较小的驱动力及较小的空间,即可使得螺杆310相对髓内钉100旋转,并使螺杆31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主体部410具有柔性,能够随髓内钉100内孔的弯曲而弯曲,从而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髓内钉100。
定位部420呈六棱柱状,定位孔呈与定位部420相配合的六棱柱状,在定位部420置于定位孔后,定位孔的侧壁能够与定位部420的侧壁抵接,在定位部420随主体部410旋转时,定位部420能够迫使螺杆310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420与定位孔的形状还可以为八棱柱、五棱柱、三棱柱其他多变形棱柱结构,或者还可以为“T”字形、“L”字形、“十”字形等异形柱结构。
结合图2至图4所示,髓内钉100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120,螺杆310上形成有与内螺纹120相配合的外螺纹316。此时,螺杆310直接与髓内钉100的内壁相螺合,在螺杆310相对髓内钉100旋转的过程中,螺杆310还能够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进而带动活塞320运动。
内螺纹120从髓内钉100的远端进深并超过限位孔110,且内螺纹120未贯穿髓内钉100的近端,螺杆310、活塞320及骨钉200组装得到的整体能够从髓内钉100的远端导入髓内钉100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螺纹120从髓内钉100的远端进深并超过限位孔110时,内螺纹120还可以贯穿髓内钉100的近端,此时,螺杆310、活塞320及骨钉200组装得到的整体可以从髓内钉100的远端导入髓内钉100内部或者从髓内钉100的近端导入髓内钉100内部。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螺纹120还可以从髓内钉100的近端进深至限位孔110处,此时,螺杆310、活塞320及骨钉200组装得到的整体从髓内钉100的近端导入髓内钉100内部。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传动组件300在导入髓内钉100后,均可以停留在限位孔110的靠近髓内钉100的近端的一侧,以便于人手或辅助器械从髓内钉100的近端对传动组件300进行操作。
结合图4及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骨折内固定装置10还包括套筒500,套筒500固设于髓内钉100内部,套筒500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120,螺杆310上形成有与内螺纹120相配合的外螺纹316。通过在髓内钉100内设置用于与螺杆310相螺合的套筒500,可以避免在髓内钉100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120,从而降低髓内钉100的加工难度。
具体地,在套筒500导入髓内钉100内后,为避免套筒500从髓内钉100内滑出,在髓内钉100内设置限位件600,可以对套筒500、螺杆310、活塞320及骨钉200组装得到的整体构成阻挡,并将其限位于髓内钉100内部。另外,在髓内钉100的内壁上嵌设卡环700,且卡环700与限位件600抵接,以将限位件600限位于髓内钉100内。
进一步地,由于套筒500从髓内钉100的远端导入髓内钉100,则限位件600设于髓内钉100的远端,以在髓内钉100的远端对套筒500构成阻挡,避免套筒500从髓内钉100的远端导出。另外,限位件600沿髓内钉100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600还可以呈圆柱形块状结构。与块状结构相比,限位件600的管状结构在能够实现对套筒500的阻挡作用之外,还能够减少用料,使骨折内固定装置10的重量得以减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套筒500从髓内钉100的近端导入髓内钉100,则限位件600设于髓内钉100的近端,以在髓内钉100的近端对套筒500构成阻挡,避免套筒500从髓内钉100的近端导出。另外,限位件600沿髓内钉100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以便于扳手400能够从髓内钉100的近端贯穿限位件600而作用于螺杆31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髓内钉,呈管状结构,所述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
骨钉,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及
传动组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骨钉铰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够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相对所述髓内钉运动,以带动所述骨钉伸出所述限位孔或经所述限位孔收缩至所述髓内钉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杆及活塞,所述螺杆与所述活塞相抵接,且所述螺杆能够相对所述活塞旋转,所述活塞与所述骨钉铰接;旋转所述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块,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另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槽,所述卡块能够导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可与所述螺杆连接,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旋转所述扳手,所述螺杆随所述扳手相对所述髓内钉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包括主体部及定位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柔性,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定位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与所述螺杆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钉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进深至所述限位孔处;或者,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进深并超过所述限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设于所述髓内钉内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及卡环,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部,所述卡环嵌设于所述髓内钉的内壁上,且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将所述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
若所述套筒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导入所述髓内钉,则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以将所述套筒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限位件呈块状结构或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髓内钉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或者,
若所述套筒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导入所述髓内钉,则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以将所述套筒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且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髓内钉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髓内钉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骨钉为多个,多个所述骨钉与多个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
CN201820234554.1U 2018-02-09 2018-02-09 骨折内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2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4554.1U CN208582488U (zh) 2018-02-09 2018-02-09 骨折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4554.1U CN208582488U (zh) 2018-02-09 2018-02-09 骨折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2488U true CN208582488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345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2488U (zh) 2018-02-09 2018-02-09 骨折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24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994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髓内钉及髓内钉内部图像采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994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髓内钉及髓内钉内部图像采集系统
CN112617994B (zh) * 2020-12-31 2023-05-26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髓内钉及髓内钉内部图像采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5574B2 (en) Bone fixation device, tools and methods
US9408644B2 (en) Telescoping IM nail and actuating mechanism
EP2547274B1 (en) Telescoping im nail and actuating mechanism
US7909825B2 (en) Fracture fixation device, tools and methods
CN105943095B (zh) 一种具有柔性腕部的微创手术器械
US20090198258A1 (en) Curved arthroscopic guide
CN208582488U (zh) 骨折内固定装置
CN109745107A (zh) 一种环形调节的三支链并联外固定器
CN109602464A (zh) 瓣环收缩器
CN105726108B (zh) 一种用于骨科微创手术的持骨器
CN110151288A (zh) 胫骨、股骨、肱骨骨延长用伸缩式髓内钉
CN208551991U (zh) 套筒及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
CN110448373A (zh) 一种骨科专用的螺钉取钉器组合机构
CN112057153B (zh) 一种髓内固定系统
CN108272499A (zh) 一种可透光髓内钉远端锁钉瞄准器
RU2055538C1 (ru)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ключицы
RU36617U1 (ru)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ый штифт
JP2023531778A (ja) 骨釘装置
WO2023229477A1 (en) A dynamic intramedullary nail with a hybrid drive; a dynamic intramedullary nail set with a magnetic actuator
CN109247981A (zh) 适于从骨组织移除骨植入物末端部的取出器械
WO2022009219A1 (en) System for varying distance between bone segments
RU47211U1 (ru) Проводник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ых спи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65, Tsing Ling Town Industrial Zone,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rovince, No. 18

Patentee after: Wuhan Mindr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Hubei, Wuhan Ling Ling Industrial Park, green Ling Road, No. 18, Hongs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DRAGONBIO ORTHOPEDIC PRODUCT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